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大部分登上岸的時候,張遼大軍也開進了濡須塢。張遼望著這座讓自己損兵折將的地方,心中感慨!十幾年了,終於把這裏拿下了!還是借助關興的樓船才實現的。如果是自己恐怕還要損失更多將士的生命。張遼讓士兵更換城防,收拾戰場,掩埋屍體等。關興則安排段天峰和張虎收編降兵,收繳武器輜重等。同時向關平派人稟報戰況。關興還安排士兵們把沉入江底的樓船打撈出來,進行維修。這可是有用的。如果改造成漢軍的樓船,那就是一個戰鬥大隊了。主要是濡須水比較淺,借助漢軍樓船三艘拉一個,還是都給它打撈出來了。如果是在大江或者大海中還是很難的。
這裏的事情都處理完畢,統計一下,吳軍投降了餘人,除去老弱病殘,還剩下一萬二千人。張遼帶領的六萬人還剩下不到四萬人。關興的大軍死傷了兩千多人。收獲樓船十艘,艨艟400多艘。在中洲收獲大量糧草。足夠十萬大軍吃2個月的。關興大喜,和張遼、徐晃等人商議這裏的防守。張遼在合肥十幾年,早就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了,如今有生之年拿下濡須塢,也算圓了自己一個夢!所以決定由張遼蔣濟率領本部人馬繼續駐守合肥,並總督濡須口地區和宛城地區。
徐晃想看著兩個兒子成長,決定和關興關平一起征服江南。徐晃多次隨曹操南征,都受阻於大江,如今能夠進入江南也算自己的夢想實現了。所以更想去看看江南的河山。一切安排完畢,大軍整頓了五天,十艘樓船修改完畢,關興打算留下五艘給張遼,張遼說道:“如今江北已無戰事,樓船乃水軍利器,我就用不上了。你都帶走吧,將來征服南方你們用的上。也能助力你們早日得勝歸來!
關興不再推辭,帶上吳軍降兵和本部5萬大軍,二十艘樓船一起出發。1000艘艨艟,浩浩蕩蕩開往九江口。剩餘2000吳軍全部歸入張遼部隊。徐盛和潘及眾吳軍降將暫時官居原職。留在合肥,由張遼稟報劉備和諸葛亮,聽候安排。這段時間漢軍講解蜀四條,吳軍眾人已經卸下了防備知心,心服口服的成了大漢子民。
一切就緒,關興,徐晃,張虎,段天峰率大軍出發。出發前,少不了張遼對張虎囑托一番。
大軍帶了1個月的糧草,直奔九江口。期間派出幾路探馬,到前方查探消息。第二天,九江口探馬來報關羽已經占領了九江口,正在等待大軍一到直接殺向江南腹地。同時張飛張苞拿下宛城後,也率大軍去了九江口。
關興十分高興,再有一天就能和張苞再次一起征戰沙場了。二人自從荊州救關羽開始就一直和關平南征北戰。二人打了無數大仗,多次並肩作戰。既有比拚之心又惺惺相惜!所以這次南征,也在想著看誰能拿下更多的城池。
