第24章 新征程:宇宙!
開局藍星毀滅,我靠空間成救世主 作者:呂墨淩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墨聞言,也是歎了口氣,他知道宇航時代到來是需要時間的,這玩意兒急不來。
“你倒是心大,不過這樣才是真正的自由的生活,我也該走了,缺錢了找我說,喊聲哥就給你。”呂墨拍了拍老頭的肩膀道。
“你小子,你要真有錢就不會來這兒泡澡了,老子還需要你的施舍?趕緊滾蛋!”老頭子氣急敗壞道。
呂墨哈哈大笑,裝模作樣的點擊了幾下墨環傳送離開了。
接下來的日子,除了去各個場所打探民生消息之外就是去夢裏找小墨了解空間新功能,日子過得很充實。
自從來了墨城,人們就沒有了時間的觀念,畢竟空間裏麵沒有晝夜之分。
墨環上也隻是能定時提醒而不顯示時間,於是居民們瞌睡了就睡覺,醒了就幹活賺錢。
其實這種生活方式才是最合理最健康的。
人類社會的時間概念就是用來約束和壓榨人們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元兇。
大腦十分奇妙,它能讓人擁有思想,同樣也能限製人的思想,多一層不論是時間還是空間上的限製,它都會讓人的工作效率變的低下。
而現在,沒有了時間空間的約束,人們想去哪就去哪,想休息就休息。
所有任務的效率都大幅增加,糧食產量現在空間的所有人吃上一千年都吃不完。
放在靜止區域內也不會壞,實在是不敢想象以後的日子該怎麽餓死?
為了保障市場物價穩定,墨離皓隻好把這些糧食進行區分——
質量稍差的糧食會被打碎重新進入土壤增加肥力,質量好的被選出當做優質種子。
有了墨離皓的幫助,科技的進步也步入了高潮,在長達半年的飛速發展,墨城的第一艘宇航艦“墨城號”問世了。
墨城號總長12、寬6、高4千米,全身用莘金打造,形如神話中的鯤!
莘金是研究團合成的新材料,硬度是原先航天金屬的40倍!
這也保證了艦身的穩固性,其內部更是宏偉,所有設施一應俱全。
其實設計這些設施意義不大,畢竟他們隨時都能迴到墨城。
考慮到艦身這麽大,內部空空如也也不好看,就隻好添上基礎設施了。
有了基礎艦模板,再創造小號的任務艦就簡單多了,呂墨隻需要設計宇航艦的樣子即可。
墨城號問世的日子,任務麵板上出現了巨量的宇宙探索任務。
普通人看到了激動——他們又有錢能賺了。
研究員看到了激動——他們的研究成果。
老一輩看到了激動——他們有生之年竟然有機會看到宇宙的廣袤……
主城因此做了三天的促銷活動,引得一大批人前來消費。
距離地球原址120光年之外,有一顆外表翠綠的星球,若仔細看就能知道,這些翠綠色都是被它的恆星影響所致。
玉蘭星(翻譯後)這是一個三級文明星球,表麵積是地球的100坤(250)倍,巨量的生物基數讓他們發展迅速,高度發達的科技和知識讓他們能在星係之中穿梭。
作為一個三級文明,能利用的能源絕對是足夠的,但問題就出在他們星球的不可再生的資源上。
近千年來,這顆星球的水資源因各種原因消耗殆盡。
就算能從空氣中提取氧氣和氫氣來合成,也隻能算是杯水車薪,想要補充就必須在其他行星上獲取。
於是星球上的統治者就把目標放在了距離他們較近的所有擁有水資源的星球。
尋找過的目標早就被提前探查過了,它們也怕惹到更高級的文明。
畢竟宇宙之大,保不準你旁邊的星係就存在著一個高級文明,一個操作不當就有可能滅族。
讓統治者欣喜的是,這幾顆含水量很大的星球最高的也隻是0.7級文明的水平。
那這就好辦了,雖然這麽做會讓原本星球上的生物都會滅絕,有違人道主義,但可惜的是它們不是人。
行星牽引流程對它們來說很簡單,等到時候那幾個行星到了之後將水抽幹再發射到宇宙深處就好了。
可憐的7個星球倒了八輩子血黴,它們死都想不到這萬惡的高級文明隻是為了喝它們的水就趕盡殺絕。
當然這7個裏麵隻有2個文明星球,其中一個就是地球。
……
牽引器控製中心發出了信號,工作人員點開查看。
這一個長相酷似人類但是又有著很大區別的生物,它臉上沒有任何毛發,眉毛、睫毛、鼻毛…
灰色的頭發,沒有單雙眼皮之分,眼周很飽滿,看起來就像一個機器。
它奇怪的看著顯示器上的內容,喃喃道:“$&)*%@('';?”
