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上!”侍衛拱拱手,直接將身上的布袋取下來遞了上去。
羅永政懶得計較,直接打開布袋將裏麵的東西取了出來,看著桌案上的筆、墨、紙,羅永政一臉懵逼!“這什麽玩意?”
“皇上,紙上麵有說明,您看一看就知道了!”
“嗯!”羅永政點了點頭,將卷起來的紙鋪開,找到那幾張寫著字的紙讀了起來!
“好!好啊!安民男爵可真是大才啊,給朕的驚喜真是一件接一件!”
“嗯?”看到眾人一臉莫名其妙的盯著自己,羅永政一臉高興的說道:“你們也來看看吧,看看這次,該怎麽封賞!”
“是,皇上!”七人拱拱手,接過紙張仔細的看了起來!
“養豬之法?”
“筆墨紙硯製作之法?”
“炒菜之法?”
“種植之法?”
“水車製作圖紙?”
……………
“妙!妙啊!”
眾官忍不住紛紛感歎!
上麵寫的非常仔細,不管是優點,用處,還是製作方法,都寫的一清二楚,眾人隻要稍微一思考,就知道這些東西帶來的好處!
趁著眾人觀看,羅永政也按照紙上的記錄方法,讓太監研製出墨後,開始在紙上書寫。
“皇上,安民男爵真是位大才,臣建議,為了調動他的積極性,封他為伯爵,封地為六安縣吧,六安縣雖然占地比較大,可人口太少,也太窮了,還不如都丟給他!”
“而且整個六安縣,都在群山包裹之中,隻有一條通路進出六安縣,確實也不太好管理。”
“縣令劉有為舉薦有功,官升一級為河州郡郡守吧,原六安郡郡守,調往漢中道任漢郡郡守?皇上以為如何?”宰相劉鑼鼓小心翼翼的建議道。
生怕一個不小心,又將自己給坑進去了。
“皇上,臣反對,這些功勞確實很不錯,不管是紙還是種植之法、養豬之法,對國家的影響都非常大。”
“可為了避免以後達到封無可封的地步,所以臣建議封為子爵,領三村之地,其餘封賞照舊!”
“皇上,臣卻覺得宰相說的話有理,六安縣本就很窮,留之無用,棄之可惜,還不如封出去。”
“而且這次安民男爵獻上的功勞,隻有炒菜之法用於改善民生滿足口腹之欲外,並無其他用處。”
“可其餘之法卻是利民強國之法,應予以重賞,就算功勞不太夠,可他還年輕,未嚐沒有其他強國之法呢?”
“皇上,臣以為,封賞之事,不可倉促決定。”兵部尚書緩緩說道,“安民男爵所獻之策,的確對我國民生有極大的改善,但這其中涉及到的技術和方法,是否已經成熟,是否能夠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還需細細考量。”
“嗯,眾愛卿說的,都有那麽一點道理。”羅永政搖了搖頭後說道:“據內侍和劉有為所言,以及圖紙所繪表示,安民男爵已經在做實驗,而且效果非常好,證明這些東西可行!”
“朕可不相信,一個安民男爵,能聯合內侍和縣令欺騙朝廷?而且筆墨紙大家也看到了,確實所言非虛。”
“封賞之事,確實關係重大,就按照宰相所言封賞吧!工部和戶部共同研究,將筆墨紙硯技術和其他技術,盡快推廣到全國!盡快成立各種官辦和民辦作坊!”
“皇上英明。”眾臣一起躬身行禮,表示接受皇上的決定。
“嗯!讓人擬旨吧,這次咱們就奢侈一下,用布將這些消息,以公文的形式,盡快發往全國。”
“等到各地作坊,將紙張生產出來,咱們就可以淘汰掉那又笨重,製作又麻煩的竹簡了!”
“是,皇上!”眾官紛紛拱手行禮!
