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正殿。
皇帝炎玄天,文武大臣可謂是焦頭爛額、滿心憂愁。
這廂,遭了賊的文武百官和皇室子弟紛紛入宮請陛下做主。
皇帝陛下大為光火,你們讓我做主,我找誰做主?我又向誰討公道?
但,為了皇家尊嚴,隻有啞巴吃虧的認了,不僅得認,還得一臉笑容的安撫這些人。
這感覺真是酸爽!
值得慶幸的是國庫沒有遭竊,否則,事情大條了。
這邊的問題還沒有處理好,前方卻忽然送來了十萬火急之事。
首先,是鎮西軍送來戰報:大趙以趙無敵為帥,統禦西域二十國聯軍五百萬,以漫山遍野之勢忽然交戰,以寒江關為界,關外領地盡數失守。大將軍宋淩率大軍出關,與敵大戰三場,斬敵十萬。振奮士氣後,現與敵寇對峙於關上,
這邊還沒緩過氣來,鎮南軍求援信忽然又來,說是萬聖帝國忽然出兵,鎮南大將軍南宮寒與三十萬精銳戰死沙場,副帥南宮劍退守葫蘆關,關外千裏淪落敵手。
緊接而來的是鎮北大將軍西門烈焰與禦劍王朝交戰與塞外,副帥西門狂風戰死的消息。
鎮西、鎮南、鎮北三方麵軍的消息,仿佛是約同一般,在半個時辰內接踵而至。
皇帝和文武大臣們,還沒從震驚之中清醒,一道道戰報雪片般的呈了上來,既有鎮東軍、水軍說的東倭跨海而來……
也有皇室諜報組織送來的密信。
無一例外,都是各方大舉入侵之訊。
有了皇室諜報組織之信,皇帝倒是放寬了一半的心。
三方戰事來得太過突然,來得毫無征兆,多疑的皇帝還以為是五大兵家合謀舉事的前奏。
但,三大帝國的突然全麵入侵的事實,卻令他一點都輕鬆不起來。
大趙王朝、萬聖王朝、禦劍王朝和大炎王朝、東倭乃是浩淼天空五大國。
人口、土地、軍力不相上下,從實力上說,應付一方已經十分吃力。
可現在,不僅三大國同時寇邊,連東倭亦是蠢蠢欲動。眼下的情況足以說明,這是一場有預謀的瓜分炎朝之戰。
若是應對不過,百世炎朝便會因此分崩離析。
南方戰事尤為危急,皇帝令大將軍南宮鐵錚為帥,領兵兩百萬,督南方戰線。
東方臨海,沿海一線乃是炎朝帝國經濟重心,但無險可據,便派炎朝軍神滄瀾王爺為征東大都督,率兩百萬大軍接手東線防務。
兵部侍郎西門劍雨則率雄師八十萬,支援北方戰線。
東、南、北之事暫定。
當皇帝和文武大臣迴頭來看最牢靠的西方戰線時,驀然發現,鎮西大將軍宋淩的壓力最大。
首先、從兵力上說,鎮西軍需要鎮守的關隘有六座,平均下來,每座關隘的守兵不到二十萬。
其次、從統帥之才上說,鎮西軍隻有宋淩一人,而趙無敵麾下,尚有冷清秋、畢玄、周泰、鳳離歌等七名軍事大家,這七人或許弱於宋淩,但,對付宋淩麾下將軍綽綽有餘。一旦寒江關戰事陷入相持,趙無敵必然會分兵攻打落霞關、劍門關、寒鐵關等其他五關。
在兵力、統帥都不如人的情況下,五關根本守不了多久,五關一旦失守,縱然宋淩於寒江關擊潰趙無敵又有什麽用?
五關一破,西部便無險可據,至多半個月,大趙的兵鋒就能直指中州城。
所以,宋淩要求朝廷派五名帥才坐鎮五關。
可是現在的局勢是,成名大將各司其職,朝堂之中根本找不到一名具有獨當一麵之才的大將。
無計可施之下,皇帝陛下想到了宋雲,但,問題是這位鐵血天將無心仕途,且個性十足!
