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笑道:“走,我們去看看那皇甫顯宗!”


    二人來到沁河之邊,隻見黑虎手持雙刀,站立一旁。


    而皇甫顯宗則爬伏在地麵之上,雙手雙腿被反捆一起,身體佝僂,活像一隻大活蝦。


    肩膀之上,鮮血已經凝固,染紅了皇甫顯宗的衣甲。


    “哼!皇甫顯宗?”


    冉閔將長槊插在地上,而後坐在皇甫顯宗的麵前,口氣戲謔地問道。


    皇甫顯宗聽罷,轉過頭去,卻是不答。


    “哼!哼!哼!”


    冉閔又是一陣冷哼,從腰間解下酒壺,而後仰起頭來,“咕咕咕”的一陣狂飲。


    “啊!真是爽快!”


    酒水下肚,冉閔隻覺得一陣舒爽襲上心頭,全身的疲憊一掃而光。


    “給!”


    冉閔隨手一揮,將酒壺扔給張蠔。


    張蠔伸手接住酒壺,也是仰首狂飲,直到將酒壺中的所有酒水喝完,這才將酒壺扔在地上,高興地大聲說道:


    “真是過癮!”


    冉閔聽罷,微微一笑,看向皇甫顯宗,隻見皇甫顯宗口唇發白,不經意地用舌頭舔了舔嘴唇。


    “咕咚”一聲,皇甫顯宗的喉結一動,傳來一陣細微的響聲。


    冉閔看向皇甫顯宗,一陣冷笑,自顧自地說道:


    “皇甫嵩,字義真,安定郡人氏,出身將門世家,性耿直,事勤勉。


    身曆靈、少、獻三帝,忠於朝廷,平定黃巾之亂,屢建戰功;為人剛直不阿,敢於上書諫言;不置親信,門無留客;憂國扶民,德布天下。


    雖沉浮宦海,多被誣陷,但忠心不移,時人皆稱其忠賢廉明。


    死後百年,芳名流傳,人皆仰慕,也是我冉閔一生之偶像。”


    說罷,冉閔遂即又長歎一聲,接著說道:


    “唉!可惜啊!可惜!皇甫嵩一生忠心為國,旨在複興大漢,萬年昌盛。


    可是卻想不到他的子孫後代卻投靠異族,助紂為虐,為虎作倀,殘殺同胞。


    不知皇甫嵩將軍知道他的後代如此,作何想法?


    簡直是悲哀啊!悲哀!可惜!可歎!可恨啊!”


    “住嘴!”


    冉閔剛剛說完,隻見皇甫顯宗大喝道:“要殺便殺,要剮便剮,莫要在此侮辱我的祖先!”


    “祖先?你還知道皇甫嵩是你的祖先?呸!”


    一旁的張蠔聽罷,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惡狠狠地罵道。


    “父親,讓我親手宰了這個有辱祖先的不孝之孫!”


    說罷,張蠔從腰間抽出戰刀,直向皇甫顯宗砍去。


    “慢!”


    冉閔抬手阻止,慢慢地說道:“還是算了吧,若是皇甫嵩老將軍在天有靈,他一定會親自懲罰他的後代的!”


    皇甫顯宗一聽,頓時一愣,一種莫名的害怕襲上心頭。


    就在這時,劉寧和呂護等人到來,見到冉閔,一個個臉上盡帶喜色。


    “陛下,這是何人?”劉寧問道。


    冉閔微微一笑,說道:“皇甫嵩老將軍的不孝子孫皇甫顯宗!”


    “皇甫顯宗?”


    呂護聽罷,看向皇甫顯宗,說道:“你既為皇甫顯宗,為何要效力於燕國?”


    皇甫顯宗聽罷,羞愧難當,扭過頭去,雙眼緊閉,卻是一言不發。


    就在這時,隻聽得張蠔說道:“都忘了自己的祖先了,還顯個屁宗啊!”


    “唉!”


