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從上麵飛進去了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哎喲,那大老爺肯定是從上麵飛進去了,不信你們就進去看看嘛!”
蒸汽研究所門口,敖雲都快急瘋了,無論他怎麽說,門衛就是不放他進去。
敖雲也能理解,蒸汽所事關重大,鍾年親自定下的規矩,除非有他的命令,否則任何人不可隨意出入,飯菜什麽的日常生活所需全都是有專門的人給送進去的。
這也就是過年的時候放了幾天假,否則真的研究出了蒸汽機,老張也不可能在中年之前知道。
兩個門衛對視了一眼,其中一個推開門向裏麵走去,另一個依舊站在原地,略帶歉意的對敖雲抱拳道:“大人,職責所在,莫怪小人。”
敖雲無奈地苦笑道:“明白,明白……”
研究所內,薛星洲帶著鍾年來到一間簡陋的臥室,將地毯拿開之後,露出了下麵的拉門。
鍾年對此沒什麽反應,因為這下麵的地下室就是他用真氣開鑿出來的。
地上研究所研究的隻是蒸汽的原理、簡單利用等項目,充其量也就是用蒸汽推個活塞,但是到底有什麽用還在研究當中。
但是地下不同,在鍾年先進理論的指導下,薛星洲等人已經了解到了蒸汽可以提供多大的動力,並且要說這係統該給力的時候也確實給力,到底是刷了一次蒸汽機的圖紙。
並且係統有多給力呢?刷出來的不是最早的提水機,也不是早期的紐科門,直接就是瓦特改良後可以普遍用於提供動力的原動機!
拉門沒上鎖,鍾年直接用內力推開,露出了下麵的石階。
盡管是地下室,但是下麵並不顯得多麽黑暗,反而有光亮照射上來。
兩人快步下了石階,下麵赫然是一個比上麵房間寬闊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地下空間。
此處還有不少正在燒水的研究員,聽到聲音紛紛迴頭看了一眼,見到是鍾年也沒有什麽大的反應,隻是點了點頭就又繼續忙手頭的工作。
這也是鍾年敢讓他們這批人來做這個研究的原因,這些人都是狂熱的“異端”,為這個世界的正統觀念所不容,將自己封閉在內心世界。
鍾年發現這種人特別容易接受新東西,並且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很強,一但投入到自己的世界當中就很難被打擾,簡直是天生就是用來搞科學研究的料。
薛星洲見狀也沒多說什麽,他倒是正常人,但是和這群不正常的人共事久了也有些麻木了,領著鍾年來到室內最大的一張桌子前。
桌子上放著一個巨大的類似四輪車的東西,屁股上有一個巨大的“蛋”。
鍾年雖然沒見過早期的蒸汽機,但是這東西都大差不差的,不會有錯。
隻是如今還沒有外殼,全部構造呈現在眼前,顯得有些簡陋。
但是鍾年不在乎那個,能用就行。
鍾年朝著薛星洲仰了仰頭,示意他演示。
薛星洲點頭,旋即在“巨蛋”下起灶添柴。
巨蛋上方連接著一根輸送蒸汽的管道連接氣缸。
就在薛星洲想辦法點火的時候,鍾年抬手製止了他,旋即示意他退後,左手揮動間祭出火焰刀,灶內幹柴瞬間被點燃,隨後鍾年控製真氣產生一陣強風,風助火勢,僅僅用了不到一盞茶的時間,機器就開始了運作。
由於玻璃的製作技藝還不夠,害怕爆炸,因此用的還是鐵鍋,所以看不清內部,但是右側的氣缸已經開始了運作。
緊接著拉杆帶動最右側的轉輪開始旋轉,速度逐漸提高,同時伴隨著陣陣嗡鳴聲。
高壓蒸汽從左側進入氣缸,推動活塞向右側移動,拉杆也隨著移動推動轉輪旋轉。
與此同時,拉杆上的一個凸起推動上方的連杆向左移動,這根連杆則將換向閥推向左側,隨後使得輸送蒸汽的管子將蒸汽輸入到氣缸的右側。
這時蒸汽再推動活塞向左移動,左邊之前殘留的蒸汽通過換向閥排出,與此同時帶動右邊拉杆繼續旋轉。
這個過程說來複雜,其實也很複雜……但發生得極快,拉杆飛速運作發出哐啷哐啷地響聲。
鍾年突然將火熄滅,幾秒後,機器停止了運作。
“不對啊,老薛,我怎麽覺著缺點什麽呢。”
“嗯?大人您說什麽?”
