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手持“霸王槊”左右揮舞,用力揮擊。
“咣!”“咣!”兩聲,兩杆長矛碰到馬槊之後,脫手而飛。
“嘭!”“嘭!”兩聲,兩名騎兵又被馬槊擊飛,落於馬下。
冉閔揮動馬槊,沿著第二支騎兵隊伍橫向衝擊,馬槊揮起,所過之處,矛碰矛飛,人碰人飛。
一杆杆的長矛朝天飛起。
一名名的騎兵落於馬下。
冉閔一路衝殺,勢若無人,三丈範圍之內,無一人存活。
很快,第二支騎兵隊伍的隊形便被冉閔衝得七零八亂。
而430名玄甲步兵則是不斷地揮舞戰刀,將一名名的騎兵斬於馬下。
前方,2000騎兵正與430名玄甲步兵混戰,而姚益生則帶領著6000名步兵沿著大道緩慢前行,猶如一條長龍,長達近十裏地。
就在這時,突然隻聽得後方馬蹄聲聲,滾滾而來。
負責斷後的一名將領頓時大驚,伸長脖子向後方望去。
後方,煙塵四起,馬蹄聲聲,如雷聲一般由遠而近。
眾將士們聽罷,心中也是大驚,一個個地停下了腳步。
“快!弓箭手準備!”
負責後隊的將領大聲地喊道。
隊伍後方的眾將士們迅速放下手中的長矛,而後從肩膀上取下弓箭,搭箭弦上。
“雷聲”越來越近,一堵青色的“牆”漸漸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那是一支騎兵隊伍,密密麻麻,沿著大道而來,勢若浪奔。
不錯,這正是桓衝帶領的野王十八騎以及500名騎兵。
原來,冉閔與桓衝商議之後,由冉閔帶領430名玄甲步兵從正麵進行阻擊,以此吸引姚益生的注意力。
而桓衝則帶領野王十八騎以及500名騎兵繞過一個大圈,來到姚益生大軍的後方。
待雙方戰鬥打響之後,再從後方發起攻擊。
騎兵隊伍越來越近,負責後隊的將領見罷,連連大喊道:
“放箭——”
“放箭——”
眾將士引弓射箭,數十支箭矢向前飛去。
桓衝帶領野王十八騎衝鋒在前,不斷地揮動刀矛,擋開箭矢。
50步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瞬間即到。
很快桓衝和野王十八騎便如一把斬刀一樣,衝入姚益生大軍之中。
桓衝長矛前刺,將一名名的姚襄將士刺穿挑飛。
野王十八騎雙刀飛舞,將一名名的姚襄將士斬為兩半。
一時之間,姚襄大軍大亂,將士們紛紛向兩旁的田野之中跑去。
500名騎兵沿著大道向兩側的田野之中散開,一個個地手持弓箭,一邊追擊敗逃的姚襄將士,一邊不斷地開弓射箭。
“嗖——”“嗖——”“嗖——”
箭矢四處飛舞,一名名的姚襄將士中箭,倒於地上。
數不清的姚襄大軍在前逃跑,500騎兵在後追擊,開弓射箭。
可是,步兵怎麽能夠跑得過騎兵呢?
一名名的姚襄步兵不斷地中箭倒地,一時之間,田野之上盡是四處橫陳的屍體。
屍體上插滿了箭矢,鮮血四流,染紅了大地。
“報——將軍,桓溫大軍從後邊殺來了!”
一名傳令兵騎馬從後方跑來,連忙向姚益生報告。
“什麽?後方遭襲?”
姚益生聽罷,隻覺一陣眩暈,險些掉於馬下。
“前有步兵阻擊,後有騎兵追擊,這可怎麽辦呢?”
姚益生急轉大腦,而後喝道:“快令大軍向東撤退!”
向東,也有一條大道。
但是,姚益生卻是不知,沿著這條大道前行20裏地,便是滔滔的伊河之水。
中軍迅速掉頭轉東,而後軍則四散逃跑。
桓衝和野王十八騎沿著大道一路向前追殺,所過之處,頭顱飛起,斷臂掉落,慘聲不斷,鮮血四濺。
而500名騎兵則騎馬追擊,手持弓箭,不斷地鬆弦放箭,射殺敗逃的姚襄大軍。
田野之中,盡是屍體,東倒西歪,橫七豎八。
姚益生帶領大軍沿著道路一直向東逃竄,過不多時,隻聽得前方河水嘩嘩,原來是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
這條大河,正是伊水。
“這可怎麽辦?”
姚益生心中驚慌,迴頭遠望,隻聽得身後殺聲震天,桓溫大軍已經追來。
“快!快!脫去衣甲,砍伐樹木!”
