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斥候得令,騎上戰馬,直向新樂城(今河南省新鄉市)而去。
姚益生手持長矛,大聲地喊道:
“將士們,冉閔不過百人,現在與我一同出擊,斬殺了冉閔!”
城門外的眾將士聽罷,迅速上前,打開城門。
城門口處,早已有3000名將士集合完畢。
最先走出城門的是1000名盾牌手,眾將士左手持盾,右手持矛,如此既是盾牌手,又是長槍手。
其後走出城門的是1000名弓箭手,將士們個個手持弓箭,身背箭壺。
最後走出城門的是1000名騎兵,所有馬匹之上皆釘有馬蹄鐵,鞍韉左右兩側皆配有木馬鐙。
慕容恪為了籠絡姚襄,早有兩個月前第一次洛陽之盟時,便已將馬蹄鐵和雙馬鐙的秘密告訴了姚襄。
姚襄見罷,頓時大喜,並親自檢驗了一番,感覺有了雙馬鐙之後,騎在戰馬之上作戰猶如站在地麵上一樣,身體有所依托,戰鬥力成倍增加。
姚襄見慕容恪心意滿滿,心中大喜,於是滿口答應了慕容恪的要求。
經過兩個月的準備,姚襄已製作了5000副木馬鐙和馬蹄鐵。
一個時辰之後,3000名將士已經完全駛出孟津關,並排好隊列,開始向前推進。
冉閔正準備離去,隻見孟津關城門大開,無數的將士從城門處湧出,密密麻麻,猶如黑色的螞蟻一般。
冉閔身邊總共有70名將士,縱使冉閔再多勇猛,他也沒有把握在這黃河冰麵之上能夠完全斬殺對方數千名將士。
於是,冉閔冷哼一聲,對唿延信說道:
“你速速派人前往軹關,叫劉寧將200名破陣營的玄甲騎兵派來。”
唿延信得令,於是又派一名斥候立即前往軹關。
一個時辰之後,孟津關內3000名將士已經全部出關,列隊完畢,向前推來。
虎威將軍寇頭男也帶領著200名破陣營的玄甲騎兵來到了黃河岸邊。
冉閔見200名破陣營的玄甲騎兵到來,頓時長出了一口氣,心中一鬆。
雖然對方姚襄將士密密麻麻,約有三四千人之多。
但是,冉閔有足夠的信心帶領這200名破陣營的玄甲騎兵一舉擊破對方的防線。
“大軍後退一裏地!”冉閔大聲地喝道。
冰麵上並不適合騎兵作戰,所以冉閔決定後退一裏地,放姚襄大軍過來。
可是,姚益生來到黃河岸邊後,見冉閔帶兵後退,卻是大聲地喝道:
“全軍停止前進!”
一時之間,兩軍在黃河兩岸對峙,誰也沒有踏過黃河,率先發起進攻。
“冉閔,今年夏天新城(今河南省伊川縣)之仇,你可記得?”
姚益生身騎戰馬,走出隊列,大聲地喝道。
冉閔聽罷,哈哈大笑道:“敗軍之將,還敢口出狂言?”
姚益生聽後卻是不怒不火,繼續大喊道:“冉閔,此仇不報,我誓不為人。”
而後,姚益生抬頭看向已經西斜的太陽,又道:
“如今日頭已遲,你若有種,我們明天在此決一死戰,不死不休,可敢?”
冉閔收住笑容,冷聲答道:“好!我們明天在此決戰,決一雌雄,不見不散!”
姚益生也是答道:“好,既然如此,我們明天再戰!”
說罷,姚益生勒迴戰馬,大聲地吼道:“撤!”
3000名將士,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1000名騎兵率先返迴入城,再緊接著是1000名弓箭手,最後則是1000名盾牌手。
冉閔見姚益生大軍退去,遂喝道:“走!”
眾人返迴軹關,劉俊和劉寧二人見冉閔到來,於是連忙上前迎接,擺下酒席,招待冉閔。
“陛下,如此說來,我們明日便與姚益生在黃河邊上展開決戰?”
劉寧驚訝地問道。
冉閔點頭,並未迴答。
此時,劉俊卻是說道:“這不會是姚襄的誘兵之計吧!”