翻譯過來就是:“臥槽?行星坐標消失?”
按理來說一個這麽落後的文明想要脫離他們的控製是不可能的。
除非有比他們更高級的科技或者這個星球爆炸了,否則信號是不可能消失的。
前者想想都不可能,那些更高級的文明也不屑於爭奪這一點點水資源。
那唯一的真相就是這顆星球爆炸了?
就算牽引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把一整個行星整爆炸吧?
這就好比一個人坐高鐵,突然因承受不住巨大的加速度爆體而亡,瑪德怎麽想都不應該啊。
它的小腦袋似乎想不出個所以然,隻好上報到上級。
不一會兒就得到迴應:“按計劃繼續進行,這顆星球的水資源不是很多,爆了就爆了,密切觀察其他幾個行星。”
“收到。”
……
茫茫宇宙,銀河係。
無數破碎的隕石漫無目的地漂浮在虛空,其中能隱約看到幾隻“小螞蟻”在隕石之間穿梭。
這些螞蟻就是墨城探索艦,它們收集著途中能碰到的一切。
自空間吸收完地球的能量後,呂墨能夠控製的吸收距離已經能達到10km,把它應用在探索艦上就很方便了。
隻需要無腦向前衝,一切障礙物都會被吸收到空間充當養料。
再一點,呂墨還發現空間對能量的渴望簡直可怕。
一些對空間發展沒有幫助的材料中如果有一點熱量或者能量,小墨都會把能量抽離之後排出體外。
探索艦的核動力加速器在無阻力的宇宙空間極其吃香。
不用擔心障礙物的阻擋,隻需要一個勁的噴射就能無限加速。
雖然理論上是無限加速,可現實是想要加速到光速沒個幾十年是不可能的。
沒有更高的科技恐怕以空間的能量消耗速度,幾十年內找不到行星或者恆星,他們早就隨著空間能量耗盡而消失了。
形勢再一次嚴峻起來,呂墨不得不重視能源的獲取。
現在可控核聚變已經利用起來,但是總體利用的能量還是空間的,沒有外界補充它隻會越用越少。
“你倒是心大,不過這樣才是真正的自由的生活,我也該走了,缺錢了找我說,喊聲哥就給你。”呂墨拍了拍老頭的肩膀道。
“你小子,你要真有錢就不會來這兒泡澡了,老子還需要你的施舍?趕緊滾蛋!”老頭子氣急敗壞道。
呂墨哈哈大笑,裝模作樣的點擊了幾下墨環傳送離開了。
接下來的日子,除了去各個場所打探民生消息之外就是去夢裏找小墨了解空間新功能,日子過得很充實。
自從來了墨城,人們就沒有了時間的觀念,畢竟空間裏麵沒有晝夜之分。
墨環上也隻是能定時提醒而不顯示時間,於是居民們瞌睡了就睡覺,醒了就幹活賺錢。
其實這種生活方式才是最合理最健康的。
人類社會的時間概念就是用來約束和壓榨人們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元兇。
大腦十分奇妙,它能讓人擁有思想,同樣也能限製人的思想,多一層不論是時間還是空間上的限製,它都會讓人的工作效率變的低下。
而現在,沒有了時間空間的約束,人們想去哪就去哪,想休息就休息。
所有任務的效率都大幅增加,糧食產量現在空間的所有人吃上一千年都吃不完。
放在靜止區域內也不會壞,實在是不敢想象以後的日子該怎麽餓死?
為了保障市場物價穩定,墨離皓隻好把這些糧食進行區分——
質量稍差的糧食會被打碎重新進入土壤增加肥力,質量好的被選出當做優質種子。
有了墨離皓的幫助,科技的進步也步入了高潮,在長達半年的飛速發展,墨城的第一艘宇航艦“墨城號”問世了。
墨城號總長12、寬6、高4千米,全身用莘金打造,形如神話中的鯤!
莘金是研究團合成的新材料,硬度是原先航天金屬的40倍!
