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童貫壓根就不待見我們,他就是一個卑鄙小人!”
方傑火爆脾氣一上來,一柄大鐵錘砸在一塊巨石上,火光迸裂之下巨石四分五裂。
方臘看著方傑一臉的稚氣和他忿忿不平的樣子,心中自是生出一股憐惜之情。這孩子如初生的牛犢天不怕地不怕,手使雙錘能有千鈞之力,隻可惜跟在自己身後終究不會有出頭之日了。
“孩子,你不會怨叔叔帶你到軍營來吧!”
“叔。你是我最親的親人,我怎麽會怨你呢!我發過誓無論你到哪兒,我就會跟你到哪兒。”
“傑兒,你就沒有想過要迴家嗎?”
方傑把兩柄大鐵錘扛在肩上,低頭道:“叔就知道逗我開心,你沒有說迴家傑兒就不敢想。”
方臘哈哈一笑道:“好小子,真的長大了啊,居然還學會了隱藏心事,叔向你保證,等打完了仗,我就帶你迴家。童貫那家夥不待見咱爺倆,到時候咱們也不受他的鳥氣,直接拍拍屁股走人。”
“真的嗎?叔。”
“放心吧,你叔我可是一言九鼎!”
方臘守著區區兩千兵馬,說實話心都涼了半截。但是他仍然緊盯著前方的戰事,他就怕一個不小心童貫會把大宋的家底葬送在這薄涼的西北之地。
這不但關乎到大宋和西夏力量的此消彼長,甚至關乎到千千萬萬個鮮活的生命和他們背後的家庭。
隻歎童貫剛愎自用,良言難入耳。。
方臘正在這兒愁眉苦臉的想事情,忽有小卒來報,說是童貫親率大軍開拔,去追突裏兀了。
奶奶的,真是怕啥來啥!
童貫親口說過沒有他的命令,方臘不能擅自離開。方臘知道這次必定大事不妙,他有心前去相助卻是不能擅自行動,隻得讓軍卒進進一步去探聽虛實再來報告。
又過半日小卒來報:童貫大軍快要追到一個叫飲馬川的地方。
方臘攤開行軍圖大吃一驚道:“飲馬川地勢開闊,倘若遇到西夏騎兵在此埋伏,如何是好?”當下他顧不上許多,一咬牙帶上方傑和兩千人馬直奔飲馬川。
話說當日,突裏兀又來挑釁。童貫不厭其煩,又以為突裏兀連敗兩場不過菜鳥一枚,因此下令迎敵。那突裏兀故技重施,不戰而走,童貫命全軍追擊,意圖一舉滅掉突裏兀。
突裏兀且敗且走,童貫帶領兵馬追至六盤山下,但見這裏地勢一馬平川,乃問左右道:“此乃何地?”
答道:“此地喚作飲馬川。”
童貫正自心下狐疑,前兵報說西夏兵在路邊丟棄了數百隻泥盒子,不知何故。童貫不解其意就和萬裏遙商議,萬裏遙說這多半是西夏兵設下的疑兵之計,因此對士兵們道:“這都是他娘的故弄玄虛,你們去把它給我搗碎了繼續前進。”
軍卒們一擁而上,用槍杆子“啪,啪,啪”直往上戳,這一戳不打緊,泥盒子碎了一地,緊接著就從盒子裏飛出來了數百隻鴿子,這些鴿子受了驚嚇一飛衝天,好不壯觀呢!
這下壞了。
鴿子飛過之後,但見六盤山山腳下的一處高地上現出了一麵大旗,旗上書了一個大大的任字。大旗下麵站著一位書生氣質略帶胡須的人,這人正是西夏兵馬大元帥任得敬。
天助我也!
任得敬冷笑一聲,他從腰裏拔出七星寶刀指向鴿子飛起的地方,埋伏在山凹裏的數萬西夏騎兵如水般傾瀉而出。
西夏鐵騎!
沒錯,西夏鐵騎對大宋士兵來說絕對是夢魘般的存在。他們的士兵都在重甲的包裹之下,就是戰馬也不例外。他們不但神秘,而且嗜血!
