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既然服兵役已成必然,我和大哥商量了一下,等接新兵的人來,到時候我隨他們一起去。”
“義群懷著身孕,我不太放心,等我離開後,希望你和大哥多費點心!”
“二哥,你放心,我和大哥一定會照顧好二嫂的,還是我說的那個話,殺多少敵人不重要,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別忘了我們還在家裏,等著你迴來!”
“三弟放心,我明白!”羅成龍點了點頭後說道。
“二哥,我教給你的軍體拳,你一定要多多練習,進了軍營,也要努力學習軍隊的訓練之法,多學習一些,總是好的,那是保命之法。”
“三弟,我明白,你放心,我一定會努力訓練的!”羅成龍重重的點了點頭,臉上略顯緊張的表情也逐漸堅定!
既然無法避免,那就努力殺敵,連三弟都當上了伯爵,自己也要去戰場上,拿個爵位迴來,光宗耀祖!
“六叔,備馬!”
“好!”
三兄弟說完離別的話,羅成業讓六叔套上馬車,連夜將羅成功羅成龍兄弟倆送迴羅家村。
一個是羅成龍即將離開,讓他迴去多陪陪潘義群,另外就是家裏人目前還走不開,畢竟縣城還沒有作坊,需要羅成功迴去管一下那邊的事。
等到三人離開,羅成業又去縣裏的鐵匠鋪,定製了馬匹五件套,並給鐵匠介紹了這些的作用,旨在全縣推廣馬匹五件套,給鐵匠多一條活路。
第二天下午,整個六安縣,一千六百餘戶,共征集了一千零二十五名新兵。
上到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下到十三歲的青年,開始收拾行李,趕赴縣衙。
其實他們準備的東西,也就一些幹糧和盛水的皮囊,衣服都不用帶。
畢竟進了軍營,會發衣服和皮甲,家裏衣服本就不多,還不如留給家裏人用。
而四十歲的人,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歲數大的人了,畢竟現在的平均壽命,也就三十歲左右。
能看出來他們,是不想讓自己的兒孫上戰場,不過大周規定服兵役的年齡是十三歲到五十歲,所以他們並沒有違規。
一千多新兵,在縣衙臨時準備的駐紮點休息了一晚,他們的臉上,有驚喜,有好奇,有茫然,有無奈,有恐懼,也有絕望。
對這些新兵,羅成業能做的事情真的不多,畢竟整個縣城,也才一百多戶人家,兩千來人,根本安置不了這麽多新兵。
縣衙連維持基本運轉都捉襟見肘,自然也無法提供更多的幫助,隻能臨時劃出一塊空地,挖幾個茅坑,供新兵臨時露營。
不過羅成業還是從常平倉抽調糧食,召集縣城的婦女們,給新兵煮粥,讓大家能吃幾頓飽飯。
算是給眾人送行了,也是在提醒著新兵們,你們還有家,家裏還有親人,在等著你們平安歸來。
大周的每個縣衙,都有儲備糧,這是因為縣衙除了負責行政事務外,還承擔著應對饑荒、災荒等緊急情況的責任。
在糧食豐收時,縣衙會按照一定比例收購糧食,存儲在專門的糧倉中,也會從農稅中扣出一些,用作儲備糧,以備不時之需,
這種做法可以穩定糧價,防止“穀賤傷農”和“穀貴傷民”,保持社會的穩定。
這種製度叫常平倉製度,常平倉是朝廷為調節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置的糧倉。
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官府會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不僅充實了國家的糧食儲備,也避免了因糧食價格過低而傷害百姓的利益。
在市場糧價高的時候,政府則適當降低價格進行出售,以穩定糧價。
這一製度在曆代都起到了平抑糧食市場和鞏固封建政權的作用,反映了曆代朝廷對民生問題的重視。
第三天剛到中午,就有一支三人的士兵裝扮的人,來到了縣衙門口,要求見縣令。
羅成業得到消息,立刻從大堂走了出來,來到了縣衙門口,見到了這三個人。
“你們是?”