……
宋家叔侄輕衫飄飄入宮晉見,知道不是東窗事發後。宋雲道:“家國大事,還得有勞大人們費心。這文臣嘛,個個文采飛揚,隻需筆墨紙硯,便能寫死百萬雄師;儒生口齒伶俐,一番仁義道德便能令趙無敵掩麵羞愧……有文臣儒生出戰,包贏不輸。”
“草民除了行走,頭廢了、心也廢了。自從發現口誅筆伐這個成語後,這十餘年來便苦練文才、仁義道德之說。等草民寫出羞死百萬雄師的文章時,便是出仕之日。”
一眾武將咧嘴直樂。
宋絕忍俊不禁,強忍著自己沒有笑出聲來。在一旁補刀,道:“陛下,草民雖年少無知,卻也知道天朝上國,當以仁為本,番邦之國需以教化為上。四國入侵之事,非他們之過,實乃教化不足。陛下,妄動刀兵於國不利、於民不利。隻須派遣文人誌士到關前說教一番,敵軍自會不戰而潰,羞愧自殺……”
“孔文大人乃是文壇巨匠,一人可抵百萬雄師,對付一個趙無敵自然不在話下。”
“封相寫得一手文章,字字珠璣、花團錦簇,北路軍主帥非他莫屬。”
“李尚書也不錯,那文采,真他娘的好……”
“……”
有了宋氏叔侄的開頭,平時沒少受窩囊氣的武將們,一個個跳了出來,打了雞血一般的推薦起了賢才。
皇帝:“……”
文官:“……”
皇帝也無奈,眼下的情況,也隻能等武將們發泄了,反正,他們也不會長篇大論。
果然,過完嘴癮的武將說了一會兒,沒詞兒了。
直到鬧劇結束,皇帝才幹咳了一聲,望著向宋雲,懇切道:“雲弟!五關一破,大趙盟軍必然從落霞關、劍門關轉而攻擊寒江關,屆時,寒江關一旦失守……”
皇帝雖然沒說,但所有人都知道。
寒江關失守,宋淩必死!
“朝廷已經無人可用!朕,想請雲弟領兵援助大將軍。”
炎朝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軍費、軍糧、兵力充沛,唯一缺的就是統帥之才。
宋雲若是願意披甲出征,那麽,他完全可以接管落霞關、野狼關、天門關三關防務,如此一來,宋淩能減輕一半的壓力。
宋雲臉色陰沉,他有了重的目標,真的不想再次披甲,但是,他可以不在意炎朝,不在意皇室,卻不能不在意宋淩,那是他的親大哥。
“陛下,我有一個條件。”宋絕明白宋雲之思,便道:“隻要陛下同意,草民一人便可吃下這五百萬敵軍。”
此言一出,殿內文武大臣皆為之嘩然。
一人吃下五百萬敵軍?
說得像喝水那麽簡單,真的假的啊?
宋雲先是一怔,隨即眼神自若的站在宋絕一邊,氣度非凡。
“荒唐!”皇帝陛下還沒有說話,就有一位大臣站出來怒斥一聲:“宋絕,爾這黃口小兒信口雌黃,以為這軍國大戰乃是兒戲乎?虧你說得出口!”
宋絕淡淡一笑:“現在,我的條件變成兩個,第一個條件是處死這條老狗,連一隻雞都不能活。”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
“你你……你你你……”老臣瞬時之間氣得手腳哆嗦,胡須亂顫,一張原本白皙的老臉,霎時間發了藍,差點沒暈了過去……
“陛下,老夫以皇室長老會大長老的名義,令你同意宋公子答應條件……”
但在此時,一名衣著樸素的老人從後麵轉了進來。
“老祖宗…孔文先生乃是文壇巨匠,先後有二十九名弟子成為帝國封疆大吏,他們恩澤四海、造福一方!均為帝國頂梁支柱…這,這如何能行?”皇帝大驚失色!
