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工作順利展開,時值三月,冰雪融化,萬物複蘇,整個山西大地一片繁忙。
百姓們和將士們紛紛牽牛牽馬,投入到春耕之中。
這一段時間來,張獻每日跟在冉閔的左右,與冉閔、崔通三人一起推杯換盞,喝得不亦樂乎。
“奉節(張獻的表字),你與根直(崔通的表字)二人簡直是上天派來輔佐我的。
有你們二人在此,我何愁天下不滅?”
冉閔左手拍著張獻的肩膀,右手拉著崔通的手,深有感觸地說道。
張獻聽後,受寵若驚,從此以後開始安心輔佐冉閔。
而張平則被冉閔丟在了上黨之地,並讓張蠔派出將士嚴加看管。
張平每日猶處冷宮中一樣,除了家人陪伴,左右見不到人。
時間一長,張平除了陪伴家人,就是寫寫畫畫,再無以前並州刺史的雄氣。
冉閔見張獻已被自己所用,而張平則整日閉門不出,兄弟二人不得見麵,這才放下心來。
就在這一日,忽有將士來報,說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二人來訪。
冉閔聽後,頓時一驚,心道:“他們二人來此幹什麽?”
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到來,冉閔隻見二人衣甲不整,頭發零亂,甚為狼狽,見到冉閔之後,跪倒在地,放聲大哭道:
“天王,懇請您救救我們的父母親人吧!”
冉閔聽後一愣,遂即喜上眉梢,連忙扶起二人道:
“二位將軍,這是何意,還請細細說來。”
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二人一陣哭訴,冉閔這才明白。
原來,自慕容評討伐冉閔失利之後,以尚書左仆射皇甫真、殿中將軍令狐帽和領軍將軍慕輿根三人為首的百官開始連續狀告慕容評,說慕容評治軍無方,剛愎自用,損兵折將,罪不可恕,要求燕皇慕容儁重重處治。
燕皇慕容儁麵對百官狀告,心中無法,於是隻好召迴慕容評,由太原王慕容恪帶領大軍繼續征討冉閔。
自慕容恪到達新樂城接管慕容評的兵權之後,慕容評就返迴了薊城(今北京市)。
在路上,慕容評心想:我慕容評好歹也是堂堂的皇室,更是當今皇帝的親叔叔。
這些年來,我一直東征西戰,立功無數,特別是攻克鄴城,活捉了冉閔的皇後、太子以及眾百官大臣。
如今卻因討伐冉閔失利而要加罪於我,這實在是太讓人寒心。
慕容評心中不服,又想:
冉閔英勇無敵,天下皆知,即便當年廉台之戰,慕容恪帶領14萬騎兵對戰冉閔1萬步卒,也是接連損兵折將,連敗十場。
我慕容評對戰冉閔失敗,豈不是很正常?
慕容評是越想心中越不服氣,心道:
哼!這都怪尚書左仆射皇甫真、殿中將軍令狐帽和領軍將軍慕輿根三人,是他們公報私仇,陷害於我。
看來,我還得想些辦法,將他們三人扳倒才是。
慕容評迴到薊城之後,立即找到自己的兄弟襄陽王慕容軍、武昌王慕容彪等慕容宗親,訴說自己的不幸。
襄陽王慕容軍、武昌王慕容彪等人聽後,也是兔死狐悲,心道:
慕容評乃是皇室至親,也是燕皇的親叔叔,卻因討伐冉閔失利而不僅被削去官職,還要被打入大牢。
如果慕容評被治罪,那麽我們以後是不是也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被治罪,打入大牢呢?
於是,以襄陽王慕容軍、武昌王慕容彪為首的眾慕容皇族一起找到燕皇慕容儁,為慕容評開脫罪名。
“陛下,慕容評隻是因為戰爭失利就要被加以罪責,那以後還有誰願意為陛下前鋒陷陣呢?
古人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陛下萬萬不能因為一時的戰爭失利就將對慕容評加處懲處。
畢竟,慕容評可是您的親叔叔啊!”
燕皇慕容儁見罷,心中一驚,這襄陽王慕容軍和武昌王慕容彪二人和慕容評一樣,都是自己的親叔叔,難道為了處治慕容評一人而要讓自己得罪整個慕容家族?
麵對眾慕容皇室的求情,燕皇慕容儁心中無法,最後隻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拖著不辦慕容評之罪。
慕容評見後,心中高興,可是在高興之餘,心中還是憤憤不平,於是找到燕皇慕容儁告密道:
“陛下,你可知尚書左仆射皇甫真的兒子叫什麽名字嗎?”
