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衝急得如熱鍋之上的螞蟻一般,團團亂轉。
唿延毒喝了一口酒,歎道:
“如今姚襄集結了近3萬大軍包圍我們新城,依我們目前的力量,根本無法突破。
目前唯一之舉,便是請桓溫大將軍派出將士,前來接應我們。”
桓衝聽後,卻是歎道:“如今宜陽城中,僅有不足2000名騎兵,如何又來接應我們?
若是派出步兵,速度過於緩慢,隻怕還未到新城,再次中了姚襄的埋伏。”
唿延毒搖了搖頭,心中沒有了辦法。
當日夜,一名將士從新城的東城牆上慢慢放下,而後乘著細雨,借著夜色,悄悄地消失於東邊的山林之中。
“報——都督,我們剛才發現有人從新城的東城牆上爬下,向東邊的山林之中去了。”
姚襄聽罷,哈哈大笑道:
“去得好,就讓他前去好了。通知姚萇,立即與秦國取得聯係,派出軍隊,埋伏於新城與宜陽之間。”
一匹快馬而去,直奔洛陽城。
鎮守洛陽城的姚萇聽罷,心中大喜,於是立即派人前往新安城,與秦國司空王墮取得聯係。
同時派出8000名將士埋伏於新城與宜陽的中央,準備阻擊桓溫大軍。
新安城之中,秦國司空王墮看罷姚萇的書信,頓時大喜,於是迅速召集鄧羌與呂光二人,商議行動。
“大司空,我們沒有接到陛下的命令,私自出兵,若是讓陛下知道了,那該怎麽辦?”
呂光小心地問道。
司空王墮聽罷,笑道:“你們二人夥同雷弱兒,突襲潼關,陛下可否懲罰於你們二人?”
呂光和鄧羌二人聽罷,相互一視,心中不解。
呂光道:“我們二人在軍中並無職務,可是大司馬(雷弱兒)卻被革去了大司馬一職啊!”
司空王墮聽罷,突然哈哈大笑,說道:“你們兩個太年輕了,還看不懂陛下的意思。
如果不出我的所料,此次擊敗桓溫之後,雷弱兒很快便能官複原職,或許還會更進一步。”
“什麽,官複原職?”
鄧羌也是驚訝地問道,內心充滿了驚喜。
司空王墮轉過身去,臉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古人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陛下懲罰,那便讓他懲罰我好了。
你們二人並無職務,隻管聽我命令,放心大膽地去幹便是了。
不過,此戰結束之後,我會和眾大臣一起向陛下稟奏,為你們二人請功封爵的。”
呂光和鄧羌二人聽罷,再次相互一視,眼神之中充滿了欣喜。
於是,二人同時拱手道:“我們二人願意聽從司空大人的安排,消滅桓溫於宜陽之地。”
桓溫接到弟弟桓衝的信件,打開一看,心中充滿了焦慮。
姚襄帶領3萬大軍包圍新城,城中將士兩次突圍,死傷慘重,卻被阻迴。
城中糧食僅夠三日所需,將士們已經開始殺馬為生了。
如此下去,若不及時救援,隻怕新城不保,城中近萬名將士都要活活餓死了。
“來人,迅速集結人馬,向新城進發。”
此時,宜陽城中也僅餘1.7萬名將士,所以桓溫決定留下周鼎帶領1萬將士防守宜陽。
而自己和司馬郭洪、長史耿玉二人帶領7000名將士前去營救桓衝和唿延毒等人。
有可能是老天偏愛桓溫,在下了四天的小雨之後,這一日天氣突然放晴,太陽公公也露出了圓圓的笑臉。
“桓公,你還是把500名將士帶上吧!”
周鼎再次建議道。
桓溫思考多時,說道:“好吧!”
桓溫身騎戰馬,轉過頭去,望向遠方,眼神突然變得堅定和淩厲起來。
“此去路途漫漫,其間或許有不少的鬼怪魍魎。”
周鼎聽罷,心中明白,此次桓溫帶領大軍前去接應桓溫和唿延毒,姚襄必定會派出大軍前來阻攔。
一場戰鬥是不可避免,無法避免。
桓溫轉過頭來,對著周鼎又道:“若是我戰死疆場,你便帶領大軍突圍。”
周鼎聽罷,嚇得臉色蒼白,趕緊伏於地上,連連說道:
“桓公,大軍出征,萬萬不可說不吉利的話啊!”
桓溫一陣冷笑,“謀事在人,成敗在天,若天要亡我,何在吉祥之語?”
說罷,桓溫轉頭看向周鼎,又道:“你若突圍,不要向東,不要向南,定要向北而去。”
周鼎聽罷,心中不解,於是問道:“桓公這是何意!”
桓溫聽罷,哈哈大笑,“天下能推翻燕國和秦國,複我故土,掃除五胡之人者,除我桓溫,便隻有冉閔了!
