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方臘?”
“正是!”
林猛衝虎軀微震,不由張大嘴巴“哦”了一聲。
方臘此人不簡單,這人後來扯大旗造反大宋,自立為帝,曾一度威震東南,給北宋王朝以沉重打擊。
更重要的是日後水泊梁山被朝廷招安,朝廷派梁山諸將征剿方臘。方臘之亂雖被一舉平定,卻讓梁山人馬付出沉重代價。
據《水滸傳》梁山有一大半將領,皆因方臘此人命喪黃泉。
林猛衝是現代世界穿越過來的人,對此了如指掌。
隻是梁山目前八字還沒一撇,自己尚無立錐之地,這些亂七八糟的事隻能放在一邊,邊走邊瞧。
“哦,方臘。你還算是個講理之人。”林猛衝輕描淡寫來了一句。
方臘道“敢問好漢尊姓大名。”
林猛衝道:“好漢不敢當,免尊姓林單字名衝。”
方臘雙眼巡視了一下幾個衣衫不整的手下,道:“你幾個聽見沒有,這位爺叫林衝,以後他想在哪兒擺攤就在哪兒擺,誰也不許染指。”
“是,大爺。”
方臘又道:“你幾個把二爺給我扶迴去。”
“是,是。”
方藐方二爺又氣又急,從地上爬起來道:“請大哥為我討迴公道。”
方臘道:“今日之事我已知曉,休要胡攪蠻纏。”
方藐道:“哥哥往日的威風去了哪裏,你還是我哥麽?”
方臘臉色一沉道:“你給我閉口。”
方藐完全沒有了剛才的神氣,小聲嘟囔道:“哼!閉口就閉口。”
方藐走過林猛衝身邊時,方臘道:“給好漢賠個不是。”
方藐一千個不情願,還是迴來向林猛衝抱拳道:“得罪了。”
“還有我,給我也賠個不是。”
鄆哥擠了過來,他一隻眼睛剛才被方藐打得青紫,現在終於等到揚眉吐氣的機會,豈能放過。
“對不住啦!”方藐抱拳道。
“這還差不多。”
鄆哥晃了晃手裏的籃子道:“這些錢你還要不要?”
方藐道:“小哥盡開玩笑,不要不要。”
說罷灰溜溜地走開。
林猛衝對方臘道:“聽口音你像是江南一帶人士。”
“不錯。在下睦州青溪人。”
“睦州魚米之鄉,自宋以來為富庶之地。而且我見你兄弟二人頗有能耐,卻為何幹出如此勾當。”
“慚愧慚愧。我這些年一直在老家呆著,我弟弟方藐在京多年,我隻知道他在此做茶葉生意。這一陣子我有要事進京,才讓我撞上了這等事。”
方臘剛說完,有一個下人過來扒在他耳邊悄悄耳語了一會。
方臘聽了道:“哎呀!險些誤了大事。”
又對林猛衝道:“好漢,我有要緊之事要處理,恕不奉陪。”
林猛衝道:“來日方長,走好你!”
方臘一轉身,走進了一個人的府邸。
此人名叫童貫,早年因性情乖巧進宮做了太監,拜在大太監李憲門下,得其真傳。
童貫第一個本領就是善於揣測上意,第二個本領就是擅長書畫鑒賞。有了這兩樣本領,深得宋徽宗喜歡。
有一次宋徽宗派童貫去杭州搜羅書畫異巧,正巧在此遇到被貶官罷相的奸臣蔡京。這二人臭味相投,相見恨晚。
童貫迴京後在徽宗麵前大吹蔡京的才能,於是徽宗將其召迴,逐步委以重任,蔡京重新迴到宰相位置。
蔡京站穩腳跟後,想起當年大太監李憲曾在西北邊塞任職,為了投桃報李,他以童貫拜在李憲門下熟悉西北軍務為由,又推薦童貫做了監軍主持西北軍務。
一年以後,宋朝合兵十萬擬攻取青唐。宋以名將王熙之子王厚為主帥,童貫為監軍,軍兵行至湟州,宮中失火,徽宗以為不祥之兆,令驛馬飛傳手諭至軍中,勒令童貫收兵。
童貫讀了手諭,就跟沒事一樣把皇帝手諭裝入靴筒中。王厚問其祥情,童貫說皇上在等著我們勝利的消息。
宋軍果然軍心大振,一鼓作氣,接連拿下河湟四州,收複失地千裏。
此戰後童貫聲名大噪,加官進爵,領樞密院事,將大宋兵權牢牢掌控。
童貫如果再接再勵,倒不失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可惜他終歸是一名權臣,後來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
