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洛陽本是漢室東都,魏晉皇城。如果我們占領了洛陽,必然會招致晉朝的進攻。


    另外,如今冉閔屯居於黃河北岸的野王城中,與洛陽僅有一河之隔。


    如今正是寒冬之時,黃河封凍。此時我們占據洛陽,隻怕冉閔會帶領大軍進攻洛陽。


    冉閔神勇無敵,燕國慕容評、代王拓跋什翼犍、匈奴左賢王劉務桓和秦國世子苻堅等人,帶領共約8萬人馬圍剿冉閔。


    卻不想被冉閔殺得铩羽而歸,全軍覆沒。此時我們若是占據洛陽,必然會招來冉閔的進攻啊!”


    姚襄的弟弟姚萇向兄長建議道。


    姚襄聽罷,長歎一聲,說道:


    “你所言之意我皆明白,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我們羌人與秦國乃是世仇,與燕國也無交際。此時他們主動讓出河洛之地作為我們的生息之地,說白了隻是想借此挑起我們與冉閔之間的矛盾,並借助我們的力量來削弱冉閔罷了。”


    姚萇聽後,驚訝地問道:“既然兄長明白這個道理,為何還要去河洛之地?”


    姚襄看向年僅23歲的弟弟姚萇,一陣苦笑,問道:


    “那依你之見,我們不去河洛,又該到何處而去呢?”


    姚萇聽罷,一時語咽。


    “是啊,不去河洛,又該去往何處呢?”


    姚襄俯下身子,看向地圖,說道:


    “弟弟,你帶5000騎兵,立即前往洛陽,搶占孟津關,堵死冉閔南下洛陽之路。


    記住,冉閔神勇無比,你的任務隻是守住城池,而非出城與冉閔作戰。”


    姚萇聽後,拱手答道:“我定然不負兄長厚望,誓死守住孟津關。”


    孟津關,自古以來為黃河南北往來的交通要衝。


    黃河由於黃土高原落差明顯,一路水流湍急,至豫西部孟津之後,河道逐漸變寬,流速驟降,便於船渡。


    因此,古人在此設立孟津渡口,名為孟津渡。


    孟津渡向南,有一座城池。


    城池北瀕黃河,南依邙山,道路狹窄,因在孟津渡南,故名孟津關。


    孟津關形勢險要,易守難攻,關河相連,形成了以關製河、以河衛關的格局。


    又因孟津關是洛陽的北大門,因此自古以來便為兵家必爭之地。


    姚萇帶領5000名騎兵日夜兼程,利用夜間星月螢火之光,快速搶占了孟津關。


    如此,便守住了洛陽的北大門。


    姚襄親率7萬大軍,乘著風雪,開始向洛陽進發。


    當地百姓聽後,紛紛舉家搬遷,跟隨姚襄北上。


    姚襄心中既是高興,又是痛苦,於是一一走訪,親自到四方安撫百姓,叫他們留在原地,免受風雪之苦。


    但是,姚襄越是安慰,百姓們跟隨姚襄的意誌越加堅定,百姓們見到姚襄勸說,於是紛紛說道:


    “明公既往,我們將猶如兒子失去父親,何來故鄉?”


    姚襄迫不得已,於是將軍中所有的馬匹、車輛讓出,叫馬匹拉著車輛,而百姓們則乘坐在車輛之上,免受長途遷徙之苦。


    而7萬將士們則個個走路,一路步行。


    即便如此,也沒有一名將士叫苦叫累,反而主動讓出車輛,無一人心懷怨恨。


    野王城外,將士們的訓練仍在緊張的進行之中。


    此時已是十二月初,天寒地凍,積雪覆地,正是三九嚴寒之時。


    不過,將士們的訓練熱情還是很高漲的,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將士們早已進入正軌,也不用冉閔再為此操勞。