名叫孔文的老臣胸膛一挺、精神抖擻,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好幾十歲。
桃李滿天下乃是孔文最大的成就,也是他最大的驕傲,二十九名大吏乃是他今生最大的安慰!
老人嗬嗬冷笑,uu看書 .uanshu 道:“嗬嗬,好大的名頭。陛下,你自己看看,孔門二十九名弟子是如何恩澤四海、造福一方的”
一本薄薄的小冊子飛到了皇帝的手中,皇帝一怔,然後慢慢的翻看了下去,越看臉色越難看。
翻到最後!
直接讓人拿給了孔文。
孔文一看之下,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上麵都是弟子們的“豐功偉績”!
某年某月某日某人,以權欺壓某糧商,索取賄賠若幹;某日強納某女子為小妾,逼死人家父母
然後是這人違法亂紀的事跡。林林總總不下於百起,件件樁樁都有憑有據,且人證物證俱在,
然後,是另一人……
孔文突然臉如死灰,他踉蹌倒退兩步,老淚橫縱道:“陛下,罪臣苦心調教出來的得意弟子,卻一個個為禍一方,他們罪孽深重,而罪臣則是造就這些貪官汙吏的最大同謀、最大助力、最大的幫兇……罪臣無顏麵對天下百姓,罪臣請死,同時,也懇請陛下對罪臣的門生一一徹查。”
“請陛下開恩,讓罪臣苟活一日,臣,要給天下一個交待!”說著,孔文重重的叩了幾個響頭,然後,麵無人色的走了出去。
宋絕愕然!
略一迴思,便已知道了大致。
無非是一個剛烈的老頭子,以教書育人為己任,以桃李滿天下為榮,但,他苦心孤詣栽培出來的人,卻成了貪官汙吏,並以同門之名,瞞著自己的老師,進行了集團犯罪。
老師無顏麵對天下,準備自殺謝罪,臨死前,想寫寫一篇謝罪文章之類的。
皇帝炎玄天,文武大臣可謂是焦頭爛額、滿心憂愁。
這廂,遭了賊的文武百官和皇室子弟紛紛入宮請陛下做主。
皇帝陛下大為光火,你們讓我做主,我找誰做主?我又向誰討公道?
但,為了皇家尊嚴,隻有啞巴吃虧的認了,不僅得認,還得一臉笑容的安撫這些人。
這感覺真是酸爽!
值得慶幸的是國庫沒有遭竊,否則,事情大條了。
這邊的問題還沒有處理好,前方卻忽然送來了十萬火急之事。
首先,是鎮西軍送來戰報:大趙以趙無敵為帥,統禦西域二十國聯軍五百萬,以漫山遍野之勢忽然交戰,以寒江關為界,關外領地盡數失守。大將軍宋淩率大軍出關,與敵大戰三場,斬敵十萬。振奮士氣後,現與敵寇對峙於關上,
這邊還沒緩過氣來,鎮南軍求援信忽然又來,說是萬聖帝國忽然出兵,鎮南大將軍南宮寒與三十萬精銳戰死沙場,副帥南宮劍退守葫蘆關,關外千裏淪落敵手。
緊接而來的是鎮北大將軍西門烈焰與禦劍王朝交戰與塞外,副帥西門狂風戰死的消息。
鎮西、鎮南、鎮北三方麵軍的消息,仿佛是約同一般,在半個時辰內接踵而至。
皇帝和文武大臣們,還沒從震驚之中清醒,一道道戰報雪片般的呈了上來,既有鎮東軍、水軍說的東倭跨海而來……
也有皇室諜報組織送來的密信。
無一例外,都是各方大舉入侵之訊。
有了皇室諜報組織之信,皇帝倒是放寬了一半的心。
三方戰事來得太過突然,來得毫無征兆,多疑的皇帝還以為是五大兵家合謀舉事的前奏。
