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與唿延毒二人聽聞,頓時大驚失色,對桓溫佩服不已。
不懼生死,這才是大丈夫、真男兒所為。
桓衝聽罷,卻是不管,抱著桓溫的大腿,繼續放聲大哭。
桓溫見罷,低頭望向桓衝,用手輕撫桓衝的頭發,一時忍不住,也是痛哭起來。
兩兄弟抱頭大哭。
所謂生死離別,也許隻有經過生死離別之人,才能真正的體會到這四個字的真正含義。
人生最為痛苦的事便是生死離別,人生最為高興的便是失而複得。
如今桓溫與桓衝兩兄弟,上一秒還是生死離別,下一秒又是散而複合。
桓溫與桓衝兩兄弟抱頭痛哭,其它眾人見後,也是暗自落淚,感慨不已。
桓溫一生殺伐果斷,心如磐石,曾揚言“要麽流芳百世,要麽遺臭萬年”,心中隻為自己的理想,不為感情禮製所左右。
想不到,如今在生死離別麵前,在兄弟親情麵前,也是痛哭落淚。
過了許久,二人漸漸地停止了哭泣,用衣袖抹去眼淚。
桓溫走到冉閔跟前,抓住冉閔的手,低頭歎道:
“這一次可真是辛苦天王了,大恩不言謝,我桓溫認你這個兄弟!”
說罷,又用力緊緊握了握冉閔的手。
冉閔笑道:“想桓公也是一世英雄,怎可做此女兒態?”
桓溫聽罷,頓時羞愧地無地自容。
冉閔臉色一變,又道:“雖然我們如今衝出姚襄的包圍,兩軍匯合,但是我們的危險並沒有解除。”
桓溫聽罷,連忙抬頭看向冉閔,驚訝地問道:“天王有何計謀?”
冉閔從懷中取出地圖,鋪在桌子上,說道:
“桓公,你看,圍困新城的姚襄大軍分為南北兩部,其中駐守新城北門的姚襄大軍已被我們擊敗,而駐守南門的姚襄軍隊得知消息後已經撤走。
如果不出我的所料,駐守新城南門的姚襄大軍必然會向洛陽城出發,與姚襄匯合。
如果此時,我帶領一隊人馬,埋伏在新城與洛陽之間,必然會伏擊了返迴洛陽的姚襄大軍。”
桓溫聽罷,頓時心中大喜,神色也立刻變得堅毅起來,再無先前的兒女柔情。
“如此甚好!我現在給便你1000兵馬,前去阻擊了姚襄大軍!”
冉閔聽罷,心中高興,於是說道:“那我們即刻出發!”
桓溫再次用力握了握冉閔的手,而後鄭重地說道:
“天王,我們二人不是兄弟,勝似兄弟,正如你所說我們一見如故,彼此視為知己。
若是以後天王有難,我桓溫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冉閔也是用力握了握桓溫的手,隻是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
冉閔知道,此時多說無益,無聲更勝有聲,一切盡在不言中。
“啪!”的一聲,桓溫甩開冉閔的手,走出帳篷,大聲地喝道:
“500玄甲步兵集合!”
過不多時,430多名身穿玄鐵重鎧的將士集合在一起,冉閔看罷,頓時大吃一驚:
“重裝步兵!”
自己先前在桓溫大軍中生活了一個半月,也沒有見到什麽重裝步兵,如今再次見到這些重裝步兵,不由得自己不驚訝。
“桓溫真是隱藏得夠深的,不到關鍵時刻,是不會亮出自己的底牌的。”
桓溫登上一輛牛車,看向430多名玄甲步兵,而後大聲地喝道:
“兒郎們,雖然如今我們已經打敗了姚襄和秦軍的進攻。
但是,我們的危險並沒有徹底解除,姚襄和秦軍還會繼續調動兵力,圍攻我們的。
此時,唯有徹底擊敗姚襄大軍和秦軍,我們才能算作是安全,才有可能返迴江陵。”
眾將士們站直身體,靜靜地聽桓溫講話,沒有一人出聲。
桓溫掃視一周,再次大聲地說道:
“我知道,你們已有四五天時間沒有休息了,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
昨日又是戰鬥一日,身體疲憊至極,精神已經快到了崩潰的邊緣。
但是,現在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需要你們來完成,你們有沒有信心?”
玄甲校尉桓石虔聽罷,手舉戰刀,大聲說道:
“為大將軍效命,視死如歸!”
430名玄甲將士聽罷,也是齊齊地高舉手中的戰刀,大聲地說道:
“為大將軍效命,視死如歸!”
桓溫聽罷,心中很是滿意,遂右手一揮,指向身旁的冉閔,大聲地說道:
“此乃武悼天王冉閔是也,天下第一猛人,我現在命令你們追隨天王,前去消滅了正在迴撤途中的姚襄大軍!”
