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闈榜單放出,這貢院的門口瞬間上演了一幕幕大型的浮世繪。


    “哈哈哈,我中了!我中了!我中了…”一個學子見到榜單上自己的名字,瞬間狀若瘋癲的高聲喊道。


    “天爺…為何我又不中?枉我苦讀詩書二十載…家中鋪子也賣了,地也當了…我還有何麵目去麵對家中老母…”


    “錚明兄,哦,不,胡孝廉!恭喜恭喜!”


    “哈哈哈…宋孝廉,同喜同喜!”


    “本少爺居然沒中?憑什麽周大洪那家夥都能中,本少爺卻不中?哼,這鳥鄉試,不考也罷!小爺我還不稀罕呢!”


    “這常豐君果然厲害,武陵最年輕的秀才也就罷了,如今第一次參加鄉試,居然就一舉奪魁…”


    與此同時,報喜的隊伍也紛別敲鑼打鼓的出發了。


    這是慣例,每次放榜以後,位列三甲的三位學子,都會有專門的報喜隊前往報喜。


    常玉春,於羨之,朱必先,這三位正是本次鄉試的前三甲,分別是解元、亞元、經魁。


    報喜隊伍舉著解元、亞元、經魁的牌匾,一路敲鑼打鼓地分別朝三人的駐地趕去。一路走還要高聲唿喊,“恭喜武陵常玉春庚辰鄉試喜中解元!”


    隊伍一路行至常玉春暫居的小院外,常玉春的書童早已將他高中的消息傳了迴來,此刻他與書童已經在門口等候。


    有頭人上前高喊道:“恭喜常老爺本次鄉試解元及第,我等特前來報喜。”


    “恭喜常老爺!”報喜隊伍齊聲高喊道。


    一般中了舉人以後,被稱做孝廉,而民間則俗稱“老爺”或者“舉人老爺”。


    “這是州府的請帖,特邀請常老爺參加明晚的鹿鳴宴。”


    “各位辛苦,豐君在此謝過。”常玉春說罷,書童趕忙上前接了請帖,然後拿出一大袋銀子道:“各位大哥辛苦了,我家老爺有賞。”


    “多謝常老爺!”那頭人接過銀袋子感受到那沉甸甸的分量,瞬間大喜。


    遇到這等喜事,主家都會封一個紅包,隻不過紅包的大小也要看主家的條件和大方程度。今天的這封紅包,絕對是他這些年收到的最大的一個了!


    鹿鳴宴是專為鄉試後新科舉人而設的宴會。因為宴會上要唱《詩經·小雅·鹿鳴》,故而取名為“鹿鳴宴”。


    凡是登榜的舉人皆可參加,這是慣例。不過隻有前三甲才專門準備了請帖。


    此宴設於鄉試放榜次日,由地方官吏主持。宴請之人除新科舉子外,還有州府各級官員、考場工作人員、社會名流等。


    而最意外的當屬謝小凡了!


    他剛聽聞商會的人說常玉春高中解元,正想著前往祝賀,便見一個衙差前來。


    “謝公子,州牧大人讓小的為您送來請帖,邀請您參加明日的花魁大賽和鹿鳴宴。”


    “哦?州牧大人?”本以為州牧大人要等到花魁大賽以後才召見自己,卻沒想到居然會讓自己這個白身之人參加明日的花魁大賽和鹿鳴宴。


    “正是。”


    “好的,多謝這位捕頭大哥。州牧大人召見,在下自當準時前往。”


    翌日,正值八月十五。


    整個巴陵城都洋溢著一片喜慶的節日氛圍!隻因今日不僅是團圓節,更是花魁大賽的決賽之日!


    然而率先引動全城的卻不是花魁競選的花車,而是荊州商會的月餅降價大促銷的消息!


    今日是團圓節,荊州商會推出了節日促銷活動!所有的月餅都打了八折!於是一大早,荊州商會更是迎來了一波月餅的銷售高峰!


    很多普通人家見月餅突然降價,也紛紛決定忍痛買上一盒嚐嚐。畢竟聽說團圓節隻有吃了月餅才團圓!


    同樣的一幕也在荊州各郡縣上演著。隨著月餅的降價銷售,各地最後的一點存貨不到晌午便被搶購一空。


    雙河村,打穀場。


    此刻這裏的氛圍之熱烈,絲毫不弱於各城的月餅售賣點。


    昨日,隨著最後一批月餅被運走,月餅的生產便已正式結束。今日便是給大家結算工資和發節日福利的日子。


    “王小花,昨日工錢十五文,全勤獎一百文!一共是一百一十五文,外加過節福利,一筐月餅,一斤肉。”隨著趙大頭念到一個名字,便有一人走上前去。


    隻見那村婦拿到錢和肉,手都忍不住顫抖起來。


    這下終於可以安穩度過今年青黃不接的日子,再也不用靠野菜度日了!而且今天居然還領到了一小筐月餅和一斤肉!


    “哇!真有一百文的全勤獎呢!”一旁圍觀的百姓一臉的羨慕之色。


    “還有一筐月餅和一斤肉呢!你知道這個月餅賣多少錢一盒嗎?我表弟前幾日去了一趟縣城,他說這個月餅最便宜都是八十文一盒!”


    “我的天!八十文?就這麽直接送給他們了?”


    “這你就不知道吧?縣城裏賣的,跟這個可不一樣!那些是用木盒裝的!他們拿到的是竹筐裝的…這種竹筐裝的便宜,鎮上就有賣,隻要五六十文一筐。”


    “不就是包裝不太一樣!裏麵的月餅不都一樣做的?我天天在這看,也沒見有什麽區別…也就縣城裏的那些富戶舍得多花幾十文錢買個盒子…”


    “不管怎麽說,月餅、豬肉,這可都是錢啊…嘖嘖嘖…這得發出去多少錢啊…小凡真是大方!”


    “那可不!昨天我看到小非整整買了兩頭豬迴來!”


    “哎…可惜我家沒人在作坊裏幹活…”


    “也不知道這作坊明年還開不開!若是還開,怎麽也得讓家裏的進作坊裏幹活…”


    沒能進入作坊幹活的,一個個都後悔不已,拿到錢和肉的工人們則各個喜氣洋洋!


    “多謝趙小哥,多謝孟姑娘!”一次性拿到這麽多錢,任誰不激動?


    “不用謝我,要謝就謝我姐夫。”孟清梓有些羞澀地說道。


    “是!等小凡兄弟迴來了是得好好感謝小凡兄弟!”那王小花說道,隨即將視線轉向坐在一旁的謝老太道:“二嬸,您養了個好兒子啊!小凡今年可是給咱們村做了件大好事!”


    “就是!還是二嬸的命好!小非,小凡兩兄弟都這麽優秀!以後二嬸下半輩子可得享清福了!”一旁也有村民趕忙附和道。


    一番話,瞬間哄得謝老太笑的合不攏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種田記從家徒四壁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南四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南四哥並收藏種田記從家徒四壁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