    冉閔長歎一聲,說道:“莫要再議論他了,不要壞了我們的好心情。”


    眾人聽罷,皆都看了皇甫顯宗一眼,眼神之中充滿了鄙夷之色。


    “寇頭男將軍迴來嗎?”冉閔又問。


    在沁河的東岸,還駐紮有鮮於和鳴帶領的3000名騎兵,襲擊慕容鮮卑大營之後,冉閔帶領眾將士前來支援張蠔,並同時派出寇頭男帶領100名將士前出,偵察鮮於和鳴眾部,防止他們前來支援。


    “還沒有。”劉寧搖了搖頭。


    冉閔看了一眼皇甫顯宗,而後站起身來,看向張蠔,說道:


    “麵具張,你速速組織本部人馬,隨我前出,防止慕容鮮卑騎兵來襲!”


    而後又轉頭看向劉寧和呂護二人,說道:


    “你們二人迅速組織將士們打掃戰場,繳獲戰馬,隨後到來。”


    劉寧、呂護和張蠔三人聽罷,齊聲答是,而後分開行動。


    半個時辰之後,張蠔已經組織將士們集合完畢,清點人數,僅餘950多人,450名將士為之戰死。


    此時的冉閔,來不及心疼死去的將士,遂大聲地喝道:


    “全體將士,隨我出發!”


    眾將士聽見將跟隨冉閔陛下一起作戰,一個個士氣大振,齊聲喊道:


    “喏——”


    冉閔、張蠔、野王十八騎、100名玄甲將士以及950名騎兵排成長長的一隊,沿著沁河向南進發。


    行走約十裏地,隻見前方奔來數匹戰馬,一名將士見到冉閔,大聲地喝道:


    “陛下,前方五裏地發現慕容鮮卑騎兵。”


    冉閔聽後,頓時大喜,連忙問道:“他們有多少人馬?”


    那名將士說道:“他們沿著沁河而來,密密麻麻,前後共有數裏地之長,至少在千名騎兵以上。”


    “嘿嘿!”


    冉閔一陣高興,“千名騎兵,正好乘此機會全部消滅了他們。”


    冉閔轉頭,看向眾將士,說道:


    “眾位將士們,前方五裏地發現慕容鮮卑騎兵,讓我們一舉擊敗他們,全部剁成肉泥,好不好?”


    眾將士們聽罷,一個個高舉手中的長矛,大聲地喝道:


    “好!”


    千人齊喊,聲動天地。


    遠處的討逆將軍支烏那和鮮於和鳴二人正帶領著1200多名騎兵沿著沁河北上,忽然聽到遠處的呐喊之聲,頓時大驚。


    “難道戰鬥已經結束呢?”


    討逆將軍支烏那心中一陣發慌。


    原來,支烏那自逃離慕容鮮卑大營之後,沿著沁河南下,找到了駐紮在沁河東岸的鮮於和鳴。


    而後將冉閔偷襲軍營之事詳細地向鮮於和鳴講述了一番。


    鮮於和鳴聽罷,頓時大驚,因為按照支烏那的說法,冉閔大軍可是暗中渡過沁河,穿過自己的防區到達太行山腳下的。


    “這不可能!”鮮於和鳴大聲地吼道。


    支烏那臉色一沉,冷聲說道:“事實擺在眼前,你還想抵賴?”


    鮮於和鳴看向陰沉著臉的支烏那,心中一陣發慌。


    此時,支烏那突然冷聲說道:


    “鮮於將軍,還不快快集合本部人馬?”


    鮮於和鳴心中大急,可是他手下的3000名騎兵分散在沁河以東80裏的防線之上,若是全部集合,隻怕需要整整一天時間。


    “可是,大軍分散……”


    鮮於和鳴剛剛說到一半,隻聽支烏那大喝一聲:


    “沒有什麽可是,能集合多少算多少!”


    鮮於和鳴愣在原地,連忙地點頭。


    支烏那見自己說得有些重了,畢竟鮮於和鳴可是鮮於亮的兒子,於是心思一轉,柔聲說道:


    “快去吧,皇甫將軍還帶領著3000名騎兵,應該還能夠支撐一段時間。”


    鮮於和鳴見支烏那說得有理,於是立即跑出帳篷,一邊召集騎兵,一邊帶兵北上。


    等快要到達太行山腳下之時,已經集結了1200名將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