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小英雄,你的作坊,計劃用多少人?我好給你核算稅收。”
“呃…………暫時定為三個人吧!”
羅成業考慮到現在喂豬的人並不多,規模肯定難以擴大,所以隻考慮使用三個人。
一人熬油,一人負責皂化和加香料,一人負責製模和晾曬。
“大人,草民隻是一個普通人,是羅家村的村民,在下叫羅成業,你叫我成業就行了。”
“嗯,成業啊,三個人可太少了?我大周規定五人以下的,不能稱為作坊,隻有幹活的人達到五人,才能成立作坊,五人以下隻能注冊流動攤販。”
“大人,這隻是目前的計劃,目前是剛開始,所以幹活的人並不多,以後我會擴大規模的。”
“這也不行!不符合規定。”吏員搖了搖頭,向縣令詢問道:“大人,小英雄這個怎麽處理?”
縣令默默思考了一下說道:“成業啊,你這幾個人的規模,也占不了多少地,一間房屋就夠用了。”
“這樣吧,我們就按五個人的規模給你注冊,土地稅、戶稅、丁稅、市稅、勞伇稅、雜稅、注冊費、手續費、土地使用費等,給你算一年三十兩怎麽樣!”
“這一年內,不管你銷售多少,擴大多大規模,都隻收你三十兩,多出來的,就算給你免稅了,怎麽樣?”
“等到明年,我們再重新核算,到時候隻征收戶稅、丁稅、市稅、勞役稅、雜稅了,你看如何?”
羅成業聽後,心中暗自思量了一下,三十兩對於他目前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縣令大人的提議也確實考慮到了他的實際情況。
羅成業仔細核算了一年的稅費,發現總數遠遠超過了三十兩。
但是,由於縣令之前的承諾,他隻需繳納三十兩,這讓他感到非常劃算。
他知道自己必須抓住這個機會,於是他點頭同意了縣令的提議。
“多謝大人,草民願意按照您的建議來注冊我的作坊。”羅成業誠懇地說道。
縣令微微一笑,示意吏員為羅成業辦理注冊手續。
在繳納了相關費用以後,羅成業成功獲得了相關手續,他的作坊終於合法了。
隻是,手裏的錢也不多了,手上全部加起來,隻有十二兩銀子了!還包括了買大米私扣下來的銀子。
“成業啊,你的作坊也注冊完成了,還有什麽事情嗎?”
看到羅成業還沒有離開,縣令好奇的詢問道!
“大人,草民希望大人下令,在全縣推行養豬令,鼓勵大家多養豬!”
“養豬?”縣令一臉懵逼的說道:“成業啊!本官也希望大家多養豬,這樣官府還可以多征收一些五禽稅。”
“可是豬是賤肉,隻有普通百姓才吃,而且平時,也沒多少百姓舍得買,所以很多百姓,寧願養雞養鴨,也不願意養豬。”
羅成業聽到縣令的話,心中雖然有些失望,但他也知道縣令的話並非沒有道理。
豬確實在當代的飲食文化中地位不高,而且養豬的成本和風險等相對較高,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養雞養鴨可能更劃算。
但他並不打算放棄,他相信隻要能夠改變人們對於豬肉的看法,養豬的市場就會打開。
於是,他向縣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人,草民有個不成熟的設想,如果能夠改善豬的飼養方法,提高肉質,或許能夠改變大家對豬肉的看法。
而且,草民還計劃利用自己的作坊,在未來開發一些新的豬肉製品,比如醃肉、臘肉等推廣給廣大百姓,這樣不僅能夠延長豬肉的保存時間,還能增加豬肉的附加值。”
“百姓們一年到頭,也有肉吃!”