隨著羅永政的命令下達,尚衣局和其餘各部,迅速行動起來,將白色和紅色的布,裁剪成一塊一塊的,將所有技術用毛筆寫在布上,以八百裏加急迅速傳往全國。
羅成業送來的那點墨肯定不夠用,好在毛筆製作簡單,所以宮裏用漆等材料,當成墨來使用。
原本宮裏的翰林學士等上百名官員,需要半個月才能刻畫完成的公文,僅僅幾天就寫完了。
而且看起來,比刻刀刻的還要工整一些。
羅永政和朝廷官員,也越來越感覺到筆墨紙硯所帶來的好處。
隨著公文迅速傳達各方,水車、養豬和種植之法,以及筆墨紙硯製作之法也迅速傳達到各地,各地紛紛開始興建各種筆墨紙硯作坊,讓各地的部分百姓,又多了一份工作。
特別是水車傳到西方和北方各地,讓正在遭受幹旱的百姓,狠狠的鬆了一口氣。
雖然水車隻能解決七成的問題,可配合蓄水池、新水源等各種抗旱方法,足夠解決九成的幹旱問題,百姓自然安心不少。
養豬的新方法,也吸引了很多百姓的關注,至於種植之法,隻有秋耕和明年春耕才能看到效果,畢竟今年上半年的糧種,已經種下去了。
炒菜和煮飯之法,對百姓的幫助還真不太大,畢竟很多百姓都用不起鐵鍋。
反倒是那些貴族鄉紳和官員還比較喜歡,隻是他們剛開始接觸,還不會控製火候,整出了不少笑話。
有油炸活魚的,有炒菜炒成炭的,也有煮飯煮成粥的,…………甚至還有將房子引燃的,什麽情況都有,傳到當地百姓耳中,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一份談資。
而安民伯爵這個封號,這位曾經的布衣,也隨著這些方法,傳遍全國!
畢竟短短兩月爵位連升三級的牛人,除了在戰場上,平時誰聽說過見到過?
安民伯爵這個封號,短短兩月,就已經成為了大周百姓羨慕和敬仰的存在。
羅成業也成為了皇帝和太子之下第三個,封號火,可人不火的存在。
……………
羅永政懶得計較,直接打開布袋將裏麵的東西取了出來,看著桌案上的筆、墨、紙,羅永政一臉懵逼!“這什麽玩意?”
“皇上,紙上麵有說明,您看一看就知道了!”
“嗯!”羅永政點了點頭,將卷起來的紙鋪開,找到那幾張寫著字的紙讀了起來!
“好!好啊!安民男爵可真是大才啊,給朕的驚喜真是一件接一件!”
“嗯?”看到眾人一臉莫名其妙的盯著自己,羅永政一臉高興的說道:“你們也來看看吧,看看這次,該怎麽封賞!”
“是,皇上!”七人拱拱手,接過紙張仔細的看了起來!
“養豬之法?”
“筆墨紙硯製作之法?”
“炒菜之法?”
“種植之法?”
“水車製作圖紙?”
……………
“妙!妙啊!”
眾官忍不住紛紛感歎!
上麵寫的非常仔細,不管是優點,用處,還是製作方法,都寫的一清二楚,眾人隻要稍微一思考,就知道這些東西帶來的好處!
趁著眾人觀看,羅永政也按照紙上的記錄方法,讓太監研製出墨後,開始在紙上書寫。
“皇上,安民男爵真是位大才,臣建議,為了調動他的積極性,封他為伯爵,封地為六安縣吧,六安縣雖然占地比較大,可人口太少,也太窮了,還不如都丟給他!”
“而且整個六安縣,都在群山包裹之中,隻有一條通路進出六安縣,確實也不太好管理。”
“縣令劉有為舉薦有功,官升一級為河州郡郡守吧,原六安郡郡守,調往漢中道任漢郡郡守?皇上以為如何?”宰相劉鑼鼓小心翼翼的建議道。
生怕一個不小心,又將自己給坑進去了。
“皇上,臣反對,這些功勞確實很不錯,不管是紙還是種植之法、養豬之法,對國家的影響都非常大。”
“可為了避免以後達到封無可封的地步,所以臣建議封為子爵,領三村之地,其餘封賞照舊!”
