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使大人!製作水車時,我們是這樣製作的…………”
羅成業的熱情和自信溢於言表,他詳細地向內侍太監介紹了水車的製作過程。
水車,本就是羅成業根據記憶設計出來的,而且在製作時,他全程都參與了,在對內侍太監介紹水車的情況時,信手拈來,侃侃而談。
“天使大人,至於水車的效果,天使大人請隨我來!”
羅成業領著內侍太監一群人,沿著新修建的溝渠,一邊行走一邊介紹。
部分高處,水去不了的位置,莊稼枯黃,可處在水渠之下的莊稼,卻長的異常清秀,而且每塊稻田,裏麵都有幾公分的水。
“對了,羅成業,那些高處的莊稼,你們怎麽不想辦法,把水引過去呢?”內侍太監指了指那少部分高處的田地詢問道。
“天使大人,因為時間太短,我們目前,首先是解決大部分的幹旱問題,將損失降到最低。”
“畢竟水車的製作比較麻煩,工匠太少,隻要解決了大部分的幹旱問題後,對百姓的生活,影響才不是很大。”
“至於那些高處的莊稼,我們已經在計劃之中了,一旦工匠和時間上允許,我們準備建造二重水車和三重水車,將水引到那些莊稼地去。”羅成業補充道。
內侍太監聽了羅成業的解釋,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看著眼前這條水渠,再看看那些莊稼,確實如羅成業所說,水車已經解決了大部分的幹旱問題。
很快,眾人沿著水渠,就來到了羅成業家的那幾塊稻田裏,看著那與眾不同的幾畝稻田,眾人一臉懵逼。
“羅………成業啊,這是………怎麽迴事?”內侍太監看著那幾畝與眾不同的稻穀,說話都直打哆嗦。
“大人,這是草民琢磨出來的新式種植方法,草民先將稻種灑在土裏,再往田裏放入雜草、動物排泄物、草木灰等作為底肥。”
“等到稻種長到二十公分左右,再進行分栽,沒想到效果這麽好!”
“分栽的稻穀,不但比旁邊那些灑的長得更高更壯外,發的分枝也更多,還節約了糧種。”
內侍太監聽後,好奇心起,他走到田邊,仔細觀察著這些稻穀。
他發現,羅成業的這幾畝稻田裏的稻穀,確實比其他地方的要綠油油、壯實許多,分枝也多,看起來產量將會非常可觀。
“羅成業,你這種方法真的有效果,你為什麽不上報?”內侍太監詢問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驚訝和不解。
“天使大人,確實有效,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稻穀的產量,還能讓稻穀更加抗旱抗病。”羅成業迴答道,他的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不過,草民也是新研究出來的方法,在沒有效果之前,草民自然不敢上報!”
“你啊你!”內侍太監指了指羅成業,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這麽好的種植方法,如果早點上報,大周糧食今年可以翻一倍了。
可這又是羅成業近期研究出來的,如果不做實驗,看不了效果,誰又相信呢?
內侍太監無力的擺了擺手,一臉無奈的說道:“走吧,去你家的院子吧。”
“天使大人請隨草民來!”羅成業拱拱手,引著眾人往家裏走去。
稻田離羅成業家,也就幾十米,眾人很快就來到了羅成業家的院子裏。
羅成業家周圍擠滿了人,都是來看熱鬧的村民,一眾村民竊竊私語,爭論不休。
雖然聲音很小,可人多啊,眾人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形成了嗡嗡嗡的聲音,讓人頭大!
“都閉嘴!”內侍太監一聲大吼,那陰柔和充滿怒氣的聲音在空曠的院子裏顯得格外突兀和威嚴,村民們被這突然的喝止聲驚得立刻安靜下來,紛紛好奇地望向內侍太監。
“嗯!”內侍太監滿意的點了點頭,對羅成業說道:“羅成業啊,家裏有香案吧?抬出來吧?”
香案,是一種用來供奉神位、擺放香燭和貢品的長方形桌子,常放置於寺廟、家庭供奉神靈或牌位的地方。
香案通常由木頭等材料製成,製作精細,表麵光滑,有時會雕刻有精美的圖案。
在這個時代,人們相信香案能夠傳遞他們的敬意和祈求給神靈,因此香案在宗教儀式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祭祀時,人們會在香案上擺放香爐、蠟燭、鮮花、水果、食物等供品,以表達對神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香案也常常與神像或牌位放在一起,作為人們祈禱和祭祀的場所。
羅成業一臉尷尬的拱拱手道:“天使大人,草民家的房屋您也看到了,家裏根本沒有香案,不知道天使大人要香案有何用?”