童貫以前有過對付西夏作戰的輝煌曆史,但那僅僅是以前。這一次他望見從四麵八方飛馳而來的西夏鐵騎,也是有些慌亂。他來不及細想,急忙組織軍隊迎敵。
兩軍甫一接觸,便注定了這是一場惡戰。戰場上戰鼓陣陣咚咚作響,號角聲聲嗚嗚作鳴,呐喊聲,馬叫聲匯聚在一起,刀光劍影,長槍短兵交織在一塊,一時間不是人仰馬翻,就是血染征袍,好一幅人間悲慘的畫麵。
幾個時辰過去了,宋軍在西夏鐵騎的優勢兵力合圍下,逐漸有些力不從心,大批的將士血灑疆場,倒在了沙場上。
“稟元帥,胡將軍陣亡了!”
“稟元帥,牛將軍陣亡了!”
“稟元帥,宋將軍、付將軍陣亡了!”
……
噩耗一個接一個傳到童貫的耳朵,當他見到血肉模糊的萬裏遙被人抬到麵前時,上前握住了他的手,問左右道:“萬將軍遭遇了什麽不測?”
一個小卒答道:“萬將軍被幾員番將圍攻,不久受到重創墜下馬來,被我們的人搶了迴來。”
“可惡!”
這時萬裏遙努力的睜開眼睛,結結巴巴的道:“大帥,方臘,方臘這小子,這小子是對的。對不起,大帥,末將,末將先走一步了。”萬裏遙說罷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童貫直勾勾的盯著萬裏遙的屍體,喃喃的道:“萬將軍你真糊塗啊,你知道嗎,方臘若是對的,本帥就是錯的,本帥怎麽會犯錯呢,這絕無可能。”說罷童貫踉踉蹌蹌的走了幾步,示意把萬裏遙的屍體抬了下去。
兵敗如山倒,他尋思著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呢!
為今之計隻有突圍了!
童貫傳令下去,找到西夏兵的薄弱之處強勢突圍。然而,四周皆如銅牆鐵壁一般,任得敬這個老狐狸根本就沒有給宋軍留下一絲的機會。
“快看哪兒,方將軍來了!”
又是一個絕望的時候,軍營裏忽然傳來一陣騷動。原來緊要關頭方臘叔侄帶領兩千人馬趕到了,他們殺伐果斷,愣是把西夏的大營撕開一道口子,讓宋營人馬往外衝。
方臘知道此刻大宋兵馬已經損失大半,他再不能眼睜睜看著宋全全軍覆沒了,因此他舉起雙鞭已是殺紅了眼,西夏鐵騎兵遭遇上他不是傷便是亡。雙傑的一對大鐵錘也不含糊,一眨眼的工夫就把鐵騎兵砸下去一大片。
任得敬見方臘接走了大宋的剩餘兵馬,心中甚覺惱火,他準備調整好軍隊重新投入戰鬥,這時西夏王宮的的一名太監匆匆趕來,任得敬將太監接入營中,太監問道:“如今戰況如何?”
任得敬道:“托主上的洪福,宋軍已是強弩之末,待我稍作調整便可將其一舉殲滅。”
太監道:“如此,我來的恐怕不是時候!”
任得敬道:“公公到底所為何事?”
太監一麵從袖口裏拿出一樣東西遞給任得敬,一麵道:“這是主上的口諭,你瞧了便見分曉。”
任得敬瞧罷怒道:“真是狼子野心!”
原來西夏靜州都統蕭書達趁宋夏交兵之際,聚眾造反。叛軍一路勢如破竹,匯合三萬人馬直取興慶府。興慶府內部空虛,西夏之主李乾順便讓任得敬迴去拱衛都府。
興慶府乃西夏王城,茲事體大容不得半點差池。任得敬隻好放棄了對宋軍的攻擊,這樣宋軍殘部突圍之後得以安全撤離。
次日西夏軍隊派使者到大宋軍營求和,童貫等倍感詫異,宋軍剛剛戰敗對西夏而言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理應求和心切的應該是宋軍才對,怎麽西夏使者迫不急待的就來了呢,不過西夏使者言辭懇切,童貫還是答應了下來。
過了幾日童貫得知任得敬迴去平叛去了,他心裏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然而另一件事又讓童貫惶恐不安起來,此次征西,朝廷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然而飲馬川一戰損兵折將,幾乎點把大宋朝一半的精銳都給敗光了,朝廷若是追究起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必須得有人為這件事情負責!