燕皇慕容儁納悶道:“叫什麽名字?”
慕容評道:“他叫皇甫顯宗!”
“皇甫顯宗?顯宗?這又是何意?”
燕皇慕容儁一遍一遍地念道。
慕容評見燕皇慕容儁已起疑心,於是又添油加醋地說道:
“陛下,皇甫真乃是大漢朝皇甫嵩的後代,您也知道,這皇甫嵩可是大漢朝最後的忠臣,對大漢朝忠誠無比。
如今皇甫真為他的兒子起名皇甫顯宗,難道不是想光複漢室,恢複祖上榮耀嗎?”
燕皇慕容儁聽後,生氣地說道:“哼!好你個皇甫真!我對你不薄,你卻對我三心二意,還想光複漢朝。
來人,將皇甫真給我抓起來,打入大牢!”
慕容評見自己已經說動了燕皇慕容儁,於是再次說道:
“陛下,殿中將軍令狐帽的妻子是皇甫真的妹妹,如果皇甫真被打入大牢,那令狐帽又該做何想?
而且,令狐帽作為殿中將軍,帶領禁衛軍防守皇城,一旦令狐帽發生叛變,陛下您豈不是危險呢?”
燕皇慕容儁聽後,再次心驚,細想多時,又道:“來人,將令狐帽一同打入大牢!”
皇甫真和令狐帽二人被打入大牢,其它的百官盡皆大驚,紛紛為二人求情。
燕皇慕容儁說道:“皇甫真的兒子皇甫顯宗和令狐帽的兒子令狐歸義二人先前被冉閔抓獲,又被無故放迴。
據確切消息,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二人已經投降冉閔,作為臥底,潛伏於我燕國之中,準備伺機發生叛亂,響應冉閔,顛覆我大燕國。
皇甫真和令狐帽二人教子無方,罪不可恕,故而革去官職,打入大牢。”
眾百官聽後,身背都驚出了一身的冷汗,於是再也無人吱聲,為皇甫真和令狐帽二人說情了。
冉閔聽後,一陣冷笑,問道:
“既然如此,你們二人為何沒有被打入大牢呢?”
百姓們和將士們紛紛牽牛牽馬,投入到春耕之中。
這一段時間來,張獻每日跟在冉閔的左右,與冉閔、崔通三人一起推杯換盞,喝得不亦樂乎。
“奉節(張獻的表字),你與根直(崔通的表字)二人簡直是上天派來輔佐我的。
有你們二人在此,我何愁天下不滅?”
冉閔左手拍著張獻的肩膀,右手拉著崔通的手,深有感觸地說道。
張獻聽後,受寵若驚,從此以後開始安心輔佐冉閔。
而張平則被冉閔丟在了上黨之地,並讓張蠔派出將士嚴加看管。
張平每日猶處冷宮中一樣,除了家人陪伴,左右見不到人。
時間一長,張平除了陪伴家人,就是寫寫畫畫,再無以前並州刺史的雄氣。
冉閔見張獻已被自己所用,而張平則整日閉門不出,兄弟二人不得見麵,這才放下心來。
就在這一日,忽有將士來報,說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二人來訪。
冉閔聽後,頓時一驚,心道:“他們二人來此幹什麽?”
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到來,冉閔隻見二人衣甲不整,頭發零亂,甚為狼狽,見到冉閔之後,跪倒在地,放聲大哭道:
“天王,懇請您救救我們的父母親人吧!”
冉閔聽後一愣,遂即喜上眉梢,連忙扶起二人道:
“二位將軍,這是何意,還請細細說來。”
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二人一陣哭訴,冉閔這才明白。
原來,自慕容評討伐冉閔失利之後,以尚書左仆射皇甫真、殿中將軍令狐帽和領軍將軍慕輿根三人為首的百官開始連續狀告慕容評,說慕容評治軍無方,剛愎自用,損兵折將,罪不可恕,要求燕皇慕容儁重重處治。
燕皇慕容儁麵對百官狀告,心中無法,於是隻好召迴慕容評,由太原王慕容恪帶領大軍繼續征討冉閔。
自慕容恪到達新樂城接管慕容評的兵權之後,慕容評就返迴了薊城(今北京市)。
在路上,慕容評心想:我慕容評好歹也是堂堂的皇室,更是當今皇帝的親叔叔。
這些年來,我一直東征西戰,立功無數,特別是攻克鄴城,活捉了冉閔的皇後、太子以及眾百官大臣。
如今卻因討伐冉閔失利而要加罪於我,這實在是太讓人寒心。
慕容評心中不服,又想:
冉閔英勇無敵,天下皆知,即便當年廉台之戰,慕容恪帶領14萬騎兵對戰冉閔1萬步卒,也是接連損兵折將,連敗十場。
我慕容評對戰冉閔失敗,豈不是很正常?
