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王(今河南省沁陽市),位於黃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山腳下,東通鄴城,西至長安,向南越過黃河,經過孟津關,便可直抵洛陽。
所以說,野王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野王城高五丈,四麵開門。更兼沁河從城外流過,引來沁河之水作為護城之河,使得野王之城更加易守難攻。
如今,在野王城中駐紮著一支軍隊,約有5000多人,由蔣幹率領。
蔣幹何許人也?冉魏皇帝冉閔麾下的大將軍。
當年冉閔兵敗魏昌城後,被慕容儁押至遏陘山斬首。後來,慕容儁派遣慕容評等人率眾圍攻鄴城(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
蔣幹此時還心懷希望,期盼冉閔返迴,於是決定死守鄴城。
但是,此時鄴城之中還有劉寧及其弟劉崇帶領的3000名匈奴騎兵。
蔣幹怕這些匈奴將士心生二心,投降慕容儁,於是便派人準備暗中消滅這3000名匈奴騎兵。
劉寧、劉崇兄弟二人聽說之後,於是連夜帶領3000名匈奴騎兵逃離鄴城,逃向晉陽城。
此時,鄴城城中饑荒,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後趙時期留下的宮女幾乎被全部吃光。
燕軍臨近,大敵當前,城中又發生饑荒,蔣幹無奈,隻好派人求助於東晉。
不想東晉王朝並不想支援蔣幹,又設計騙走了傳國玉璽。
外無援軍,內無糧草,於是長水校尉馬願、龍驤將軍田香二人打開城門向慕容評投降。
蔣幹等人連夜出逃,皇太後董氏、太子冉智及諸王公卿皆被慕容評所獲,押解至薊城(今北京市)。
蔣幹無路可去,隻好帶人來到野王,一邊利用沁陽之塹,一邊依托太行天險,安撫百姓,固守城池。
野王城的東邊是燕國,西邊是秦國。
說來也怪,燕國和秦國都沒有派人攻打野王,而是以野王為分界線,作為緩衝地帶,各守一方,相安無事。
如此,蔣幹就這樣幸運的存活了下來,並慢慢召集人馬。如今已發展到約有5000多人。
“什麽?陛下複活了?”
蔣幹雙眼暴睜,喜上眉梢,拉著一名將士地手道:“你快快細細說來!”
那名將士連忙道:“大將軍,據可靠消息,陛下在皮氏縣(今山西省河津市),連續擊敗慕容評和拓跋什翼犍,又斬殺了駐守在河東郡的秦國將軍強勇。
如今燕國、代國和秦國正派出大軍圍攻陛下了!”
蔣幹聽聞,連連點頭,沉思片刻,大聲說道:
“來人,集合兵馬,準備營救陛下!”
一時之間,全城皆動,5000名將士披甲執銳,準備外出迎接冉閔。
“大將軍,萬萬不可衝動!”申道生勸阻道。
申道生是太尉申鍾之子,素有謀略。
蔣幹看向申道生,臉色兇惡地問道:“為何?”
申道生道:“大將軍,如今陛下遠在河東之地,中間有太行山脈阻隔。此去行程千裏,耗時數月,糧草根本無法補給,這其一也。
其二,我方將士僅有不到500騎兵,而慕容鮮卑、拓跋鮮卑和秦國將士過萬,均為騎兵。
若是兩軍相遇,不僅沒法救迴陛下,反而白白地葬送了將士們的性命。”
蔣幹聽罷,點了點頭,認為申道生說得有理,於是又問:
“那你認為如何是好?”
申道生道:“陛下驍勇善戰,英勇無比,吉人自有天相。我們不如固守此地,也算是為陛下留下一塊城池,以作將來發展之用。
另外,我們可以派出500騎兵,出天井關(太行八陘之一),悄悄前往,與陛下暗中見麵,而後再接迎陛下來到野王城。
第三,我們還可以悄悄地與盤踞在上黨郡的張平聯係,許予好處,結成聯盟,共抗秦燕。
如此,我們才能順利迎迴陛下啊!”
蔣幹聽後,連連點頭,忽又臉色一變,看向申道生,說道:
“可是,張平為人狡詐,反複無常,隻怕他不會與我們聯盟。”
申道生笑道:“這個大將軍盡管放心,隻要有足夠多的利益,不由得他不與我們聯盟。”
“什麽利益?”蔣幹疑惑地問道。
“我們可以如此如此,若是大將軍不放心,屬下可以親自前往,一邊前去營救陛下,一邊與張平聯係。”
蔣幹聽後,哈哈大笑,“如此,便有勞道生了!”