但,三大帝國的突然全麵入侵的事實,卻令他一點都輕鬆不起來。
大趙王朝、萬聖王朝、禦劍王朝和大炎王朝、東倭乃是浩淼天空五大國。
人口、土地、軍力不相上下,從實力上說,應付一方已經十分吃力。
可現在,不僅三大國同時寇邊,連東倭亦是蠢蠢欲動。眼下的情況足以說明,這是一場有預謀的瓜分炎朝之戰。
若是應對不過,百世炎朝便會因此分崩離析。
南方戰事尤為危急,皇帝令大將軍南宮鐵錚為帥,領兵兩百萬,督南方戰線。
東方臨海,沿海一線乃是炎朝帝國經濟重心,但無險可據,便派炎朝軍神滄瀾王爺為征東大都督,率兩百萬大軍接手東線防務。
兵部侍郎西門劍雨則率雄師八十萬,支援北方戰線。
東、南、北之事暫定。
當皇帝和文武大臣迴頭來看最牢靠的西方戰線時,驀然發現,鎮西大將軍宋淩的壓力最大。
首先、從兵力上說,鎮西軍需要鎮守的關隘有六座,平均下來,每座關隘的守兵不到二十萬。
其次、從統帥之才上說,鎮西軍隻有宋淩一人,而趙無敵麾下,尚有冷清秋、畢玄、周泰、鳳離歌等七名軍事大家,這七人或許弱於宋淩,但,對付宋淩麾下將軍綽綽有餘。一旦寒江關戰事陷入相持,趙無敵必然會分兵攻打落霞關、劍門關、寒鐵關等其他五關。
在兵力、統帥都不如人的情況下,五關根本守不了多久,五關一旦失守,縱然宋淩於寒江關擊潰趙無敵又有什麽用?
五關一破,西部便無險可據,至多半個月,大趙的兵鋒就能直指中州城。
所以,宋淩要求朝廷派五名帥才坐鎮五關。
可是現在的局勢是,成名大將各司其職,朝堂之中根本找不到一名具有獨當一麵之才的大將。
無計可施之下,皇帝陛下想到了宋雲,但,問題是這位鐵血天將無心仕途,且個性十足!
……
宋家叔侄輕衫飄飄入宮晉見,知道不是東窗事發後。宋雲道:“家國大事,還得有勞大人們費心。這文臣嘛,個個文采飛揚,隻需筆墨紙硯,便能寫死百萬雄師;儒生口齒伶俐,一番仁義道德便能令趙無敵掩麵羞愧……有文臣儒生出戰,包贏不輸。”
“草民除了行走,頭廢了、心也廢了。自從發現口誅筆伐這個成語後,這十餘年來便苦練文才、仁義道德之說。等草民寫出羞死百萬雄師的文章時,便是出仕之日。”
一眾武將咧嘴直樂。
宋絕忍俊不禁,強忍著自己沒有笑出聲來。在一旁補刀,道:“陛下,草民雖年少無知,卻也知道天朝上國,當以仁為本,番邦之國需以教化為上。四國入侵之事,非他們之過,實乃教化不足。陛下,妄動刀兵於國不利、於民不利。隻須派遣文人誌士到關前說教一番,敵軍自會不戰而潰,羞愧自殺……”
“孔文大人乃是文壇巨匠,一人可抵百萬雄師,對付一個趙無敵自然不在話下。”
“封相寫得一手文章,字字珠璣、花團錦簇,北路軍主帥非他莫屬。”
“李尚書也不錯,那文采,真他娘的好……”
“……”
有了宋氏叔侄的開頭,平時沒少受窩囊氣的武將們,一個個跳了出來,打了雞血一般的推薦起了賢才。
皇帝:“……”
文官:“……”
皇帝也無奈,眼下的情況,也隻能等武將們發泄了,反正,他們也不會長篇大論。
果然,過完嘴癮的武將說了一會兒,沒詞兒了。
直到鬧劇結束,皇帝才幹咳了一聲,望著向宋雲,懇切道:“雲弟!五關一破,大趙盟軍必然從落霞關、劍門關轉而攻擊寒江關,屆時,寒江關一旦失守……”
皇帝雖然沒說,但所有人都知道。
寒江關失守,宋淩必死!