一日後,大軍到了九江口。關羽、張飛、張苞、等眾將士在江麵上列船相迎!十艘樓船一字排開,迎出十裏。關羽高興,兩個兒子現在都是國之棟梁,如今二兒子關興也能獨立帶兵了。遠遠看到二十艘樓船開道,黑壓壓一片。雙方共同吹響了號角。江麵上鼓鑼宣天,號角聲刺破長空,將士們舉著兵刃,刀明戟亮,鎧甲鮮明,耀人眼睛。
雙方都十分熱烈激動,很快兩隊人馬到了一起,幾員小將過來給關羽、張飛見禮。徐晃也過來見過了關羽和張飛,眾人寒暄一陣,張飛說道:“大家都不要客氣了,趕快迴城吧,酒肉都準備好了,我們邊喝酒邊聊。”眾人一聽哈哈大笑,關羽大手一揮,進城。眾將士各自迴船,水手們開動船隻,浩浩蕩蕩進入九江口。江南的百姓遠遠看見漢軍,旌旗招展,盔明甲亮,刀槍耀眼,威風凜凜,尤其是幾十艘樓船,十分威風!不由得心中讚歎,怪不得吳軍會大敗。同時對漢軍井然有序,秋毫不犯的軍風十分佩服。很多老百姓為漢軍鼓掌歡迎。
大軍駐紮在九江口南岸上。關羽已經讓炊事班做飯了。大家就坐以後,不大會,酒肉飯菜就擺了上來。
這段時間休整,關羽讓士兵們打撈了幾千斤魚,又讓士兵們從老百姓手裏買來了一些豬羊之類,這次可以算是酒肉十分充足。將士們吃的很嗨。幾位老將也敞開了喝了個酩酊大醉。關興等幾位小將,則適可而止。這麽多人,可不能出了亂子。
還好,酒席進行到了晚上九點左右。士兵們早就去睡覺了。一部分士兵在外麵守夜,看守戰船。關興、段天峰、張虎、張苞幾人看著九江口船塢內樓船和艨艟黑壓壓一片,一眼望不到邊。心中豪情萬丈!幾人商量如何進取江南。今天酒席間,關羽告訴大家,陸遜大軍已經沿鄱陽湖和贛江去了嶺南大山。而且帶去了十萬多壯丁,聽父親說陸遜訓練士兵有一套,假以時日,這十萬人就是勁敵了!而且南嶺大山綿延千裏,山林密布,蟲障毒蛇都很多。到時候隻能靠步兵,騎兵和水軍就施展不開了。
幾人都想建功立業,帶兵打仗。但十萬吳軍在山中很難打的。而且山中還有許多山越人,嶺南也有大量越人。如果他們背靠嶺南腹地,軍隊和糧食不斷補充,恐怕得打持久戰了。
幾人商量了一番也沒有什麽太好的策略。隻能等到了那裏,再根據情況來布置戰術了。
關羽三人也談了很多。直到大醉,才各自休息。第二天,關羽升帳議事。關羽把這邊的形勢講了一遍。
張飛說道:“管他去哪裏,我們隻需要追著屁股打他就行了。陸遜這個賊小子,上次就不該放了他!”
眾人哈哈大笑,張飛一瞪眼,“笑什麽?”大家嚇得趕緊一閉嘴,但都忍著不笑,憋的臉都紅了!
張飛見大家不笑了,很滿意。說道:“二哥,給我一支先鋒令箭,我去打這小子去。”
徐晃出班道:“關將軍,我願做副先鋒,和張將軍一起吧。”
關羽點點頭,說道:“好,我給你們兩個人大軍,三弟為左先鋒,徐將軍為右先鋒。張苞、段天峰分別為你們二人的副將,你們二人各帶2萬大軍從鄱陽湖兩岸向南推進。沿路郡縣全部拿下,我帶大軍乘船沿贛江一直往南。到贛江盡頭碰頭。你們二人誰先到誰得頭功!”
