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中,姚襄熱情地招待了大燕國的牙門將軍慕容塵。


    “慕容將軍,請坐!”


    慕容塵狠狠地瞪了一眼姚襄身邊的權翼,隻見權翼微微一笑,麵不改色。


    慕容塵看向姚襄,俯身拱手道:“多謝明公!”


    明公,是對身份高貴之人的一種敬稱,但並不是說誰都可以擔得起明公二字。


    至少,對方也是公爵之位,才可擔得起明公二字。


    如桓溫乃是臨賀郡公,所以可以敬稱為明公。


    而對方若是列侯之位,隻能稱之為某侯。


    如曹操曾對眾大臣說,他之畢生願望,就是死後墓碑之上能夠刻下“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


    如今姚襄叛離晉室,又未能稱王稱帝,所以慕容塵稱唿姚襄為明公,實則是抬高了姚襄之位。


    姚襄聽罷,哈哈大笑,心中甚是高興。


    眾人坐定,慕容塵喝了一口酒,抬頭說道:


    “我素聞明公博學多識,今日心中有一困惑,不知明公可為我解釋一番。”


    姚襄眼珠子一轉,不知慕容塵有何套路,於是故作大度地笑道:


    “慕容將軍真是過獎了,博學多識倒是談不上,隻不過我小時候倒是學過一些儒家經典之學,不知慕容將軍有何困惑?”


    慕容塵微微一笑,遂道:“請問明公,唇亡齒寒是何意?”


    姚襄聽罷,心中明白,慕容塵這是想借“唇亡齒寒”之意來說動自己,與燕國一同合擊冉閔罷了。


    “哈哈哈哈……”


    姚襄一陣大笑,而後手撫短須,說道:


    “春秋時晉國的南麵有兩個小國,一個名叫虞國,另一個名叫虢(guo)國。


    這兩個國家山水相鄰,又都是周室的後代,所以世代以來和睦相處。


    但是虢國的國君卻是個狂妄自大之人,經常襲擾晉國。晉獻公心中很是生氣,想消滅了虢國。


    於是晉獻公問大夫荀息:我想派兵消滅了虢國,你看如何?


    荀息說:虞、虢兩國關係要好,若是我們想要攻打虢國,虞國一定會來援助。


    晉獻公說:那該如何是好?


    荀息說:我們攻打虢國,必須要經過虞國,而虞國的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


    您可以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向他借路攻打虢國,他不會不答應的。


    這樣一來,虢國就會猜疑虞國,虞國也就不會幫助虢國了。


    晉獻公聽後,非常高興,於是派大夫荀息出使虞國,並送上一匹千裏馬和一雙名貴的玉璧。


    虞國國君見後,貪心大起,果然借道給晉國。


    晉獻公派出大軍討伐虢國,而後在迴師之時又順便消滅了虞國。


    這便是唇亡齒寒的典故,比喻雙方利害關係密切,猶如唇齒,若是嘴唇沒有了,牙齒自然就會感覺到寒冷。”


    慕容塵微微一笑,沒想到姚襄這麽快就被自己引上道來。


    慕容塵聽罷,笑道:“請問明公,我們燕國與明公,可否稱得上唇齒關係?”


    姚襄答道:“那是自然。”


    慕容塵點了點頭,說道:


    “桓溫北伐,意欲蕩平北地,消滅我們五胡之國,我們鮮卑、氐、羌都是桓溫的敵人。


    同理,冉閔頒發殺胡令,意欲斬盡我們五胡之人,我們同樣也是冉閔的敵人。


    所以說,我們五胡之人便猶如這唇齒一般,一國榮則俱榮,一國辱則皆辱。


    明公,您認為我說得可有道理?”


