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皇宮。
燕皇慕容儁緊急召見大將軍慕容恪。
“四弟,如今慕容評二次圍剿冉閔失利,更有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二人至此下落不明,朝中大臣怨聲載道,紛紛要求重處慕容評。
此事你怎麽看?”
慕容恪聽罷,沉思多時,遂道:
“叔父雖然二次戰敗,但畢竟叔父是我慕容家的近親,也是兄長您的堅定支持者。
若是您重重處罰叔父,隻怕那些支持您的官員會人人自危,離您而去,於國不利啊!”
燕皇慕容儁聽罷,心中也是明白,這也正是他的難處,所以才叫來慕容恪商議。
“那如何處治才是?”
慕容恪聽罷,並沒有直接迴答燕皇慕容儁的問題,而是微笑道:
“雖然叔父圍剿冉閔失利,折損了不少的兵馬和錢糧,但叔父也並不是一無所獲。反而我認為叔父的功勞甚大!”
“功勞甚大,這是什麽意思?”
燕皇慕容儁疑惑地問道。
慕容恪道:“兄長,我慕容鮮卑是草原民族,自小在草原上放牧長大,戰馬就是我們的夥伴。
當然,我燕國的將士也是以騎兵為主。
但是,您也知道,戰馬奔跑久了,蹄子就會磨損。如此,戰馬無法使用,會嚴重影響我軍的戰鬥力。”
燕皇慕容儁聽後,再次疑惑地問道:“這跟處罰慕容評有什麽關係?”
慕容恪微笑道:“叔父慕容評為人心細如發,善於觀察和發現各種事物。
就在他圍剿冉閔之時,竟然無意中發現了一件偉大的發明,這對於我們燕國騎兵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什麽發現?”燕皇慕容儁驚訝地問道。
“是一種可以釘在馬掌之上的鐵塊,名為馬蹄鐵。
剛剛牙門將軍慕容塵在押解討逆將軍支烏那迴來之時,將馬蹄鐵拿給我看。
我觀戰馬的四蹄釘上馬蹄鐵後,果然不會再磨損。
如此,有了馬蹄鐵後,我們的騎兵就可以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再也不用擔心戰馬的馬蹄磨損了。”
“噢?竟然如此神奇?”
燕皇慕容儁也是高興地說道。
慕容恪微微一笑,又道:“其實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燕皇慕容儁興趣大發,於是接著問道:“那什麽才是最重要的?”
慕容恪道:“我們的騎兵在身騎戰馬之時,由於雙腿懸空,身體無法固定在戰馬之上。
所以,戰馬奔跑之時,常常需要用左手來抓住馬鬃或是抓住韁繩,如此隻能單手揮舞兵器而雙手無法同時使用武器,這對使用長矛的將士來說,極為不利。
另外,戰馬在奔跑之時,將士若是坐立不穩,也有隨時掉下馬背的可能。
這在戰場上都是很危險的。”
燕皇慕容儁點了點頭,卻是沒有再問,而是細細地聽慕容恪的講述。
慕容恪接著道:
“叔父慕容評在圍攻野王之時,抓獲了幾匹冉閔的戰馬,卻發現冉閔的眾騎兵皆使用雙馬鐙。”
“雙馬鐙?這是什麽東西?”
燕皇慕容儁控製不住內心的好奇,連忙問道。
慕容恪道:“就是在馬鞍的左右兩側各安裝一個鐵馬鐙或是木馬鐙。
如此,將士們騎上戰馬之後,雙腳便可踩在雙馬鐙上,戰馬奔跑之時,可以與戰馬同時上下起伏。
同時,還可以鬆開左手,雙手持矛,與敵戰鬥而不用擔心掉下馬背。”
燕皇慕容儁瞪大眼睛,好奇地問道:“這麽神奇?”
慕容恪點了點頭,說道:
“就在剛才,我已經親身感受了一番,確實很是神奇。
我相信,待我們燕國的騎兵全部裝備完馬蹄鐵和雙馬鐙後,戰鬥力將會得到大大提高。
到了那時,消滅冉閔指日可待,根本不用畏懼。”
燕皇慕容儁聽後,哈哈大笑道:
“如此說來,四弟已經做好了再次討伐冉閔的準備?”
