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哢嚓”一聲,82斤重的“霸王”重槊擊中衝車上的護板,頓時之間,護板四分五裂。
護板之下的將士們正在拉動長繩撞擊城門,卻突然聽見“轟”的一聲,木塊四處橫飛。
飛舞的木塊擊中衝車周圍將士的腦袋、擊中身體,一時之間,眾將士們個個倒飛而出,口噴鮮血,倒地不起,亂成一片。
就在這時,隻見一名全身“紅色”的野獸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那野獸身高八尺,全身鮮血,須發後張,站在那兒,猶如混世魔王一般。
“冉閔?!”
眾人心底之中同時升起一個人的名字。
“快跑啊!冉閔來了!”
幸存的眾將士們連連後退,如同見到了魔鬼一般,不要命似地向後跑去。
冉閔並不管這些,而是舉起手中的“霸王”重槊,連連揮擊,砸向衝車之下的飛橋之上。
“咣——”一次。
“咣——”兩次。
“咣——”三次。
……
“咣——”十次。
“哢嚓”一聲,飛橋斷裂,橋上的衝車也同時掉入護城河中。
就在這時,隻聽得“咯吱”一聲,城門打開一條縫隙。
冉閔轉身,迅速跑入縫隙之中。
又是咯吱”一聲,城門關閉。
“難道他真是魔王轉世嗎?是我們五胡之人的克星嗎?”
負責北門進攻的拓跋什翼犍見冉閔毀去了飛橋、衝車,將士們根本無法跨過護城河進攻,頓時一聲長歎,心中無奈,遂隻好令大軍迴撤。
“當”“當”“當”的鑼鳴之聲四處響起,數萬名慕容鮮卑將士、拓跋鮮卑將士和匈奴將士都開始後撤。
城頭上的眾將軍見對方開始後撤,頓時一個個高興地手持刀矛,齊聲呐喊道:
“陛下威武!”
“陛下勇猛!”
“陛下無敵!”
……
第二波的攻擊告一段落,最終以冉閔一方取得勝利結束。
可是,皮氏縣城是暫時守住了,但是橋頭堡此時卻變得十分危險。
2萬多名慕容鮮卑將士和秦軍同時兵分兩路,推著雲梯、井闌、衝車、床弩等重型武器,向前推來。
在大軍的前方,1000名慕容鮮卑將士和1000名秦軍將士將手中的盾牌高高舉起,組成一道盾牌之牆。
在2000名盾牌手後,又是2000名手持弓箭的將士。
在2000名弓箭手旁,是14架單弓床弩。
在通道之處,是16架雲梯。
在16架雲梯之後,又是2架高達五丈的井闌。
在橋頭堡的正對麵,則是2架衝車。
“嗚——”角號吹響。
“咚!”“咚!”“咚!”戰鼓擂起。
2000名盾牌手和2000名弓箭手踏著整齊的步伐,向前推進,直到距離橋頭堡還有50步時,這才停下。
14架單弓床弩也緊隨其後,在距離橋頭堡70步時,便已停下。
16架雲梯、2架井闌、2架衝車沿著通道,繼續緩緩向前推進。
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高達五丈的2架井闌之上,各站立著一人,分左右兩個方向,居高臨下,對橋頭堡形成鉗形夾擊之勢。
一架井闌之上站立著呂光,另外一架井闌之上站立的則是——鄧羌。
此時距離鄧羌與冉閔之戰已經過去了大半個多月,經過這半個多月的休養,鄧羌的傷勢已經好了個七七八八。
當鄧羌聽說要進攻橋頭堡時,好戰的性格再次抑製不住,請命堅決參戰。
“子翼(鄧羌的表字),你的身體還未完全康複,你就不用參加戰鬥了!”
苻堅怕鄧羌二次受傷,關心的勸道。
可是,鄧羌是個軟硬不吃的家夥,很不服氣地說道:
“那怎麽行?這種戰鬥怎麽能少得了我呢?
若是以後讓將士們聽說了,那豈不是有損我的顏麵?”