“你是六安縣的縣令大人吧?我們是來接新兵的。”三人中的為首之人抱拳說道。
抱拳禮,一般都是軍伍之人和練武人的禮節,文官文鄒鄒的,萬事講禮,認為軍伍之人都是莽夫,自然瞧不上,所以文臣士子,都是行拱手禮。
羅成業接過對方手裏的大營調令和身份令牌仔細的看了一遍,還迴去後,拱拱手說道:
“原來是葉清濤伍長大人,我知道了,你們隨我去臨時軍營吧,新兵們都在那裏。”
“咱們六安縣這次共有新兵一千零二十五人,其中十三到二十歲的有一百四十名,二十一到三十歲的,有七百零八人,其餘的都是三十一到四十歲的。”
“本官也有一個哥哥,在這次的新兵隊伍裏,所以本官想問一下,這些新兵未來的歸處,也好方便以後,本官好帶著一家人,去見我哥哥。”
畢竟這個時代,因為交通不方便,信息溝通也不方便,每次大戰,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都是常事,所以羅成業才有此一問。
聽到縣令說縣令的哥哥也在新兵裏,葉清濤一臉佩服,畢竟自古以來,文人都看不起軍伍之人,他著實沒想到,一介文官,居然舍得送自己的哥哥進入軍伍!
所以他抱拳說道:“大人,本來新兵首先是先入我北疆大營,進行基礎體能訓練的,如跑步、力量訓練、耐力訓練等,以增強士兵的身體素質。”
“然後再進行武器使用和戰鬥技巧訓練,包括劍術、弓箭、長矛、投石機等武器的操作使用。”
“還有戰術訓練,比如陣法、行軍、布陣、戰鬥隊形變化、各種命令旗號等等。”
“以及紀律性訓練,旨在培養士兵的服從性、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
“全部訓練完成,需要的時間大概是一年左右,不過現在邊境各國都在蠢蠢蠢欲動,估計他們訓練的時間,僅有三個月左右。”
……………
“義群懷著身孕,我不太放心,等我離開後,希望你和大哥多費點心!”
“二哥,你放心,我和大哥一定會照顧好二嫂的,還是我說的那個話,殺多少敵人不重要,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別忘了我們還在家裏,等著你迴來!”
“三弟放心,我明白!”羅成龍點了點頭後說道。
“二哥,我教給你的軍體拳,你一定要多多練習,進了軍營,也要努力學習軍隊的訓練之法,多學習一些,總是好的,那是保命之法。”
“三弟,我明白,你放心,我一定會努力訓練的!”羅成龍重重的點了點頭,臉上略顯緊張的表情也逐漸堅定!
既然無法避免,那就努力殺敵,連三弟都當上了伯爵,自己也要去戰場上,拿個爵位迴來,光宗耀祖!
“六叔,備馬!”
“好!”