慕容評是越想心中越不服氣,心道:
哼!這都怪尚書左仆射皇甫真、殿中將軍令狐帽和領軍將軍慕輿根三人,是他們公報私仇,陷害於我。
看來,我還得想些辦法,將他們三人扳倒才是。
慕容評迴到薊城之後,立即找到自己的兄弟襄陽王慕容軍、武昌王慕容彪等慕容宗親,訴說自己的不幸。
襄陽王慕容軍、武昌王慕容彪等人聽後,也是兔死狐悲,心道:
慕容評乃是皇室至親,也是燕皇的親叔叔,卻因討伐冉閔失利而不僅被削去官職,還要被打入大牢。
如果慕容評被治罪,那麽我們以後是不是也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被治罪,打入大牢呢?
於是,以襄陽王慕容軍、武昌王慕容彪為首的眾慕容皇族一起找到燕皇慕容儁,為慕容評開脫罪名。
“陛下,慕容評隻是因為戰爭失利就要被加以罪責,那以後還有誰願意為陛下前鋒陷陣呢?
古人說:勝敗乃兵家常事。陛下萬萬不能因為一時的戰爭失利就將對慕容評加處懲處。
畢竟,慕容評可是您的親叔叔啊!”
燕皇慕容儁見罷,心中一驚,這襄陽王慕容軍和武昌王慕容彪二人和慕容評一樣,都是自己的親叔叔,難道為了處治慕容評一人而要讓自己得罪整個慕容家族?
麵對眾慕容皇室的求情,燕皇慕容儁心中無法,最後隻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拖著不辦慕容評之罪。
慕容評見後,心中高興,可是在高興之餘,心中還是憤憤不平,於是找到燕皇慕容儁告密道:
“陛下,你可知尚書左仆射皇甫真的兒子叫什麽名字嗎?”
燕皇慕容儁納悶道:“叫什麽名字?”
慕容評道:“他叫皇甫顯宗!”
“皇甫顯宗?顯宗?這又是何意?”
燕皇慕容儁一遍一遍地念道。
慕容評見燕皇慕容儁已起疑心,於是又添油加醋地說道:
“陛下,皇甫真乃是大漢朝皇甫嵩的後代,您也知道,這皇甫嵩可是大漢朝最後的忠臣,對大漢朝忠誠無比。
如今皇甫真為他的兒子起名皇甫顯宗,難道不是想光複漢室,恢複祖上榮耀嗎?”
燕皇慕容儁聽後,生氣地說道:“哼!好你個皇甫真!我對你不薄,你卻對我三心二意,還想光複漢朝。
來人,將皇甫真給我抓起來,打入大牢!”
慕容評見自己已經說動了燕皇慕容儁,於是再次說道:
“陛下,殿中將軍令狐帽的妻子是皇甫真的妹妹,如果皇甫真被打入大牢,那令狐帽又該做何想?
而且,令狐帽作為殿中將軍,帶領禁衛軍防守皇城,一旦令狐帽發生叛變,陛下您豈不是危險呢?”
燕皇慕容儁聽後,再次心驚,細想多時,又道:“來人,將令狐帽一同打入大牢!”
皇甫真和令狐帽二人被打入大牢,其它的百官盡皆大驚,紛紛為二人求情。
燕皇慕容儁說道:“皇甫真的兒子皇甫顯宗和令狐帽的兒子令狐歸義二人先前被冉閔抓獲,又被無故放迴。
據確切消息,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二人已經投降冉閔,作為臥底,潛伏於我燕國之中,準備伺機發生叛亂,響應冉閔,顛覆我大燕國。
皇甫真和令狐帽二人教子無方,罪不可恕,故而革去官職,打入大牢。”
眾百官聽後,身背都驚出了一身的冷汗,於是再也無人吱聲,為皇甫真和令狐帽二人說情了。
冉閔聽後,一陣冷笑,問道:
“既然如此,你們二人為何沒有被打入大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