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荊州商會
種田記從家徒四壁開始 作者:安南四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老弟還沒用飯吧?剛好,咱們邊吃邊談。”此時店裏的客人慢慢少了,二人剛好借著試菜的機會,可以小酌兩杯。
甲魚與雞肉一起“紅燒”,常威還是第一次嚐試。沒想到味道居然也如此的絕妙!
“好好好!之前的那幾道菜均精致有餘,但煙火氣少了些,這道霸王別姬,足夠接地氣,想必也會大受歡迎!”
肚包羊肉,謝小凡則設計成了位菜。一份小盅裏隻放一個,既可以喝湯又可以吃肉,羊肉的鮮味完全被鎖在了羊肚裏,一口下去滿嘴鮮香。這道菜創意簡直絕了!自然也讓常威讚不絕口。
“老常,我看你們原本的菜單,很多菜還是以前的老做法,其實,你們完全可以把思路打開!有鐵鍋,很多菜都可以爆炒!以後你可以讓廚師們多嚐試,炒出來的菜,味道別有一番風味!”
“謝老弟這個建議好!我馬上就安排他們來多多嚐試!”謝小凡一番話,說的常威眼前一亮,仿佛撥雲見日!
其實謝小凡提供的這幾道菜譜,除了送子鱖魚做法稍微細致一些,其他菜都是前世很家常的做法。隻不過若是謝小凡不說他們很難想到還可以如此做罷了…
想必有了謝小凡的這番話以後,臨水齋在接下來的時間一定可以自創出很多其他不同的菜肴出來!
“謝老弟,你真的不願意來給老哥幫忙?我們家主可是對你也頗為讚許!隻要你願意來給老哥幫忙,咱們完全可以將臨水齋開遍整個武陵郡!甚至是開到州府巴陵城去!”常威有些遺憾地問道。
在領教過謝小凡腦海中那些精妙的點子以後,常威可是對謝小凡佩服的五體投地…再想到家主曾經說過希望將謝小凡拉攏過來的話語,於是剛才趁著喝酒特意向謝小凡拋出了橄欖枝。
謝小凡明白雖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可一旦進了常家陣營自己再想要抽離出來可就沒那麽容易了…如今這種互相合作的模式就很好,他自然是不願意輕易丟掉這自由身。
因此雖然有些心動,但謝小凡還是謝絕了!另外,他心中還有一個想法並沒有說出來:相比於隨時可能到來的亂世,常家這棵樹還是顯得有些不夠大!
“常老哥,以後咱們合作的機會還很多!而且,有些事情你作為常家人不便處理的時候,我一個外人反而更容易做。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嗯,謝老弟說的倒也不錯!那好吧,人各有誌,既然謝老弟已經決定了,那老哥也不強人所難!來,喝酒!”
酒過三巡,謝小凡想起了自己此次進城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於是開口問道:“常老哥,我想將那琉璃珠銷到其他郡縣去,不知道老哥可有門路?”
“哦?嗯,也對!就靠我們臨水齋一家畢竟銷量有限,老弟有此想法也正常。此事你還真問對人了,老弟應該知道,我們常家的生意不止這臨水齋一處。”
“那是自然,整個沅陵縣三成的米莊、布坊、成衣閣皆是常家產業!”謝小凡點了點頭說道。
“三成可能有些誇大,但也差不太多!我常家能夠維持如此大的產業,相熟的商會自然是有的。”常威說話間也微微有些得意,隨即忽然壓低聲音問道:
“老弟可聽過荊州商會?”
“荊州商會?”謝小凡聞言眉頭一挑!在荊州地界叫荊州商會,顯然這商會的背景及實力絕非尋常!
“正是!不瞞老弟,這荊州商會的大掌櫃乃是姓唐!”
“姓唐?”謝小凡聽的有些茫然。
看出謝小凡沒聽明白,常威白了他一眼後小聲說道:“荊州牧便是姓唐!”
“哦………”謝小凡這下就懂了!原來這荊州商會的幕後老板乃是荊州州牧大人!