“得令!得令!得令!得令啊!”四人接令出發。
關羽命令吳懿領3000漢軍駐守九江口。前幾天已經把吳懿調了迴來。
安排好後,關羽盡起大軍6萬,樓船30艘,艨艟2000艘,帶足了一年的糧食,浩浩蕩蕩進入了鄱陽湖。偌大的湖麵幾乎被船隻占滿了。
大軍行進到鄱陽湖中段,接上了王平帶領的五千騎兵和重步兵。留下5千步兵,交給嚴顏,駐守豫章郡。讓王平帶五千步兵駐守鄱陽郡。同時負責柴桑郡的管理。等朝廷派來了各郡太守,再做安排。重點是恢複農業生產,維持地方治安,鄱陽湖周邊的平原是屯墾的好地方,要作為大軍進攻嶺南的後盾。所以關羽給他們留的軍隊還是比較多的。二人領命,目送關羽大軍遠去後,二人也拱手告別。
由於張飛和徐晃帶領的主要是騎兵,所以速度很快,而且陸遜把沿線的幾個郡的人馬都撤走了,所以二人一路上沒有受到什麽阻礙。隻是張飛在左路,進入鄱陽郡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群老者告狀的。原來陸遜撤走了官兵和官員,山裏的山賊跑下山騷擾百姓了。
張飛大怒,決定收服這些蟊賊!點起3000軍兵,讓張苞帶領著剿滅這股山賊。
張苞在村民的帶領下,來到山腳下。隻見這座山,山連山嶺連嶺,重林疊嶂,山穀中有一條小路,起初比較寬敞,能容十幾匹馬並轡而行,往裏走了幾百米後,小路陡然變窄,隻能容下兩匹馬並排而行。山穀兩側全是懸崖峭壁,如刀削一般!
張苞把馬勒住,示意大家停下。問問村民,這裏麵是什麽情況。村民中有位老者走了出來說道:“此山名叫黃山,因山中有無數的杜鵑花,每到開花時節,漫山遍野都是黃色而得名。此穀名叫喇叭穀,入口大,裏麵狹小像喇叭一樣。從此處往裏再走1000米左右就到了喇叭嘴了。那裏一片開闊,是個小盆地,方圓有五裏地大小,以前曾經有村民在此耕種,但兩年前來了一個山大王,身高馬大,力大無窮,手持一柄開山斧,在此落腳後,就把這塊地占為了己有。後來又有一些蟊賊進入山中,被此人留下。陸陸續續,不到一年就有千八百人了。他們就在前麵的喇叭管位置建了一個山門,有賊人把守。隻要有人靠近就會放箭。所以村民們都不敢過去了。他們倒也不外出擾民,就在裏麵自給自足。再後來,從外地來了一個書生,說是專門投奔這個山大王的。這個人去了以後就成了這裏的軍師。給他出謀劃策,很快這裏的規模更大了,現在賊人足有兩千多人了。於是,他們經常到周邊打劫官府,殺貪官惡霸,搶劫一些錢糧。倒是與民無擾。官府氣憤,就派兵打了幾次。前後去了三次,都被他們阻擋在了這個喇叭管處。而且損兵折將,最後都無功而返。這個軍師也是個足智多謀之人。這個山大王武藝超群,無人能敵。將軍要想消滅他們恐怕要多想些辦法了。”
老者說完看著張苞,張苞摸著下巴上的一縷短須,沉吟半晌,問道:“老丈,除了這個喇叭管,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比如山中,可有小路?”
“如果是行軍,這條路是唯一道路。如果是幾個人想進去,由此往迴走一百米,往左有一條小路,通往山頂,能繞到那處盆地裏。但極其難走,我年輕的時候到山裏采藥材,走過幾次。這幾年山裏有了蟊賊,就再也沒上去過。估計都是荊棘叢生了。怕是走不了了。”老丈說道。
張苞聽罷點點頭。讓大軍停下,自己帶著一員副將隨老者來到小路處。來到近前,順著老者所指看去,隱約有一條小路,但進入山上幾十米後,就全是荊棘了。老丈給張苞指了指前方,說道:“將軍,沿此路上去,到達那邊那個山脊再往下走就能看到那個盆地了。”
張苞說道:“多謝老丈。”然後重賞了幾位老者,讓他們迴去了。
張苞迴到軍前,繼續前進,同時讓副將帶了幾個人進入小路,探路,開路。以備不時之需。
不大會兒,大軍就到了山門前,這是喇叭管中間位置,也是喇叭管最窄的地方。山賊在兩邊懸崖間建了一道牆,中間一道大鐵門,能容一匹馬進入。關上有幾十個小嘍囉。拿著弓箭注視著張苞大軍。早有小嘍囉稟報給了山大王和軍師。他們率領所有山賊也趕過來了。二位頭領來到了城牆上,看了看外麵的大軍。大頭領問道:“來者何人?來此作甚?”