玄甲校尉桓石虔和眾將士聽罷,頓時一陣興奮,一個個地伸長脖子,探出腦袋,爭相觀望冉閔,心中好奇不已。
“這就是冉閔?”桓石虔心道。
冉閔的事跡他早已聽說,心中羨慕不已,今日見到真人,一時激動萬分。
“將來我也要成為像冉閔那樣的英雄,傲視群雄,如此才不枉一生!”
桓石虔再次心道。
“全體上馬!”
此時,桓溫大聲地吼道。
430名玄甲將士立即解散,奔向馬廄,過不多時,便已集結完畢。
同時,又一支500人的騎兵也已到來,為首之人竟然是桓衝。
桓衝見到冉閔,拱手說道:“天王,我們出發吧!”
冉閔點頭,手持重槊,翻身上馬。
野王十八騎也是翻身上馬,緊隨冉閔身後。
冉閔迴頭,對著野王十八騎道:
“你們沿著小河先行出發,前去偵察敵情,及時來報!”
“是,陛下!”
野王十八騎得令,隨即調轉馬頭,如一陣旋風一般駛出馬營,直向東而去。
冉閔看了一眼桓溫,微微一笑,而後高舉“霸王槊”,大聲地喝道:
“出發——”
930名騎兵在冉閔和桓衝二人的帶領下,整齊地駛出馬營。
馬營之外,沒有什麽姚襄和秦軍的斥候間諜。
因為桓溫早已派出將士,將馬營方圓20裏地的範圍之內清除得一幹二淨。
在路上,冉閔與桓衝二人並馬而行。
“真是想不到桓公的手下還有500名玄甲重裝步兵。”
冉閔看向桓衝,試探著問道。
桓衝點了點頭,並無保留地說道:
“恩公,這500名玄甲步兵也可以說是我兄長的死士!”
“死士?”冉閔心驚。
“不錯,因為這500名將士都是孤兒,是我兄長從小養大的。”桓衝又道。
冉閔聽罷,心中明白,遂長歎一聲,於是說道:
“如此說來,這500名將士的性命已經早已交給了桓公!”
桓衝也是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他們都是我兄長的義子,平時負責保護我兄長的安全。
若是我兄長有難,他們必將視死如歸,絕對不會後退半步!”
冉閔笑了笑,“500義子,500死士,真是讓人意想不到啊!”
不懼生死,這才是大丈夫、真男兒所為。
桓衝聽罷,卻是不管,抱著桓溫的大腿,繼續放聲大哭。
桓溫見罷,低頭望向桓衝,用手輕撫桓衝的頭發,一時忍不住,也是痛哭起來。
兩兄弟抱頭大哭。
所謂生死離別,也許隻有經過生死離別之人,才能真正的體會到這四個字的真正含義。
人生最為痛苦的事便是生死離別,人生最為高興的便是失而複得。
如今桓溫與桓衝兩兄弟,上一秒還是生死離別,下一秒又是散而複合。
桓溫與桓衝兩兄弟抱頭痛哭,其它眾人見後,也是暗自落淚,感慨不已。
桓溫一生殺伐果斷,心如磐石,曾揚言“要麽流芳百世,要麽遺臭萬年”,心中隻為自己的理想,不為感情禮製所左右。
想不到,如今在生死離別麵前,在兄弟親情麵前,也是痛哭落淚。
過了許久,二人漸漸地停止了哭泣,用衣袖抹去眼淚。
桓溫走到冉閔跟前,抓住冉閔的手,低頭歎道:
“這一次可真是辛苦天王了,大恩不言謝,我桓溫認你這個兄弟!”
說罷,又用力緊緊握了握冉閔的手。
冉閔笑道:“想桓公也是一世英雄,怎可做此女兒態?”
桓溫聽罷,頓時羞愧地無地自容。
冉閔臉色一變,又道:“雖然我們如今衝出姚襄的包圍,兩軍匯合,但是我們的危險並沒有解除。”
桓溫聽罷,連忙抬頭看向冉閔,驚訝地問道:“天王有何計謀?”
冉閔從懷中取出地圖,鋪在桌子上,說道:
“桓公,你看,圍困新城的姚襄大軍分為南北兩部,其中駐守新城北門的姚襄大軍已被我們擊敗,而駐守南門的姚襄軍隊得知消息後已經撤走。
如果不出我的所料,駐守新城南門的姚襄大軍必然會向洛陽城出發,與姚襄匯合。
如果此時,我帶領一隊人馬,埋伏在新城與洛陽之間,必然會伏擊了返迴洛陽的姚襄大軍。”
桓溫聽罷,頓時心中大喜,神色也立刻變得堅毅起來,再無先前的兒女柔情。
“如此甚好!我現在給便你1000兵馬,前去阻擊了姚襄大軍!”