童貫這時候想起了方臘,他的嘴角掛起了一絲陰笑。
是日,童貫請方臘叔侄到帳議事,方臘去時總感覺到心神不寧,好像有什麽大事要發生一樣,他叮囑方傑道:“童貫此人陰險,還是小心一點好!”
兩人心事重重的來到童貫帳中,童貫陡然變臉道:“方臘,你可知罪?”
方臘道:“元帥何出此言?”
童貫沉聲道:“我本可將西夏兵力一舉擊潰,奈何方臘你屢次從中作梗,以致延誤戰機,將我軍置於險地,此非你之過乎?”
方臘聞言,麵沉似水,反問道:“童元帥身為此次征西主帥,卻看不破西夏人之戰術,實令人費解。你先是中了西夏人的驕兵之計,繼而又中了其誘敵深入之計,我曾屢次好言相勸,你卻置若罔聞。如今大戰之後,你卻欲尋人頂罪,就不怕寒了大宋將士的心嗎?你對得起那千萬戰死沙場的英靈嗎?”
童貫被方臘駁斥得無言以對,怒不可遏地道:“方臘,休要巧言令色,在我眼中,你就是有罪,有罪就當伏法。來人,將方臘、方傑二人拿下。”
唿啦一聲,一群手提刀斧的小兵圍了上來。
方臘環顧眾人,沉聲道:“你們莫要忘了,是誰在戰場上救了你們。”
眾人聽了,皆駐足不前。為首一人道:“在下萬裏遠,已故的萬裏遙萬將軍是我同胞哥哥,我們哥倆隻聽童元帥的命令。包括你們也一樣,必須服從命令。把這兩個罪犯拿下,給我上!”
小兵們開始蠢蠢欲動,方臘和方傑操刀在手,方傑瞪大眼睛道:“誰敢過來,我必取他性命!”
迫於方傑的武力,這些人稍有遲疑方臘和方傑便已乘機退出帳外,兩人迅速翻身上馬。
童貫罵了句“一群廢物”,然後又道:“弓箭手何在!”
一雯時弓箭手在方臘叔侄身後排成了一排!
童貫惡狠狠的道:“放箭!”
箭如雨點般從後方射了過來,方臘和方傑一麵策馬狂奔一麵撥打雕翎,射過來的箭矢紛紛落地。萬裏遙見弓箭手沒有射中方臘,他便拿起弓箭瞄準方臘射去。這時方傑一直護著方臘,陰差陽錯之間那支利箭“噗”的一聲就射進了方傑的後心,鮮血浸透了方傑的衣背。方臘道:“傑兒,我來救你!”
方傑忍住痛大聲道:“叔,你快點走我給你斷後。”
兩人終於擺脫了射手,方臘見方傑麵色慘白,幾近虛脫,便停下腳步,準備為他包紮。卻見方傑流血過多,嘴唇已然發紫。方臘抱著方傑,沉聲說道:“傑兒,是叔不好,叔不該帶你出來。”
方傑突然從口中噴出一口鮮血,他痛苦的道:“叔,我要死了,我沒有戰死沙場,便算不得英雄好漢是不是?”
方臘道:“傑兒,你聽叔說,你永遠都是大英堆。隻是你不許死,叔還沒有帶你迴家呢!”
方傑苦澀的笑了下道:“迴家,迴家,迴家……”聲音越來越弱,直至停止了唿吸。
方臘強忍著悲痛,用刀在地上慢慢地刨出一座墳墓,然後將方傑安葬其中。迴想方傑幼時喪父,年少離家,追隨自己征戰西北,解懷遠城之圍,大戰飲馬川,二人情同父子。誰料中途遭童貫迫害,傑兒客死他鄉。如今叔侄陰陽兩隔,天人永別,方臘這七尺男兒、鐵塔般的身軀也不禁顫抖起來,淚水如決堤般湧了出來。
“罪犯方臘,還不束手就擒!”