當日夜,為了防止秦國和燕國的斥候發現,申道生帶著500名騎兵,乘著夜色出發,直奔太行山脈而來。
至天明時分,500名將士已經進入太行山中,而後沿著崎嶇蜿蜒的山路,開始向高都(今山西省晉城市)出發。
上黨郡(治所在今山西省長治市)。
大將軍、冀州牧張平正爬在一張桌子之上,與身邊的幾名將領正在研究地圖。
張平,幽州代郡(今河北省蔚縣)人,原後趙時期並州牧。為人性格狡猾,善於見風使舵。
後趙滅亡以後,張平先後向燕國慕容儁、秦國苻健以及東晉稱臣,割據上黨之地,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
雖然東晉、秦國和燕國都不信任張平,但是東晉距離上黨過遠,鞭長莫及;燕國當時正與冉閔作戰;而秦國剛剛建國,正在全力平定內亂,各方勢力都顧及不到張平。
於是,各方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接受張平稱臣,但並不直屬管轄。
一時之間,張平占據上黨地區,儼然成為地方諸侯,上黨郡的土皇帝。
此時,張平的弟弟張獻道:“兄長,此時冉閔正與燕國和秦國作戰,雖然冉閔先後擊敗了慕容評、拓跋什翼犍,又斬殺了駐守在河東郡的秦國將軍強勇。
但是,從長遠來看,我認為冉閔兵力稀少,現在隻是一時取得了上風,但並不代表冉閔就能擊敗秦國和燕國聯軍。”
張平撫須而笑,說道:“那你認為如何是好?”
張獻道:“我認為我們應當封鎖從平陽郡至上黨郡的所有道路,防止冉閔東竄,進入到我上黨郡,給我們惹來意外的災難。”
張平笑道:“三弟所說與我想的一模一樣,我現在便派出將士,截斷平陽郡至上黨郡的所有道路便是。”
一時之間,數萬騎兵齊動,奔赴各個峽穀而來。
其實,在平陽郡與上黨郡之間,隔有宏偉高大的太嶽山脈,僅有兩條峽穀可以從平陽郡通往上黨郡。
也就是說,守住了這兩條峽穀,也就相當於完全斷絕了從平陽郡(今山西省臨汾市)至上黨(今山西省長治市)或高都(今山西晉城市)的道路。
所以說,野王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野王城高五丈,四麵開門。更兼沁河從城外流過,引來沁河之水作為護城之河,使得野王之城更加易守難攻。
如今,在野王城中駐紮著一支軍隊,約有5000多人,由蔣幹率領。
蔣幹何許人也?冉魏皇帝冉閔麾下的大將軍。
當年冉閔兵敗魏昌城後,被慕容儁押至遏陘山斬首。後來,慕容儁派遣慕容評等人率眾圍攻鄴城(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
蔣幹此時還心懷希望,期盼冉閔返迴,於是決定死守鄴城。
但是,此時鄴城之中還有劉寧及其弟劉崇帶領的3000名匈奴騎兵。
蔣幹怕這些匈奴將士心生二心,投降慕容儁,於是便派人準備暗中消滅這3000名匈奴騎兵。
劉寧、劉崇兄弟二人聽說之後,於是連夜帶領3000名匈奴騎兵逃離鄴城,逃向晉陽城。
此時,鄴城城中饑荒,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後趙時期留下的宮女幾乎被全部吃光。
燕軍臨近,大敵當前,城中又發生饑荒,蔣幹無奈,隻好派人求助於東晉。
不想東晉王朝並不想支援蔣幹,又設計騙走了傳國玉璽。
外無援軍,內無糧草,於是長水校尉馬願、龍驤將軍田香二人打開城門向慕容評投降。
蔣幹等人連夜出逃,皇太後董氏、太子冉智及諸王公卿皆被慕容評所獲,押解至薊城(今北京市)。
蔣幹無路可去,隻好帶人來到野王,一邊利用沁陽之塹,一邊依托太行天險,安撫百姓,固守城池。
野王城的東邊是燕國,西邊是秦國。
說來也怪,燕國和秦國都沒有派人攻打野王,而是以野王為分界線,作為緩衝地帶,各守一方,相安無事。
如此,蔣幹就這樣幸運的存活了下來,並慢慢召集人馬。如今已發展到約有5000多人。
“什麽?陛下複活了?”
蔣幹雙眼暴睜,喜上眉梢,拉著一名將士地手道:“你快快細細說來!”
