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縣丞,秦管家有說皮蛋的價格為什麽這麽低嗎?”羅成業疑惑的詢問道!
“少爺,秦管家說了,他說四人試吃了皮蛋,覺得那玩意的味道有點怪,擔心皮蛋不如鹹蛋那麽受歡迎,四人都不太願意購買,所以他才不得不壓低價格!”
“嗯!”羅成業點了點頭,一臉滿意的說道:“秦管家確實是當管家的好料子,懂得隨機應變,薄利多銷,確實不錯!”
史珍湘聽到羅成業的評價後,微笑著迴應道:“少爺說的不錯,秦管家確實是一個人才!”
“嗯!”羅成業沉默了一下,一臉疑惑的說道:“另外!我沒想到我都已經將紙的製作方法上交了,居然還這麽受歡迎!”
“少爺,這很好理解啊!普通百姓用的不多,而且他們也沒有那個閑心去製作紙。”
“其他貴族和富商雖然知道了製作方法,可大家都製作就連成本都收不迴來了!”
“而且就算再詳細的製作方法,他們也需要先投入一筆,才會製作出紙張,而且還不知道能不能成,質量過不過關,所以他們大多數都不想冒險,有現成的,他們自然願意購買了!”
甘小明站在旁邊解釋道。
“嗯!你分析的有道理!”羅成業滿意的點了點頭後繼續說道:“好了,你們繼續說!”
“少爺,該發俸祿了,下麵不少吏員都在問,這個月發不發俸祿?”史珍湘弱弱的說道。
“嗯,那就發吧,咱們縣衙有多少人,需要多少銀錢?”羅成業一臉不解的詢問道。
“少爺,這是名單,你瞧一瞧!還有這紙,是秦管家送給縣衙用的,這次送來了一百張。”
史珍湘一邊說,一邊再次遞上了一張紙。
羅成業接過紙張,發現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各自的工錢。
整個縣衙,城衛軍、衙役、吏員全部加在一起,也才八十個人,最低的兩百文一個月,最高的也才五百文。
他們並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員,所以他們的俸祿,全部由地方官府自己支付,因為各地官府貧富差距很大,這些非正式官員的俸祿差距同樣非常大!
六安縣八十名非正式官員,一個月的俸祿,平均下來一個人也才三百五十文,一個月總共二十八兩銀子。
“怎麽?咱們縣衙連二十八兩銀子都沒有嗎?”羅成業一臉懵逼,一個縣的縣庫,居然連二十八兩銀子都沒有,這你敢信?
眾人自然看出了羅成業臉上那一臉不可置信的神色,互相對視一眼後,史珍湘硬著頭皮站起來拱拱手說道:
“少爺,以前這些人的俸祿,全是前任縣令劉大人定的,這些人的俸祿也全是劉大人一個人墊付的。”
“目前並沒有到征稅的季節,所以咱們的收入,也就是入城費每月有五兩銀子左右,縣城裏的商稅等各種稅收,每個月大概有二十兩銀子。”
“可咱們的開銷就不止這些了,官吏們每天兩頓的夥食,就是不少的開銷,畢竟除了咱們幾個有糧食和夥食補貼外,其餘人並沒有。”
“八十人再怎麽控製,一個月最少也要五十兩銀子,還有其他的,例如竹簡、刻刀、以及其他支出,所以咱們每個月最少需要一百兩銀子!”
“所以,不管咱們再怎麽控製,每月最少也有七十五兩的缺口。”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羅成業聽完史珍湘的解釋後,點了點頭,他明白了一個縣衙的運作並非他想象中那麽簡單,需要用度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這還是最窮的一個縣,南方那些富裕的縣呢?那不得支出更多?
“少爺,你看咱們現在應該怎麽辦?總不能讓吏員們餓著肚子辦公吧?”典史宋仁投弱弱的詢問道。
史珍湘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少爺,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咱們可以試試開源節流,比如增加入城費,或者找找有沒有其他收入渠道,至於節流,就是精簡開支,比如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合理分配物資等等。”
“史珍湘大人,你說的輕鬆,你看看咱們現在,哪一樣不是必須支出的?”