劉有為連忙上前,低聲說道:“成業啊,你傻啊?你…………”
“劉大人,算了,沒香案就沒香案吧。”內侍太監擺了擺手,打斷了劉有為的話。
普通百姓飯都吃不飽了,要那玩意幹什麽?他也是底層出來的,自然明白!他也是隨口一問而已。
可明白歸明白,可該走的程序還得走,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羅成業,接旨吧!”
羅成業微微一愣,連忙跪在地上,高唿道:“草民接旨!”
一家人,包括院裏院外的人,除了內侍一行十人外,其餘人全部跪下了!
內侍太監點了點頭,掏出一份聖旨,打開後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以聖神皇帝之姿,受天命而有四海,法度繩墨,善政維新。”
“茲有六安縣羅家村村民羅成業,貢獻水車之法,以及以工代賑之策,…………有利民生,有益國計,其心誠赤,其誌堅苦,朕心欣慰。”
“今特封羅家村村民羅成業為男爵,封號安民男爵,封地羅家村。”
“羅家村土地上的產出,稅收等歸安民男爵羅成業所有,賜官袍和標識、玉章,以示身份,每月賜祿米百斤,作為生活補貼。”
“允許擁有仆役、護衛和隨從,以維護其貴族身份,特賜馬車一架,白銀五百兩,以示朕之嘉獎。”
“從此,爾宜忠心耿耿,勤勉於國,實惠於民。期望爾繼續秉持愛國之心,建言獻策,為朕分憂,共濟時艱。”
“朕深信,爾必能克己奉公,翼翼小心,遵守朕之教誨,為國家、為百姓作出更多貢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朕期待爾發揮所能,助朕實現天下太平,民生富裕。”
“此旨一出,天下共仰。朕心慰藉,普天同慶,欽此!”
“以開元五年,為始,羅成業得襲男爵之位,世代相傳,永享榮光。”
大周皇帝羅永政!
開元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
羅成業的熱情和自信溢於言表,他詳細地向內侍太監介紹了水車的製作過程。
水車,本就是羅成業根據記憶設計出來的,而且在製作時,他全程都參與了,在對內侍太監介紹水車的情況時,信手拈來,侃侃而談。
“天使大人,至於水車的效果,天使大人請隨我來!”
羅成業領著內侍太監一群人,沿著新修建的溝渠,一邊行走一邊介紹。
部分高處,水去不了的位置,莊稼枯黃,可處在水渠之下的莊稼,卻長的異常清秀,而且每塊稻田,裏麵都有幾公分的水。
“對了,羅成業,那些高處的莊稼,你們怎麽不想辦法,把水引過去呢?”內侍太監指了指那少部分高處的田地詢問道。
“天使大人,因為時間太短,我們目前,首先是解決大部分的幹旱問題,將損失降到最低。”
“畢竟水車的製作比較麻煩,工匠太少,隻要解決了大部分的幹旱問題後,對百姓的生活,影響才不是很大。”
“至於那些高處的莊稼,我們已經在計劃之中了,一旦工匠和時間上允許,我們準備建造二重水車和三重水車,將水引到那些莊稼地去。”羅成業補充道。
內侍太監聽了羅成業的解釋,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看著眼前這條水渠,再看看那些莊稼,確實如羅成業所說,水車已經解決了大部分的幹旱問題。
很快,眾人沿著水渠,就來到了羅成業家的那幾塊稻田裏,看著那與眾不同的幾畝稻田,眾人一臉懵逼。
“羅………成業啊,這是………怎麽迴事?”內侍太監看著那幾畝與眾不同的稻穀,說話都直打哆嗦。
“大人,這是草民琢磨出來的新式種植方法,草民先將稻種灑在土裏,再往田裏放入雜草、動物排泄物、草木灰等作為底肥。”
“等到稻種長到二十公分左右,再進行分栽,沒想到效果這麽好!”
