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帶領大軍來到新安城下,隻見城中早已人去樓空。
桓溫見後,哈哈大笑道:“王墮匹夫,真是一個膽小鬼!”
就在昨夜,斥候來報,說新安城中的秦軍騎兵駛出西城門,直向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方向而去。
桓溫聽後,頓時大喜。
此時,桓衝問道:“兄長,我們要不要追擊?”
桓溫笑道:“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為何要出兵追擊?難道你不懂狗急跳牆之理?”
桓衝聽罷,點了點頭,困獸猶鬥,狗急跳牆的道理他自然懂,可是不乘勝追擊,消滅秦軍,他實在是有些不甘心。
冉閔聽罷,於是問道:“桓公,那下一步你準備如何?”
桓溫轉頭看向冉閔,臉色略帶慚愧地說道:
“天王,軍中之事你也曉得,如今我軍僅有七日糧草,實在是不宜在洛陽之地久留。
我準備讓將士們在新安城休息一日,明日大張旗鼓地向洛陽城出發,裝作一副準備攻打洛陽城的假象。
而後,後日子夜時分,大軍繞過洛陽城,向虎牢關(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出發。”
說罷,桓溫坐下身體,顯得疲憊至極。
略過片刻功夫,桓溫低頭又道:
“此番若非天王解圍,我桓溫恐怕早已兵敗馬營。我原本想著擊敗姚襄之後,再北渡黃河,一舉擊敗慕容評,也好補償天王的解圍之恩。”
“唉!”
桓溫長歎一聲,又道:“可是如今形勢不如人,軍中糧草不濟,卻是無法在洛陽之地久住啊!”
冉閔聽罷,哈哈大笑道:
“桓公何必如此,你的心意我冉閔已知,便已足矣!”
桓溫站起身來,抓住冉閔的雙手,說道:
“100副玄甲我已為天王準備完畢,另外,待我到達虎牢關之後,我再送天王50架床弩,作以感謝。
待糧草補給之後,我必定會率兵會再度北上,與天王一道前後夾擊慕容評,解野王之危。
如何?”
冉閔低頭看向桓溫的雙手,他是最受不得桓溫動不動就握住自己的手。
若是桓溫無兒無女,冉閔真懷疑桓溫的“性取向”有點問題。
冉閔點頭道:“所謂恩不言謝,你我彼此視為知己,何必如此扭扭捏捏?”
桓溫看向冉閔的眼神,又低頭看向自己的雙手,隻見自己雙手正握著冉閔的手,態度實在是有些曖昧。
於是甩開雙手,右手拍了拍冉閔的肩膀,大笑道:
“天王果然是真男人!真豪傑!”
桓溫轉身,臉色隨即陰沉下來,惡狠狠地說道:
“自八王之亂後,五胡之人逆亂中原,殺我子民,奪我祖廟,此仇此恨,我桓溫豈能忘記?
在我年少之時,我就立誌驅逐五胡,複我山河!”
桓溫轉過身來,再次情不自禁地握住冉閔的雙手,“深情”地說道:
“雖然此次北伐暫時失利,未能消滅秦國和姚襄,但我桓溫壯誌不改。
我必將仿效諸葛孔明,六度北伐,不掃除五胡,誓不罷休!”
冉閔點頭道:“好,我冉閔便在野王等候桓公的消息。”
桓溫抬頭看向冉閔,滿臉寫滿了不舍。
突然,桓溫甩開冉閔的雙手,背過身去,大聲地喝道:
“送客!”
冉閔拱手道:“請桓公保重!”
說罷,冉閔帶領轉身,大步離去。
桓溫雙眼含淚,直到聽不見冉閔的腳步之聲,這才轉過頭來,隻見冉閔龍驤虎步,漸漸遠去。
桓衝和唿延毒二人見罷,也是黯然傷神,要說這天下晉人英雄,心懷壯誌者,除桓溫與冉閔之外,真得再無其它。
晉室滿朝文武官員,一個個偏居江南,整日聚眾清談,寄情山水,飲酒放歌,浪蕩形骸,哪一個何曾想過揮師北伐,收複故土,重塑山河?
冉閔來到新安城外,隻見野王十八騎早已騎馬等待。
在野王十八騎的身後,有500名匈奴將士推著數十架牛車,也在靜靜等待。
此時,一人上前,拱手道:“寇頭男拜見天王!”