州牧,掌管一州之地,一般都是從二品官員。
而荊州這等重要的戰略要地,如今的州牧更是正二品大員!不僅全權管轄整個一州的經濟和政務,更是掌握著兵權,類似於唐朝時期的節度使!乃是實實在在的一方封疆大史!
“我家老爺與州牧大人那可是…算了不說了不說了…總之,我們與這荊州商會有著深度合作!你若是想要將生意做到外縣外郡乃至整個荊州,那荊州商會便是最好的選擇!”
謝小凡一聽,原來如此!難怪沅陵縣坊間都流傳“鐵打的常家流水的縣令”!常家與州牧關係緊密,有唐州牧在,常家這縣丞的位置還不是穩如泰山?
“那不知常老哥可否代為引薦引薦?”
“好說好說!下月初二,荊州商會的大掌櫃正好會來沅陵縣收賬,我與他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屆時老哥替你引薦一二!”
“那就有勞了常大哥了!”
臨走前雙方結賬時,謝小凡堅持隻收皮蛋的錢,那兩道菜的菜譜錢二百兩謝小凡說什麽也願不收。
最後二人拉扯了半天,謝小凡隻能提議道:“如此不如這樣吧,小弟目前正在研究一款新的吃食,待研究出來以後便準備大力投產,想必應該能賺上一筆!這二百兩,就當是常老哥入的股,你看如何?”
“哦?謝老弟又研究了新的吃食?不知什麽時候可以一嚐?”
“還在研究中,但相信應該快了!這次來我便準備看看這沅陵縣是否有專門定製食盒的地方,我想定製一批專門盛放那食物的盒子。”
“這有何難!倒是有那麽幾家專門生產食盒的作坊,一會我安排來福陪你走一趟,他們怎麽也會給我常威一份薄麵!”
“那就太感謝常老哥了!”
於是,很快謝小凡便在來福的陪同下逛了幾個作坊。
別看來福就是臨水齋一個普通的跑堂小二,可那些作坊老板一見來福,那可是左一個“福哥”右一個“福哥”的叫。
聽聞謝小凡乃是常大掌櫃的好友,更是殷勤的不行,跟在一旁前前後後的介紹著。這也使得謝小凡對於常家在沅陵縣的勢力再次有了新的認知。
甲魚與雞肉一起“紅燒”,常威還是第一次嚐試。沒想到味道居然也如此的絕妙!
“好好好!之前的那幾道菜均精致有餘,但煙火氣少了些,這道霸王別姬,足夠接地氣,想必也會大受歡迎!”
肚包羊肉,謝小凡則設計成了位菜。一份小盅裏隻放一個,既可以喝湯又可以吃肉,羊肉的鮮味完全被鎖在了羊肚裏,一口下去滿嘴鮮香。這道菜創意簡直絕了!自然也讓常威讚不絕口。
“老常,我看你們原本的菜單,很多菜還是以前的老做法,其實,你們完全可以把思路打開!有鐵鍋,很多菜都可以爆炒!以後你可以讓廚師們多嚐試,炒出來的菜,味道別有一番風味!”
“謝老弟這個建議好!我馬上就安排他們來多多嚐試!”謝小凡一番話,說的常威眼前一亮,仿佛撥雲見日!
其實謝小凡提供的這幾道菜譜,除了送子鱖魚做法稍微細致一些,其他菜都是前世很家常的做法。隻不過若是謝小凡不說他們很難想到還可以如此做罷了…
想必有了謝小凡的這番話以後,臨水齋在接下來的時間一定可以自創出很多其他不同的菜肴出來!
“謝老弟,你真的不願意來給老哥幫忙?我們家主可是對你也頗為讚許!隻要你願意來給老哥幫忙,咱們完全可以將臨水齋開遍整個武陵郡!甚至是開到州府巴陵城去!”常威有些遺憾地問道。
在領教過謝小凡腦海中那些精妙的點子以後,常威可是對謝小凡佩服的五體投地…再想到家主曾經說過希望將謝小凡拉攏過來的話語,於是剛才趁著喝酒特意向謝小凡拋出了橄欖枝。
謝小凡明白雖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可一旦進了常家陣營自己再想要抽離出來可就沒那麽容易了…如今這種互相合作的模式就很好,他自然是不願意輕易丟掉這自由身。
因此雖然有些心動,但謝小凡還是謝絕了!另外,他心中還有一個想法並沒有說出來:相比於隨時可能到來的亂世,常家這棵樹還是顯得有些不夠大!
