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建設新家園
種田記從家徒四壁開始 作者:安南四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日後,謝小凡終於抵達了索縣,遠遠便見到了新村旁的碼頭。
此時的新村碼頭,已經加寬加大了很多,正有兩艘貨船停靠在碼頭上裝卸貨物。
謝小凡還未靠岸,便有一隊人馬迎了過來,正是一排長帶領的鄉勇團。
“是老爺!老爺迴來了!老爺迴來啦…快速通報夫人!”一時間岸上的人頓時歡唿雀躍。
待謝小凡下船後,一排長趕忙上前行禮道:“歡迎老爺迴家!”
“周大鵬,雙河村其他村民是否已經平安抵達新村?”
“迴老爺,夫人和其他村民早就已經到了!常縣丞前日也經過了咱們新村,這兩日卻一直沒有老爺您的消息,夫人正打算讓我們迴沅陵尋您呢!”
“常縣丞現在何處?”
“迴老爺,常大人將羅團長的弟弟留下後,便往巴陵去了。”
“好,我知道了。走,迴家!”
雙河村被毀了,不過好在謝小凡還有新村,以後新村就是他的家。
待眾人走到村口,便見一大群人迎了出來!
這裏麵有他的妻子孟清妍,老娘謝老太,大哥大嫂,施施主仆二人,三舅一家,老裏長和各位族老…
還有新村的“原住民”,最早到達新村的謝大海和最早一起的南郡流民…甚至還有一些是完全陌生的麵孔!
“相公…”
“兒啊…”
“小弟…”
“小凡…”
“掌櫃的…”
“老爺…”
一時間,眾人都高興地向著謝小凡衝來!
這幾日謝小凡一直未曾歸來,他們在新村也收不到任何謝小凡的消息,因而所有人都非常的擔心!
如今見到謝小凡平安歸來,所有人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了!謝小凡就是他們所有人的主心骨!隻有謝小凡在,他們才能覺得安心!
“相公!”孟清妍也不在乎周邊全部都是人,直接一把撲進謝小凡的懷裏,眼淚撲簌簌的往下掉。
聽羅小山帶迴來的消息,沅陵城被攻破了,可謝小凡卻依然在城外與敵人周旋,她自然是擔心無比!
那可是十萬北涼大軍啊!可不是以往麵對的那些山賊土匪之流可以比擬的!
感受到懷中嬌妻的激動,和周圍村民們熱切的眼光,謝小凡心中一陣感動。這便是被人牽掛的感覺!
好不容易安撫好了懷中的嬌妻,謝小凡這才有時間與眾人打這招唿。
“感謝各位父老鄉親的掛念,大家不用擔心,我謝小凡沒事!沅陵已經淪陷,但韃子一時半會還到不了咱們這,大家隻管安心在新村住下,隻要有我謝小凡在,便會保大家無恙!”
“謝大人,我們相信你!”人群中立馬有人迴應道。
“對!謝大人,我都願意永遠跟著您!”
“好了,好了。小凡這段時間抗擊韃子定然十分辛苦,你看他們每個人都是一臉風霜,不如先讓小凡和各位勇士先好好吃一頓!”老裏長提議道。
“對,相公,你一定餓了吧?我這就去給你準備吃的!”
“好,我們先吃飯!”
於是,眾人結伴往村中廣場走去。
趁著村民們準備飯食的間隙,謝小凡將謝大海以及鄉勇團的骨幹們都召集了起來。
“大海叔,如今新村情況如何?”謝小凡當先問道。
“如今新村共有村民一千三百餘口,加上鄉勇團,約有一千八百人。”
“怎麽有這麽多?”聞言謝小凡眉頭一挑。
他記得新村原本也就五六百人,其中有一百多被他招進了鄉勇團。隨後又從沅陵縣招了三四百人進鄉勇團,雙河村加上上河村也不會超過五百人!
“多出的三四百人是從哪冒出來的?”
聞言,謝一趕忙主動迴答道:
“是這樣的,老爺。那日咱們從三山鎮撤離的時候,有很多無處可去的百姓聽聞我們是您的人,所以就央求要跟著我們…當時咱們三艘大船又坐不滿,所以…屬下就擅做決定,請老爺責罰!”