三兄弟說完離別的話,羅成業讓六叔套上馬車,連夜將羅成功羅成龍兄弟倆送迴羅家村。
一個是羅成龍即將離開,讓他迴去多陪陪潘義群,另外就是家裏人目前還走不開,畢竟縣城還沒有作坊,需要羅成功迴去管一下那邊的事。
等到三人離開,羅成業又去縣裏的鐵匠鋪,定製了馬匹五件套,並給鐵匠介紹了這些的作用,旨在全縣推廣馬匹五件套,給鐵匠多一條活路。
第二天下午,整個六安縣,一千六百餘戶,共征集了一千零二十五名新兵。
上到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下到十三歲的青年,開始收拾行李,趕赴縣衙。
其實他們準備的東西,也就一些幹糧和盛水的皮囊,衣服都不用帶。
畢竟進了軍營,會發衣服和皮甲,家裏衣服本就不多,還不如留給家裏人用。
而四十歲的人,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歲數大的人了,畢竟現在的平均壽命,也就三十歲左右。
能看出來他們,是不想讓自己的兒孫上戰場,不過大周規定服兵役的年齡是十三歲到五十歲,所以他們並沒有違規。
一千多新兵,在縣衙臨時準備的駐紮點休息了一晚,他們的臉上,有驚喜,有好奇,有茫然,有無奈,有恐懼,也有絕望。
對這些新兵,羅成業能做的事情真的不多,畢竟整個縣城,也才一百多戶人家,兩千來人,根本安置不了這麽多新兵。
縣衙連維持基本運轉都捉襟見肘,自然也無法提供更多的幫助,隻能臨時劃出一塊空地,挖幾個茅坑,供新兵臨時露營。
不過羅成業還是從常平倉抽調糧食,召集縣城的婦女們,給新兵煮粥,讓大家能吃幾頓飽飯。
算是給眾人送行了,也是在提醒著新兵們,你們還有家,家裏還有親人,在等著你們平安歸來。
大周的每個縣衙,都有儲備糧,這是因為縣衙除了負責行政事務外,還承擔著應對饑荒、災荒等緊急情況的責任。
在糧食豐收時,縣衙會按照一定比例收購糧食,存儲在專門的糧倉中,也會從農稅中扣出一些,用作儲備糧,以備不時之需,
這種做法可以穩定糧價,防止“穀賤傷農”和“穀貴傷民”,保持社會的穩定。
這種製度叫常平倉製度,常平倉是朝廷為調節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置的糧倉。
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官府會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不僅充實了國家的糧食儲備,也避免了因糧食價格過低而傷害百姓的利益。
在市場糧價高的時候,政府則適當降低價格進行出售,以穩定糧價。
這一製度在曆代都起到了平抑糧食市場和鞏固封建政權的作用,反映了曆代朝廷對民生問題的重視。
第三天剛到中午,就有一支三人的士兵裝扮的人,來到了縣衙門口,要求見縣令。
羅成業得到消息,立刻從大堂走了出來,來到了縣衙門口,見到了這三個人。
“你們是?”
“你是六安縣的縣令大人吧?我們是來接新兵的。”三人中的為首之人抱拳說道。
抱拳禮,一般都是軍伍之人和練武人的禮節,文官文鄒鄒的,萬事講禮,認為軍伍之人都是莽夫,自然瞧不上,所以文臣士子,都是行拱手禮。
羅成業接過對方手裏的大營調令和身份令牌仔細的看了一遍,還迴去後,拱拱手說道:
“原來是葉清濤伍長大人,我知道了,你們隨我去臨時軍營吧,新兵們都在那裏。”
“咱們六安縣這次共有新兵一千零二十五人,其中十三到二十歲的有一百四十名,二十一到三十歲的,有七百零八人,其餘的都是三十一到四十歲的。”
“本官也有一個哥哥,在這次的新兵隊伍裏,所以本官想問一下,這些新兵未來的歸處,也好方便以後,本官好帶著一家人,去見我哥哥。”
畢竟這個時代,因為交通不方便,信息溝通也不方便,每次大戰,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都是常事,所以羅成業才有此一問。
聽到縣令說縣令的哥哥也在新兵裏,葉清濤一臉佩服,畢竟自古以來,文人都看不起軍伍之人,他著實沒想到,一介文官,居然舍得送自己的哥哥進入軍伍!
所以他抱拳說道:“大人,本來新兵首先是先入我北疆大營,進行基礎體能訓練的,如跑步、力量訓練、耐力訓練等,以增強士兵的身體素質。”
“然後再進行武器使用和戰鬥技巧訓練,包括劍術、弓箭、長矛、投石機等武器的操作使用。”
“還有戰術訓練,比如陣法、行軍、布陣、戰鬥隊形變化、各種命令旗號等等。”
“以及紀律性訓練,旨在培養士兵的服從性、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
“全部訓練完成,需要的時間大概是一年左右,不過現在邊境各國都在蠢蠢蠢欲動,估計他們訓練的時間,僅有三個月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