他欺下瞞上,謊報軍情,安插親信,賣官賣爵。與蔡京狼狽為奸,無惡不作。蔡京慫恿宋徽宗大搞“花石綱”的嫂主意,自然少不了童貫的摻合與支持。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
方臘由童府管家從偏門帶入,走過一段幽徑,來到正屋客廳,管家先行通報後進入。
廳內鋪設華麗,正中央一麵屏風,上麵浮雕麒麟圖案。屏風前方左右兩側各一方幾,上置精巧銅爐,爐內青煙嫋嫋,龍涎香香氣四溢。
屏風前方正中置放一張桌子,旁邊一張太師椅,椅上坐著一人看樣子身材偉岸,方臉細眉大眼,下巴稀稀落落數根胡須,正是童貫。
人言童貫雖宦官出身而長有胡須,此言非虛。
童貫一手捧書,一手執茶壺,兩個丫鬟分立身旁,正捏肩捶背。
方臘上前拜倒:“小人方臘參見大人。”
童貫呷了一口茶,目光仍然沒有離開書,緩緩道:“若沒有開封府尹尤大人的引薦,本官懶得理你等刁民。”
方臘道:“小人已進京數日,無奈求得尤大人引薦,今日承蒙童大人接見,不勝感激。”
童貫道:“客套話就甭講了,說說今日所為何事?”
方臘道:“大人,小人家住睦州青溪縣,世代以茶為生,本來家中有薄田八百畝,皆植茶樹。每年從茶葉發芽到收獲勞作不綴,幾多辛苦幾多汗滴。待到新茶上市有一半進入宮中充了貢品,有一半拿到市場售賣。隻是今年……”
方臘有些哽咽,幾乎說不下去。
童貫眼睛仍然盯著書上道:“說下去。”
方臘繼續道:“隻是今年,杭州造作局官員毀我茶園,強行征用,說是以備‘花石綱’之需。小人不才,全家老小和雇工一百多人都要靠它養活。因此小人泣血求告大人,助我討迴茶園。”
“大膽。”
童貫放下書,這才正眼瞧了下方臘,道:“這‘花石綱’采錄乃是朝廷大事,當今聖上之意。你竟敢說強行征用,分明將朝廷汙為盜匪,其心可誅!”
方臘聽了嚇得汗珠子直流,不敢正眼相瞧。隻道:“小人口不擇言還望大人息怒,我隻是想討迴薄地,並無意招惹朝廷和每一位大人,大人明鑒!”
然後,方臘眼珠子一轉道:“小人此來,還要一件更重要之事。”
說完瞅了瞅童貫身旁的丫鬟,欲言又止。
“更重要的事?”
童貫“哦”了一聲,示意下人退去。
方臘從懷裏摸出一個黑色包裹,小心翼翼展開。取出一隻雞蛋大小、潔白光滑的珠子,雙手捧起。
“大人且看,這是一顆夜明珠。此珠原產夜郎國,幾經輾轉流落西域。小人變賣家產從一西域商人手中所得,因小人粗俗不懂此物,獻於大人,還望笑納。”
童貫喜笑顏開,道:“先起來說話。”
“謝大人。”
管家將夜明珠呈於童貫,童貫細心把玩。見珠子晶瑩剔透,透出盈盈之光。讚道:“極品是也。”
方臘道:“大人可將此物置於暗室,方知此物妙用。”
童貫道:“你且少坐片刻,我去去就來。”
童貫從屏風繞到後室,少頃出來便道:“果真極品,鬥室黑暗之中一片光明呀。”
方臘道“大人,小人方才所言……”
童貫道:“方臘啊方臘,我閱人無數,據我觀察你這人絕非池中之物,但我告訴你日後且不可造次。”
方臘道:“大人這麽說話小人慌恐,隻要小人有口飯吃就絕不惹是生非,隻求大人成全小人所求,我就隻做一介農夫樂得逍遙。”
“好說,這事包在本官身上,隻不過須容我通融通融再來答複你,你看如何?”
“一切聽大人做主。”
方臘前腳剛走,童貫陰笑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管家童安上前道:“恭喜大人!”
“童安呐,這顆寶珠我先把玩一陣子,接下來要是把它獻給皇上,皇上必定龍顏大悅。”
管家童安拍馬道:“皇上他就好這個,還是大人高明!”