張苞打馬上前說道:“我乃大漢鎮南將軍張苞是也!聽百姓說你們之前殺貪官除惡霸,打劫官府,百姓十分尊重,為什麽近期又進入百姓家中騷擾呢?”
大頭領說道:“鎮南將軍張苞?你可是那大戰呂布呂奉先的張翼德之子張苞?”
“正是在下,你是?”
“我乃張達是也,也是涿郡人士,我們涿郡人都以張將軍為榮。官渡之戰後,我父母親逃到了江南。後來生了我,由於我父親常和我講張將軍的事,所以我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於是就到處拜訪武術名家學藝。等我學有所成迴到家的時候,父親已經被當地的惡霸逼死了。我一氣之下就把那個惡霸殺了,然後逃到了這裏。我見這裏地勢非常好,就留了下來,後來有許多無家可歸和犯了錯的人也來投奔我。這樣一來,我們就壯大了起來,成立了山寨。這位是二頭領徐茂,是我的軍師。我們都想像張將軍那樣為國家效力,除暴安良。但在這江南無處投奔,無依無靠,所以就在這裏招兵買馬,落了腳。如今見到鎮南將軍,我等願獻出山寨,歸順將軍,不知將軍可否接收我們啊?”
張苞一聽大喜,哈哈大笑。“張將軍能有此心,我自然求之不得。我大漢皇帝求賢若渴,現在正是征服江南之時,將軍正可大顯身手,報效國家,建功立業!”
張達也大喜,命令打開寨門,迎了出來。到了張苞麵前,撲通跪倒,大喊一聲:“多謝張將軍收留,我願誓死追隨將軍。”
說罷,上前拉起張苞的馬韁繩就往裏走。同時嘴上說著:“歡迎將軍到大寨中坐坐,我讓嘍囉們準備酒肉,為將軍接風!”
張苞有些難為情,就說道:“張將軍就在前麵領路便可,我在後麵跟著。”
“也好。”張達摸了摸頭放開了韁繩。在前麵走著。張苞命令大軍原地休息,自己帶了100名親兵跟著一起走。二頭領徐茂也下了城樓上前施禮。然後陪在旁邊,一起往裏走去。
這裏的事情都處理完畢,統計一下,吳軍投降了餘人,除去老弱病殘,還剩下一萬二千人。張遼帶領的六萬人還剩下不到四萬人。關興的大軍死傷了兩千多人。收獲樓船十艘,艨艟400多艘。在中洲收獲大量糧草。足夠十萬大軍吃2個月的。關興大喜,和張遼、徐晃等人商議這裏的防守。張遼在合肥十幾年,早就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了,如今有生之年拿下濡須塢,也算圓了自己一個夢!所以決定由張遼蔣濟率領本部人馬繼續駐守合肥,並總督濡須口地區和宛城地區。
徐晃想看著兩個兒子成長,決定和關興關平一起征服江南。徐晃多次隨曹操南征,都受阻於大江,如今能夠進入江南也算自己的夢想實現了。所以更想去看看江南的河山。一切安排完畢,大軍整頓了五天,十艘樓船修改完畢,關興打算留下五艘給張遼,張遼說道:“如今江北已無戰事,樓船乃水軍利器,我就用不上了。你都帶走吧,將來征服南方你們用的上。也能助力你們早日得勝歸來!