鍾年緊皺著眉頭說道:“按理說這玩意應該得配一個冷凝器用於將廢棄的蒸汽收集重新利用,我記得圖紙上有吧?”
薛星洲點頭,旋即苦笑道:“大人,您別太心急啊,這不是剛把這玩意搞出來,別說冷凝器了,安全閥都還沒裝呢,這隻是初代機……”
鍾年點頭讚許道:“是,已經很棒了,是我太心急了,哦對了,既然蒸汽機已經成功了,那麽熱氣球的製作應該也早就成功了吧?”
薛星洲點頭,“在所內試飛過了,但不敢飛太高,所以具體實用性還有待實驗。”
鍾年摸了摸下巴,“嗯,暫時還是不能暴露,你做得對,但是這東西還是要真正試飛一次才行,這樣吧,明日你找幾個熟手,帶著熱氣球,我帶你們去個地方,咱們真正試飛一次。
隻有把各項具體的數據和所有可能遇到的情況全都摸清了才敢發表,不然一但出了意外確實很容易遭人攻訐。”
“大人,我明白,隻是,明天……會不會太倉促了些?”
鍾年擺手道:“不倉促,眼下這一年相當關鍵,我們要做的事太多了,必須今早多掌握幾張底牌,到時候才有話語權。”
鍾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想推動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必須要有足夠硬的成果來堵上保守派的嘴。
如今火槍火炮都已經問世了,自己短時間內也很難再在武器上做出劃時代的改變,他又不是理科生,炸藥提升不大,核彈又不可能做出來,知道這些就已經是他的極限了,因此這蒸汽機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
當然僅僅有了蒸汽機還不夠,他需要蒸汽火車,需要鐵軌……
這已經是鍾年不知道第幾次感慨任重而道遠了……
蒸汽研究所門口,敖雲都快急瘋了,無論他怎麽說,門衛就是不放他進去。
敖雲也能理解,蒸汽所事關重大,鍾年親自定下的規矩,除非有他的命令,否則任何人不可隨意出入,飯菜什麽的日常生活所需全都是有專門的人給送進去的。
這也就是過年的時候放了幾天假,否則真的研究出了蒸汽機,老張也不可能在中年之前知道。
兩個門衛對視了一眼,其中一個推開門向裏麵走去,另一個依舊站在原地,略帶歉意的對敖雲抱拳道:“大人,職責所在,莫怪小人。”
敖雲無奈地苦笑道:“明白,明白……”
研究所內,薛星洲帶著鍾年來到一間簡陋的臥室,將地毯拿開之後,露出了下麵的拉門。
鍾年對此沒什麽反應,因為這下麵的地下室就是他用真氣開鑿出來的。
地上研究所研究的隻是蒸汽的原理、簡單利用等項目,充其量也就是用蒸汽推個活塞,但是到底有什麽用還在研究當中。
但是地下不同,在鍾年先進理論的指導下,薛星洲等人已經了解到了蒸汽可以提供多大的動力,並且要說這係統該給力的時候也確實給力,到底是刷了一次蒸汽機的圖紙。
並且係統有多給力呢?刷出來的不是最早的提水機,也不是早期的紐科門,直接就是瓦特改良後可以普遍用於提供動力的原動機!