縣令聽後,眼睛微微一亮,他看到了羅成業眼中的堅定和熱情,這是創業者特有的光芒,他沉思了片刻,然後點了點頭。
“成業啊,你的想法很有創新精神,值得一試。”
“這樣吧,本官會下令鼓勵百姓養豬,並且會考慮減免一些稅費,以降低養豬的成本,同時,本官也會宣傳你作坊的新產品,看看是否能夠激發市場需求。”
羅成業聽後,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終於爭取到了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謝縣令的支持。
“大人,為了讓百姓們能積極養豬,草民決定注冊生豬收購廠,專門迴收百姓養殖的肥豬,給百姓們解決後顧之憂!不知道大人以為如何?”
“收購廠?你收購這麽多豬,能賣出去嗎?”縣令一臉疑惑的問道。
羅成業搖了搖頭道:“大人,草民收購的豬,並不會售賣,草民是自用,順帶著解決百姓的後顧之憂。”
“自用?”縣令依舊一臉懵逼。
“大人,豬肉涉及到草民的另一個作坊的產品,隻是現在豬太少,注冊的時機還不成熟。”
“那行吧。”縣令點了點頭,反正早遲都要注冊的,以後再問也不遲。
縣令沉默了一下後說道:“本官鑒於你成立的生豬收購廠,專門迴收肥豬,並且不往外售賣,解決了百姓養豬的後顧之憂,對我六安縣的發展具有重要貢獻!”
“所以本官,批準你成立生豬收購廠了,而且你這個廠,因為不售賣商品,不盈利,根據大周律法,給你免除所有賦稅。”
“多謝大人!”羅成業連忙拱手道謝。
“吏員,給成業注冊相關手續吧!”縣令擺了擺手道。
“是,大人!”
吏官又開始拿著刻刀開始刻刻畫畫,給羅成業辦理生豬收購廠的相關申請和手續。
“成業啊,本官身為一縣之縣令,為官十載,卻未能造福一方,如今本官,卻在你身上,看到了希望!”
“你打老虎,為本縣除去了一害,現在又建作坊,造福一方百姓,本官的政績,也會記上一筆。”
“本官姓劉,叫劉有為,本官會吩咐衙役,以後你有什麽事,你以後隨時都可以來找本官。”
羅成業拱拱手道:“草民多謝大人!”
……………
“呃…………暫時定為三個人吧!”
羅成業考慮到現在喂豬的人並不多,規模肯定難以擴大,所以隻考慮使用三個人。
一人熬油,一人負責皂化和加香料,一人負責製模和晾曬。
“大人,草民隻是一個普通人,是羅家村的村民,在下叫羅成業,你叫我成業就行了。”
“嗯,成業啊,三個人可太少了?我大周規定五人以下的,不能稱為作坊,隻有幹活的人達到五人,才能成立作坊,五人以下隻能注冊流動攤販。”
“大人,這隻是目前的計劃,目前是剛開始,所以幹活的人並不多,以後我會擴大規模的。”
“這也不行!不符合規定。”吏員搖了搖頭,向縣令詢問道:“大人,小英雄這個怎麽處理?”
縣令默默思考了一下說道:“成業啊,你這幾個人的規模,也占不了多少地,一間房屋就夠用了。”
“這樣吧,我們就按五個人的規模給你注冊,土地稅、戶稅、丁稅、市稅、勞伇稅、雜稅、注冊費、手續費、土地使用費等,給你算一年三十兩怎麽樣!”
“這一年內,不管你銷售多少,擴大多大規模,都隻收你三十兩,多出來的,就算給你免稅了,怎麽樣?”
“等到明年,我們再重新核算,到時候隻征收戶稅、丁稅、市稅、勞役稅、雜稅了,你看如何?”
羅成業聽後,心中暗自思量了一下,三十兩對於他目前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縣令大人的提議也確實考慮到了他的實際情況。
羅成業仔細核算了一年的稅費,發現總數遠遠超過了三十兩。
但是,由於縣令之前的承諾,他隻需繳納三十兩,這讓他感到非常劃算。
他知道自己必須抓住這個機會,於是他點頭同意了縣令的提議。
“多謝大人,草民願意按照您的建議來注冊我的作坊。”羅成業誠懇地說道。
縣令微微一笑,示意吏員為羅成業辦理注冊手續。
在繳納了相關費用以後,羅成業成功獲得了相關手續,他的作坊終於合法了。
隻是,手裏的錢也不多了,手上全部加起來,隻有十二兩銀子了!還包括了買大米私扣下來的銀子。
“成業啊,你的作坊也注冊完成了,還有什麽事情嗎?”