冉閔看向寇頭男,隻見此人身材矮小,肥頭肥腦,身體壯碩,一雙羅圈腿,也是典型的匈奴人。
冉閔知道,在西晉之時,入塞的匈奴人共有十九個種族,寇頭便是其中之一。
像劉俊、劉寧這些劉氏匈奴貴族,便屬於“屠各種”。
而先前支援自己的烏赤烈屬於“赤沙種”。
此人名為寇頭男,明顯是“寇頭種”之人,而且應該還是“寇頭種”的直係之人。
冉閔點頭,說道:“不必多禮!”
寇頭男抬起頭來,看向冉閔,說道:
“奉大將軍之命,由我帶領500名匈奴將士運輸100副玄甲至野王,路途之上,隨時聽從天王調遣。”
冉閔與桓溫離別,心中也有些戀戀不舍,心情沉重,也不答話,僅僅點了點頭,轉身對野王十八騎道:
“你們眾人先行出發,到達軹關,通知劉俊,叫他準備船隻,前來迎接我們。”
野王十八騎齊聲答道:“是!”
說罷,十八人調轉馬頭,絕塵而去。
冉閔翻身上馬,手持馬槊,看向500名匈奴將士,大聲喝道:
“出發——”
眾人一行推著牛車,一路北上,直向孟津關方向而去。
桓溫大軍在新安城休整一日,於次日之時,再次向洛陽城出發。
第一梯隊仍然是桓溫帶領的2000名騎兵作為先鋒,而後是80架霹靂車、386名玄甲將士、100架床弩,最後則是步兵大軍和近5萬百姓。
大軍走出宜陽城,浩浩蕩蕩,前後長達幾十裏地。
桓衝帶領的前軍已經來到洛陽城下,而唿延毒帶領的後軍還沒有完全走出宜陽城。
姚襄站立洛陽城的西城樓上,望著遠處高高聳立的霹靂車的拋杆,隻覺得又是一陣頭痛。
“看來,王墮那老賊又跑了!”
桓溫帶領大軍來到洛陽城下,1.7萬大軍四處散開,密密麻麻。
80架霹靂車已經一字排開,100架床弩緊隨其後。
在霹靂車和床弩的兩側,近1萬名步兵已經肩扛長梯,做出一副大舉攻城的準備。
姚襄看向下方,神情凝重,於是大聲喝道:
“全軍準備——”
雙方你攻我守,虎視眈眈,大戰一觸即發。
桓溫見後,哈哈大笑道:“王墮匹夫,真是一個膽小鬼!”
就在昨夜,斥候來報,說新安城中的秦軍騎兵駛出西城門,直向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方向而去。
桓溫聽後,頓時大喜。
此時,桓衝問道:“兄長,我們要不要追擊?”
桓溫笑道:“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為何要出兵追擊?難道你不懂狗急跳牆之理?”
桓衝聽罷,點了點頭,困獸猶鬥,狗急跳牆的道理他自然懂,可是不乘勝追擊,消滅秦軍,他實在是有些不甘心。
冉閔聽罷,於是問道:“桓公,那下一步你準備如何?”
桓溫轉頭看向冉閔,臉色略帶慚愧地說道:
“天王,軍中之事你也曉得,如今我軍僅有七日糧草,實在是不宜在洛陽之地久留。
我準備讓將士們在新安城休息一日,明日大張旗鼓地向洛陽城出發,裝作一副準備攻打洛陽城的假象。
而後,後日子夜時分,大軍繞過洛陽城,向虎牢關(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出發。”
說罷,桓溫坐下身體,顯得疲憊至極。
略過片刻功夫,桓溫低頭又道:
“此番若非天王解圍,我桓溫恐怕早已兵敗馬營。我原本想著擊敗姚襄之後,再北渡黃河,一舉擊敗慕容評,也好補償天王的解圍之恩。”
“唉!”
桓溫長歎一聲,又道:“可是如今形勢不如人,軍中糧草不濟,卻是無法在洛陽之地久住啊!”
冉閔聽罷,哈哈大笑道:
“桓公何必如此,你的心意我冉閔已知,便已足矣!”
桓溫站起身來,抓住冉閔的雙手,說道:
“100副玄甲我已為天王準備完畢,另外,待我到達虎牢關之後,我再送天王50架床弩,作以感謝。
待糧草補給之後,我必定會率兵會再度北上,與天王一道前後夾擊慕容評,解野王之危。
如何?”
冉閔低頭看向桓溫的雙手,他是最受不得桓溫動不動就握住自己的手。
若是桓溫無兒無女,冉閔真懷疑桓溫的“性取向”有點問題。
冉閔點頭道:“所謂恩不言謝,你我彼此視為知己,何必如此扭扭捏捏?”