“不過目前,咱們倒是可以淘汰竹簡和刻刀,改用紙,每月最少節約二十兩銀子。”教喻單森構想了想後,試探性的說道。
聽到眾人的處理方法,羅成業沉默了一下後說道:“我先來宣布幾點吧,一會散會後,你們就派人通知各村。”
“不可否認,商稅和農稅,是我們收入的大頭,咱們先挺過這幾個月,等到糧食收上來,咱們就輕鬆不少了。”
“六安縣,是我的封地,而我還是一縣之長,所以這幾個月的財政支出,不夠的由我墊付。”
“咱們為什麽這麽窮?就是因為我們的商業不發達,工廠太少。”
“所以咱們下一步,就是全力發展商業,同時兼顧農業,咱們才能盡快富裕起來,百姓們也才能盡快擺脫貧困,迅速富裕起來。”
“可是少爺,全力發展商業,與我大周重農抑商國策不符,會不會引起京城不滿啊?”史珍湘一臉無奈的詢問道。
“隻要沒有咱們這裏的官員貴族上報!誰會知道?”羅成業微微一笑道,咱們的產品,要讓周圍各地的那些主政的官員貴族都參與進來。”
畢竟不管是郡還是縣,都隻有縣令、郡守等主政人員,才有直接上奏的權利,過了就是貴族。
世界這麽大,他們總會有其他地方可以去的,等運到了南方和西方以及國外,誰知道是哪個地方生產的?
而且就算上麵聽到一些風言風語也沒啥,畢竟這是自己的封地,隻要封地的百姓沒有造反,相信上麵也不會太在意。
而且貴族,本就有製定地方政策的權利,羅成業不覺得自己,犯了多大的法。
反正發展商業,是羅成業必須要做的事情,心裏下定決心後,羅成業抬頭看了眾人一眼說道:
……………
“少爺,秦管家說了,他說四人試吃了皮蛋,覺得那玩意的味道有點怪,擔心皮蛋不如鹹蛋那麽受歡迎,四人都不太願意購買,所以他才不得不壓低價格!”
“嗯!”羅成業點了點頭,一臉滿意的說道:“秦管家確實是當管家的好料子,懂得隨機應變,薄利多銷,確實不錯!”
史珍湘聽到羅成業的評價後,微笑著迴應道:“少爺說的不錯,秦管家確實是一個人才!”
“嗯!”羅成業沉默了一下,一臉疑惑的說道:“另外!我沒想到我都已經將紙的製作方法上交了,居然還這麽受歡迎!”
“少爺,這很好理解啊!普通百姓用的不多,而且他們也沒有那個閑心去製作紙。”
“其他貴族和富商雖然知道了製作方法,可大家都製作就連成本都收不迴來了!”
“而且就算再詳細的製作方法,他們也需要先投入一筆,才會製作出紙張,而且還不知道能不能成,質量過不過關,所以他們大多數都不想冒險,有現成的,他們自然願意購買了!”
甘小明站在旁邊解釋道。
“嗯!你分析的有道理!”羅成業滿意的點了點頭後繼續說道:“好了,你們繼續說!”
“少爺,該發俸祿了,下麵不少吏員都在問,這個月發不發俸祿?”史珍湘弱弱的說道。
“嗯,那就發吧,咱們縣衙有多少人,需要多少銀錢?”羅成業一臉不解的詢問道。
“少爺,這是名單,你瞧一瞧!還有這紙,是秦管家送給縣衙用的,這次送來了一百張。”
史珍湘一邊說,一邊再次遞上了一張紙。
羅成業接過紙張,發現上麵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各自的工錢。
整個縣衙,城衛軍、衙役、吏員全部加在一起,也才八十個人,最低的兩百文一個月,最高的也才五百文。
他們並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員,所以他們的俸祿,全部由地方官府自己支付,因為各地官府貧富差距很大,這些非正式官員的俸祿差距同樣非常大!
