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迴頭,隻見戰馬已向前奔去,而令狐歸義則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冉閔心中大喜,遂掉轉馬頭,手中馬槊高舉,狠狠刺下,他決定當場擊斃了令狐歸義,以絕後患。
可是,就在冉閔高舉馬槊下刺之時,隻見地麵上的令狐歸義“咳”“咳”兩聲,一股鮮血從口中噴出。
“竟然還沒有死?”
冉閔甚是吃心,令狐歸義在自己一記鋼鞭之下,竟然還沒有當場殞命。
也是令狐歸義命大,他身穿的鐵甲乃是臨走之時,他的父親贈於他的鐵甲。
令狐歸義的父親名叫令狐帽,乃是燕國前帝慕容皝的禁軍校尉,貼身保鏢。
所以,令狐帽的隨身鐵甲都是天下一等一的鐵甲,質地堅硬,刀槍不入。
令狐帽聽說令狐歸義將要跟隨慕容評前去征討冉閔,而冉閔武藝高強,乃是天下第一的好漢。
令狐帽放心不下,這才將自己的隨身鐵甲送給令狐歸義,以作為保命的手段。
在上一次冉閔夜襲懷縣之時,張蠔一記長矛擊中令狐歸義的胸部,令狐歸義吐血落馬。
但是由於有鐵甲的保護,令狐歸義隻是受了一點內傷,並沒有因此而丟掉性命。
此次,冉閔再用九節鞭擊中令狐歸義的後背,令狐歸義竟然在鐵甲的保護之下,二次活得性命。
冉閔大怒,高舉馬槊,狠狠刺下,決定給令狐歸義來個“透心涼”,看到底是自己的馬槊鋒銳,還是對方的鐵甲結實。
馬槊高舉,狠狠刺下,可是就在馬槊距離令狐歸義僅有不到一尺之時,冉閔突然收住了馬槊,一個奇特的想法突然浮現在他的腦海。
“此人乃是龍山五將之一,身份高貴,我何不拿此人換迴雪晴的父母及哥嫂一家人呢?”
冉閔一陣心喜,遂叫來兩名將士,說道:
“你們二人先將他綁起來,千萬莫要讓他跑了!”
兩名將士得令,遂從腰間抽出戰刀,割斷戰馬身上的韁繩,再將令狐歸義反捆起來,而後放於戰馬之上。
冉閔見罷,這才放心,遂轉頭看向前方。
此時,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早已揮動長矛短刀,殺入慕容鮮卑軍營之中。
野王西城門外的2000名慕容鮮卑眾將士此時正在搬運屍體,聽說有人偷襲,遂連忙開始集結。
可是還未等他們集結完畢,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早已殺來。
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猶如一股鐵甲洪流,奔湧而來,氣勢如虹。
而西城門的2000名慕容鮮卑將士則如同一盤散沙,散兵遊勇,隻能各自為戰。
野王十八騎雙手揮刀,刀刀劃過,刀刀見血。
而100名玄甲騎兵更是有恃無恐,完全放棄防禦,長矛前刺,視對方的長矛短刀為無物,完全是以命換命的戰鬥招式。
慕容鮮卑將士的長矛刺在玄甲之上,劃起一道道的火星。
100名玄甲將士的長矛刺在慕容鮮卑將士的皮甲之上,頓時穿腸破肚,白刃進,紅刃出。
而後再用力一挑,將慕容鮮卑將士挑於馬下。
400名匈奴將士緊緊跟隨在野王十八騎和100玄甲將士的身後,揮動長矛,將一名名的漏網之魚刺於馬下。
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很快便衝進慕容鮮卑的大營之中,而後四處縱橫,來迴馳騁,揮動長矛短刀,不斷地刺殺或是斬殺著慕容鮮卑將士。
慕容鮮卑將士四處奔跑,亂為一團,毫無半點抵抗之力。
以有備之師對戰無備之軍。
西城門的2000名慕容鮮卑將士頓時被“鐵甲洪流”衝得七零八亂,千瘡百孔,四處逃散,潰不成軍。
冉閔縱馬持槊,衝入慕容鮮卑大營之中,馬槊揮起,所過之處,一名名的慕容鮮卑將士不斷地倒身飛出,慘叫聲起,口噴鮮血,跌落馬下。
冉閔一路馳騁,一路揮擊,很快便殺出一條血路。
黃昏時分,僅餘的部分慕容鮮卑將士騎著戰馬,向北逃去。
冉閔見天色已晚,又怕孤軍深入易遭敵軍包圍,於是果斷地放棄追擊敗逃的慕容鮮卑將士,而是大喝一聲:
“全軍撤退!”