呂光知道鄧羌好戰的性格,勸是勸不了了,也知道鄧羌的傷勢好得差不多了,於是笑道:
“永固(苻堅的表字),你就放心吧,子翼兄沒事的。”
苻堅見呂光也這麽說,便隻好點頭答應。
這一日,苻堅、鄧羌、呂光三人來到場地之中檢查攻城武器,見到兩座高大的井闌,鄧羌突然靈光一閃,對苻堅和呂光二人說道:
“橋頭堡就那麽大,左右不過200步。若是我和世明(呂光的表字)二人手執弓箭,各站立在一座井闌之上,我敢保證壓得對方抬不起頭來。”
呂光聽後,也是大喜道:“子翼兄說得沒錯,膽敢有抬頭者,我叫他立即命喪黃泉。”
苻堅聽罷,也是一陣心喜,鄧羌和呂光二人的箭術那是無可挑剔,二人都能開3石弓(1石=120斤),在150步之內那是箭無虛發。
若是由二人站在井闌之上,居高臨下,足可以射得城樓上的眾將士不敢抬頭。
三人就此商議完畢,決定由鄧羌和呂光二人各站立一座井闌。
井闌緩緩前移,在距離橋頭堡約70步距離時,這才停下。
鄧羌和呂光二人手持弓箭,互成犄角,將甕城和橋頭堡完全覆蓋在二人的射程之內。
橋頭堡甕城城牆之上。
劉泰站在父親劉崇的身邊,看到對方密密麻麻的盾牌手、弓箭手以及大量的雲梯、井闌、衝車和床弩等大型攻城武器,不由地感到一陣無助,一陣後怕。
“父親,陛下已經命人催促我們兩次了,我們不如撤退吧!”
劉崇轉頭看向兒子劉泰,一臉的厭惡。
自己的兄長劉寧生有兩個兒子,劉戰和劉守,二人一個個猛似張飛,膽過薑維。
可是自己的這個兒子卻生來一副窩囊樣,膽小怕事,與劉戰和劉守二人一比,簡直是天上地下。
“怎麽撤?後麵的木橋已經撞斷了,你說怎麽撤?”
劉崇反問道。
劉泰聽後,並沒有聽出父親口中責備的語氣,而是連忙說道:
“父親,陛下讓我們抱上木頭,遊到對岸去。”
“放屁!”
劉崇生氣地說道:“河水湍急,隻怕沒遊到對岸,卻遊到了下方,被對方活捉了!”
“那怎麽辦?”劉泰繼續問道。
“哼!”
劉崇冷哼一聲,說道:“慕容鮮卑之人生性殘暴,我寧願戰死,也不當俘虜!”
劉泰見父親態度堅決,於是低下頭去,不再追問。
劉崇轉頭看向沉默不語的兒子,內心也是一陣惆悵,自己已是快四十歲的人了,死也就死了。
可是自己的兒子今年才21歲,兩個小孩一個三歲,一個隻有一歲。
若是劉泰戰死,自己的兩個孫兒又成了沒有爹娘的孤兒了。
“唉!”
劉崇長歎一聲,對身邊的兩名親兵說道:“你們兩人護送泰兒遊過汾河,前往縣城。
告訴陛下,就說我這一輩子跟隨他,死而無憾!”
護板之下的將士們正在拉動長繩撞擊城門,卻突然聽見“轟”的一聲,木塊四處橫飛。
飛舞的木塊擊中衝車周圍將士的腦袋、擊中身體,一時之間,眾將士們個個倒飛而出,口噴鮮血,倒地不起,亂成一片。
就在這時,隻見一名全身“紅色”的野獸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那野獸身高八尺,全身鮮血,須發後張,站在那兒,猶如混世魔王一般。
“冉閔?!”
眾人心底之中同時升起一個人的名字。
“快跑啊!冉閔來了!”
幸存的眾將士們連連後退,如同見到了魔鬼一般,不要命似地向後跑去。
冉閔並不管這些,而是舉起手中的“霸王”重槊,連連揮擊,砸向衝車之下的飛橋之上。
“咣——”一次。
“咣——”兩次。
“咣——”三次。
……
“咣——”十次。
“哢嚓”一聲,飛橋斷裂,橋上的衝車也同時掉入護城河中。
就在這時,隻聽得“咯吱”一聲,城門打開一條縫隙。
冉閔轉身,迅速跑入縫隙之中。
又是咯吱”一聲,城門關閉。
“難道他真是魔王轉世嗎?是我們五胡之人的克星嗎?”
負責北門進攻的拓跋什翼犍見冉閔毀去了飛橋、衝車,將士們根本無法跨過護城河進攻,頓時一聲長歎,心中無奈,遂隻好令大軍迴撤。
“當”“當”“當”的鑼鳴之聲四處響起,數萬名慕容鮮卑將士、拓跋鮮卑將士和匈奴將士都開始後撤。
城頭上的眾將軍見對方開始後撤,頓時一個個高興地手持刀矛,齊聲呐喊道:
“陛下威武!”
“陛下勇猛!”
“陛下無敵!”