桓溫看向冉閔的眼神,又低頭看向自己的雙手,隻見自己雙手正握著冉閔的手,態度實在是有些曖昧。
於是甩開雙手,右手拍了拍冉閔的肩膀,大笑道:
“天王果然是真男人!真豪傑!”
桓溫轉身,臉色隨即陰沉下來,惡狠狠地說道:
“自八王之亂後,五胡之人逆亂中原,殺我子民,奪我祖廟,此仇此恨,我桓溫豈能忘記?
在我年少之時,我就立誌驅逐五胡,複我山河!”
桓溫轉過身來,再次情不自禁地握住冉閔的雙手,“深情”地說道:
“雖然此次北伐暫時失利,未能消滅秦國和姚襄,但我桓溫壯誌不改。
我必將仿效諸葛孔明,六度北伐,不掃除五胡,誓不罷休!”
冉閔點頭道:“好,我冉閔便在野王等候桓公的消息。”
桓溫抬頭看向冉閔,滿臉寫滿了不舍。
突然,桓溫甩開冉閔的雙手,背過身去,大聲地喝道:
“送客!”
冉閔拱手道:“請桓公保重!”
說罷,冉閔帶領轉身,大步離去。
桓溫雙眼含淚,直到聽不見冉閔的腳步之聲,這才轉過頭來,隻見冉閔龍驤虎步,漸漸遠去。
桓衝和唿延毒二人見罷,也是黯然傷神,要說這天下晉人英雄,心懷壯誌者,除桓溫與冉閔之外,真得再無其它。
晉室滿朝文武官員,一個個偏居江南,整日聚眾清談,寄情山水,飲酒放歌,浪蕩形骸,哪一個何曾想過揮師北伐,收複故土,重塑山河?
冉閔來到新安城外,隻見野王十八騎早已騎馬等待。
在野王十八騎的身後,有500名匈奴將士推著數十架牛車,也在靜靜等待。
此時,一人上前,拱手道:“寇頭男拜見天王!”
冉閔看向寇頭男,隻見此人身材矮小,肥頭肥腦,身體壯碩,一雙羅圈腿,也是典型的匈奴人。
冉閔知道,在西晉之時,入塞的匈奴人共有十九個種族,寇頭便是其中之一。
像劉俊、劉寧這些劉氏匈奴貴族,便屬於“屠各種”。
而先前支援自己的烏赤烈屬於“赤沙種”。
此人名為寇頭男,明顯是“寇頭種”之人,而且應該還是“寇頭種”的直係之人。
冉閔點頭,說道:“不必多禮!”
寇頭男抬起頭來,看向冉閔,說道:
“奉大將軍之命,由我帶領500名匈奴將士運輸100副玄甲至野王,路途之上,隨時聽從天王調遣。”
冉閔與桓溫離別,心中也有些戀戀不舍,心情沉重,也不答話,僅僅點了點頭,轉身對野王十八騎道:
“你們眾人先行出發,到達軹關,通知劉俊,叫他準備船隻,前來迎接我們。”
野王十八騎齊聲答道:“是!”
說罷,十八人調轉馬頭,絕塵而去。
冉閔翻身上馬,手持馬槊,看向500名匈奴將士,大聲喝道:
“出發——”
眾人一行推著牛車,一路北上,直向孟津關方向而去。
桓溫大軍在新安城休整一日,於次日之時,再次向洛陽城出發。
第一梯隊仍然是桓溫帶領的2000名騎兵作為先鋒,而後是80架霹靂車、386名玄甲將士、100架床弩,最後則是步兵大軍和近5萬百姓。
大軍走出宜陽城,浩浩蕩蕩,前後長達幾十裏地。
桓衝帶領的前軍已經來到洛陽城下,而唿延毒帶領的後軍還沒有完全走出宜陽城。
姚襄站立洛陽城的西城樓上,望著遠處高高聳立的霹靂車的拋杆,隻覺得又是一陣頭痛。
“看來,王墮那老賊又跑了!”
桓溫帶領大軍來到洛陽城下,1.7萬大軍四處散開,密密麻麻。
80架霹靂車已經一字排開,100架床弩緊隨其後。
在霹靂車和床弩的兩側,近1萬名步兵已經肩扛長梯,做出一副大舉攻城的準備。
姚襄看向下方,神情凝重,於是大聲喝道:
“全軍準備——”
雙方你攻我守,虎視眈眈,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