關興不再推辭,帶上吳軍降兵和本部5萬大軍,二十艘樓船一起出發。1000艘艨艟,浩浩蕩蕩開往九江口。剩餘2000吳軍全部歸入張遼部隊。徐盛和潘及眾吳軍降將暫時官居原職。留在合肥,由張遼稟報劉備和諸葛亮,聽候安排。這段時間漢軍講解蜀四條,吳軍眾人已經卸下了防備知心,心服口服的成了大漢子民。
一切就緒,關興,徐晃,張虎,段天峰率大軍出發。出發前,少不了張遼對張虎囑托一番。
大軍帶了1個月的糧草,直奔九江口。期間派出幾路探馬,到前方查探消息。第二天,九江口探馬來報關羽已經占領了九江口,正在等待大軍一到直接殺向江南腹地。同時張飛張苞拿下宛城後,也率大軍去了九江口。
關興十分高興,再有一天就能和張苞再次一起征戰沙場了。二人自從荊州救關羽開始就一直和關平南征北戰。二人打了無數大仗,多次並肩作戰。既有比拚之心又惺惺相惜!所以這次南征,也在想著看誰能拿下更多的城池。
一日後,大軍到了九江口。關羽、張飛、張苞、等眾將士在江麵上列船相迎!十艘樓船一字排開,迎出十裏。關羽高興,兩個兒子現在都是國之棟梁,如今二兒子關興也能獨立帶兵了。遠遠看到二十艘樓船開道,黑壓壓一片。雙方共同吹響了號角。江麵上鼓鑼宣天,號角聲刺破長空,將士們舉著兵刃,刀明戟亮,鎧甲鮮明,耀人眼睛。
雙方都十分熱烈激動,很快兩隊人馬到了一起,幾員小將過來給關羽、張飛見禮。徐晃也過來見過了關羽和張飛,眾人寒暄一陣,張飛說道:“大家都不要客氣了,趕快迴城吧,酒肉都準備好了,我們邊喝酒邊聊。”眾人一聽哈哈大笑,關羽大手一揮,進城。眾將士各自迴船,水手們開動船隻,浩浩蕩蕩進入九江口。江南的百姓遠遠看見漢軍,旌旗招展,盔明甲亮,刀槍耀眼,威風凜凜,尤其是幾十艘樓船,十分威風!不由得心中讚歎,怪不得吳軍會大敗。同時對漢軍井然有序,秋毫不犯的軍風十分佩服。很多老百姓為漢軍鼓掌歡迎。
大軍駐紮在九江口南岸上。關羽已經讓炊事班做飯了。大家就坐以後,不大會,酒肉飯菜就擺了上來。
這段時間休整,關羽讓士兵們打撈了幾千斤魚,又讓士兵們從老百姓手裏買來了一些豬羊之類,這次可以算是酒肉十分充足。將士們吃的很嗨。幾位老將也敞開了喝了個酩酊大醉。關興等幾位小將,則適可而止。這麽多人,可不能出了亂子。
還好,酒席進行到了晚上九點左右。士兵們早就去睡覺了。一部分士兵在外麵守夜,看守戰船。關興、段天峰、張虎、張苞幾人看著九江口船塢內樓船和艨艟黑壓壓一片,一眼望不到邊。心中豪情萬丈!幾人商量如何進取江南。今天酒席間,關羽告訴大家,陸遜大軍已經沿鄱陽湖和贛江去了嶺南大山。而且帶去了十萬多壯丁,聽父親說陸遜訓練士兵有一套,假以時日,這十萬人就是勁敵了!而且南嶺大山綿延千裏,山林密布,蟲障毒蛇都很多。到時候隻能靠步兵,騎兵和水軍就施展不開了。
幾人都想建功立業,帶兵打仗。但十萬吳軍在山中很難打的。而且山中還有許多山越人,嶺南也有大量越人。如果他們背靠嶺南腹地,軍隊和糧食不斷補充,恐怕得打持久戰了。
幾人商量了一番也沒有什麽太好的策略。隻能等到了那裏,再根據情況來布置戰術了。
關羽三人也談了很多。直到大醉,才各自休息。第二天,關羽升帳議事。關羽把這邊的形勢講了一遍。
張飛說道:“管他去哪裏,我們隻需要追著屁股打他就行了。陸遜這個賊小子,上次就不該放了他!”