冉閔聽罷,心中高興,於是說道:“那我們即刻出發!”
桓溫再次用力握了握冉閔的手,而後鄭重地說道:
“天王,我們二人不是兄弟,勝似兄弟,正如你所說我們一見如故,彼此視為知己。
若是以後天王有難,我桓溫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冉閔也是用力握了握桓溫的手,隻是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
冉閔知道,此時多說無益,無聲更勝有聲,一切盡在不言中。
“啪!”的一聲,桓溫甩開冉閔的手,走出帳篷,大聲地喝道:
“500玄甲步兵集合!”
過不多時,430多名身穿玄鐵重鎧的將士集合在一起,冉閔看罷,頓時大吃一驚:
“重裝步兵!”
自己先前在桓溫大軍中生活了一個半月,也沒有見到什麽重裝步兵,如今再次見到這些重裝步兵,不由得自己不驚訝。
“桓溫真是隱藏得夠深的,不到關鍵時刻,是不會亮出自己的底牌的。”
桓溫登上一輛牛車,看向430多名玄甲步兵,而後大聲地喝道:
“兒郎們,雖然如今我們已經打敗了姚襄和秦軍的進攻。
但是,我們的危險並沒有徹底解除,姚襄和秦軍還會繼續調動兵力,圍攻我們的。
此時,唯有徹底擊敗姚襄大軍和秦軍,我們才能算作是安全,才有可能返迴江陵。”
眾將士們站直身體,靜靜地聽桓溫講話,沒有一人出聲。
桓溫掃視一周,再次大聲地說道:
“我知道,你們已有四五天時間沒有休息了,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
昨日又是戰鬥一日,身體疲憊至極,精神已經快到了崩潰的邊緣。
但是,現在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需要你們來完成,你們有沒有信心?”
玄甲校尉桓石虔聽罷,手舉戰刀,大聲說道:
“為大將軍效命,視死如歸!”
430名玄甲將士聽罷,也是齊齊地高舉手中的戰刀,大聲地說道:
“為大將軍效命,視死如歸!”
桓溫聽罷,心中很是滿意,遂右手一揮,指向身旁的冉閔,大聲地說道:
“此乃武悼天王冉閔是也,天下第一猛人,我現在命令你們追隨天王,前去消滅了正在迴撤途中的姚襄大軍!”
玄甲校尉桓石虔和眾將士聽罷,頓時一陣興奮,一個個地伸長脖子,探出腦袋,爭相觀望冉閔,心中好奇不已。
“這就是冉閔?”桓石虔心道。
冉閔的事跡他早已聽說,心中羨慕不已,今日見到真人,一時激動萬分。
“將來我也要成為像冉閔那樣的英雄,傲視群雄,如此才不枉一生!”
桓石虔再次心道。
“全體上馬!”
此時,桓溫大聲地吼道。
430名玄甲將士立即解散,奔向馬廄,過不多時,便已集結完畢。
同時,又一支500人的騎兵也已到來,為首之人竟然是桓衝。
桓衝見到冉閔,拱手說道:“天王,我們出發吧!”
冉閔點頭,手持重槊,翻身上馬。
野王十八騎也是翻身上馬,緊隨冉閔身後。
冉閔迴頭,對著野王十八騎道:
“你們沿著小河先行出發,前去偵察敵情,及時來報!”
“是,陛下!”
野王十八騎得令,隨即調轉馬頭,如一陣旋風一般駛出馬營,直向東而去。
冉閔看了一眼桓溫,微微一笑,而後高舉“霸王槊”,大聲地喝道:
“出發——”
930名騎兵在冉閔和桓衝二人的帶領下,整齊地駛出馬營。
馬營之外,沒有什麽姚襄和秦軍的斥候間諜。
因為桓溫早已派出將士,將馬營方圓20裏地的範圍之內清除得一幹二淨。
在路上,冉閔與桓衝二人並馬而行。
“真是想不到桓公的手下還有500名玄甲重裝步兵。”
冉閔看向桓衝,試探著問道。
桓衝點了點頭,並無保留地說道:
“恩公,這500名玄甲步兵也可以說是我兄長的死士!”
“死士?”冉閔心驚。
“不錯,因為這500名將士都是孤兒,是我兄長從小養大的。”桓衝又道。
冉閔聽罷,心中明白,遂長歎一聲,於是說道:
“如此說來,這500名將士的性命已經早已交給了桓公!”
桓衝也是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他們都是我兄長的義子,平時負責保護我兄長的安全。
若是我兄長有難,他們必將視死如歸,絕對不會後退半步!”
冉閔笑了笑,“500義子,500死士,真是讓人意想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