這也保證了艦身的穩固性,其內部更是宏偉,所有設施一應俱全。
其實設計這些設施意義不大,畢竟他們隨時都能迴到墨城。
考慮到艦身這麽大,內部空空如也也不好看,就隻好添上基礎設施了。
有了基礎艦模板,再創造小號的任務艦就簡單多了,呂墨隻需要設計宇航艦的樣子即可。
墨城號問世的日子,任務麵板上出現了巨量的宇宙探索任務。
普通人看到了激動——他們又有錢能賺了。
研究員看到了激動——他們的研究成果。
老一輩看到了激動——他們有生之年竟然有機會看到宇宙的廣袤……
主城因此做了三天的促銷活動,引得一大批人前來消費。
距離地球原址120光年之外,有一顆外表翠綠的星球,若仔細看就能知道,這些翠綠色都是被它的恆星影響所致。
玉蘭星(翻譯後)這是一個三級文明星球,表麵積是地球的100坤(250)倍,巨量的生物基數讓他們發展迅速,高度發達的科技和知識讓他們能在星係之中穿梭。
作為一個三級文明,能利用的能源絕對是足夠的,但問題就出在他們星球的不可再生的資源上。
近千年來,這顆星球的水資源因各種原因消耗殆盡。
就算能從空氣中提取氧氣和氫氣來合成,也隻能算是杯水車薪,想要補充就必須在其他行星上獲取。
於是星球上的統治者就把目標放在了距離他們較近的所有擁有水資源的星球。
尋找過的目標早就被提前探查過了,它們也怕惹到更高級的文明。
畢竟宇宙之大,保不準你旁邊的星係就存在著一個高級文明,一個操作不當就有可能滅族。
讓統治者欣喜的是,這幾顆含水量很大的星球最高的也隻是0.7級文明的水平。
那這就好辦了,雖然這麽做會讓原本星球上的生物都會滅絕,有違人道主義,但可惜的是它們不是人。
行星牽引流程對它們來說很簡單,等到時候那幾個行星到了之後將水抽幹再發射到宇宙深處就好了。
可憐的7個星球倒了八輩子血黴,它們死都想不到這萬惡的高級文明隻是為了喝它們的水就趕盡殺絕。
當然這7個裏麵隻有2個文明星球,其中一個就是地球。
……
牽引器控製中心發出了信號,工作人員點開查看。
這一個長相酷似人類但是又有著很大區別的生物,它臉上沒有任何毛發,眉毛、睫毛、鼻毛…
灰色的頭發,沒有單雙眼皮之分,眼周很飽滿,看起來就像一個機器。
它奇怪的看著顯示器上的內容,喃喃道:“$&)*%@('';?”
翻譯過來就是:“臥槽?行星坐標消失?”
按理來說一個這麽落後的文明想要脫離他們的控製是不可能的。
除非有比他們更高級的科技或者這個星球爆炸了,否則信號是不可能消失的。
前者想想都不可能,那些更高級的文明也不屑於爭奪這一點點水資源。
那唯一的真相就是這顆星球爆炸了?
就算牽引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把一整個行星整爆炸吧?
這就好比一個人坐高鐵,突然因承受不住巨大的加速度爆體而亡,瑪德怎麽想都不應該啊。
它的小腦袋似乎想不出個所以然,隻好上報到上級。
不一會兒就得到迴應:“按計劃繼續進行,這顆星球的水資源不是很多,爆了就爆了,密切觀察其他幾個行星。”
“收到。”
……
茫茫宇宙,銀河係。
無數破碎的隕石漫無目的地漂浮在虛空,其中能隱約看到幾隻“小螞蟻”在隕石之間穿梭。
這些螞蟻就是墨城探索艦,它們收集著途中能碰到的一切。
自空間吸收完地球的能量後,呂墨能夠控製的吸收距離已經能達到10km,把它應用在探索艦上就很方便了。
隻需要無腦向前衝,一切障礙物都會被吸收到空間充當養料。
再一點,呂墨還發現空間對能量的渴望簡直可怕。
一些對空間發展沒有幫助的材料中如果有一點熱量或者能量,小墨都會把能量抽離之後排出體外。
探索艦的核動力加速器在無阻力的宇宙空間極其吃香。
不用擔心障礙物的阻擋,隻需要一個勁的噴射就能無限加速。
雖然理論上是無限加速,可現實是想要加速到光速沒個幾十年是不可能的。
沒有更高的科技恐怕以空間的能量消耗速度,幾十年內找不到行星或者恆星,他們早就隨著空間能量耗盡而消失了。
形勢再一次嚴峻起來,呂墨不得不重視能源的獲取。
現在可控核聚變已經利用起來,但是總體利用的能量還是空間的,沒有外界補充它隻會越用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