“朝廷已經無人可用!朕,想請雲弟領兵援助大將軍。”
炎朝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軍費、軍糧、兵力充沛,唯一缺的就是統帥之才。
宋雲若是願意披甲出征,那麽,他完全可以接管落霞關、野狼關、天門關三關防務,如此一來,宋淩能減輕一半的壓力。
宋雲臉色陰沉,他有了重的目標,真的不想再次披甲,但是,他可以不在意炎朝,不在意皇室,卻不能不在意宋淩,那是他的親大哥。
“陛下,我有一個條件。”宋絕明白宋雲之思,便道:“隻要陛下同意,草民一人便可吃下這五百萬敵軍。”
此言一出,殿內文武大臣皆為之嘩然。
一人吃下五百萬敵軍?
說得像喝水那麽簡單,真的假的啊?
宋雲先是一怔,隨即眼神自若的站在宋絕一邊,氣度非凡。
“荒唐!”皇帝陛下還沒有說話,就有一位大臣站出來怒斥一聲:“宋絕,爾這黃口小兒信口雌黃,以為這軍國大戰乃是兒戲乎?虧你說得出口!”
宋絕淡淡一笑:“現在,我的條件變成兩個,第一個條件是處死這條老狗,連一隻雞都不能活。”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
“你你……你你你……”老臣瞬時之間氣得手腳哆嗦,胡須亂顫,一張原本白皙的老臉,霎時間發了藍,差點沒暈了過去……
“陛下,老夫以皇室長老會大長老的名義,令你同意宋公子答應條件……”
但在此時,一名衣著樸素的老人從後麵轉了進來。
“老祖宗…孔文先生乃是文壇巨匠,先後有二十九名弟子成為帝國封疆大吏,他們恩澤四海、造福一方!均為帝國頂梁支柱…這,這如何能行?”皇帝大驚失色!
名叫孔文的老臣胸膛一挺、精神抖擻,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好幾十歲。
桃李滿天下乃是孔文最大的成就,也是他最大的驕傲,二十九名大吏乃是他今生最大的安慰!
老人嗬嗬冷笑,uu看書 .uanshu 道:“嗬嗬,好大的名頭。陛下,你自己看看,孔門二十九名弟子是如何恩澤四海、造福一方的”
一本薄薄的小冊子飛到了皇帝的手中,皇帝一怔,然後慢慢的翻看了下去,越看臉色越難看。
翻到最後!
直接讓人拿給了孔文。
孔文一看之下,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上麵都是弟子們的“豐功偉績”!
某年某月某日某人,以權欺壓某糧商,索取賄賠若幹;某日強納某女子為小妾,逼死人家父母
然後是這人違法亂紀的事跡。林林總總不下於百起,件件樁樁都有憑有據,且人證物證俱在,
然後,是另一人……
孔文突然臉如死灰,他踉蹌倒退兩步,老淚橫縱道:“陛下,罪臣苦心調教出來的得意弟子,卻一個個為禍一方,他們罪孽深重,而罪臣則是造就這些貪官汙吏的最大同謀、最大助力、最大的幫兇……罪臣無顏麵對天下百姓,罪臣請死,同時,也懇請陛下對罪臣的門生一一徹查。”
“請陛下開恩,讓罪臣苟活一日,臣,要給天下一個交待!”說著,孔文重重的叩了幾個響頭,然後,麵無人色的走了出去。
宋絕愕然!
略一迴思,便已知道了大致。
無非是一個剛烈的老頭子,以教書育人為己任,以桃李滿天下為榮,但,他苦心孤詣栽培出來的人,卻成了貪官汙吏,並以同門之名,瞞著自己的老師,進行了集團犯罪。
老師無顏麵對天下,準備自殺謝罪,臨死前,想寫寫一篇謝罪文章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