……
第二波的攻擊告一段落,最終以冉閔一方取得勝利結束。
可是,皮氏縣城是暫時守住了,但是橋頭堡此時卻變得十分危險。
2萬多名慕容鮮卑將士和秦軍同時兵分兩路,推著雲梯、井闌、衝車、床弩等重型武器,向前推來。
在大軍的前方,1000名慕容鮮卑將士和1000名秦軍將士將手中的盾牌高高舉起,組成一道盾牌之牆。
在2000名盾牌手後,又是2000名手持弓箭的將士。
在2000名弓箭手旁,是14架單弓床弩。
在通道之處,是16架雲梯。
在16架雲梯之後,又是2架高達五丈的井闌。
在橋頭堡的正對麵,則是2架衝車。
“嗚——”角號吹響。
“咚!”“咚!”“咚!”戰鼓擂起。
2000名盾牌手和2000名弓箭手踏著整齊的步伐,向前推進,直到距離橋頭堡還有50步時,這才停下。
14架單弓床弩也緊隨其後,在距離橋頭堡70步時,便已停下。
16架雲梯、2架井闌、2架衝車沿著通道,繼續緩緩向前推進。
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高達五丈的2架井闌之上,各站立著一人,分左右兩個方向,居高臨下,對橋頭堡形成鉗形夾擊之勢。
一架井闌之上站立著呂光,另外一架井闌之上站立的則是——鄧羌。
此時距離鄧羌與冉閔之戰已經過去了大半個多月,經過這半個多月的休養,鄧羌的傷勢已經好了個七七八八。
當鄧羌聽說要進攻橋頭堡時,好戰的性格再次抑製不住,請命堅決參戰。
“子翼(鄧羌的表字),你的身體還未完全康複,你就不用參加戰鬥了!”
苻堅怕鄧羌二次受傷,關心的勸道。
可是,鄧羌是個軟硬不吃的家夥,很不服氣地說道:
“那怎麽行?這種戰鬥怎麽能少得了我呢?
若是以後讓將士們聽說了,那豈不是有損我的顏麵?”
呂光知道鄧羌好戰的性格,勸是勸不了了,也知道鄧羌的傷勢好得差不多了,於是笑道:
“永固(苻堅的表字),你就放心吧,子翼兄沒事的。”
苻堅見呂光也這麽說,便隻好點頭答應。
這一日,苻堅、鄧羌、呂光三人來到場地之中檢查攻城武器,見到兩座高大的井闌,鄧羌突然靈光一閃,對苻堅和呂光二人說道:
“橋頭堡就那麽大,左右不過200步。若是我和世明(呂光的表字)二人手執弓箭,各站立在一座井闌之上,我敢保證壓得對方抬不起頭來。”
呂光聽後,也是大喜道:“子翼兄說得沒錯,膽敢有抬頭者,我叫他立即命喪黃泉。”
苻堅聽罷,也是一陣心喜,鄧羌和呂光二人的箭術那是無可挑剔,二人都能開3石弓(1石=120斤),在150步之內那是箭無虛發。
若是由二人站在井闌之上,居高臨下,足可以射得城樓上的眾將士不敢抬頭。
三人就此商議完畢,決定由鄧羌和呂光二人各站立一座井闌。
井闌緩緩前移,在距離橋頭堡約70步距離時,這才停下。
鄧羌和呂光二人手持弓箭,互成犄角,將甕城和橋頭堡完全覆蓋在二人的射程之內。
橋頭堡甕城城牆之上。
劉泰站在父親劉崇的身邊,看到對方密密麻麻的盾牌手、弓箭手以及大量的雲梯、井闌、衝車和床弩等大型攻城武器,不由地感到一陣無助,一陣後怕。
“父親,陛下已經命人催促我們兩次了,我們不如撤退吧!”
劉崇轉頭看向兒子劉泰,一臉的厭惡。
自己的兄長劉寧生有兩個兒子,劉戰和劉守,二人一個個猛似張飛,膽過薑維。
可是自己的這個兒子卻生來一副窩囊樣,膽小怕事,與劉戰和劉守二人一比,簡直是天上地下。
“怎麽撤?後麵的木橋已經撞斷了,你說怎麽撤?”
劉崇反問道。
劉泰聽後,並沒有聽出父親口中責備的語氣,而是連忙說道:
“父親,陛下讓我們抱上木頭,遊到對岸去。”
“放屁!”
劉崇生氣地說道:“河水湍急,隻怕沒遊到對岸,卻遊到了下方,被對方活捉了!”
“那怎麽辦?”劉泰繼續問道。
“哼!”
劉崇冷哼一聲,說道:“慕容鮮卑之人生性殘暴,我寧願戰死,也不當俘虜!”
劉泰見父親態度堅決,於是低下頭去,不再追問。
劉崇轉頭看向沉默不語的兒子,內心也是一陣惆悵,自己已是快四十歲的人了,死也就死了。
可是自己的兒子今年才21歲,兩個小孩一個三歲,一個隻有一歲。
若是劉泰戰死,自己的兩個孫兒又成了沒有爹娘的孤兒了。
“唉!”
劉崇長歎一聲,對身邊的兩名親兵說道:“你們兩人護送泰兒遊過汾河,前往縣城。
告訴陛下,就說我這一輩子跟隨他,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