若我戰敗,你便向北,投奔冉閔去吧!”
周鼎聽罷,再次伏身而拜,道:“恭祝桓公凱旋!”
桓溫叫來信使,說道:“今夜你悄悄前出,迅速趕往新城,告訴鎮蠻護軍(桓衝)和唿延毒將軍,我明日便出發。
大約有三四日時間,我便可到達新城。
若是姚襄大軍半路阻擊,你讓鎮蠻護軍(桓衝)和唿延毒將軍聽我消息,而後我們雙方夾擊,一舉擊敗姚襄大軍。
你是否明白?”
“是,大將軍,屬下明白?”
當日夜,信使離開宜陽城,悄悄前出,乘著夜色,直向新城方向而去。
可是,就在他剛剛走出新城不到50裏地時,突然前方亮起無數的火把。
火把圍成一圈,足有百十來號人。
“糟了!我被包圍了!”
就在信使驚訝之時,隻聽到四方“嗖”“嗖”“嗖”的箭矢破空之聲傳來。
“啊——”的一聲慘叫,信使身體連中數箭,倒地不起。
姚襄上前,從信使的懷中取出信件,打開一看,隻見上寫:
“明日吾將領兵前往新城,四日後聽我號令出城,前後夾擊,共敗姚襄。
溫。”
姚襄看罷,嘿嘿一笑,“想前後夾擊我姚襄,簡直是白日做夢!”
次日,桓溫帶領7000名將士和5000名百姓駛出宜陽城,前鋒為2000名騎兵,緊接著便是200架床弩部隊。
大軍緩慢前進,猶如一條長龍一般。
周鼎眼見桓溫離去,內心萬分不安,充滿了焦慮之意。
桓溫僅帶領7000名將士出征,雖然攜帶了200架床弩,還有500名親兵。
但是,洛陽城中還有姚萇帶領的近2萬名將士。若是姚萇派兵阻擊,這可如何是好?
另外,新安城中,還有秦軍的1萬多大軍,虎視眈眈,一旦發現桓溫帶領大軍外出,突然出兵,截斷退路,那又該怎麽辦?
如今形勢過於複雜,三方分為五處勢力,相互較力,相互牽製,相互攻擊,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隨時都在變化之中。
這令周鼎心中著急,一時失去了主意。
“冉閔?桓公叫我去投奔冉閔?我何不叫人去請冉閔前來相助?”
“哈哈哈哈——”
周鼎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於是連忙大聲喝道:
“來人,前往野王,快請冉閔天王!”
唿延毒喝了一口酒,歎道:
“如今姚襄集結了近3萬大軍包圍我們新城,依我們目前的力量,根本無法突破。
目前唯一之舉,便是請桓溫大將軍派出將士,前來接應我們。”
桓衝聽後,卻是歎道:“如今宜陽城中,僅有不足2000名騎兵,如何又來接應我們?
若是派出步兵,速度過於緩慢,隻怕還未到新城,再次中了姚襄的埋伏。”
唿延毒搖了搖頭,心中沒有了辦法。
當日夜,一名將士從新城的東城牆上慢慢放下,而後乘著細雨,借著夜色,悄悄地消失於東邊的山林之中。
“報——都督,我們剛才發現有人從新城的東城牆上爬下,向東邊的山林之中去了。”
姚襄聽罷,哈哈大笑道:
“去得好,就讓他前去好了。通知姚萇,立即與秦國取得聯係,派出軍隊,埋伏於新城與宜陽之間。”
一匹快馬而去,直奔洛陽城。
鎮守洛陽城的姚萇聽罷,心中大喜,於是立即派人前往新安城,與秦國司空王墮取得聯係。
同時派出8000名將士埋伏於新城與宜陽的中央,準備阻擊桓溫大軍。
新安城之中,秦國司空王墮看罷姚萇的書信,頓時大喜,於是迅速召集鄧羌與呂光二人,商議行動。
“大司空,我們沒有接到陛下的命令,私自出兵,若是讓陛下知道了,那該怎麽辦?”
呂光小心地問道。
司空王墮聽罷,笑道:“你們二人夥同雷弱兒,突襲潼關,陛下可否懲罰於你們二人?”
呂光和鄧羌二人聽罷,相互一視,心中不解。
呂光道:“我們二人在軍中並無職務,可是大司馬(雷弱兒)卻被革去了大司馬一職啊!”
司空王墮聽罷,突然哈哈大笑,說道:“你們兩個太年輕了,還看不懂陛下的意思。
如果不出我的所料,此次擊敗桓溫之後,雷弱兒很快便能官複原職,或許還會更進一步。”
“什麽,官複原職?”