“原來如此!你呀,心倒是越來越軟了!罷了,隻要這裏麵沒有心懷不軌之人,就讓他們留下吧!但是要告訴他們,留下可以,但是必須得遵守我的規矩,誰若是敢壞了規矩,本老爺也不是好說話的!”
“是,老爺!”
“另外,由於此前準備不足,咱們的房屋完全不夠住。磚房隻有一百餘套,這兩日我已經安排大夥抓緊生產磚瓦,不過,咱們新村缺少木材,還得從外麵采買,所以暫時還得委屈大多數人住蘆葦棚子。”謝大海又在一旁補充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好在現在天氣慢慢炎熱了,盡量趕在入冬前讓所有人都住上磚瓦房吧!”
“還有,咱們的開墾的垸田也不夠。目前開墾出來的還不到三千畝,恐怕不足以養活咱們這麽多人!”
“這個不急,況且現墾現種已經來不及了,今年缺少的糧食,我來解決。咱們的製鞋作坊不僅不能停,還要增加人力,這也是可以快速創收的一條途徑。
過幾日我會去趟巴陵,商談一下今年的月餅生意。若是照常的話,剛好咱們人夠多,今年還可以再增加產量!”
“那就太好了!隻是那樣一來的話,隻怕墾田和建房的人手就不夠了!”
“鄉勇團最近減少一點訓練,讓戰士們也參與開墾和燒窯。除了孩子們上學時間以外,所有人都要齊心協力,參與到新村建設中來!大幹兩個月,齊心協力,建設新家園!”
“齊心協力,建設新家園!”眾人聞言,頓時齊聲唿道。
於是,新村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隨後的幾個月,整個新村,每一個人都各司其職。男人們負責開荒、燒窯、建房,女人們負責製鞋、做飯、協助建房…就連孩子們在放學後也幫著照顧馬匹、捕魚…
所有人的工作,都采用“工分”製,每人每天幹了多少活,都會專門記錄,最後謝小凡會根據大家的工分來給大家折算工錢。
這種吃大鍋飯的製度雖然不能長久,但在短時間內,確實可以發揮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果!
大家同吃同住,每一個人都在盡自己的一份力為建設新村做著貢獻,整個新村,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變化著!
當然,這是後話了!
此時的新村碼頭,已經加寬加大了很多,正有兩艘貨船停靠在碼頭上裝卸貨物。
謝小凡還未靠岸,便有一隊人馬迎了過來,正是一排長帶領的鄉勇團。
“是老爺!老爺迴來了!老爺迴來啦…快速通報夫人!”一時間岸上的人頓時歡唿雀躍。
待謝小凡下船後,一排長趕忙上前行禮道:“歡迎老爺迴家!”
“周大鵬,雙河村其他村民是否已經平安抵達新村?”
“迴老爺,夫人和其他村民早就已經到了!常縣丞前日也經過了咱們新村,這兩日卻一直沒有老爺您的消息,夫人正打算讓我們迴沅陵尋您呢!”
“常縣丞現在何處?”
“迴老爺,常大人將羅團長的弟弟留下後,便往巴陵去了。”
“好,我知道了。走,迴家!”
雙河村被毀了,不過好在謝小凡還有新村,以後新村就是他的家。
待眾人走到村口,便見一大群人迎了出來!
這裏麵有他的妻子孟清妍,老娘謝老太,大哥大嫂,施施主仆二人,三舅一家,老裏長和各位族老…
還有新村的“原住民”,最早到達新村的謝大海和最早一起的南郡流民…甚至還有一些是完全陌生的麵孔!
“相公…”
“兒啊…”
“小弟…”
“小凡…”
“掌櫃的…”
“老爺…”
一時間,眾人都高興地向著謝小凡衝來!
這幾日謝小凡一直未曾歸來,他們在新村也收不到任何謝小凡的消息,因而所有人都非常的擔心!
如今見到謝小凡平安歸來,所有人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了!謝小凡就是他們所有人的主心骨!隻有謝小凡在,他們才能覺得安心!
“相公!”孟清妍也不在乎周邊全部都是人,直接一把撲進謝小凡的懷裏,眼淚撲簌簌的往下掉。
聽羅小山帶迴來的消息,沅陵城被攻破了,可謝小凡卻依然在城外與敵人周旋,她自然是擔心無比!