眾人哈哈大笑,張飛一瞪眼,“笑什麽?”大家嚇得趕緊一閉嘴,但都忍著不笑,憋的臉都紅了!
張飛見大家不笑了,很滿意。說道:“二哥,給我一支先鋒令箭,我去打這小子去。”
徐晃出班道:“關將軍,我願做副先鋒,和張將軍一起吧。”
關羽點點頭,說道:“好,我給你們兩個人大軍,三弟為左先鋒,徐將軍為右先鋒。張苞、段天峰分別為你們二人的副將,你們二人各帶2萬大軍從鄱陽湖兩岸向南推進。沿路郡縣全部拿下,我帶大軍乘船沿贛江一直往南。到贛江盡頭碰頭。你們二人誰先到誰得頭功!”
“得令!得令!得令!得令啊!”四人接令出發。
關羽命令吳懿領3000漢軍駐守九江口。前幾天已經把吳懿調了迴來。
安排好後,關羽盡起大軍6萬,樓船30艘,艨艟2000艘,帶足了一年的糧食,浩浩蕩蕩進入了鄱陽湖。偌大的湖麵幾乎被船隻占滿了。
大軍行進到鄱陽湖中段,接上了王平帶領的五千騎兵和重步兵。留下5千步兵,交給嚴顏,駐守豫章郡。讓王平帶五千步兵駐守鄱陽郡。同時負責柴桑郡的管理。等朝廷派來了各郡太守,再做安排。重點是恢複農業生產,維持地方治安,鄱陽湖周邊的平原是屯墾的好地方,要作為大軍進攻嶺南的後盾。所以關羽給他們留的軍隊還是比較多的。二人領命,目送關羽大軍遠去後,二人也拱手告別。
由於張飛和徐晃帶領的主要是騎兵,所以速度很快,而且陸遜把沿線的幾個郡的人馬都撤走了,所以二人一路上沒有受到什麽阻礙。隻是張飛在左路,進入鄱陽郡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群老者告狀的。原來陸遜撤走了官兵和官員,山裏的山賊跑下山騷擾百姓了。
張飛大怒,決定收服這些蟊賊!點起3000軍兵,讓張苞帶領著剿滅這股山賊。
張苞在村民的帶領下,來到山腳下。隻見這座山,山連山嶺連嶺,重林疊嶂,山穀中有一條小路,起初比較寬敞,能容十幾匹馬並轡而行,往裏走了幾百米後,小路陡然變窄,隻能容下兩匹馬並排而行。山穀兩側全是懸崖峭壁,如刀削一般!
張苞把馬勒住,示意大家停下。問問村民,這裏麵是什麽情況。村民中有位老者走了出來說道:“此山名叫黃山,因山中有無數的杜鵑花,每到開花時節,漫山遍野都是黃色而得名。此穀名叫喇叭穀,入口大,裏麵狹小像喇叭一樣。從此處往裏再走1000米左右就到了喇叭嘴了。那裏一片開闊,是個小盆地,方圓有五裏地大小,以前曾經有村民在此耕種,但兩年前來了一個山大王,身高馬大,力大無窮,手持一柄開山斧,在此落腳後,就把這塊地占為了己有。後來又有一些蟊賊進入山中,被此人留下。陸陸續續,不到一年就有千八百人了。他們就在前麵的喇叭管位置建了一個山門,有賊人把守。隻要有人靠近就會放箭。所以村民們都不敢過去了。他們倒也不外出擾民,就在裏麵自給自足。再後來,從外地來了一個書生,說是專門投奔這個山大王的。這個人去了以後就成了這裏的軍師。給他出謀劃策,很快這裏的規模更大了,現在賊人足有兩千多人了。於是,他們經常到周邊打劫官府,殺貪官惡霸,搶劫一些錢糧。倒是與民無擾。官府氣憤,就派兵打了幾次。前後去了三次,都被他們阻擋在了這個喇叭管處。而且損兵折將,最後都無功而返。這個軍師也是個足智多謀之人。這個山大王武藝超群,無人能敵。將軍要想消滅他們恐怕要多想些辦法了。”
老者說完看著張苞,張苞摸著下巴上的一縷短須,沉吟半晌,問道:“老丈,除了這個喇叭管,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比如山中,可有小路?”