“正是!”
林猛衝虎軀微震,不由張大嘴巴“哦”了一聲。
方臘此人不簡單,這人後來扯大旗造反大宋,自立為帝,曾一度威震東南,給北宋王朝以沉重打擊。
更重要的是日後水泊梁山被朝廷招安,朝廷派梁山諸將征剿方臘。方臘之亂雖被一舉平定,卻讓梁山人馬付出沉重代價。
據《水滸傳》梁山有一大半將領,皆因方臘此人命喪黃泉。
林猛衝是現代世界穿越過來的人,對此了如指掌。
隻是梁山目前八字還沒一撇,自己尚無立錐之地,這些亂七八糟的事隻能放在一邊,邊走邊瞧。
“哦,方臘。你還算是個講理之人。”林猛衝輕描淡寫來了一句。
方臘道“敢問好漢尊姓大名。”
林猛衝道:“好漢不敢當,免尊姓林單字名衝。”
方臘雙眼巡視了一下幾個衣衫不整的手下,道:“你幾個聽見沒有,這位爺叫林衝,以後他想在哪兒擺攤就在哪兒擺,誰也不許染指。”
“是,大爺。”
方臘又道:“你幾個把二爺給我扶迴去。”
“是,是。”
方藐方二爺又氣又急,從地上爬起來道:“請大哥為我討迴公道。”
方臘道:“今日之事我已知曉,休要胡攪蠻纏。”
方藐道:“哥哥往日的威風去了哪裏,你還是我哥麽?”
方臘臉色一沉道:“你給我閉口。”
方藐完全沒有了剛才的神氣,小聲嘟囔道:“哼!閉口就閉口。”
方藐走過林猛衝身邊時,方臘道:“給好漢賠個不是。”
方藐一千個不情願,還是迴來向林猛衝抱拳道:“得罪了。”
“還有我,給我也賠個不是。”
鄆哥擠了過來,他一隻眼睛剛才被方藐打得青紫,現在終於等到揚眉吐氣的機會,豈能放過。
“對不住啦!”方藐抱拳道。
“這還差不多。”
鄆哥晃了晃手裏的籃子道:“這些錢你還要不要?”
方藐道:“小哥盡開玩笑,不要不要。”
說罷灰溜溜地走開。
林猛衝對方臘道:“聽口音你像是江南一帶人士。”
“不錯。在下睦州青溪人。”
“睦州魚米之鄉,自宋以來為富庶之地。而且我見你兄弟二人頗有能耐,卻為何幹出如此勾當。”
“慚愧慚愧。我這些年一直在老家呆著,我弟弟方藐在京多年,我隻知道他在此做茶葉生意。這一陣子我有要事進京,才讓我撞上了這等事。”
方臘剛說完,有一個下人過來扒在他耳邊悄悄耳語了一會。
方臘聽了道:“哎呀!險些誤了大事。”
又對林猛衝道:“好漢,我有要緊之事要處理,恕不奉陪。”
林猛衝道:“來日方長,走好你!”
方臘一轉身,走進了一個人的府邸。
此人名叫童貫,早年因性情乖巧進宮做了太監,拜在大太監李憲門下,得其真傳。
童貫第一個本領就是善於揣測上意,第二個本領就是擅長書畫鑒賞。有了這兩樣本領,深得宋徽宗喜歡。
有一次宋徽宗派童貫去杭州搜羅書畫異巧,正巧在此遇到被貶官罷相的奸臣蔡京。這二人臭味相投,相見恨晚。
童貫迴京後在徽宗麵前大吹蔡京的才能,於是徽宗將其召迴,逐步委以重任,蔡京重新迴到宰相位置。
蔡京站穩腳跟後,想起當年大太監李憲曾在西北邊塞任職,為了投桃報李,他以童貫拜在李憲門下熟悉西北軍務為由,又推薦童貫做了監軍主持西北軍務。
一年以後,宋朝合兵十萬擬攻取青唐。宋以名將王熙之子王厚為主帥,童貫為監軍,軍兵行至湟州,宮中失火,徽宗以為不祥之兆,令驛馬飛傳手諭至軍中,勒令童貫收兵。
童貫讀了手諭,就跟沒事一樣把皇帝手諭裝入靴筒中。王厚問其祥情,童貫說皇上在等著我們勝利的消息。
宋軍果然軍心大振,一鼓作氣,接連拿下河湟四州,收複失地千裏。
此戰後童貫聲名大噪,加官進爵,領樞密院事,將大宋兵權牢牢掌控。
童貫如果再接再勵,倒不失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可惜他終歸是一名權臣,後來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