慕容恪點頭,說道:“不錯,我準備待到所有的騎兵全部裝備完馬蹄鐵和雙馬鐙後,便率領大軍開始再次討伐冉閔。 ”
燕皇慕容儁聽後,欣喜如狂,慕容恪主動領命,親自討伐冉閔,這是他最近一些時日來感到最為高興的一件事。
慕容恪用兵如神,從軍二十餘年來,無一敗績,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若是由慕容恪親自率兵討伐冉閔,燕皇慕容儁相信必定會馬到成功。
冉閔,就如同一隻魔鬼一樣,成天繞在他的心頭之上,叫他寢食不安。
如果消滅了冉閔,那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並且一統天下,近在眼前。
“那到底怎麽處治慕容評,堵住眾大臣之口呢?”
慕容恪道:“我一個月後將率兵出發,如今前線無人管理,陛下可叫慕容評暫居新樂城(今河南省新鄉市)。”
燕皇慕容儁聽後,點頭表示同意。
慕容恪剛剛離開,一位太監上前,對著燕皇慕容儁說道:
“皇後今夜備下酒席,邀請陛下共同賞月。”
燕皇慕容儁心情大好,遂道:“起駕!”
這一日,正是八月十五,月懸高空,明亮如鏡。
皇後可足渾氏早已香湯沐浴,渾身散發著一股誘人的香味。
皇後可足渾氏全身披金戴銀,頭插金步搖,走起路來一搖三擺,金步搖一搖三晃,更顯得嫵媚動人。
慕容鮮卑好戴金步搖,這也是慕容鮮卑氏的傳統。
當然,這也與慕容氏的起源有關。
關於慕容氏的來源,說法眾多。
一是傳說鮮卑一族的首領大人名叫柯最闕,因居住在慕容寺,便以此為姓氏,稱慕容氏。
二是傳說鮮卑國主自稱是“慕二儀之道,繼三光之容”,因此以“慕容”為稱號,稱慕容單於。
鮮卑國在後來被稱作鮮卑慕容部,部族人稱慕容氏。
三是據說當時北方的漢人流行頭戴步搖冠(一種帶有懸垂裝飾物的帽子)。
慕容鮮卑部的首領莫護跋見了非常喜歡,也做了一頂步搖冠整天戴在頭上。
部落裏的鮮卑族人見他這種打扮,都稱他為“步搖”。
因當地語言“步搖”同“慕容”讀音相近,所以傳到後來就成了“慕容”。
從此之後,莫護跋的族人便幹脆以慕容作為部落的名稱。
第三種說法,看似最為荒唐,但其實最具有真實性。
因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被冠以慕容姓氏的人物便是莫護跋的兒子——慕容木延。
燕皇慕容儁緊急召見大將軍慕容恪。
“四弟,如今慕容評二次圍剿冉閔失利,更有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二人至此下落不明,朝中大臣怨聲載道,紛紛要求重處慕容評。
此事你怎麽看?”
慕容恪聽罷,沉思多時,遂道:
“叔父雖然二次戰敗,但畢竟叔父是我慕容家的近親,也是兄長您的堅定支持者。
若是您重重處罰叔父,隻怕那些支持您的官員會人人自危,離您而去,於國不利啊!”
燕皇慕容儁聽罷,心中也是明白,這也正是他的難處,所以才叫來慕容恪商議。
“那如何處治才是?”
慕容恪聽罷,並沒有直接迴答燕皇慕容儁的問題,而是微笑道:
“雖然叔父圍剿冉閔失利,折損了不少的兵馬和錢糧,但叔父也並不是一無所獲。反而我認為叔父的功勞甚大!”
“功勞甚大,這是什麽意思?”
燕皇慕容儁疑惑地問道。
慕容恪道:“兄長,我慕容鮮卑是草原民族,自小在草原上放牧長大,戰馬就是我們的夥伴。
當然,我燕國的將士也是以騎兵為主。
但是,您也知道,戰馬奔跑久了,蹄子就會磨損。如此,戰馬無法使用,會嚴重影響我軍的戰鬥力。”
燕皇慕容儁聽後,再次疑惑地問道:“這跟處罰慕容評有什麽關係?”
慕容恪微笑道:“叔父慕容評為人心細如發,善於觀察和發現各種事物。
就在他圍剿冉閔之時,竟然無意中發現了一件偉大的發明,這對於我們燕國騎兵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什麽發現?”燕皇慕容儁驚訝地問道。
“是一種可以釘在馬掌之上的鐵塊,名為馬蹄鐵。
剛剛牙門將軍慕容塵在押解討逆將軍支烏那迴來之時,將馬蹄鐵拿給我看。
我觀戰馬的四蹄釘上馬蹄鐵後,果然不會再磨損。
如此,有了馬蹄鐵後,我們的騎兵就可以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再也不用擔心戰馬的馬蹄磨損了。”
“噢?竟然如此神奇?”