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聽後,迅速勒轉馬頭,向野王城的西城門而來。
駐守野王城西城門的眾將士早早地便見有一支騎兵隊伍從西方而來,而後如虎狼一般衝進慕容鮮卑大營之中,一陣衝殺,直殺得慕容鮮卑將士陣形大亂,四處逃散。
城牆上的眾將士見罷,個個大喜,想立即打開城門,衝出城外,加入到圍剿慕容鮮卑大軍的隊伍之中。
可是,這些守軍全部都是步兵,速度過慢,根本無法追擊騎兵。
駐守西城門的一名將領看罷,於是轉身對一名將士說道:
“你快快去報告大將軍(蔣乾),就說有一支騎兵隊伍從西側殺來,擊敗了西城門外的慕容鮮卑大軍。”
將士得令,轉身便跑。
駐守在北城門上的蔣乾聽說之後,頓時心中大喜,驚唿道:
“陛下來了!”
說罷,蔣乾撒腿便跑,直向西城門而來。
來到西城門上,隻見西城門外空曠一片,早已沒有了什麽騎兵,滿地盡是慕容鮮卑將士和戰馬的屍體。
蔣乾心中疑惑,雖然猜測是冉閔到來,但是他也沒有足夠的信心確定對方是冉閔之軍。
畢竟,現在距離三泥鰍出發才僅僅三天時間,如此短的時間,冉閔想要從河洛之地返迴野王,有點不現實。
“那支騎兵隊伍有多少人馬?”蔣乾問道。
負責西城門防守的將領答道:“約有四五百人的樣子!”
蔣乾點頭,對方若是僅有四五百人,估計便是駐守在軹關之中,由劉寧帶領的500名匈奴將士。
蔣乾再問:“你們可看見手持長槊之人?”
負責西城門防守的將領搖了搖頭,說道:“當時西城門外戰場混亂,加上距離又遠,我們並沒有看清楚。”
蔣乾聽罷,心中甚是放心不下,若是慕容鮮卑來個自導自演的假戲,自己人打自己人,以此騙取打開城門,那該如何辦?
就在蔣乾拿不定主意之時,隻聽得遠處一名將士大聲地喊道:
“他們又迴來了!”
蔣乾聽罷,心中大驚,於是連忙向西北角的城牆跑去,隻見約有四五百名騎兵騎馬奔馳而來。
為首之人身材魁梧,手持一把長槊,滿身鮮血,渾似一頭紅色的野獸。
“陛下?”
“陛下!”
冉閔心中大喜,遂掉轉馬頭,手中馬槊高舉,狠狠刺下,他決定當場擊斃了令狐歸義,以絕後患。
可是,就在冉閔高舉馬槊下刺之時,隻見地麵上的令狐歸義“咳”“咳”兩聲,一股鮮血從口中噴出。
“竟然還沒有死?”
冉閔甚是吃心,令狐歸義在自己一記鋼鞭之下,竟然還沒有當場殞命。
也是令狐歸義命大,他身穿的鐵甲乃是臨走之時,他的父親贈於他的鐵甲。
令狐歸義的父親名叫令狐帽,乃是燕國前帝慕容皝的禁軍校尉,貼身保鏢。
所以,令狐帽的隨身鐵甲都是天下一等一的鐵甲,質地堅硬,刀槍不入。
令狐帽聽說令狐歸義將要跟隨慕容評前去征討冉閔,而冉閔武藝高強,乃是天下第一的好漢。
令狐帽放心不下,這才將自己的隨身鐵甲送給令狐歸義,以作為保命的手段。
在上一次冉閔夜襲懷縣之時,張蠔一記長矛擊中令狐歸義的胸部,令狐歸義吐血落馬。
但是由於有鐵甲的保護,令狐歸義隻是受了一點內傷,並沒有因此而丟掉性命。
此次,冉閔再用九節鞭擊中令狐歸義的後背,令狐歸義竟然在鐵甲的保護之下,二次活得性命。
冉閔大怒,高舉馬槊,狠狠刺下,決定給令狐歸義來個“透心涼”,看到底是自己的馬槊鋒銳,還是對方的鐵甲結實。
馬槊高舉,狠狠刺下,可是就在馬槊距離令狐歸義僅有不到一尺之時,冉閔突然收住了馬槊,一個奇特的想法突然浮現在他的腦海。
“此人乃是龍山五將之一,身份高貴,我何不拿此人換迴雪晴的父母及哥嫂一家人呢?”
冉閔一陣心喜,遂叫來兩名將士,說道:
“你們二人先將他綁起來,千萬莫要讓他跑了!”