    冉閔來到太行山腳下,隻見20名東宮衛隊的將士正在練習梅花樁,而張蠔則正在練習閃鞭。


    張蠔自幼身形敏捷,所以梅花樁對於張蠔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


    自熟練掌握高低樁後,冉閔便叫張蠔開始練習閃鞭。


    閃鞭,顧名思義,就是由陪練者揮鞭擊打,而練習者則徒手閃躲避讓。


    在開始之時,由一人揮動長鞭擊打,張蠔徒手閃躲。


    若是在一刻鍾(15分鍾)的時間內,持鞭者無法擊中張蠔,則難度開始增加,由兩人同時揮鞭擊打,張蠔仍舊徒手閃躲。


    再到後來,難度繼續增加,由三人或是四人,一直增加到九人,張蠔仍舊徒手閃躲。


    若是張蠔一人能夠同時躲過九人長鞭的擊打,在高低樁上能夠堅持一刻鍾以上的時間,便宣布大功告成。


    如此,即使張蠔衝入萬千兵馬之中,也能夠同時躲過敵軍九名將士的攻擊,再無性命之憂。


    場地之上,四名將士正手持長鞭,在不斷地抽打,而張蠔則麵帶麵具,站在高低樁上,猶如一隻猴子一般來迴跳躍。


    不錯,是像一隻猴子,高低樁對於張蠔來說,不僅沒有成為一種障礙,反而變成了助力。


    張蠔左跳右蹦,前翻後仰,活像一隻猴子一般靈活,隨意挪騰,瀟灑自如。


    四人連續揮擊一刻鍾,長鞭如電,但卻始終無法擊中張蠔。


    冉閔見後,心中甚是高興,於是接過將士手中的長鞭,開始親自抽打張蠔。


    冉閔皮鞭一抖,向前擊去,張蠔一個後空翻,輕鬆躲過。


    冉閔再次揮鞭,從右上至左下抽下,張蠔身體一轉,再次輕鬆躲開。


    冉閔再次揮鞭上撩,張蠔右腳抬起,皮鞭從腿部掃過,卻並未擊中。


    冉閔再次一個長鞭橫掃,隻見張蠔身體一轉,一個側空翻,長鞭沿著張蠔的衣襟掃過,卻是未能擊中。


    冉閔連揮四次,但冉閔並不是隨意的揮擊,而是極具目的性的。


    這四鞭包括了矛槊的四種招式,分別是刺、掃、砸、撩。


    張蠔能夠躲過冉閔的這四招,就相當於在能夠馬背之上躲過矛槊的隨意進攻。


    冉閔連續揮鞭近百次,卻是未能擊中張蠔。


    冉閔心中很是高興,於是放下皮鞭,說道:


    “你的閃鞭已經初見成效,從明日起,便開始練習射箭。”


    說著,冉閔從身後取下一張弓來,說道:“此弓能開四石之力,拉滿弓弦,能夠射出150大步。


    你這些時日,不用練習準度,隻需每日不停地拉動弓弦,一刻鍾的時間之內,能夠拉動滿弓百次為合格。”


    張蠔聽後,心中也是高興,於是連忙答道:“多謝義父!”


    如今,張蠔已經初步嚐到了訓練的甜頭,對冉閔是言聽計從。


    冉閔又笑道:“不過,每日的跑步、馬步和高低樁練習不可落下,以後你上午時分練習跑步、馬步、高低樁和閃鞭,每日下午再練習弓箭。”


    “是義父!”


    張蠔訓練初見成效,冉閔也是心中高興,待將來張蠔將跑步、馬步,高低樁、閃鞭、箭術、馬術、矛術以及徒手搏鬥全部練習成功後,必為不亞於自己的一名猛將。


    處理完張蠔的事情,冉閔正準備前往軹關,看望劉俊、劉寧兄弟和雪晴等人。


    可是就在第二日早上,冉閔準備出發之時,突然蔣乾再次急匆匆地跑來,說道:


    “陛下,又不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