“皇上,臣卻覺得宰相說的話有理,六安縣本就很窮,留之無用,棄之可惜,還不如封出去。”
“而且這次安民男爵獻上的功勞,隻有炒菜之法用於改善民生滿足口腹之欲外,並無其他用處。”
“可其餘之法卻是利民強國之法,應予以重賞,就算功勞不太夠,可他還年輕,未嚐沒有其他強國之法呢?”
“皇上,臣以為,封賞之事,不可倉促決定。”兵部尚書緩緩說道,“安民男爵所獻之策,的確對我國民生有極大的改善,但這其中涉及到的技術和方法,是否已經成熟,是否能夠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還需細細考量。”
“嗯,眾愛卿說的,都有那麽一點道理。”羅永政搖了搖頭後說道:“據內侍和劉有為所言,以及圖紙所繪表示,安民男爵已經在做實驗,而且效果非常好,證明這些東西可行!”
“朕可不相信,一個安民男爵,能聯合內侍和縣令欺騙朝廷?而且筆墨紙大家也看到了,確實所言非虛。”
“封賞之事,確實關係重大,就按照宰相所言封賞吧!工部和戶部共同研究,將筆墨紙硯技術和其他技術,盡快推廣到全國!盡快成立各種官辦和民辦作坊!”
“皇上英明。”眾臣一起躬身行禮,表示接受皇上的決定。
“嗯!讓人擬旨吧,這次咱們就奢侈一下,用布將這些消息,以公文的形式,盡快發往全國。”
“等到各地作坊,將紙張生產出來,咱們就可以淘汰掉那又笨重,製作又麻煩的竹簡了!”
“是,皇上!”眾官紛紛拱手行禮!
隨著羅永政的命令下達,尚衣局和其餘各部,迅速行動起來,將白色和紅色的布,裁剪成一塊一塊的,將所有技術用毛筆寫在布上,以八百裏加急迅速傳往全國。
羅成業送來的那點墨肯定不夠用,好在毛筆製作簡單,所以宮裏用漆等材料,當成墨來使用。
原本宮裏的翰林學士等上百名官員,需要半個月才能刻畫完成的公文,僅僅幾天就寫完了。
而且看起來,比刻刀刻的還要工整一些。
羅永政和朝廷官員,也越來越感覺到筆墨紙硯所帶來的好處。
隨著公文迅速傳達各方,水車、養豬和種植之法,以及筆墨紙硯製作之法也迅速傳達到各地,各地紛紛開始興建各種筆墨紙硯作坊,讓各地的部分百姓,又多了一份工作。
特別是水車傳到西方和北方各地,讓正在遭受幹旱的百姓,狠狠的鬆了一口氣。
雖然水車隻能解決七成的問題,可配合蓄水池、新水源等各種抗旱方法,足夠解決九成的幹旱問題,百姓自然安心不少。
養豬的新方法,也吸引了很多百姓的關注,至於種植之法,隻有秋耕和明年春耕才能看到效果,畢竟今年上半年的糧種,已經種下去了。
炒菜和煮飯之法,對百姓的幫助還真不太大,畢竟很多百姓都用不起鐵鍋。
反倒是那些貴族鄉紳和官員還比較喜歡,隻是他們剛開始接觸,還不會控製火候,整出了不少笑話。
有油炸活魚的,有炒菜炒成炭的,也有煮飯煮成粥的,…………甚至還有將房子引燃的,什麽情況都有,傳到當地百姓耳中,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一份談資。
而安民伯爵這個封號,這位曾經的布衣,也隨著這些方法,傳遍全國!
畢竟短短兩月爵位連升三級的牛人,除了在戰場上,平時誰聽說過見到過?
安民伯爵這個封號,短短兩月,就已經成為了大周百姓羨慕和敬仰的存在。
羅成業也成為了皇帝和太子之下第三個,封號火,可人不火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