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此時的慕容評已經迴到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之中。


    前日一番戰鬥,可真是把慕容評嚇了個半死。


    雖然自己帶領1.1萬名騎兵斷後,而冉閔手下僅有2000騎兵。


    以1.1萬騎兵對戰對方2000騎兵,雖然己方人數占優,但慕容評並沒有取勝的把握。


    畢竟,冉閔之勇那可不是以人馬多少來衡量的。


    當年,冉閔僅帶千餘騎兵對戰石琨7萬大軍,斬首對方3000餘人。


    後來,冉閔又帶1萬步騎對戰劉顯7萬將士,斬首3萬餘人。


    廉台一戰,冉閔僅帶1萬步騎兵,對戰慕容恪14萬騎兵,且猶能十戰十捷。


    汾河河穀一戰,冉閔僅帶領千餘匈奴騎兵,擊敗慕輿根1萬大軍,斬首6000餘人。


    軹道一戰,冉閔僅帶500匈奴將士,擊敗慕容廣5000騎兵,斬首4000有餘。


    所以說,冉閔的勇猛那不是可以用人數來衡量的,冉閔擊敗10倍之敵,那也是常有之事。


    並且,此次冉閔身旁還有一個麵具之人,那也是具有萬夫不擋之勇。


    若是冉閔和那麵具之人同時發起進攻,自己帶領的1.1萬名騎兵能否擋得住對方的進攻,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不過,令慕容評既感到奇怪又感到驚喜的是,冉閔竟然沒有主動發起攻擊,這令慕容評心中欣喜不已。


    渡過沁河之後,慕容評便留下討逆將軍支烏那帶領5000名步兵負責沁河防線的安全。


    同時令皇甫顯宗帶領3000騎兵和20架霹靂車防守太行山腳下的沁河。


    又令鮮於和鳴二人帶領3000名騎兵防守沁河東岸。


    待一切部署完畢之後,慕容評這才迅速迴到懷縣。


    因為此時,慕容評已經接到斥候來報,桓溫已經在桃花峪渡口開始集結兵馬,搜集船隻達100餘艘。


    一切跡象表明,桓溫已經做好了渡過黃河進攻懷縣的準備。


    一時之間,慕容評兩麵受敵,心中害怕至極,遂令慕容尚德和慕輿長卿二人帶領5000名騎兵和1萬名步兵迅速前至桃花峪渡口,防範桓溫。


    慕容評迴到懷縣,迅速叫來征虜將軍鮮於弓、牙門將軍慕容塵商議。


    “二位,如今冉閔與桓溫同時南北夾擊我軍,你們二人可有什麽好的對策?”


    慕容評問道。


    鮮於弓和慕容塵二人相互一視,搖了搖頭,麵呈難色。


    此時,鮮於弓說道:“冉閔與桓溫二人皆乃當世之梟雄,僅憑我們一軍,恐怕難以抵擋。”


    慕容評聽罷,臉色一變,遂問道:“你的意思是讓我們迅速迴撤,暫避鋒芒?”


    慕容塵聽罷,已知慕容評心生膽怯,遂連忙說道:


    “上庸王,征虜將軍(鮮於弓)的意思是,我們應當迅速聯係姚襄和秦國,共同對付冉閔和桓溫。”


    慕容評聽罷,隻覺一陣臉紅,原來是自己心中害怕,隻想到逃,而沒有想到聯絡友軍。


    慕容評心中隻覺一陣惱火,生氣地說道:


    “姚襄為人奸詐,自私自利,他一邊慫恿我們進攻野王,一邊又告知冉閔,以此減輕洛陽的壓力。


    像他這種人,還有什麽合作的必要?”


    鮮於弓和慕容塵聽罷,二人也是隻覺一陣頭痛。


    三人各自低下頭去,一時之間,竟無一人說話。


    過不多時,慕容塵突然一道靈光閃過腦海,心中一喜,抬起頭來,說道:


    “上庸王,我倒是有一計。”


    慕容評抬頭看向慕容塵,驚喜地問道:


    “你有什麽良策,快快說來。”


    慕容塵道:“我們可以派人前往洛陽,告知姚襄,就說此戰之中,我們捉住了冉閔的一名校尉。


    經過詳細詢問,此人說冉閔準備與桓溫聯手,先擊敗我們燕國,而後再兩路夾擊,進攻洛陽。


    姚襄聽罷,必定會心生害怕,派兵前來進攻桓溫。


    如此,斷去桓溫之患,我們就可以專心地對付冉閔了!”


    慕容評聽罷,頓時大喜,拍手道:


    “好一個唇亡齒寒之計,好!好!好!”


    慕容評一陣心喜,不過隨又愁雲滿麵地看向鮮於弓和慕容塵二人,說道:


    “隻是,我們應該派何人前往才是呢?”


    說罷,慕容評眼睛緊緊地盯向慕容塵。


    慕容塵心中一驚,看到慕容評渴望的眼神,早已心中明白,遂拱手道:


    “侄兒不才,願意前往!”


    慕容評聽罷大喜,遂道:


    “塵兒,如果此次你能說服姚襄出兵進攻桓溫,我便上報陛下,封你為鎮南將軍,可好?”


    慕容塵聽罷,簡直可謂是欣喜如狂,遂站起身來,拱手答道:


    “請叔父放心,侄兒保證完成任務,促使姚襄出兵!”


    慕容評也是點了點頭,為了籠絡住慕容塵,於是臉色一正,沉聲說道:


    “若是此行你能說服姚襄,我保證稟報陛下,封你為鎮南將軍,絕不食言。”


    鮮於弓聽罷,心中一陣驚訝,一陣遺憾,捶胸頓足,失望至極。


    在三國魏晉十六國之時,將軍的名號可以劃分為重號將軍和雜號將軍兩種。


    如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征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皆為重號將軍。


    其中,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和衛將軍,位比三公,都是實權派的人物和存在。


    按照其職位,依次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和衛將軍。


    而四征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皆乃在漢魏年間設置,位次三公,但也是實打實的實權官職。


    其中,四征將軍是指: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


    四鎮將軍是指: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


    四安將軍是指: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


    四平將軍是指: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


    按照其官職的大小,依次為四征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


    而雜號將軍就更多了,如什麽鷹揚將軍、討逆將軍、破虜將軍、討寇將軍、揚武將軍、殿中將軍、牙門將軍皆為雜號將軍。


    其實這些雜號將軍在兩漢三國之時,都是赫赫有名的官職。


    如漢光武帝劉秀之時,便封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的耿弇為建威將軍。


    在東漢末年時,孫策被封為討逆將軍。


    在三國蜀國時,以趙雲為牙門將軍。


    在三國魏國時,以曹洪為鷹揚將軍。


    隻是後來到了魏晉之時,戰亂紛爭,許多武將取得功勳,大量封賞,這才致使這些將軍稱號淪落為雜號將軍。


    如果慕容塵此次出行能夠說服姚襄,便晉升為鎮南將軍,這一下子便猶如野雞變成了鳳凰,徹底變為軍中高層,成為獨擋一方的諸侯人物了。


    這怎麽能令慕容塵不欣喜如狂呢?


    當日下午,慕容塵便迫不及待地乘坐小舟,渡過黃河,直奔洛陽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