那可是十萬北涼大軍啊!可不是以往麵對的那些山賊土匪之流可以比擬的!
感受到懷中嬌妻的激動,和周圍村民們熱切的眼光,謝小凡心中一陣感動。這便是被人牽掛的感覺!
好不容易安撫好了懷中的嬌妻,謝小凡這才有時間與眾人打這招唿。
“感謝各位父老鄉親的掛念,大家不用擔心,我謝小凡沒事!沅陵已經淪陷,但韃子一時半會還到不了咱們這,大家隻管安心在新村住下,隻要有我謝小凡在,便會保大家無恙!”
“謝大人,我們相信你!”人群中立馬有人迴應道。
“對!謝大人,我都願意永遠跟著您!”
“好了,好了。小凡這段時間抗擊韃子定然十分辛苦,你看他們每個人都是一臉風霜,不如先讓小凡和各位勇士先好好吃一頓!”老裏長提議道。
“對,相公,你一定餓了吧?我這就去給你準備吃的!”
“好,我們先吃飯!”
於是,眾人結伴往村中廣場走去。
趁著村民們準備飯食的間隙,謝小凡將謝大海以及鄉勇團的骨幹們都召集了起來。
“大海叔,如今新村情況如何?”謝小凡當先問道。
“如今新村共有村民一千三百餘口,加上鄉勇團,約有一千八百人。”
“怎麽有這麽多?”聞言謝小凡眉頭一挑。
他記得新村原本也就五六百人,其中有一百多被他招進了鄉勇團。隨後又從沅陵縣招了三四百人進鄉勇團,雙河村加上上河村也不會超過五百人!
“多出的三四百人是從哪冒出來的?”
聞言,謝一趕忙主動迴答道:
“是這樣的,老爺。那日咱們從三山鎮撤離的時候,有很多無處可去的百姓聽聞我們是您的人,所以就央求要跟著我們…當時咱們三艘大船又坐不滿,所以…屬下就擅做決定,請老爺責罰!”
“原來如此!你呀,心倒是越來越軟了!罷了,隻要這裏麵沒有心懷不軌之人,就讓他們留下吧!但是要告訴他們,留下可以,但是必須得遵守我的規矩,誰若是敢壞了規矩,本老爺也不是好說話的!”
“是,老爺!”
“另外,由於此前準備不足,咱們的房屋完全不夠住。磚房隻有一百餘套,這兩日我已經安排大夥抓緊生產磚瓦,不過,咱們新村缺少木材,還得從外麵采買,所以暫時還得委屈大多數人住蘆葦棚子。”謝大海又在一旁補充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好在現在天氣慢慢炎熱了,盡量趕在入冬前讓所有人都住上磚瓦房吧!”
“還有,咱們的開墾的垸田也不夠。目前開墾出來的還不到三千畝,恐怕不足以養活咱們這麽多人!”
“這個不急,況且現墾現種已經來不及了,今年缺少的糧食,我來解決。咱們的製鞋作坊不僅不能停,還要增加人力,這也是可以快速創收的一條途徑。
過幾日我會去趟巴陵,商談一下今年的月餅生意。若是照常的話,剛好咱們人夠多,今年還可以再增加產量!”
“那就太好了!隻是那樣一來的話,隻怕墾田和建房的人手就不夠了!”
“鄉勇團最近減少一點訓練,讓戰士們也參與開墾和燒窯。除了孩子們上學時間以外,所有人都要齊心協力,參與到新村建設中來!大幹兩個月,齊心協力,建設新家園!”
“齊心協力,建設新家園!”眾人聞言,頓時齊聲唿道。
於是,新村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隨後的幾個月,整個新村,每一個人都各司其職。男人們負責開荒、燒窯、建房,女人們負責製鞋、做飯、協助建房…就連孩子們在放學後也幫著照顧馬匹、捕魚…
所有人的工作,都采用“工分”製,每人每天幹了多少活,都會專門記錄,最後謝小凡會根據大家的工分來給大家折算工錢。
這種吃大鍋飯的製度雖然不能長久,但在短時間內,確實可以發揮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果!
大家同吃同住,每一個人都在盡自己的一份力為建設新村做著貢獻,整個新村,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變化著!
當然,這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