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翼來到長安城,代表姚襄祭悼了東海王苻雄,而後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雷弱兒。


    二人一夜暢談,共敘當年往事。


    “大司馬,這是1000兩黃金,是姚襄都督贈於您的。”


    大司馬雷弱兒見後,心中驚訝,不過他很快便明白了權翼的用意。


    大司馬雷弱兒推辭道:“子良(權翼的表字),替我謝謝姚襄都督,但是這份禮物我卻是不能接受。”


    大司馬雷弱兒說罷,用眼神瞟了一眼權翼,遂又長歎道:


    “我知道如今桓溫正在攻打洛陽,洛陽城已危若累卵,朝不保夕,隨時都有被桓溫攻破的可能。


    我也是羌族人,我也不願意見到十幾萬羌族同胞就此死去。


    可是,你也知道,魏王(即苻雄)乃是陛下的親弟弟,剛剛去逝,陛下正在悲痛之中。


    另外,按照慣例,此時應宜守孝為重,並非用兵之時。


    此時,我若去勸說陛下,隻怕會令陛下更加生氣。”


    權翼聽罷,微微一笑,接著又從懷中取出一塊絲帛來。


    “大司馬,這是霹靂車的製造之圖,您見到陛下之後,什麽話也不用說,隻需要將這份霹靂車的圖紙送於陛下便是。”


    大司馬雷弱兒心中一驚,慌忙接過絲帛,打開一看,隻見裏麵包裹著一本書,書上赫然寫著五個大字:霹靂車圖解。


    大司馬雷弱兒見後大喜,抬起頭來,看向權翼,笑道:


    “此便足矣,我明日一早便去麵見陛下!”


    次日,大司馬雷弱兒裝作急匆匆、興衝衝的樣子來到皇宮,見到了秦皇苻健。


    “大司馬,你有何事,如此匆忙?”


    秦皇苻健身穿孝服,見大司馬雷弱兒匆忙的樣子,心中頓時生氣。


    大司馬雷弱兒躬身而拜,說道:“陛下,姚襄的使者權翼來了!”


    說著,從懷中取出絲帛,遞了上去。


    秦皇苻健見罷,心中頓時疑惑,接過絲帛,問道:“這是何物?”


    大司馬雷弱兒笑道:“陛下打開一看便知。”


    秦皇苻健更加疑惑,遂輕輕打開絲帛,突然臉色大變,一陣欣喜之色湧現。


    “這是權翼給的?”


    大司馬雷弱兒道:“正是!”


    秦皇苻健站起身來,來迴踱步,雙眉之間湊出一個“川”字。


    “可有床弩製造之法?”


    大司馬雷弱兒搖了搖頭。


    秦皇苻健看向大司馬雷弱兒,又道:“你沒有問?”


    大司馬雷弱兒道:“迴稟陛下,老臣問了,但是權翼僅僅微微一笑,並沒有迴答。”


    秦皇苻健早已明白權翼送上霹靂車製造之法的用意,遂沉思片刻,又道:


    “那依大司馬之意,我們應當如何才是?”


    雷弱兒道:


    “陛下,如今桓溫攻打洛陽,姚襄大軍又被阻於新城,無法營救洛陽城,如今洛陽危在旦夕。


    若是桓溫真攻下洛陽,消滅了姚襄之軍,占據了河洛之地,他便有可能以洛陽為據點,再次揮師西進,攻打我關中之地。


    所謂唇亡齒寒,一旦洛陽失守,我們關中也將危矣!”


    秦皇苻健點了點頭,說道:“那大司馬的意思是我們必須援助姚襄了?”


    大司馬雷弱兒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


    秦皇苻健雙手背後,踱來踱去,遂道:“可是賢弟屍骨未寒,此時用兵,有違背於禮製啊!”


    雷弱兒聽罷,說道:“陛下,可是姚襄當初是為了接應我們秦國,才帶領軍隊偷襲了武關。


    此時,我們若不救援姚襄,隻怕會讓天下人笑話,讓天下的英雄寒心。


    如此一來,若是桓溫再次帶兵前來攻打關中,又有誰會與我們秦國聯盟,又有誰會救援我們呢?”


    秦皇苻健聽後,心中拿不定主意,一方麵是自己弟弟的葬禮,一方麵又是自己“背信棄義”,讓天下人寒心。


    一時之間,秦皇苻健舉棋不定。


    此時,隻聽得雷弱兒又道:


    “陛下,兵法雲: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此時我們利用魏王(苻雄)葬禮的機會,突然發兵攻打潼關,便是以奇合正,出其不意,像桓溫這樣的忠孝之子絕對不會想到。”


    桓溫忠孝之名,名滿天下。


    桓溫的父親桓彝當年在平定蘇峻之亂時,被韓晃所殺,其中涇縣縣令江播便參與了此事。


    從此以後,桓溫便整日枕戈泣血,苦練本領,立誌為父報仇,。


    在桓溫18歲時,涇縣縣令江播去世。


    於是,桓溫利用江播葬禮之機,化裝成普通士人,身藏兵器,混進江府,趁江播的幾位兒子不注意之時,突然衝入靈堂,當場手刃了江播的三個兒子。


    桓溫為父報仇,不僅沒有受到朝廷的追責,反而受到晉室朝廷的獎賞,認為這是“至孝之舉”。


    一時之間,桓溫贏得了巨大的聲譽,成為一時“孝道”的典範,晉明帝司馬紹還將自己的大女兒南康公主嫁給了桓溫,拜為駙馬都尉,遷任徐州刺史。


    桓溫因禍得福,仕途一路平步青雲。


    “那也是!”


    秦皇苻健讚同雷弱兒的說法,但自己出兵攻打潼關,營救姚襄,卻有悖於禮製,苻健怕自己成為“不忠不孝”的典範,被世人所恥笑。


    大司馬雷弱兒早就看出了秦皇苻健的擔憂,於是上前再次說道:


    “陛下,天下萬事以孝為先,請諸位皇子皇孫繼續為魏王(苻雄)守孝,臣願帶領一部分將士偷偷前往潼關。


    若是世人有什麽議論,臣願意承擔這不孝之名。”


    秦皇苻健聽罷,心中大喜,他就等著雷弱兒的這一句話。


    其實在秦皇苻健的心中,他也是十分願意出兵攻打潼關,解救姚襄之危,然後會同姚襄,徹底擊敗桓溫。


    可是,他卻不想被世人所恥笑,說自己是個不守禮製、不守信義、不守孝道之人,故而心中這才猶豫。


    如今聽雷弱兒說他願意帶兵前往潼關,承擔這份責任。


    如此一來,正合自己的心意。


    秦皇苻健心中高興,轉身坐罷,看向雷弱兒,淡淡地說道:


    “如今魏王(苻雄)去世,丞相之職空缺,朕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


    依大司馬之見,這丞相之職由誰擔任更為合適?”


    雷弱兒聽罷,心中狂喜,秦皇苻健之意再也明確不過,也就是說,隻要自己攻破潼關,解救姚襄,擊敗桓溫,這丞相之職便由自己來擔任。


    雷弱兒低頭拱手道:“丞相一職乃是大事,臣不敢妄加推薦。”


    秦皇苻健聽罷,哈哈大笑道:“你去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雷弱兒俯身而出,剛走一半,還未邁出大殿,隻聽得秦皇苻健喝道:


    “你去之時,將鄧羌和呂光二人帶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