燕皇慕容儁也是高興地說道。
慕容恪微微一笑,又道:“其實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燕皇慕容儁興趣大發,於是接著問道:“那什麽才是最重要的?”
慕容恪道:“我們的騎兵在身騎戰馬之時,由於雙腿懸空,身體無法固定在戰馬之上。
所以,戰馬奔跑之時,常常需要用左手來抓住馬鬃或是抓住韁繩,如此隻能單手揮舞兵器而雙手無法同時使用武器,這對使用長矛的將士來說,極為不利。
另外,戰馬在奔跑之時,將士若是坐立不穩,也有隨時掉下馬背的可能。
這在戰場上都是很危險的。”
燕皇慕容儁點了點頭,卻是沒有再問,而是細細地聽慕容恪的講述。
慕容恪接著道:
“叔父慕容評在圍攻野王之時,抓獲了幾匹冉閔的戰馬,卻發現冉閔的眾騎兵皆使用雙馬鐙。”
“雙馬鐙?這是什麽東西?”
燕皇慕容儁控製不住內心的好奇,連忙問道。
慕容恪道:“就是在馬鞍的左右兩側各安裝一個鐵馬鐙或是木馬鐙。
如此,將士們騎上戰馬之後,雙腳便可踩在雙馬鐙上,戰馬奔跑之時,可以與戰馬同時上下起伏。
同時,還可以鬆開左手,雙手持矛,與敵戰鬥而不用擔心掉下馬背。”
燕皇慕容儁瞪大眼睛,好奇地問道:“這麽神奇?”
慕容恪點了點頭,說道:
“就在剛才,我已經親身感受了一番,確實很是神奇。
我相信,待我們燕國的騎兵全部裝備完馬蹄鐵和雙馬鐙後,戰鬥力將會得到大大提高。
到了那時,消滅冉閔指日可待,根本不用畏懼。”
燕皇慕容儁聽後,哈哈大笑道:
“如此說來,四弟已經做好了再次討伐冉閔的準備?”
慕容恪點頭,說道:“不錯,我準備待到所有的騎兵全部裝備完馬蹄鐵和雙馬鐙後,便率領大軍開始再次討伐冉閔。 ”
燕皇慕容儁聽後,欣喜如狂,慕容恪主動領命,親自討伐冉閔,這是他最近一些時日來感到最為高興的一件事。
慕容恪用兵如神,從軍二十餘年來,無一敗績,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若是由慕容恪親自率兵討伐冉閔,燕皇慕容儁相信必定會馬到成功。
冉閔,就如同一隻魔鬼一樣,成天繞在他的心頭之上,叫他寢食不安。
如果消滅了冉閔,那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並且一統天下,近在眼前。
“那到底怎麽處治慕容評,堵住眾大臣之口呢?”
慕容恪道:“我一個月後將率兵出發,如今前線無人管理,陛下可叫慕容評暫居新樂城(今河南省新鄉市)。”
燕皇慕容儁聽後,點頭表示同意。
慕容恪剛剛離開,一位太監上前,對著燕皇慕容儁說道:
“皇後今夜備下酒席,邀請陛下共同賞月。”
燕皇慕容儁心情大好,遂道:“起駕!”
這一日,正是八月十五,月懸高空,明亮如鏡。
皇後可足渾氏早已香湯沐浴,渾身散發著一股誘人的香味。
皇後可足渾氏全身披金戴銀,頭插金步搖,走起路來一搖三擺,金步搖一搖三晃,更顯得嫵媚動人。
慕容鮮卑好戴金步搖,這也是慕容鮮卑氏的傳統。
當然,這也與慕容氏的起源有關。
關於慕容氏的來源,說法眾多。
一是傳說鮮卑一族的首領大人名叫柯最闕,因居住在慕容寺,便以此為姓氏,稱慕容氏。
二是傳說鮮卑國主自稱是“慕二儀之道,繼三光之容”,因此以“慕容”為稱號,稱慕容單於。
鮮卑國在後來被稱作鮮卑慕容部,部族人稱慕容氏。
三是據說當時北方的漢人流行頭戴步搖冠(一種帶有懸垂裝飾物的帽子)。
慕容鮮卑部的首領莫護跋見了非常喜歡,也做了一頂步搖冠整天戴在頭上。
部落裏的鮮卑族人見他這種打扮,都稱他為“步搖”。
因當地語言“步搖”同“慕容”讀音相近,所以傳到後來就成了“慕容”。
從此之後,莫護跋的族人便幹脆以慕容作為部落的名稱。
第三種說法,看似最為荒唐,但其實最具有真實性。
因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被冠以慕容姓氏的人物便是莫護跋的兒子——慕容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