“常老哥,以後咱們合作的機會還很多!而且,有些事情你作為常家人不便處理的時候,我一個外人反而更容易做。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嗯,謝老弟說的倒也不錯!那好吧,人各有誌,既然謝老弟已經決定了,那老哥也不強人所難!來,喝酒!”
酒過三巡,謝小凡想起了自己此次進城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於是開口問道:“常老哥,我想將那琉璃珠銷到其他郡縣去,不知道老哥可有門路?”
“哦?嗯,也對!就靠我們臨水齋一家畢竟銷量有限,老弟有此想法也正常。此事你還真問對人了,老弟應該知道,我們常家的生意不止這臨水齋一處。”
“那是自然,整個沅陵縣三成的米莊、布坊、成衣閣皆是常家產業!”謝小凡點了點頭說道。
“三成可能有些誇大,但也差不太多!我常家能夠維持如此大的產業,相熟的商會自然是有的。”常威說話間也微微有些得意,隨即忽然壓低聲音問道:
“老弟可聽過荊州商會?”
“荊州商會?”謝小凡聞言眉頭一挑!在荊州地界叫荊州商會,顯然這商會的背景及實力絕非尋常!
“正是!不瞞老弟,這荊州商會的大掌櫃乃是姓唐!”
“姓唐?”謝小凡聽的有些茫然。
看出謝小凡沒聽明白,常威白了他一眼後小聲說道:“荊州牧便是姓唐!”
“哦………”謝小凡這下就懂了!原來這荊州商會的幕後老板乃是荊州州牧大人!
州牧,掌管一州之地,一般都是從二品官員。
而荊州這等重要的戰略要地,如今的州牧更是正二品大員!不僅全權管轄整個一州的經濟和政務,更是掌握著兵權,類似於唐朝時期的節度使!乃是實實在在的一方封疆大史!
“我家老爺與州牧大人那可是…算了不說了不說了…總之,我們與這荊州商會有著深度合作!你若是想要將生意做到外縣外郡乃至整個荊州,那荊州商會便是最好的選擇!”
謝小凡一聽,原來如此!難怪沅陵縣坊間都流傳“鐵打的常家流水的縣令”!常家與州牧關係緊密,有唐州牧在,常家這縣丞的位置還不是穩如泰山?
“那不知常老哥可否代為引薦引薦?”
“好說好說!下月初二,荊州商會的大掌櫃正好會來沅陵縣收賬,我與他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屆時老哥替你引薦一二!”
“那就有勞了常大哥了!”
臨走前雙方結賬時,謝小凡堅持隻收皮蛋的錢,那兩道菜的菜譜錢二百兩謝小凡說什麽也願不收。
最後二人拉扯了半天,謝小凡隻能提議道:“如此不如這樣吧,小弟目前正在研究一款新的吃食,待研究出來以後便準備大力投產,想必應該能賺上一筆!這二百兩,就當是常老哥入的股,你看如何?”
“哦?謝老弟又研究了新的吃食?不知什麽時候可以一嚐?”
“還在研究中,但相信應該快了!這次來我便準備看看這沅陵縣是否有專門定製食盒的地方,我想定製一批專門盛放那食物的盒子。”
“這有何難!倒是有那麽幾家專門生產食盒的作坊,一會我安排來福陪你走一趟,他們怎麽也會給我常威一份薄麵!”
“那就太感謝常老哥了!”
於是,很快謝小凡便在來福的陪同下逛了幾個作坊。
別看來福就是臨水齋一個普通的跑堂小二,可那些作坊老板一見來福,那可是左一個“福哥”右一個“福哥”的叫。
聽聞謝小凡乃是常大掌櫃的好友,更是殷勤的不行,跟在一旁前前後後的介紹著。這也使得謝小凡對於常家在沅陵縣的勢力再次有了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