方臘這時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卻是萬裏遠帶了人馬向他撲來。待方臘迴過頭來,萬裏遠那張幸災樂禍的臉正好落在了他的眼中。
方傑火爆脾氣一上來,一柄大鐵錘砸在一塊巨石上,火光迸裂之下巨石四分五裂。
方臘看著方傑一臉的稚氣和他忿忿不平的樣子,心中自是生出一股憐惜之情。這孩子如初生的牛犢天不怕地不怕,手使雙錘能有千鈞之力,隻可惜跟在自己身後終究不會有出頭之日了。
“孩子,你不會怨叔叔帶你到軍營來吧!”
“叔。你是我最親的親人,我怎麽會怨你呢!我發過誓無論你到哪兒,我就會跟你到哪兒。”
“傑兒,你就沒有想過要迴家嗎?”
方傑把兩柄大鐵錘扛在肩上,低頭道:“叔就知道逗我開心,你沒有說迴家傑兒就不敢想。”
方臘哈哈一笑道:“好小子,真的長大了啊,居然還學會了隱藏心事,叔向你保證,等打完了仗,我就帶你迴家。童貫那家夥不待見咱爺倆,到時候咱們也不受他的鳥氣,直接拍拍屁股走人。”
“真的嗎?叔。”
“放心吧,你叔我可是一言九鼎!”
方臘守著區區兩千兵馬,說實話心都涼了半截。但是他仍然緊盯著前方的戰事,他就怕一個不小心童貫會把大宋的家底葬送在這薄涼的西北之地。
這不但關乎到大宋和西夏力量的此消彼長,甚至關乎到千千萬萬個鮮活的生命和他們背後的家庭。
隻歎童貫剛愎自用,良言難入耳。。
方臘正在這兒愁眉苦臉的想事情,忽有小卒來報,說是童貫親率大軍開拔,去追突裏兀了。
奶奶的,真是怕啥來啥!
童貫親口說過沒有他的命令,方臘不能擅自離開。方臘知道這次必定大事不妙,他有心前去相助卻是不能擅自行動,隻得讓軍卒進進一步去探聽虛實再來報告。
又過半日小卒來報:童貫大軍快要追到一個叫飲馬川的地方。
方臘攤開行軍圖大吃一驚道:“飲馬川地勢開闊,倘若遇到西夏騎兵在此埋伏,如何是好?”當下他顧不上許多,一咬牙帶上方傑和兩千人馬直奔飲馬川。
話說當日,突裏兀又來挑釁。童貫不厭其煩,又以為突裏兀連敗兩場不過菜鳥一枚,因此下令迎敵。那突裏兀故技重施,不戰而走,童貫命全軍追擊,意圖一舉滅掉突裏兀。
突裏兀且敗且走,童貫帶領兵馬追至六盤山下,但見這裏地勢一馬平川,乃問左右道:“此乃何地?”
答道:“此地喚作飲馬川。”
童貫正自心下狐疑,前兵報說西夏兵在路邊丟棄了數百隻泥盒子,不知何故。童貫不解其意就和萬裏遙商議,萬裏遙說這多半是西夏兵設下的疑兵之計,因此對士兵們道:“這都是他娘的故弄玄虛,你們去把它給我搗碎了繼續前進。”
軍卒們一擁而上,用槍杆子“啪,啪,啪”直往上戳,這一戳不打緊,泥盒子碎了一地,緊接著就從盒子裏飛出來了數百隻鴿子,這些鴿子受了驚嚇一飛衝天,好不壯觀呢!
這下壞了。
鴿子飛過之後,但見六盤山山腳下的一處高地上現出了一麵大旗,旗上書了一個大大的任字。大旗下麵站著一位書生氣質略帶胡須的人,這人正是西夏兵馬大元帥任得敬。
天助我也!
任得敬冷笑一聲,他從腰裏拔出七星寶刀指向鴿子飛起的地方,埋伏在山凹裏的數萬西夏騎兵如水般傾瀉而出。
西夏鐵騎!
沒錯,西夏鐵騎對大宋士兵來說絕對是夢魘般的存在。他們的士兵都在重甲的包裹之下,就是戰馬也不例外。他們不但神秘,而且嗜血!