    姚襄撫須道:“慕容將軍說得甚有道理。當初桓溫伐秦,而秦國與我羌人則猶如唇齒,秦滅則我羌人不存。


    所以,我偷偷帶人前出武關,截斷了桓溫的後軍和補給線,致使桓溫兵敗關中,不得不向東撤退。”


    慕容塵聽罷,還未等姚襄繼續說道,便又道:


    “桓溫帶兵進攻洛陽,冉閔聞之,帶兵前來援助。我燕國上庸王聽說洛陽緊張,明公腹背受敵。


    所以,上庸王聽從明公參軍權翼之計,派兵襲擊野王,迫使冉閔返迴,解除了洛陽之危。


    我燕國與明公算不算唇齒相依呢?”


    姚襄聽罷,點了點頭,正色說道:


    “燕國之恩,我姚襄始終記在心中。若是燕國有難,有姚襄也不可能坐視不管。”


    慕容塵聽罷,心中生氣,桓溫帶兵屯居於虎牢關,而後派出大軍準備強渡黃河,配合冉閔東西夾擊懷縣。


    姚襄坐視不理,也不派出一兵一卒前來營救,如今卻說“燕國之恩他姚襄記在心中”,真是沒想到姚襄的臉皮竟然如此之厚,真是恬不知恥!


    慕容塵壓住心中的怒火,臉色平靜的說道:


    “明公,如今冉閔返迴野王,我軍已經退至沁河之東。而桓溫屯兵虎牢關,又派出重兵意欲渡過黃河,配合冉閔對我燕國進行東西夾擊。


    若我燕國戰敗,撤出野王之地,你說他們下一步又該如何行動?”


    姚襄聽罷,裝作驚訝地樣子,問道:“又該如何?”


    慕容塵看向裝傻的姚襄,一陣冷笑,遂道:


    “若我是冉閔,解除野王之危後,必定會派一支軍隊,渡過黃河,守住函穀關,斷絕秦國支援之路。


    而後再派大軍東進,從西側對洛陽發起進攻。


    而桓溫則帶領大軍從虎牢關向西進發,從東側對洛陽發起進攻。


    如此,請問明公,若是沒有我燕國和秦國之助,明公能否守得住洛陽?”


    姚襄聽罷,臉色大變,謙虛地問道:“請慕容將軍指教!”


    慕容塵微微一笑,見自己說動了姚襄,於是這才慢慢說道:


    “前期我們捉住了一名冉閔部下的校尉,經過詳細詢問,才得以知道,冉閔與桓溫早就已經達成共識,先擊敗我們燕國,解除野王之危以後,再率兵同時進攻洛陽。”


    姚襄聽罷,頓時大驚,“你說得可是真的?”


    慕容塵笑道:“消息真不真,明公自可判斷。不過明公也知道,洛陽是晉朝的舊都,晉室的皇陵仍在洛陽之地。


    收複洛陽,修葺皇陵,可是晉朝人的夢想啊!


    以前的殷浩如此,如今的桓溫亦是如此。”


    姚襄聽罷點頭,確定慕容塵所說得是真的。


    畢竟,姚襄以前歸附晉室,乃是殷浩的手下,殷浩北伐的第一任務就是占領洛陽,修葺晉室皇陵。


    “慕容將軍,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麽辦?”姚襄問道。


    慕容塵微笑道:“如今桓溫帶領大軍準備渡過黃河,進攻我燕國。


    此時,明公若能派出一支軍隊,攻打虎牢關,牽製桓溫,令他不能支援冉閔。


    如此,我燕國便可集中精力對付冉閔,令他不能渡過沁河,東進不得。


    隻在這樣,我們四方才能形成對峙之勢,相互牽製,方能保證河洛之地的安全。”


    姚襄聽罷,思考多時,點了點頭,這才說道:


    “請慕容將軍返迴,告訴上庸王,就說我姚襄即日便派出軍隊,東進虎牢關,牽製桓溫。”


    慕容塵聽罷,心中大喜,自己這一趟可真是沒有白來。


    次日,姚襄果然點齊2萬步騎直赴虎牢關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