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兵將,曆來共有六大軍功:


    一曰先登,二曰破陣,三曰斬將,四曰奪旗,五曰擒王,六曰滅國。


    先登者,攀梯登城,百不存一,在曆來的戰爭之中,屬危險最大,便卻功勳最小。


    首先,登城之戰,都是一城一池之爭奪,一般對戰爭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


    其次,先登之人,多為兵卒。兵卒者,多為出身貧寒,地位卑微,處於第一線的戰士。


    這些戰士一般沒有文化,既不懂得三韜六略,也不會排兵布陣,故而難當重任。


    說得好聽一點,那就是“勇氣可嘉”;說得難聽一點,那就是“有勇無謀”。


    所以,先登者的獎勵多為金錢和田地,或是下級的軍中官銜等,故而排位最低。


    當然,軍中也不乏有先登名將,如樂進、周勃等人。


    破陣者,衝鋒在前,九死一生,但因戰鬥常常決定某一戰役的勝敗走向,故而稍高一些。


    破陣者,兩軍鏖戰,萬馬對衝,千人混戰,刀槍刺砍,流矢鳴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戰鬥異常激烈。


    另外,破陣之戰常常需要將軍校尉帶兵衝殺,不僅雙方要對戰廝殺,更要懂得排兵布陣,穿插、迂迴、襲擾、斷後等各種戰術層出不窮。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先登者通常獎勵的是戰士,而破陣者通常獎勵的則是將軍。


    如果說先登是“有勇無謀”,那麽破陣便是“有勇有謀”;如果說先登是“兵為頭”,那麽破陣是“將為首”。


    所以,破陣要比先登更高一級。


    斬將者,隻因將乃百兵之膽,萬軍之雄,斬殺敵將,不僅可以提高己方將士的信心,也同時可以打擊對方將士的士氣。


    另外,於萬千軍馬之中斬殺敵將,既需要過人的膽量,也需要高超的武藝,因而常常能夠得到極高的榮譽和獎勵。


    如《三國誌》所述:關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駛入軍中,刺顏良於萬千軍馬之中,斬首而還,袁紹諸將莫不能擋,遂解白馬之圍,曹操當即表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關羽刺殺大將顏良,袁紹兵敗而歸,曹操遂解白馬之圍,可見其功勳之偉。


    同時,曹操當即表封關羽為漢壽亭侯,可見其獎勵之大。


    所以說,斬將比先登和破陣又要高出一個等級。


    奪旗者,單槍匹馬衝殺於敵百萬大軍之中,奪得對方戰旗,致使敵軍全麵潰敗。


    又因軍旗乃是一支部隊精神軍魂的象征,旗在軍心在,旗倒軍心散。


    奪取對方戰旗,可令敵軍軍心渙散,不戰而敗,所以更高一級。


    擒王者,這裏的“王”既可以指一軍主將或是主帥,也可以指某一戰區的最高指揮員。


    夫將帥者,乃軍隊之核心、之靈魂,擒獲敵軍將帥,可令敵軍樹倒猢猻散,自潰而散。


    同時也可以以對方將帥作為一種籌碼,達到政治與軍事上的目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故而軍功更高。


    如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驃騎將軍霍軍病率領1萬騎兵二次出擊河西地區,大破匈奴,殲敵3萬餘人,俘虜五王及五王母、單於閼氏、王子59人共2500餘人。


    由此導致匈奴貴族內部分裂,渾邪王率4萬族人降漢,大大地削弱了匈奴的力量。


    兩年後,漢武帝發動漠北戰役,匈奴遠遁,漠南再無王庭。從此,匈奴帝國開始走向衰落。


    由此可見,擒王者的戰功是何其巨大。


    在中國曆史上,由於擒獲對方主將或是主帥而導致敵軍叛變,亡國亡族的不在少數。


    滅國者,即消滅某一國家,為曆代戰功的最高榮譽。


    西晉在消滅東吳之後,前後參與戰爭的羊祜、杜預、王濬等幾名主將同時位列武廟七十二將。


    細觀唐廟六十四將和宋廟七十二將之人,半數以上具有滅國之功。


    就拿五胡十六國的幾人來說,慕容恪具有消滅冉魏之功,王猛具有消滅前燕之功,謝玄具有擊敗前秦苻堅之功。


    如今苻生一人連斬己方五員大將,衝殺萬人軍中數十次,又砍斷軍旗,一下子連續完成了破陣、斬將、奪旗三大戰功,這不得不令桓溫刮目相看。


    桓溫側眼看了一眼冉閔,隻見冉閔正轉過頭去,看向高台之上的苻生,眉頭緊蹙,麵色凝然。


    在來時的路上,冉閔曾經提醒過自己,說什麽“秦人之中有鄧羌、呂光二人,皆驍勇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叫自己一定要提防這二人”。


    當時自己還故意取笑冉閔,說什麽“萬千軍馬作戰,豈是一兩個人可以改變戰局?他們二人膽敢衝鋒陷陣,我定叫人將他們射成刺蝟不可”的話。


    如今看來,冉閔之話真是好心提醒自己,倒是自己的見識有些少了。


    幸好自己此次前出隻是督軍觀戰,並沒有拋頭露麵,站在帥旗之下。


    如果自己真的騎馬立於帥旗之下,麵對苻生如此勇猛之人,恐怕真的無人能夠保護自己。


    桓溫再次看向冉閔,突然臉色大變,猛然想起前不久的情報之中曾說“冉閔在軹道之中,一人斬殺燕國將士5000餘人”,這不由地不讓他再次心驚。


    “難道天下真有如此勇猛之人?”


    桓溫隻覺一股涼氣從後背升起,全身頓時不寒而栗。


    桓溫努力地控製著自己的身體,趕忙轉頭,不再看向冉閔。


    他生怕冉閔轉過頭來看出自己心中的膽怯。


    過了片刻,桓溫感覺自己的身體不再發抖,這才試探性地問道:


    “天王,你與這苻生相比,勝負幾何?”


    冉閔並沒有看向桓溫,而是仍然轉過頭去,雙眼緊盯站立在高台之上的苻生。


    冉閔他也知道苻生的厲害,卻沒想到苻生竟然如此勇猛。即便是自己對上苻生,估計百十迴合之內,也是難以戰勝對方。


    冉閔搖了搖頭,口氣淡淡地說道:


    “這苻生的武功猶在鄧羌之上,即使是我與他對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什麽,難道你也戰勝不了他?”桓溫再次驚訝地問道。


    桓溫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讓冉閔出馬迎戰苻生,卻沒有想到苻生的勇猛竟然讓冉閔都有些畏縮不前。


    冉閔突然臉色一變,麵露兇相,手握長槊,心中戰鬥的欲火猛然升起,遂惡狠狠地說道:


    “唯有一戰,方能知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