那名將士連忙道:“大將軍,據可靠消息,陛下在皮氏縣(今山西省河津市),連續擊敗慕容評和拓跋什翼犍,又斬殺了駐守在河東郡的秦國將軍強勇。
如今燕國、代國和秦國正派出大軍圍攻陛下了!”
蔣幹聽聞,連連點頭,沉思片刻,大聲說道:
“來人,集合兵馬,準備營救陛下!”
一時之間,全城皆動,5000名將士披甲執銳,準備外出迎接冉閔。
“大將軍,萬萬不可衝動!”申道生勸阻道。
申道生是太尉申鍾之子,素有謀略。
蔣幹看向申道生,臉色兇惡地問道:“為何?”
申道生道:“大將軍,如今陛下遠在河東之地,中間有太行山脈阻隔。此去行程千裏,耗時數月,糧草根本無法補給,這其一也。
其二,我方將士僅有不到500騎兵,而慕容鮮卑、拓跋鮮卑和秦國將士過萬,均為騎兵。
若是兩軍相遇,不僅沒法救迴陛下,反而白白地葬送了將士們的性命。”
蔣幹聽罷,點了點頭,認為申道生說得有理,於是又問:
“那你認為如何是好?”
申道生道:“陛下驍勇善戰,英勇無比,吉人自有天相。我們不如固守此地,也算是為陛下留下一塊城池,以作將來發展之用。
另外,我們可以派出500騎兵,出天井關(太行八陘之一),悄悄前往,與陛下暗中見麵,而後再接迎陛下來到野王城。
第三,我們還可以悄悄地與盤踞在上黨郡的張平聯係,許予好處,結成聯盟,共抗秦燕。
如此,我們才能順利迎迴陛下啊!”
蔣幹聽後,連連點頭,忽又臉色一變,看向申道生,說道:
“可是,張平為人狡詐,反複無常,隻怕他不會與我們聯盟。”
申道生笑道:“這個大將軍盡管放心,隻要有足夠多的利益,不由得他不與我們聯盟。”
“什麽利益?”蔣幹疑惑地問道。
“我們可以如此如此,若是大將軍不放心,屬下可以親自前往,一邊前去營救陛下,一邊與張平聯係。”
蔣幹聽後,哈哈大笑,“如此,便有勞道生了!”
當日夜,為了防止秦國和燕國的斥候發現,申道生帶著500名騎兵,乘著夜色出發,直奔太行山脈而來。
至天明時分,500名將士已經進入太行山中,而後沿著崎嶇蜿蜒的山路,開始向高都(今山西省晉城市)出發。
上黨郡(治所在今山西省長治市)。
大將軍、冀州牧張平正爬在一張桌子之上,與身邊的幾名將領正在研究地圖。
張平,幽州代郡(今河北省蔚縣)人,原後趙時期並州牧。為人性格狡猾,善於見風使舵。
後趙滅亡以後,張平先後向燕國慕容儁、秦國苻健以及東晉稱臣,割據上黨之地,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
雖然東晉、秦國和燕國都不信任張平,但是東晉距離上黨過遠,鞭長莫及;燕國當時正與冉閔作戰;而秦國剛剛建國,正在全力平定內亂,各方勢力都顧及不到張平。
於是,各方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接受張平稱臣,但並不直屬管轄。
一時之間,張平占據上黨地區,儼然成為地方諸侯,上黨郡的土皇帝。
此時,張平的弟弟張獻道:“兄長,此時冉閔正與燕國和秦國作戰,雖然冉閔先後擊敗了慕容評、拓跋什翼犍,又斬殺了駐守在河東郡的秦國將軍強勇。
但是,從長遠來看,我認為冉閔兵力稀少,現在隻是一時取得了上風,但並不代表冉閔就能擊敗秦國和燕國聯軍。”
張平撫須而笑,說道:“那你認為如何是好?”
張獻道:“我認為我們應當封鎖從平陽郡至上黨郡的所有道路,防止冉閔東竄,進入到我上黨郡,給我們惹來意外的災難。”
張平笑道:“三弟所說與我想的一模一樣,我現在便派出將士,截斷平陽郡至上黨郡的所有道路便是。”
一時之間,數萬騎兵齊動,奔赴各個峽穀而來。
其實,在平陽郡與上黨郡之間,隔有宏偉高大的太嶽山脈,僅有兩條峽穀可以從平陽郡通往上黨郡。
也就是說,守住了這兩條峽穀,也就相當於完全斷絕了從平陽郡(今山西省臨汾市)至上黨(今山西省長治市)或高都(今山西晉城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