“分栽的稻穀,不但比旁邊那些灑的長得更高更壯外,發的分枝也更多,還節約了糧種。”
內侍太監聽後,好奇心起,他走到田邊,仔細觀察著這些稻穀。
他發現,羅成業的這幾畝稻田裏的稻穀,確實比其他地方的要綠油油、壯實許多,分枝也多,看起來產量將會非常可觀。
“羅成業,你這種方法真的有效果,你為什麽不上報?”內侍太監詢問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驚訝和不解。
“天使大人,確實有效,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稻穀的產量,還能讓稻穀更加抗旱抗病。”羅成業迴答道,他的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不過,草民也是新研究出來的方法,在沒有效果之前,草民自然不敢上報!”
“你啊你!”內侍太監指了指羅成業,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這麽好的種植方法,如果早點上報,大周糧食今年可以翻一倍了。
可這又是羅成業近期研究出來的,如果不做實驗,看不了效果,誰又相信呢?
內侍太監無力的擺了擺手,一臉無奈的說道:“走吧,去你家的院子吧。”
“天使大人請隨草民來!”羅成業拱拱手,引著眾人往家裏走去。
稻田離羅成業家,也就幾十米,眾人很快就來到了羅成業家的院子裏。
羅成業家周圍擠滿了人,都是來看熱鬧的村民,一眾村民竊竊私語,爭論不休。
雖然聲音很小,可人多啊,眾人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形成了嗡嗡嗡的聲音,讓人頭大!
“都閉嘴!”內侍太監一聲大吼,那陰柔和充滿怒氣的聲音在空曠的院子裏顯得格外突兀和威嚴,村民們被這突然的喝止聲驚得立刻安靜下來,紛紛好奇地望向內侍太監。
“嗯!”內侍太監滿意的點了點頭,對羅成業說道:“羅成業啊,家裏有香案吧?抬出來吧?”
香案,是一種用來供奉神位、擺放香燭和貢品的長方形桌子,常放置於寺廟、家庭供奉神靈或牌位的地方。
香案通常由木頭等材料製成,製作精細,表麵光滑,有時會雕刻有精美的圖案。
在這個時代,人們相信香案能夠傳遞他們的敬意和祈求給神靈,因此香案在宗教儀式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祭祀時,人們會在香案上擺放香爐、蠟燭、鮮花、水果、食物等供品,以表達對神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香案也常常與神像或牌位放在一起,作為人們祈禱和祭祀的場所。
羅成業一臉尷尬的拱拱手道:“天使大人,草民家的房屋您也看到了,家裏根本沒有香案,不知道天使大人要香案有何用?”
劉有為連忙上前,低聲說道:“成業啊,你傻啊?你…………”
“劉大人,算了,沒香案就沒香案吧。”內侍太監擺了擺手,打斷了劉有為的話。
普通百姓飯都吃不飽了,要那玩意幹什麽?他也是底層出來的,自然明白!他也是隨口一問而已。
可明白歸明白,可該走的程序還得走,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羅成業,接旨吧!”
羅成業微微一愣,連忙跪在地上,高唿道:“草民接旨!”
一家人,包括院裏院外的人,除了內侍一行十人外,其餘人全部跪下了!
內侍太監點了點頭,掏出一份聖旨,打開後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以聖神皇帝之姿,受天命而有四海,法度繩墨,善政維新。”
“茲有六安縣羅家村村民羅成業,貢獻水車之法,以及以工代賑之策,…………有利民生,有益國計,其心誠赤,其誌堅苦,朕心欣慰。”
“今特封羅家村村民羅成業為男爵,封號安民男爵,封地羅家村。”
“羅家村土地上的產出,稅收等歸安民男爵羅成業所有,賜官袍和標識、玉章,以示身份,每月賜祿米百斤,作為生活補貼。”
“允許擁有仆役、護衛和隨從,以維護其貴族身份,特賜馬車一架,白銀五百兩,以示朕之嘉獎。”
“從此,爾宜忠心耿耿,勤勉於國,實惠於民。期望爾繼續秉持愛國之心,建言獻策,為朕分憂,共濟時艱。”
“朕深信,爾必能克己奉公,翼翼小心,遵守朕之教誨,為國家、為百姓作出更多貢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朕期待爾發揮所能,助朕實現天下太平,民生富裕。”
“此旨一出,天下共仰。朕心慰藉,普天同慶,欽此!”
“以開元五年,為始,羅成業得襲男爵之位,世代相傳,永享榮光。”
大周皇帝羅永政!
開元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