兩名將士得令,遂從腰間抽出戰刀,割斷戰馬身上的韁繩,再將令狐歸義反捆起來,而後放於戰馬之上。
冉閔見罷,這才放心,遂轉頭看向前方。
此時,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早已揮動長矛短刀,殺入慕容鮮卑軍營之中。
野王西城門外的2000名慕容鮮卑眾將士此時正在搬運屍體,聽說有人偷襲,遂連忙開始集結。
可是還未等他們集結完畢,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早已殺來。
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猶如一股鐵甲洪流,奔湧而來,氣勢如虹。
而西城門的2000名慕容鮮卑將士則如同一盤散沙,散兵遊勇,隻能各自為戰。
野王十八騎雙手揮刀,刀刀劃過,刀刀見血。
而100名玄甲騎兵更是有恃無恐,完全放棄防禦,長矛前刺,視對方的長矛短刀為無物,完全是以命換命的戰鬥招式。
慕容鮮卑將士的長矛刺在玄甲之上,劃起一道道的火星。
100名玄甲將士的長矛刺在慕容鮮卑將士的皮甲之上,頓時穿腸破肚,白刃進,紅刃出。
而後再用力一挑,將慕容鮮卑將士挑於馬下。
400名匈奴將士緊緊跟隨在野王十八騎和100玄甲將士的身後,揮動長矛,將一名名的漏網之魚刺於馬下。
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很快便衝進慕容鮮卑的大營之中,而後四處縱橫,來迴馳騁,揮動長矛短刀,不斷地刺殺或是斬殺著慕容鮮卑將士。
慕容鮮卑將士四處奔跑,亂為一團,毫無半點抵抗之力。
以有備之師對戰無備之軍。
西城門的2000名慕容鮮卑將士頓時被“鐵甲洪流”衝得七零八亂,千瘡百孔,四處逃散,潰不成軍。
冉閔縱馬持槊,衝入慕容鮮卑大營之中,馬槊揮起,所過之處,一名名的慕容鮮卑將士不斷地倒身飛出,慘叫聲起,口噴鮮血,跌落馬下。
冉閔一路馳騁,一路揮擊,很快便殺出一條血路。
黃昏時分,僅餘的部分慕容鮮卑將士騎著戰馬,向北逃去。
冉閔見天色已晚,又怕孤軍深入易遭敵軍包圍,於是果斷地放棄追擊敗逃的慕容鮮卑將士,而是大喝一聲:
“全軍撤退!”
野王十八騎以及100名玄甲騎兵和近400名匈奴將士聽後,迅速勒轉馬頭,向野王城的西城門而來。
駐守野王城西城門的眾將士早早地便見有一支騎兵隊伍從西方而來,而後如虎狼一般衝進慕容鮮卑大營之中,一陣衝殺,直殺得慕容鮮卑將士陣形大亂,四處逃散。
城牆上的眾將士見罷,個個大喜,想立即打開城門,衝出城外,加入到圍剿慕容鮮卑大軍的隊伍之中。
可是,這些守軍全部都是步兵,速度過慢,根本無法追擊騎兵。
駐守西城門的一名將領看罷,於是轉身對一名將士說道:
“你快快去報告大將軍(蔣乾),就說有一支騎兵隊伍從西側殺來,擊敗了西城門外的慕容鮮卑大軍。”
將士得令,轉身便跑。
駐守在北城門上的蔣乾聽說之後,頓時心中大喜,驚唿道:
“陛下來了!”
說罷,蔣乾撒腿便跑,直向西城門而來。
來到西城門上,隻見西城門外空曠一片,早已沒有了什麽騎兵,滿地盡是慕容鮮卑將士和戰馬的屍體。
蔣乾心中疑惑,雖然猜測是冉閔到來,但是他也沒有足夠的信心確定對方是冉閔之軍。
畢竟,現在距離三泥鰍出發才僅僅三天時間,如此短的時間,冉閔想要從河洛之地返迴野王,有點不現實。
“那支騎兵隊伍有多少人馬?”蔣乾問道。
負責西城門防守的將領答道:“約有四五百人的樣子!”
蔣乾點頭,對方若是僅有四五百人,估計便是駐守在軹關之中,由劉寧帶領的500名匈奴將士。
蔣乾再問:“你們可看見手持長槊之人?”
負責西城門防守的將領搖了搖頭,說道:“當時西城門外戰場混亂,加上距離又遠,我們並沒有看清楚。”
蔣乾聽罷,心中甚是放心不下,若是慕容鮮卑來個自導自演的假戲,自己人打自己人,以此騙取打開城門,那該如何辦?
就在蔣乾拿不定主意之時,隻聽得遠處一名將士大聲地喊道:
“他們又迴來了!”
蔣乾聽罷,心中大驚,於是連忙向西北角的城牆跑去,隻見約有四五百名騎兵騎馬奔馳而來。
為首之人身材魁梧,手持一把長槊,滿身鮮血,渾似一頭紅色的野獸。
“陛下?”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