將士們聽到之後,連忙脫掉身上的衣甲,紛紛舉起戰刀,砍伐樹木。
而後眾將士將樹木扔到河中,而後縱身一躍,逃入河中,抓緊樹木,向對岸遊去。
後方的殺聲越來越近,其它的將士們已經來不及砍伐樹木,於是隻好跳入河中。
桓溫和野王十八騎帶領500將士來到河邊,隻見河水之中盡是姚襄大軍。
將士們紛紛舉弓射箭,射殺河水之中的姚襄兵眾。
“嗖——”“嗖——”“嗖——”的箭矢不斷地射出。
“啊——”“啊——”“啊——”的慘叫之聲此起彼伏。
一團團的鮮血從河水中“汩汩”冒出,不一會兒功夫,便將伊河染得一片通紅。
“哈哈哈哈……”
桓衝騎在戰馬之上,一陣仰天大笑,他自出生以來,還沒有如此盡情的斬殺過敵軍,心中積壓多日的陰霾一掃而光。
炎莊之外,小河之旁,冉閔帶領430名玄甲步兵正與2000名騎兵激戰。
冉閔一馬當先,手持霸王重槊,來迴縱橫,直殺得姚襄騎兵人仰馬翻,四處逃散,潰不成軍。
而430名玄甲將士則身穿重甲,心中無懼,揮動戰刀,上劈下砍,將一名名的姚襄騎兵砍於馬下。
戰刀的刀刃已經卷曲,將士們從戰死的姚襄將士的腰間摘下腰刀,而後繼續砍殺。
“左將軍,後方桓溫大軍殺過來了!”
一名傳令兵騎馬到來,大聲地喊道。
可是,左將軍王欽盧早已被冉閔的馬槊擊碎腦袋,橫屍田野,再也聽不見了。
其它的眾騎兵聽後,個個心中大驚,再也無戀戰之心,紛紛驅動戰馬,向四處跑去。
日頭西斜,炎莊之外,小河之邊,再也看不見姚襄的騎兵。
田野之上,盡是戰馬的屍體或是姚襄騎兵的屍體。
冉閔心情暢快,令人集合大軍,清點人數。
人數清點完畢,共有362人,約有80名玄甲將士戰死。
冉閔並不心疼,戰爭總是要死人的,不是敵人,便是自己的戰友。
“尋找屍體,全部帶迴馬營。”
冉閔大聲地喝道。
這些玄甲將士都很可憐,自小失去父母,被桓溫養大。
這些玄甲將士一生未婚,無兒無女,終身一人。
唯有如此,這些玄甲將士才心無牽掛,無所顧忌,沒有什麽後顧之憂。
唯有如此,這些玄甲將士才可以稱為真正的死士。
所以,冉閔這才決定將他們帶迴去,即使焚燒成灰,也勝過橫屍荒野,被野狗所食。
“咣!”“咣!”兩聲,兩杆長矛碰到馬槊之後,脫手而飛。
“嘭!”“嘭!”兩聲,兩名騎兵又被馬槊擊飛,落於馬下。
冉閔揮動馬槊,沿著第二支騎兵隊伍橫向衝擊,馬槊揮起,所過之處,矛碰矛飛,人碰人飛。
一杆杆的長矛朝天飛起。
一名名的騎兵落於馬下。
冉閔一路衝殺,勢若無人,三丈範圍之內,無一人存活。
很快,第二支騎兵隊伍的隊形便被冉閔衝得七零八亂。
而430名玄甲步兵則是不斷地揮舞戰刀,將一名名的騎兵斬於馬下。
前方,2000騎兵正與430名玄甲步兵混戰,而姚益生則帶領著6000名步兵沿著大道緩慢前行,猶如一條長龍,長達近十裏地。
就在這時,突然隻聽得後方馬蹄聲聲,滾滾而來。
負責斷後的一名將領頓時大驚,伸長脖子向後方望去。
後方,煙塵四起,馬蹄聲聲,如雷聲一般由遠而近。
眾將士們聽罷,心中也是大驚,一個個地停下了腳步。
“快!弓箭手準備!”
負責後隊的將領大聲地喊道。
隊伍後方的眾將士們迅速放下手中的長矛,而後從肩膀上取下弓箭,搭箭弦上。
“雷聲”越來越近,一堵青色的“牆”漸漸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那是一支騎兵隊伍,密密麻麻,沿著大道而來,勢若浪奔。
不錯,這正是桓衝帶領的野王十八騎以及500名騎兵。
原來,冉閔與桓衝商議之後,由冉閔帶領430名玄甲步兵從正麵進行阻擊,以此吸引姚益生的注意力。
而桓衝則帶領野王十八騎以及500名騎兵繞過一個大圈,來到姚益生大軍的後方。
待雙方戰鬥打響之後,再從後方發起攻擊。
騎兵隊伍越來越近,負責後隊的將領見罷,連連大喊道:
“放箭——”
“放箭——”
眾將士引弓射箭,數十支箭矢向前飛去。
桓衝帶領野王十八騎衝鋒在前,不斷地揮動刀矛,擋開箭矢。
50步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瞬間即到。
很快桓衝和野王十八騎便如一把斬刀一樣,衝入姚益生大軍之中。
桓衝長矛前刺,將一名名的姚襄將士刺穿挑飛。
野王十八騎雙刀飛舞,將一名名的姚襄將士斬為兩半。
一時之間,姚襄大軍大亂,將士們紛紛向兩旁的田野之中跑去。
500名騎兵沿著大道向兩側的田野之中散開,一個個地手持弓箭,一邊追擊敗逃的姚襄將士,一邊不斷地開弓射箭。
“嗖——”“嗖——”“嗖——”
箭矢四處飛舞,一名名的姚襄將士中箭,倒於地上。
數不清的姚襄大軍在前逃跑,500騎兵在後追擊,開弓射箭。
可是,步兵怎麽能夠跑得過騎兵呢?