冉閔搖頭,說道:“應該不會,明日我們舉全城之力,與姚襄大軍決一死戰,不斬殺姚益生,不打怕姚襄,軹關從此以後難有安寧之日。”
劉俊與劉寧二人聽罷,也是點了點頭,同意冉閔的決定。
如今黃河封凍,如果不打敗、不打怕他們,姚襄大軍隨時都可以踏過黃河,進攻軹關。
次日一早,冉閔留下劉寧的長子劉戰帶領100名匈奴將士,協助劉俊一起防守軹關。
而其它的1400名匈奴將士以及唿延信帶領的80名斥候一同走出軹關,直向黃河邊而來。
來到黃河邊上,隻見姚襄大軍早已走出孟津關,排列完畢。
最前方仍然是1000名盾牌手,個個左手持盾,右手持矛。
其後是1000名弓箭手,個個手持弓箭。
最後則是1000名騎兵,個個身騎戰馬,身穿鎧甲,手持長矛。
冉閔冷哼一聲,大聲地吼道:
“全軍布陣!”
眾將士們聽罷,迅速集合隊伍,擺成前後五排,每排為300人馬。
冉閔如此部署,就是決定利用梯隊部署,先後攻擊,一舉突破姚襄大軍的防線。
黃河對麵的姚益生見罷,一陣冷笑,卻是裝作大驚地樣子,大聲地喝道:
“冉閔,你哪兒來的這麽多的將士?”
冉閔聽罷,哈哈大笑道:“你不是想與我一決雌雄嗎?”
姚益生繼續裝作大驚的樣子,連連喝道:“全軍快撤!全軍快撤!”
眾將士們聽罷,皆一股腦地向後跑去,再也無先前整齊的隊形。
而後,姚益生對著冉閔大聲地喝道:
“冉閔,你等著,待我明日再集結大軍,我們決一死戰,不死不休!”
說罷,便拍馬跑去。
“陛下,要不要追擊?”劉寧問道。
冉閔也是心中疑惑,不知姚益生這到底是何原因,如此倉惶逃竄?
“不,姚益生這是故意的,他就是想要我們追擊,待到我們駛到黃河中央時,他再反手一擊,乘機射殺我們。”
劉寧聽後,也是點頭說道:
“也是,冰麵太滑,不利於戰馬奔馳。若是我們衝到黃河的中央,他們再組織反擊,那我們可就損失大了。”
姚益生大軍退去,冉閔帶領將士們堅守一日,也未見姚益生大軍再次走出孟津關,這才引兵返迴軹關。
次日一早,冉閔繼續帶領1500名將士駛出軹關,來到黃河岸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姚益生手持長矛,大聲地喊道:
“將士們,冉閔不過百人,現在與我一同出擊,斬殺了冉閔!”
城門外的眾將士聽罷,迅速上前,打開城門。
城門口處,早已有3000名將士集合完畢。
最先走出城門的是1000名盾牌手,眾將士左手持盾,右手持矛,如此既是盾牌手,又是長槍手。
其後走出城門的是1000名弓箭手,將士們個個手持弓箭,身背箭壺。
最後走出城門的是1000名騎兵,所有馬匹之上皆釘有馬蹄鐵,鞍韉左右兩側皆配有木馬鐙。
慕容恪為了籠絡姚襄,早有兩個月前第一次洛陽之盟時,便已將馬蹄鐵和雙馬鐙的秘密告訴了姚襄。
姚襄見罷,頓時大喜,並親自檢驗了一番,感覺有了雙馬鐙之後,騎在戰馬之上作戰猶如站在地麵上一樣,身體有所依托,戰鬥力成倍增加。
姚襄見慕容恪心意滿滿,心中大喜,於是滿口答應了慕容恪的要求。
經過兩個月的準備,姚襄已製作了5000副木馬鐙和馬蹄鐵。
一個時辰之後,3000名將士已經完全駛出孟津關,並排好隊列,開始向前推進。
冉閔正準備離去,隻見孟津關城門大開,無數的將士從城門處湧出,密密麻麻,猶如黑色的螞蟻一般。
冉閔身邊總共有70名將士,縱使冉閔再多勇猛,他也沒有把握在這黃河冰麵之上能夠完全斬殺對方數千名將士。
於是,冉閔冷哼一聲,對唿延信說道:
“你速速派人前往軹關,叫劉寧將200名破陣營的玄甲騎兵派來。”
唿延信得令,於是又派一名斥候立即前往軹關。
一個時辰之後,孟津關內3000名將士已經全部出關,列隊完畢,向前推來。
虎威將軍寇頭男也帶領著200名破陣營的玄甲騎兵來到了黃河岸邊。
冉閔見200名破陣營的玄甲騎兵到來,頓時長出了一口氣,心中一鬆。
雖然對方姚襄將士密密麻麻,約有三四千人之多。
但是,冉閔有足夠的信心帶領這200名破陣營的玄甲騎兵一舉擊破對方的防線。
“大軍後退一裏地!”冉閔大聲地喝道。
冰麵上並不適合騎兵作戰,所以冉閔決定後退一裏地,放姚襄大軍過來。
可是,姚益生來到黃河岸邊後,見冉閔帶兵後退,卻是大聲地喝道:
“全軍停止前進!”
