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冉閔召集蔣乾和呂護二人開會,張蠔也列席了會議。


    呂護看向臉戴青麵獠牙麵具的張蠔,很是驚訝,遂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而蔣乾看到呂護吃驚地表情,不由地冷笑一聲,心道:“終究還是個外來戶!”


    冉閔看在眼中,遂對呂護道:“這是我的義子,麵具張,也是我的貼身護衛。”


    呂護點了點頭,又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冉閔掃視一周,遂道:“如今已是五月底,我已向老農打聽過,再有半月時間,麥子就可成熟。


    如今慕容評攻克懷縣之後,一直按兵不動,並沒有乘機搶渡沁河,對我發起衝擊。


    我懷疑他也在等麥子成熟,待收割小麥,就地補給完畢之後,便會對我野王發起全麵進攻。”


    冉閔說罷,看向蔣乾和呂護二人。


    蔣乾低頭思考,而呂護則好似恍然大悟地說道:“我明白了,陛下真是好主意!”


    說罷,呂護伸出右手大拇指,對著冉閔稱讚起來。


    蔣乾看罷,這才明白,不過隻是點了點頭,並沒有說什麽話。


    冉閔笑道:“所以說,我決定在麥子成熟之前,對慕容評率先發起進攻。”


    呂護和蔣乾聽罷,立即板正身體,神情嚴肅,好似側耳聆聽冉閔的指示一般。


    冉閔道:“呂將軍,你在太行山中砍伐了多少樹木?”


    呂護思考片刻,遂道:“約有五六千棵的樣子。”


    冉閔聽罷,高興地說道:


    “如此足矣!從今日起,你帶領本部人馬立刻前往太行山中,將這些樹木全部拖運迴來,而後開始製作木筏。”


    呂護起身,拱手道:“是,陛下!”


    冉閔又看向蔣乾,說道:


    “大將軍,你主要負責以下三件事:


    第一,你通知申道生他們,帶領本部人馬,立即從全城收集麻繩。


    同時發動城中百姓,利用麥草迅速製作繩索。


    第二,你再派出100名將士到城中百姓家搜集一些用於點火的易燃之物。


    第三,你發動將士和百姓,在沁河西岸修建200座一丈長、一丈寬的棧橋。


    記住,修建棧橋時必須在夜間進行,橋麵與水麵平齊,不能讓對岸的燕國將士發現。”


    蔣乾並沒有站起身來,而是似懂非懂地答道:“好的,陛下!”


    其實直到現在,蔣乾的大腦還處於迷糊之中,想著若是讓冉閔知道自己打死將士,那該怎麽辦,並沒有完全明白冉閔想要幹什麽。


    冉閔也沒有指責蔣乾,而是繼續說道:“你們兩部人馬,所有工作務必於十日內完成。”


    二人得令,於是開始召集人馬,展開工作。


    冉閔看向一旁的張蠔,笑道:“我所安排的一切工作,你聽明白了嗎?”


    張蠔點頭道:“父親,您是想製作一些木筏,乘夜將將士們運過河去,而後再……”


    冉閔喝了一口酒,笑了笑,說道:“你說得完全正確,那接下來我們應該幹什麽呢?”


    張蠔聽罷,一時愣住,不知所以。


    冉閔笑道:“古人說,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其實依據我來理解,更應該是大軍未動,情報先行。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怠。若是我們連對方的軍隊實力、兵力部署、武器裝備、後勤保障等情報信息都不知道,如何能打贏戰爭呢?”


    張蠔聽罷,連連點頭,語氣興奮地說道:“父親,我知道下一步該幹什麽了。”


    冉閔又喝了一口酒,問道:“幹什麽?”


    張蠔道:“乘著夜色,悄悄渡過河去,偵察燕軍的兵力部署。”


    冉閔點頭,說道:“你說得不錯,這個任務我就交給你和野王十八騎了。”


    張蠔站起身來,拱手道:


    “放心吧,父親,我一定會幹好這項任務的,將燕軍的實力摸個一清二楚。”


    冉閔笑道:“你的任務是偵察敵情,萬萬不可打草驚蛇!”


    張蠔高興地道:“放心吧,父親!”


    張蠔雖然戴著麵具,看不清喜怒,但從剛才的語氣來看,應該還是很高興的。


    對張蠔充作偵察兵,冉閔還是很放心的。


    張蠔有三大絕技:


    第一,力大無窮,可以倒拉一頭牛;


    第二,身體輕盈,跑得比馬還快;


    第三,輕功無比,翻越城牆如履平地。


    因而,張蠔可謂是天生的偵察兵的好苗子。


    冉閔從桌子上拿起一塊布絹,遞給張蠔,又道:


    “你將燕軍的部署圖畫在這塊布絹上麵,如此便可一目了然。”


    張蠔接過布絹,冉閔又笑道:“偵察敵情,第一要素便是繪製地圖,知道嗎?”


    張蠔點頭,心中高興,如此又學了一手。


    懷縣,燕軍臨時的大本營。


    就在冉閔召集蔣乾、呂護和張蠔三人安排任務的同時,慕容評也在召集眾將領,召開會議。


    慕容評道:“重裝和糧草輜重部隊還有多久才能到達?”


    支烏那將軍起身,拱手道:


    “報告上庸王,如今重裝和糧草輜重部隊已經到達新樂城(今河南省新鄉市,西晉太和五年時新建),估計再有七八天時間便可到達。”


    此次,慕容評為了響應秦國,帶領著2萬騎兵先行到達懷縣,其它3萬步兵和征集的5萬百姓以及糧草輜重和重裝攻城裝備均在後方。


    慕容評又問:“沁河偵察的怎麽樣呢?”


    鮮於弓起身道:“報告上庸王,我們在沁河的上遊,太行山腳下發現了一處狹窄之處,約有三丈之寬,完全可以架設飛橋。”


    慕容評點頭,又問:“飛橋修建得怎麽樣呢?”


    鮮於弓道:“如今已經建好了8架飛橋,半個月後,15架飛橋完全可以建造完畢。”


    慕容評點頭,又道:“行動一定要隱蔽,切莫暴露才是。”


    “是,上庸王!”鮮於弓答道。


    慕容評掃視眾人一圈,又道:“諸位,目前距離小麥成熟之時還有半月時間。


    這半個月內,諸位一定要加強巡邏,提高警惕,防止冉閔部隊偷襲。


    待小麥成熟之時,我們的重裝部隊已將抵達。


    到了那時,我們便開始收割小麥,就地補給,而後出發,爭取一舉攻下野王城,徹底消滅冉閔。”


    眾將領起身,拱手答道:“遵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