六安縣八十名非正式官員,一個月的俸祿,平均下來一個人也才三百五十文,一個月總共二十八兩銀子。
“怎麽?咱們縣衙連二十八兩銀子都沒有嗎?”羅成業一臉懵逼,一個縣的縣庫,居然連二十八兩銀子都沒有,這你敢信?
眾人自然看出了羅成業臉上那一臉不可置信的神色,互相對視一眼後,史珍湘硬著頭皮站起來拱拱手說道:
“少爺,以前這些人的俸祿,全是前任縣令劉大人定的,這些人的俸祿也全是劉大人一個人墊付的。”
“目前並沒有到征稅的季節,所以咱們的收入,也就是入城費每月有五兩銀子左右,縣城裏的商稅等各種稅收,每個月大概有二十兩銀子。”
“可咱們的開銷就不止這些了,官吏們每天兩頓的夥食,就是不少的開銷,畢竟除了咱們幾個有糧食和夥食補貼外,其餘人並沒有。”
“八十人再怎麽控製,一個月最少也要五十兩銀子,還有其他的,例如竹簡、刻刀、以及其他支出,所以咱們每個月最少需要一百兩銀子!”
“所以,不管咱們再怎麽控製,每月最少也有七十五兩的缺口。”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羅成業聽完史珍湘的解釋後,點了點頭,他明白了一個縣衙的運作並非他想象中那麽簡單,需要用度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這還是最窮的一個縣,南方那些富裕的縣呢?那不得支出更多?
“少爺,你看咱們現在應該怎麽辦?總不能讓吏員們餓著肚子辦公吧?”典史宋仁投弱弱的詢問道。
史珍湘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少爺,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咱們可以試試開源節流,比如增加入城費,或者找找有沒有其他收入渠道,至於節流,就是精簡開支,比如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合理分配物資等等。”
“史珍湘大人,你說的輕鬆,你看看咱們現在,哪一樣不是必須支出的?”
“不過目前,咱們倒是可以淘汰竹簡和刻刀,改用紙,每月最少節約二十兩銀子。”教喻單森構想了想後,試探性的說道。
聽到眾人的處理方法,羅成業沉默了一下後說道:“我先來宣布幾點吧,一會散會後,你們就派人通知各村。”
“不可否認,商稅和農稅,是我們收入的大頭,咱們先挺過這幾個月,等到糧食收上來,咱們就輕鬆不少了。”
“六安縣,是我的封地,而我還是一縣之長,所以這幾個月的財政支出,不夠的由我墊付。”
“咱們為什麽這麽窮?就是因為我們的商業不發達,工廠太少。”
“所以咱們下一步,就是全力發展商業,同時兼顧農業,咱們才能盡快富裕起來,百姓們也才能盡快擺脫貧困,迅速富裕起來。”
“可是少爺,全力發展商業,與我大周重農抑商國策不符,會不會引起京城不滿啊?”史珍湘一臉無奈的詢問道。
“隻要沒有咱們這裏的官員貴族上報!誰會知道?”羅成業微微一笑道,咱們的產品,要讓周圍各地的那些主政的官員貴族都參與進來。”
畢竟不管是郡還是縣,都隻有縣令、郡守等主政人員,才有直接上奏的權利,過了就是貴族。
世界這麽大,他們總會有其他地方可以去的,等運到了南方和西方以及國外,誰知道是哪個地方生產的?
而且就算上麵聽到一些風言風語也沒啥,畢竟這是自己的封地,隻要封地的百姓沒有造反,相信上麵也不會太在意。
而且貴族,本就有製定地方政策的權利,羅成業不覺得自己,犯了多大的法。
反正發展商業,是羅成業必須要做的事情,心裏下定決心後,羅成業抬頭看了眾人一眼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