一時之間,兩軍在黃河兩岸對峙,誰也沒有踏過黃河,率先發起進攻。
“冉閔,今年夏天新城(今河南省伊川縣)之仇,你可記得?”
姚益生身騎戰馬,走出隊列,大聲地喝道。
冉閔聽罷,哈哈大笑道:“敗軍之將,還敢口出狂言?”
姚益生聽後卻是不怒不火,繼續大喊道:“冉閔,此仇不報,我誓不為人。”
而後,姚益生抬頭看向已經西斜的太陽,又道:
“如今日頭已遲,你若有種,我們明天在此決一死戰,不死不休,可敢?”
冉閔收住笑容,冷聲答道:“好!我們明天在此決戰,決一雌雄,不見不散!”
姚益生也是答道:“好,既然如此,我們明天再戰!”
說罷,姚益生勒迴戰馬,大聲地吼道:“撤!”
3000名將士,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1000名騎兵率先返迴入城,再緊接著是1000名弓箭手,最後則是1000名盾牌手。
冉閔見姚益生大軍退去,遂喝道:“走!”
眾人返迴軹關,劉俊和劉寧二人見冉閔到來,於是連忙上前迎接,擺下酒席,招待冉閔。
“陛下,如此說來,我們明日便與姚益生在黃河邊上展開決戰?”
劉寧驚訝地問道。
冉閔點頭,並未迴答。
此時,劉俊卻是說道:“這不會是姚襄的誘兵之計吧!”
冉閔搖頭,說道:“應該不會,明日我們舉全城之力,與姚襄大軍決一死戰,不斬殺姚益生,不打怕姚襄,軹關從此以後難有安寧之日。”
劉俊與劉寧二人聽罷,也是點了點頭,同意冉閔的決定。
如今黃河封凍,如果不打敗、不打怕他們,姚襄大軍隨時都可以踏過黃河,進攻軹關。
次日一早,冉閔留下劉寧的長子劉戰帶領100名匈奴將士,協助劉俊一起防守軹關。
而其它的1400名匈奴將士以及唿延信帶領的80名斥候一同走出軹關,直向黃河邊而來。
來到黃河邊上,隻見姚襄大軍早已走出孟津關,排列完畢。
最前方仍然是1000名盾牌手,個個左手持盾,右手持矛。
其後是1000名弓箭手,個個手持弓箭。
最後則是1000名騎兵,個個身騎戰馬,身穿鎧甲,手持長矛。
冉閔冷哼一聲,大聲地吼道:
“全軍布陣!”
眾將士們聽罷,迅速集合隊伍,擺成前後五排,每排為300人馬。
冉閔如此部署,就是決定利用梯隊部署,先後攻擊,一舉突破姚襄大軍的防線。
黃河對麵的姚益生見罷,一陣冷笑,卻是裝作大驚地樣子,大聲地喝道:
“冉閔,你哪兒來的這麽多的將士?”
冉閔聽罷,哈哈大笑道:“你不是想與我一決雌雄嗎?”
姚益生繼續裝作大驚的樣子,連連喝道:“全軍快撤!全軍快撤!”
眾將士們聽罷,皆一股腦地向後跑去,再也無先前整齊的隊形。
而後,姚益生對著冉閔大聲地喝道:
“冉閔,你等著,待我明日再集結大軍,我們決一死戰,不死不休!”
說罷,便拍馬跑去。
“陛下,要不要追擊?”劉寧問道。
冉閔也是心中疑惑,不知姚益生這到底是何原因,如此倉惶逃竄?
“不,姚益生這是故意的,他就是想要我們追擊,待到我們駛到黃河中央時,他再反手一擊,乘機射殺我們。”
劉寧聽後,也是點頭說道:
“也是,冰麵太滑,不利於戰馬奔馳。若是我們衝到黃河的中央,他們再組織反擊,那我們可就損失大了。”
姚益生大軍退去,冉閔帶領將士們堅守一日,也未見姚益生大軍再次走出孟津關,這才引兵返迴軹關。
次日一早,冉閔繼續帶領1500名將士駛出軹關,來到黃河岸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