“如果是行軍,這條路是唯一道路。如果是幾個人想進去,由此往迴走一百米,往左有一條小路,通往山頂,能繞到那處盆地裏。但極其難走,我年輕的時候到山裏采藥材,走過幾次。這幾年山裏有了蟊賊,就再也沒上去過。估計都是荊棘叢生了。怕是走不了了。”老丈說道。
張苞聽罷點點頭。讓大軍停下,自己帶著一員副將隨老者來到小路處。來到近前,順著老者所指看去,隱約有一條小路,但進入山上幾十米後,就全是荊棘了。老丈給張苞指了指前方,說道:“將軍,沿此路上去,到達那邊那個山脊再往下走就能看到那個盆地了。”
張苞說道:“多謝老丈。”然後重賞了幾位老者,讓他們迴去了。
張苞迴到軍前,繼續前進,同時讓副將帶了幾個人進入小路,探路,開路。以備不時之需。
不大會兒,大軍就到了山門前,這是喇叭管中間位置,也是喇叭管最窄的地方。山賊在兩邊懸崖間建了一道牆,中間一道大鐵門,能容一匹馬進入。關上有幾十個小嘍囉。拿著弓箭注視著張苞大軍。早有小嘍囉稟報給了山大王和軍師。他們率領所有山賊也趕過來了。二位頭領來到了城牆上,看了看外麵的大軍。大頭領問道:“來者何人?來此作甚?”
張苞打馬上前說道:“我乃大漢鎮南將軍張苞是也!聽百姓說你們之前殺貪官除惡霸,打劫官府,百姓十分尊重,為什麽近期又進入百姓家中騷擾呢?”
大頭領說道:“鎮南將軍張苞?你可是那大戰呂布呂奉先的張翼德之子張苞?”
“正是在下,你是?”
“我乃張達是也,也是涿郡人士,我們涿郡人都以張將軍為榮。官渡之戰後,我父母親逃到了江南。後來生了我,由於我父親常和我講張將軍的事,所以我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於是就到處拜訪武術名家學藝。等我學有所成迴到家的時候,父親已經被當地的惡霸逼死了。我一氣之下就把那個惡霸殺了,然後逃到了這裏。我見這裏地勢非常好,就留了下來,後來有許多無家可歸和犯了錯的人也來投奔我。這樣一來,我們就壯大了起來,成立了山寨。這位是二頭領徐茂,是我的軍師。我們都想像張將軍那樣為國家效力,除暴安良。但在這江南無處投奔,無依無靠,所以就在這裏招兵買馬,落了腳。如今見到鎮南將軍,我等願獻出山寨,歸順將軍,不知將軍可否接收我們啊?”
張苞一聽大喜,哈哈大笑。“張將軍能有此心,我自然求之不得。我大漢皇帝求賢若渴,現在正是征服江南之時,將軍正可大顯身手,報效國家,建功立業!”
張達也大喜,命令打開寨門,迎了出來。到了張苞麵前,撲通跪倒,大喊一聲:“多謝張將軍收留,我願誓死追隨將軍。”
說罷,上前拉起張苞的馬韁繩就往裏走。同時嘴上說著:“歡迎將軍到大寨中坐坐,我讓嘍囉們準備酒肉,為將軍接風!”
張苞有些難為情,就說道:“張將軍就在前麵領路便可,我在後麵跟著。”
“也好。”張達摸了摸頭放開了韁繩。在前麵走著。張苞命令大軍原地休息,自己帶了100名親兵跟著一起走。二頭領徐茂也下了城樓上前施禮。然後陪在旁邊,一起往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