童貫以前有過對付西夏作戰的輝煌曆史,但那僅僅是以前。這一次他望見從四麵八方飛馳而來的西夏鐵騎,也是有些慌亂。他來不及細想,急忙組織軍隊迎敵。
兩軍甫一接觸,便注定了這是一場惡戰。戰場上戰鼓陣陣咚咚作響,號角聲聲嗚嗚作鳴,呐喊聲,馬叫聲匯聚在一起,刀光劍影,長槍短兵交織在一塊,一時間不是人仰馬翻,就是血染征袍,好一幅人間悲慘的畫麵。
幾個時辰過去了,宋軍在西夏鐵騎的優勢兵力合圍下,逐漸有些力不從心,大批的將士血灑疆場,倒在了沙場上。
“稟元帥,胡將軍陣亡了!”
“稟元帥,牛將軍陣亡了!”
“稟元帥,宋將軍、付將軍陣亡了!”
……
噩耗一個接一個傳到童貫的耳朵,當他見到血肉模糊的萬裏遙被人抬到麵前時,上前握住了他的手,問左右道:“萬將軍遭遇了什麽不測?”
一個小卒答道:“萬將軍被幾員番將圍攻,不久受到重創墜下馬來,被我們的人搶了迴來。”
“可惡!”
這時萬裏遙努力的睜開眼睛,結結巴巴的道:“大帥,方臘,方臘這小子,這小子是對的。對不起,大帥,末將,末將先走一步了。”萬裏遙說罷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童貫直勾勾的盯著萬裏遙的屍體,喃喃的道:“萬將軍你真糊塗啊,你知道嗎,方臘若是對的,本帥就是錯的,本帥怎麽會犯錯呢,這絕無可能。”說罷童貫踉踉蹌蹌的走了幾步,示意把萬裏遙的屍體抬了下去。
兵敗如山倒,他尋思著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呢!
為今之計隻有突圍了!
童貫傳令下去,找到西夏兵的薄弱之處強勢突圍。然而,四周皆如銅牆鐵壁一般,任得敬這個老狐狸根本就沒有給宋軍留下一絲的機會。
“快看哪兒,方將軍來了!”
又是一個絕望的時候,軍營裏忽然傳來一陣騷動。原來緊要關頭方臘叔侄帶領兩千人馬趕到了,他們殺伐果斷,愣是把西夏的大營撕開一道口子,讓宋營人馬往外衝。
方臘知道此刻大宋兵馬已經損失大半,他再不能眼睜睜看著宋全全軍覆沒了,因此他舉起雙鞭已是殺紅了眼,西夏鐵騎兵遭遇上他不是傷便是亡。雙傑的一對大鐵錘也不含糊,一眨眼的工夫就把鐵騎兵砸下去一大片。
任得敬見方臘接走了大宋的剩餘兵馬,心中甚覺惱火,他準備調整好軍隊重新投入戰鬥,這時西夏王宮的的一名太監匆匆趕來,任得敬將太監接入營中,太監問道:“如今戰況如何?”
任得敬道:“托主上的洪福,宋軍已是強弩之末,待我稍作調整便可將其一舉殲滅。”
太監道:“如此,我來的恐怕不是時候!”
任得敬道:“公公到底所為何事?”
太監一麵從袖口裏拿出一樣東西遞給任得敬,一麵道:“這是主上的口諭,你瞧了便見分曉。”
任得敬瞧罷怒道:“真是狼子野心!”
原來西夏靜州都統蕭書達趁宋夏交兵之際,聚眾造反。叛軍一路勢如破竹,匯合三萬人馬直取興慶府。興慶府內部空虛,西夏之主李乾順便讓任得敬迴去拱衛都府。
興慶府乃西夏王城,茲事體大容不得半點差池。任得敬隻好放棄了對宋軍的攻擊,這樣宋軍殘部突圍之後得以安全撤離。
次日西夏軍隊派使者到大宋軍營求和,童貫等倍感詫異,宋軍剛剛戰敗對西夏而言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理應求和心切的應該是宋軍才對,怎麽西夏使者迫不急待的就來了呢,不過西夏使者言辭懇切,童貫還是答應了下來。
過了幾日童貫得知任得敬迴去平叛去了,他心裏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然而另一件事又讓童貫惶恐不安起來,此次征西,朝廷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然而飲馬川一戰損兵折將,幾乎點把大宋朝一半的精銳都給敗光了,朝廷若是追究起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必須得有人為這件事情負責!