鄧羌也是驚訝地問道,內心充滿了驚喜。
司空王墮轉過身去,臉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古人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陛下懲罰,那便讓他懲罰我好了。
你們二人並無職務,隻管聽我命令,放心大膽地去幹便是了。
不過,此戰結束之後,我會和眾大臣一起向陛下稟奏,為你們二人請功封爵的。”
呂光和鄧羌二人聽罷,再次相互一視,眼神之中充滿了欣喜。
於是,二人同時拱手道:“我們二人願意聽從司空大人的安排,消滅桓溫於宜陽之地。”
桓溫接到弟弟桓衝的信件,打開一看,心中充滿了焦慮。
姚襄帶領3萬大軍包圍新城,城中將士兩次突圍,死傷慘重,卻被阻迴。
城中糧食僅夠三日所需,將士們已經開始殺馬為生了。
如此下去,若不及時救援,隻怕新城不保,城中近萬名將士都要活活餓死了。
“來人,迅速集結人馬,向新城進發。”
此時,宜陽城中也僅餘1.7萬名將士,所以桓溫決定留下周鼎帶領1萬將士防守宜陽。
而自己和司馬郭洪、長史耿玉二人帶領7000名將士前去營救桓衝和唿延毒等人。
有可能是老天偏愛桓溫,在下了四天的小雨之後,這一日天氣突然放晴,太陽公公也露出了圓圓的笑臉。
“桓公,你還是把500名將士帶上吧!”
周鼎再次建議道。
桓溫思考多時,說道:“好吧!”
桓溫身騎戰馬,轉過頭去,望向遠方,眼神突然變得堅定和淩厲起來。
“此去路途漫漫,其間或許有不少的鬼怪魍魎。”
周鼎聽罷,心中明白,此次桓溫帶領大軍前去接應桓溫和唿延毒,姚襄必定會派出大軍前來阻攔。
一場戰鬥是不可避免,無法避免。
桓溫轉過頭來,對著周鼎又道:“若是我戰死疆場,你便帶領大軍突圍。”
周鼎聽罷,嚇得臉色蒼白,趕緊伏於地上,連連說道:
“桓公,大軍出征,萬萬不可說不吉利的話啊!”
桓溫一陣冷笑,“謀事在人,成敗在天,若天要亡我,何在吉祥之語?”
說罷,桓溫轉頭看向周鼎,又道:“你若突圍,不要向東,不要向南,定要向北而去。”
周鼎聽罷,心中不解,於是問道:“桓公這是何意!”
桓溫聽罷,哈哈大笑,“天下能推翻燕國和秦國,複我故土,掃除五胡之人者,除我桓溫,便隻有冉閔了!
若我戰敗,你便向北,投奔冉閔去吧!”
周鼎聽罷,再次伏身而拜,道:“恭祝桓公凱旋!”
桓溫叫來信使,說道:“今夜你悄悄前出,迅速趕往新城,告訴鎮蠻護軍(桓衝)和唿延毒將軍,我明日便出發。
大約有三四日時間,我便可到達新城。
若是姚襄大軍半路阻擊,你讓鎮蠻護軍(桓衝)和唿延毒將軍聽我消息,而後我們雙方夾擊,一舉擊敗姚襄大軍。
你是否明白?”
“是,大將軍,屬下明白?”
當日夜,信使離開宜陽城,悄悄前出,乘著夜色,直向新城方向而去。
可是,就在他剛剛走出新城不到50裏地時,突然前方亮起無數的火把。
火把圍成一圈,足有百十來號人。
“糟了!我被包圍了!”
就在信使驚訝之時,隻聽到四方“嗖”“嗖”“嗖”的箭矢破空之聲傳來。
“啊——”的一聲慘叫,信使身體連中數箭,倒地不起。
姚襄上前,從信使的懷中取出信件,打開一看,隻見上寫:
“明日吾將領兵前往新城,四日後聽我號令出城,前後夾擊,共敗姚襄。
溫。”
姚襄看罷,嘿嘿一笑,“想前後夾擊我姚襄,簡直是白日做夢!”
次日,桓溫帶領7000名將士和5000名百姓駛出宜陽城,前鋒為2000名騎兵,緊接著便是200架床弩部隊。
大軍緩慢前進,猶如一條長龍一般。
周鼎眼見桓溫離去,內心萬分不安,充滿了焦慮之意。
桓溫僅帶領7000名將士出征,雖然攜帶了200架床弩,還有500名親兵。
但是,洛陽城中還有姚萇帶領的近2萬名將士。若是姚萇派兵阻擊,這可如何是好?
另外,新安城中,還有秦軍的1萬多大軍,虎視眈眈,一旦發現桓溫帶領大軍外出,突然出兵,截斷退路,那又該怎麽辦?
如今形勢過於複雜,三方分為五處勢力,相互較力,相互牽製,相互攻擊,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隨時都在變化之中。
這令周鼎心中著急,一時失去了主意。
“冉閔?桓公叫我去投奔冉閔?我何不叫人去請冉閔前來相助?”
“哈哈哈哈——”
周鼎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於是連忙大聲喝道:
“來人,前往野王,快請冉閔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