看到羅成業還沒有離開,縣令好奇的詢問道!
“大人,草民希望大人下令,在全縣推行養豬令,鼓勵大家多養豬!”
“養豬?”縣令一臉懵逼的說道:“成業啊!本官也希望大家多養豬,這樣官府還可以多征收一些五禽稅。”
“可是豬是賤肉,隻有普通百姓才吃,而且平時,也沒多少百姓舍得買,所以很多百姓,寧願養雞養鴨,也不願意養豬。”
羅成業聽到縣令的話,心中雖然有些失望,但他也知道縣令的話並非沒有道理。
豬確實在當代的飲食文化中地位不高,而且養豬的成本和風險等相對較高,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養雞養鴨可能更劃算。
但他並不打算放棄,他相信隻要能夠改變人們對於豬肉的看法,養豬的市場就會打開。
於是,他向縣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人,草民有個不成熟的設想,如果能夠改善豬的飼養方法,提高肉質,或許能夠改變大家對豬肉的看法。
而且,草民還計劃利用自己的作坊,在未來開發一些新的豬肉製品,比如醃肉、臘肉等推廣給廣大百姓,這樣不僅能夠延長豬肉的保存時間,還能增加豬肉的附加值。”
“百姓們一年到頭,也有肉吃!”
縣令聽後,眼睛微微一亮,他看到了羅成業眼中的堅定和熱情,這是創業者特有的光芒,他沉思了片刻,然後點了點頭。
“成業啊,你的想法很有創新精神,值得一試。”
“這樣吧,本官會下令鼓勵百姓養豬,並且會考慮減免一些稅費,以降低養豬的成本,同時,本官也會宣傳你作坊的新產品,看看是否能夠激發市場需求。”
羅成業聽後,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終於爭取到了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謝縣令的支持。
“大人,為了讓百姓們能積極養豬,草民決定注冊生豬收購廠,專門迴收百姓養殖的肥豬,給百姓們解決後顧之憂!不知道大人以為如何?”
“收購廠?你收購這麽多豬,能賣出去嗎?”縣令一臉疑惑的問道。
羅成業搖了搖頭道:“大人,草民收購的豬,並不會售賣,草民是自用,順帶著解決百姓的後顧之憂。”
“自用?”縣令依舊一臉懵逼。
“大人,豬肉涉及到草民的另一個作坊的產品,隻是現在豬太少,注冊的時機還不成熟。”
“那行吧。”縣令點了點頭,反正早遲都要注冊的,以後再問也不遲。
縣令沉默了一下後說道:“本官鑒於你成立的生豬收購廠,專門迴收肥豬,並且不往外售賣,解決了百姓養豬的後顧之憂,對我六安縣的發展具有重要貢獻!”
“所以本官,批準你成立生豬收購廠了,而且你這個廠,因為不售賣商品,不盈利,根據大周律法,給你免除所有賦稅。”
“多謝大人!”羅成業連忙拱手道謝。
“吏員,給成業注冊相關手續吧!”縣令擺了擺手道。
“是,大人!”
吏官又開始拿著刻刀開始刻刻畫畫,給羅成業辦理生豬收購廠的相關申請和手續。
“成業啊,本官身為一縣之縣令,為官十載,卻未能造福一方,如今本官,卻在你身上,看到了希望!”
“你打老虎,為本縣除去了一害,現在又建作坊,造福一方百姓,本官的政績,也會記上一筆。”
“本官姓劉,叫劉有為,本官會吩咐衙役,以後你有什麽事,你以後隨時都可以來找本官。”
羅成業拱拱手道:“草民多謝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