童貫這時候想起了方臘,他的嘴角掛起了一絲陰笑。
是日,童貫請方臘叔侄到帳議事,方臘去時總感覺到心神不寧,好像有什麽大事要發生一樣,他叮囑方傑道:“童貫此人陰險,還是小心一點好!”
兩人心事重重的來到童貫帳中,童貫陡然變臉道:“方臘,你可知罪?”
方臘道:“元帥何出此言?”
童貫沉聲道:“我本可將西夏兵力一舉擊潰,奈何方臘你屢次從中作梗,以致延誤戰機,將我軍置於險地,此非你之過乎?”
方臘聞言,麵沉似水,反問道:“童元帥身為此次征西主帥,卻看不破西夏人之戰術,實令人費解。你先是中了西夏人的驕兵之計,繼而又中了其誘敵深入之計,我曾屢次好言相勸,你卻置若罔聞。如今大戰之後,你卻欲尋人頂罪,就不怕寒了大宋將士的心嗎?你對得起那千萬戰死沙場的英靈嗎?”
童貫被方臘駁斥得無言以對,怒不可遏地道:“方臘,休要巧言令色,在我眼中,你就是有罪,有罪就當伏法。來人,將方臘、方傑二人拿下。”
唿啦一聲,一群手提刀斧的小兵圍了上來。
方臘環顧眾人,沉聲道:“你們莫要忘了,是誰在戰場上救了你們。”
眾人聽了,皆駐足不前。為首一人道:“在下萬裏遠,已故的萬裏遙萬將軍是我同胞哥哥,我們哥倆隻聽童元帥的命令。包括你們也一樣,必須服從命令。把這兩個罪犯拿下,給我上!”
小兵們開始蠢蠢欲動,方臘和方傑操刀在手,方傑瞪大眼睛道:“誰敢過來,我必取他性命!”
迫於方傑的武力,這些人稍有遲疑方臘和方傑便已乘機退出帳外,兩人迅速翻身上馬。
童貫罵了句“一群廢物”,然後又道:“弓箭手何在!”
一雯時弓箭手在方臘叔侄身後排成了一排!
童貫惡狠狠的道:“放箭!”
箭如雨點般從後方射了過來,方臘和方傑一麵策馬狂奔一麵撥打雕翎,射過來的箭矢紛紛落地。萬裏遙見弓箭手沒有射中方臘,他便拿起弓箭瞄準方臘射去。這時方傑一直護著方臘,陰差陽錯之間那支利箭“噗”的一聲就射進了方傑的後心,鮮血浸透了方傑的衣背。方臘道:“傑兒,我來救你!”
方傑忍住痛大聲道:“叔,你快點走我給你斷後。”
兩人終於擺脫了射手,方臘見方傑麵色慘白,幾近虛脫,便停下腳步,準備為他包紮。卻見方傑流血過多,嘴唇已然發紫。方臘抱著方傑,沉聲說道:“傑兒,是叔不好,叔不該帶你出來。”
方傑突然從口中噴出一口鮮血,他痛苦的道:“叔,我要死了,我沒有戰死沙場,便算不得英雄好漢是不是?”
方臘道:“傑兒,你聽叔說,你永遠都是大英堆。隻是你不許死,叔還沒有帶你迴家呢!”
方傑苦澀的笑了下道:“迴家,迴家,迴家……”聲音越來越弱,直至停止了唿吸。
方臘強忍著悲痛,用刀在地上慢慢地刨出一座墳墓,然後將方傑安葬其中。迴想方傑幼時喪父,年少離家,追隨自己征戰西北,解懷遠城之圍,大戰飲馬川,二人情同父子。誰料中途遭童貫迫害,傑兒客死他鄉。如今叔侄陰陽兩隔,天人永別,方臘這七尺男兒、鐵塔般的身軀也不禁顫抖起來,淚水如決堤般湧了出來。
“罪犯方臘,還不束手就擒!”
方臘這時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卻是萬裏遠帶了人馬向他撲來。待方臘迴過頭來,萬裏遠那張幸災樂禍的臉正好落在了他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