拉門沒上鎖,鍾年直接用內力推開,露出了下麵的石階。
盡管是地下室,但是下麵並不顯得多麽黑暗,反而有光亮照射上來。
兩人快步下了石階,下麵赫然是一個比上麵房間寬闊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地下空間。
此處還有不少正在燒水的研究員,聽到聲音紛紛迴頭看了一眼,見到是鍾年也沒有什麽大的反應,隻是點了點頭就又繼續忙手頭的工作。
這也是鍾年敢讓他們這批人來做這個研究的原因,這些人都是狂熱的“異端”,為這個世界的正統觀念所不容,將自己封閉在內心世界。
鍾年發現這種人特別容易接受新東西,並且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很強,一但投入到自己的世界當中就很難被打擾,簡直是天生就是用來搞科學研究的料。
薛星洲見狀也沒多說什麽,他倒是正常人,但是和這群不正常的人共事久了也有些麻木了,領著鍾年來到室內最大的一張桌子前。
桌子上放著一個巨大的類似四輪車的東西,屁股上有一個巨大的“蛋”。
鍾年雖然沒見過早期的蒸汽機,但是這東西都大差不差的,不會有錯。
隻是如今還沒有外殼,全部構造呈現在眼前,顯得有些簡陋。
但是鍾年不在乎那個,能用就行。
鍾年朝著薛星洲仰了仰頭,示意他演示。
薛星洲點頭,旋即在“巨蛋”下起灶添柴。
巨蛋上方連接著一根輸送蒸汽的管道連接氣缸。
就在薛星洲想辦法點火的時候,鍾年抬手製止了他,旋即示意他退後,左手揮動間祭出火焰刀,灶內幹柴瞬間被點燃,隨後鍾年控製真氣產生一陣強風,風助火勢,僅僅用了不到一盞茶的時間,機器就開始了運作。
由於玻璃的製作技藝還不夠,害怕爆炸,因此用的還是鐵鍋,所以看不清內部,但是右側的氣缸已經開始了運作。
緊接著拉杆帶動最右側的轉輪開始旋轉,速度逐漸提高,同時伴隨著陣陣嗡鳴聲。
高壓蒸汽從左側進入氣缸,推動活塞向右側移動,拉杆也隨著移動推動轉輪旋轉。
與此同時,拉杆上的一個凸起推動上方的連杆向左移動,這根連杆則將換向閥推向左側,隨後使得輸送蒸汽的管子將蒸汽輸入到氣缸的右側。
這時蒸汽再推動活塞向左移動,左邊之前殘留的蒸汽通過換向閥排出,與此同時帶動右邊拉杆繼續旋轉。
這個過程說來複雜,其實也很複雜……但發生得極快,拉杆飛速運作發出哐啷哐啷地響聲。
鍾年突然將火熄滅,幾秒後,機器停止了運作。
“不對啊,老薛,我怎麽覺著缺點什麽呢。”
“嗯?大人您說什麽?”
鍾年緊皺著眉頭說道:“按理說這玩意應該得配一個冷凝器用於將廢棄的蒸汽收集重新利用,我記得圖紙上有吧?”
薛星洲點頭,旋即苦笑道:“大人,您別太心急啊,這不是剛把這玩意搞出來,別說冷凝器了,安全閥都還沒裝呢,這隻是初代機……”
鍾年點頭讚許道:“是,已經很棒了,是我太心急了,哦對了,既然蒸汽機已經成功了,那麽熱氣球的製作應該也早就成功了吧?”
薛星洲點頭,“在所內試飛過了,但不敢飛太高,所以具體實用性還有待實驗。”
鍾年摸了摸下巴,“嗯,暫時還是不能暴露,你做得對,但是這東西還是要真正試飛一次才行,這樣吧,明日你找幾個熟手,帶著熱氣球,我帶你們去個地方,咱們真正試飛一次。
隻有把各項具體的數據和所有可能遇到的情況全都摸清了才敢發表,不然一但出了意外確實很容易遭人攻訐。”
“大人,我明白,隻是,明天……會不會太倉促了些?”
鍾年擺手道:“不倉促,眼下這一年相當關鍵,我們要做的事太多了,必須今早多掌握幾張底牌,到時候才有話語權。”
鍾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想推動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必須要有足夠硬的成果來堵上保守派的嘴。
如今火槍火炮都已經問世了,自己短時間內也很難再在武器上做出劃時代的改變,他又不是理科生,炸藥提升不大,核彈又不可能做出來,知道這些就已經是他的極限了,因此這蒸汽機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
當然僅僅有了蒸汽機還不夠,他需要蒸汽火車,需要鐵軌……
這已經是鍾年不知道第幾次感慨任重而道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