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聽罷,心中一喜,卻是惡狠狠地說道:“若想活命,快快叫你們的將士放下武器!”


    張獻連連點頭,於是派出十餘名親兵。


    眾親兵一邊騎著戰馬,一邊大聲地喊道:“刺史大人已經歸降天王,快快放下手中武器,不得抵抗。”


    眾將士們聽罷,最後的一點戰鬥之心徹底崩潰,於是紛紛放下武器。


    過不多時,整個營地之中的張平將士都已繳械投降。


    其實,從戰鬥之初,冉閔就沒有想著要徹底擊敗張平大軍,斬殺多少將士。


    而是,從戰鬥之初,冉閔就已經做好了“擒賊先擒王”的準備,決定先拿下張平,再收服張平部眾。


    所以,冉閔從戰鬥之初,便直向大營的中央殺來,並沒有與張平眾將士戀戰。


    除100名陷陣營的將士作為主力殺敵隊伍之外,其它的3400名將士都是從兩側進攻,形成包圍之勢,主要以投擲火把燃燒帳篷,製造恐惶氣氛為主。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既能打敗張平眾將士,又能做到減少傷亡。


    因為,在冉閔的心中,這些將士以後都是自己的部將,自然死得越少越好。


    此時,天色已經大亮,冉閔令張獻集合將士,至中午時分,1.6萬餘將士集合完畢。


    張平所屬將士居中,一個個丟盔棄甲,狼狽不堪,而劉寧、寇頭男、申道生、喬茂和武寧等人則帶領3500名將士在外,個個手持長矛,圍成一圈。


    中軍大帳內。


    冉閔惡狠狠地看向衣甲不整的張平,使了一個臉色。


    張平頓時明白,連連點頭哈腰道:“是!是!是!”


    張平剛剛走出帳篷,隻聽得冉閔再次喝道:“迴來!”


    張平心中一顫,以為是冉閔變卦,頓時嚇得連忙跪在地上求饒,“天王,我願臣服於您,絕不敢有半點反叛之心。”


    冉閔看著膽小如鼠的張平,再次一陣冷笑:“將你的衣冠穿戴整齊再出去!”


    張平連連點頭,將衣冠整理整齊,這才走出帳篷。


    “隨我來——”


    喬茂手持雙刀,一陣大喝,再次嚇得張平連連哆嗦,於是連忙跟上喬茂。


    二人來到一處土台跟前,張平走上土台,隻見眼前黑壓壓的一片,自己所屬的數萬將士一個個蓬頭垢麵、衣甲不整的坐於中央。


    而外側則有數千名將士或是騎馬持刀,或是手持長矛,如兇神惡煞般地圍成一圈,將眾人團團包圍。


    張平見後,心中長歎一聲,知道大勢已去,無法挽迴,於是這才大聲地喊道:


    “將士們,我們本都是晉人,隻因在這亂世之中為尋一片安寧之地,才占據上黨,以求自保。


    如今天王歸來,以驅逐五胡、複我山河為己任,在此我願歸降天王,蕩清諸寇,再造我泱泱神州,你們可否願意?”


    眾將士們聽罷,一個個地默不作聲。


    十餘天前,他們還在攻打天井關,張平誓死要斬殺冉閔,以報奪子之恨。


    如今冉閔帶兵殺來,張平突然變卦,願歸降冉閔,這變化之大,實在是令眾人有些接受不了。


    就在這時,隻見張獻喊道:“我等願意臣服天王!”


    張獻剛剛說完,又見身後的五十人齊聲大喊道:“我等願意臣服天王!”


    五十人大喊後,又忽聽身後的數百名將士再次大喊道:“我等願意臣服天王!”


    數百人齊喊,一時聲動天地。


    其它的眾將士們聽罷,於是也接著喊道:“我等願意臣服天王!”


    遠處的冉閔聽後,心中一陣高興,為自己的小小心理戰伎倆欣喜不已。


    原來,冉閔就怕眾將士們不願意臣服自己,於是叫來張獻。


    張獻是張平的親弟弟,頗有智謀,比起張平來,也更有膽量和定力。


    冉閔對張獻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生死就在一念之間,你是願意生呢,還是願意死?”


    張獻聽罷,嚇得渾身哆嗦,連連說道:“請天王饒命!”


    冉閔冷笑道:“饒命可以,但是你必須配合我做一件事。”


    “什麽事?”


    張獻疑惑地看向冉閔。


    冉閔道:“你若能幫助我說服眾將士投降,我可以饒你不死。”


    張獻再次疑惑地問道:“天王,怎麽說服將士?”


    冉閔道:“如今你們所屬的將士軍心不穩,將士們尚在困惑之中,一會兒我令你兄長說服將士,你要第一個答應。


    而後再安排五十名親兵在你的身後,待你答應之後,他們再接著唿應於你。


    最後,你再安排中軍的數百名將士在親兵之後,等親兵響應之後,他們再次接著響應。


    你可明白?”


    張獻聽後,頓時明白:冉閔這是層層製造氣氛,逐步遞進,逼迫將士們答應啊!


    果然不出冉閔的所料,等張獻答應之後,五十名親兵接著響應,而後數百名中軍將士再次進行唿應。


    如此經過三層遞進,後麵的數萬名將士被氣氛所感染,皆都齊聲願意臣服。


    這是一種心理戰,名叫心理渲染。


    夫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大也。


    心理戰才是真正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乃百戰之首。


    五日後,大軍來到高都城(今山西省晉城市)。


    這五日來,冉閔令喬茂和武寧二人與張平同吃同住,輪流看管張平,不得離開半步。


    張平心中驚恐,嚇得常常夜不能眠,食之無味。


    僅僅五日時間,原本肥壯的身體整體消瘦了一圈,臉色蒼白,眼窩深陷,人形憔悴。


    而冉閔則與張獻二人談得十分投機,二人常常把酒言歡,徹夜長談,引以為知己。


    冉閔舉杯歎道:“人啊,就應當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如此才不枉一生。


    你滿腹詩書,智謀絕倫,但隻能跟隨兄長張平占據一州之地,最多也就是一個土霸王而已。


    若是你能效力於我,待我驅逐五胡,收複河山之後,封你為三公,位極人臣,光宗耀祖,無限風光。


    死後也是修陵砌碑,為後世敬仰膜拜,流芳千古。


    如此人生,豈不是我大丈夫之所為?”


    張獻聽後,心中感動,於是連連拱手拜道:“若是天王不棄,我願追隨天王南征北戰,死而無憾。”


    冉閔聽後,心中大喜,於是說道:“如今我已經打敗燕國、秦國和姚襄聯軍。


    慕容恪已帶領大軍退至新樂,姚益生帶領大軍退守孟津關,而秦軍則已穿過軹道退守河東之地。


    我準備帶領大軍現在出發,乘秦軍立足未穩,尚在驚恐之際,出兵河東,將秦軍徹底趕出河東之地,而後收複整個山西。


    你可願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