一名名的姚襄步兵不斷地中箭倒地,一時之間,田野之上盡是四處橫陳的屍體。
屍體上插滿了箭矢,鮮血四流,染紅了大地。
“報——將軍,桓溫大軍從後邊殺來了!”
一名傳令兵騎馬從後方跑來,連忙向姚益生報告。
“什麽?後方遭襲?”
姚益生聽罷,隻覺一陣眩暈,險些掉於馬下。
“前有步兵阻擊,後有騎兵追擊,這可怎麽辦呢?”
姚益生急轉大腦,而後喝道:“快令大軍向東撤退!”
向東,也有一條大道。
但是,姚益生卻是不知,沿著這條大道前行20裏地,便是滔滔的伊河之水。
中軍迅速掉頭轉東,而後軍則四散逃跑。
桓衝和野王十八騎沿著大道一路向前追殺,所過之處,頭顱飛起,斷臂掉落,慘聲不斷,鮮血四濺。
而500名騎兵則騎馬追擊,手持弓箭,不斷地鬆弦放箭,射殺敗逃的姚襄大軍。
田野之中,盡是屍體,東倒西歪,橫七豎八。
姚益生帶領大軍沿著道路一直向東逃竄,過不多時,隻聽得前方河水嘩嘩,原來是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
這條大河,正是伊水。
“這可怎麽辦?”
姚益生心中驚慌,迴頭遠望,隻聽得身後殺聲震天,桓溫大軍已經追來。
“快!快!脫去衣甲,砍伐樹木!”
將士們聽到之後,連忙脫掉身上的衣甲,紛紛舉起戰刀,砍伐樹木。
而後眾將士將樹木扔到河中,而後縱身一躍,逃入河中,抓緊樹木,向對岸遊去。
後方的殺聲越來越近,其它的將士們已經來不及砍伐樹木,於是隻好跳入河中。
桓溫和野王十八騎帶領500將士來到河邊,隻見河水之中盡是姚襄大軍。
將士們紛紛舉弓射箭,射殺河水之中的姚襄兵眾。
“嗖——”“嗖——”“嗖——”的箭矢不斷地射出。
“啊——”“啊——”“啊——”的慘叫之聲此起彼伏。
一團團的鮮血從河水中“汩汩”冒出,不一會兒功夫,便將伊河染得一片通紅。
“哈哈哈哈……”
桓衝騎在戰馬之上,一陣仰天大笑,他自出生以來,還沒有如此盡情的斬殺過敵軍,心中積壓多日的陰霾一掃而光。
炎莊之外,小河之旁,冉閔帶領430名玄甲步兵正與2000名騎兵激戰。
冉閔一馬當先,手持霸王重槊,來迴縱橫,直殺得姚襄騎兵人仰馬翻,四處逃散,潰不成軍。
而430名玄甲將士則身穿重甲,心中無懼,揮動戰刀,上劈下砍,將一名名的姚襄騎兵砍於馬下。
戰刀的刀刃已經卷曲,將士們從戰死的姚襄將士的腰間摘下腰刀,而後繼續砍殺。
“左將軍,後方桓溫大軍殺過來了!”
一名傳令兵騎馬到來,大聲地喊道。
可是,左將軍王欽盧早已被冉閔的馬槊擊碎腦袋,橫屍田野,再也聽不見了。
其它的眾騎兵聽後,個個心中大驚,再也無戀戰之心,紛紛驅動戰馬,向四處跑去。
日頭西斜,炎莊之外,小河之邊,再也看不見姚襄的騎兵。
田野之上,盡是戰馬的屍體或是姚襄騎兵的屍體。
冉閔心情暢快,令人集合大軍,清點人數。
人數清點完畢,共有362人,約有80名玄甲將士戰死。
冉閔並不心疼,戰爭總是要死人的,不是敵人,便是自己的戰友。
“尋找屍體,全部帶迴馬營。”
冉閔大聲地喝道。
這些玄甲將士都很可憐,自小失去父母,被桓溫養大。
這些玄甲將士一生未婚,無兒無女,終身一人。
唯有如此,這些玄甲將士才心無牽掛,無所顧忌,沒有什麽後顧之憂。
唯有如此,這些玄甲將士才可以稱為真正的死士。
所以,冉閔這才決定將他們帶迴去,即使焚燒成灰,也勝過橫屍荒野,被野狗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