他欺下瞞上,謊報軍情,安插親信,賣官賣爵。與蔡京狼狽為奸,無惡不作。蔡京慫恿宋徽宗大搞“花石綱”的嫂主意,自然少不了童貫的摻合與支持。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
方臘由童府管家從偏門帶入,走過一段幽徑,來到正屋客廳,管家先行通報後進入。
廳內鋪設華麗,正中央一麵屏風,上麵浮雕麒麟圖案。屏風前方左右兩側各一方幾,上置精巧銅爐,爐內青煙嫋嫋,龍涎香香氣四溢。
屏風前方正中置放一張桌子,旁邊一張太師椅,椅上坐著一人看樣子身材偉岸,方臉細眉大眼,下巴稀稀落落數根胡須,正是童貫。
人言童貫雖宦官出身而長有胡須,此言非虛。
童貫一手捧書,一手執茶壺,兩個丫鬟分立身旁,正捏肩捶背。
方臘上前拜倒:“小人方臘參見大人。”
童貫呷了一口茶,目光仍然沒有離開書,緩緩道:“若沒有開封府尹尤大人的引薦,本官懶得理你等刁民。”
方臘道:“小人已進京數日,無奈求得尤大人引薦,今日承蒙童大人接見,不勝感激。”
童貫道:“客套話就甭講了,說說今日所為何事?”
方臘道:“大人,小人家住睦州青溪縣,世代以茶為生,本來家中有薄田八百畝,皆植茶樹。每年從茶葉發芽到收獲勞作不綴,幾多辛苦幾多汗滴。待到新茶上市有一半進入宮中充了貢品,有一半拿到市場售賣。隻是今年……”
方臘有些哽咽,幾乎說不下去。
童貫眼睛仍然盯著書上道:“說下去。”
方臘繼續道:“隻是今年,杭州造作局官員毀我茶園,強行征用,說是以備‘花石綱’之需。小人不才,全家老小和雇工一百多人都要靠它養活。因此小人泣血求告大人,助我討迴茶園。”
“大膽。”
童貫放下書,這才正眼瞧了下方臘,道:“這‘花石綱’采錄乃是朝廷大事,當今聖上之意。你竟敢說強行征用,分明將朝廷汙為盜匪,其心可誅!”
方臘聽了嚇得汗珠子直流,不敢正眼相瞧。隻道:“小人口不擇言還望大人息怒,我隻是想討迴薄地,並無意招惹朝廷和每一位大人,大人明鑒!”
然後,方臘眼珠子一轉道:“小人此來,還要一件更重要之事。”
說完瞅了瞅童貫身旁的丫鬟,欲言又止。
“更重要的事?”
童貫“哦”了一聲,示意下人退去。
方臘從懷裏摸出一個黑色包裹,小心翼翼展開。取出一隻雞蛋大小、潔白光滑的珠子,雙手捧起。
“大人且看,這是一顆夜明珠。此珠原產夜郎國,幾經輾轉流落西域。小人變賣家產從一西域商人手中所得,因小人粗俗不懂此物,獻於大人,還望笑納。”
童貫喜笑顏開,道:“先起來說話。”
“謝大人。”
管家將夜明珠呈於童貫,童貫細心把玩。見珠子晶瑩剔透,透出盈盈之光。讚道:“極品是也。”
方臘道:“大人可將此物置於暗室,方知此物妙用。”
童貫道:“你且少坐片刻,我去去就來。”
童貫從屏風繞到後室,少頃出來便道:“果真極品,鬥室黑暗之中一片光明呀。”
方臘道“大人,小人方才所言……”
童貫道:“方臘啊方臘,我閱人無數,據我觀察你這人絕非池中之物,但我告訴你日後且不可造次。”
方臘道:“大人這麽說話小人慌恐,隻要小人有口飯吃就絕不惹是生非,隻求大人成全小人所求,我就隻做一介農夫樂得逍遙。”
“好說,這事包在本官身上,隻不過須容我通融通融再來答複你,你看如何?”
“一切聽大人做主。”
方臘前腳剛走,童貫陰笑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管家童安上前道:“恭喜大人!”
“童安呐,這顆寶珠我先把玩一陣子,接下來要是把它獻給皇上,皇上必定龍顏大悅。”
管家童安拍馬道:“皇上他就好這個,還是大人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