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來年的部署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已經是範文宇今天晚上第四次挨燒了。
這四次裏麵……有三次都是鍾年幹的。
剩下一次是鍾月幹的,但是那一次範文宇走了個二科,而且被燒的也不是開點牌,還能接受,但是鍾年把把盯他點,每次他要開點都能遭到鍾年的精準攔截。
這把再開不了就是三級點了……
範文宇氣得把牌一摔,“艸!不打了!”
鍾年笑嘻嘻地道:“別介啊,老範,這可是你唯一翻身的機會了,這把你再被悶個大落,進七個貢,極大概率可以直接衝點了啊!再往後可就是新的開始了!再說就算不成,你下把可就是自然點了,你反過來打怕水鬼的點,這不爽嗎?”
範文宇轉念一想,好像也是這個道理,又將牌撿了迴來,悶聲坐下。
鍾年這才一步一掛虎,繼續燒牌。
“小王掛五個鉤,解不解?不解我可走啦!”
鍾信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手中的牌,猶豫半晌,敢在鍾年打出最後一方牌之前,忍痛摘出一個大王。
“大王掛五個皮圈,解了!”
鍾年挑了挑眉,看了一眼鍾信的牌,道:“不對呀,阿信,這不才四個圈?”
鍾信默默地從後麵翻出一張小二丟下。
鍾年悻悻地點了點頭,將牌收好,比了一個請的手勢。
牌局繼續,不出意外,鍾年依然是走了頭科,畢竟他牌確實太好了,隻是可惜並沒有燒到人。
範文宇不出意外的被打了個三級點,但好消息是,和他打對頭的白淼也沒開點。
這範文宇可就來勁了,第二把進了三個點貢和落貢之後把四一扔就開始打點,由於他不需要開點,所以夠級牌全都可以貼二打,白淼愣是打到四人亂竄都沒開了點,直接被打了個二級點!
這也算是兩級翻轉了,再後麵一把範文宇甚至試圖燒鍾年一把……隻是可惜了,這孩子這一腳算是踢鐵板上了,讓鍾年反燒來了個二連燒,剛才打的優勢全部又送迴去了……
與之相反的,他老婆那邊可是手順得很,吃了一晚上貢就沒停過。
這也好在是鍾年不允許賭錢,不然可憐的老範今晚上迴家估計連炕都上不了。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眨眼間已經來到了夜半子時,女人們默契地放下牌去準備包餃子了,在玩玩耍的人也都迴來了,隻剩下幾個大男人還坐在牌桌上。
不過鍾年這桌這會兒也散局了,他們這會兒正在討論來年縣裏的發展計劃。
鍾信和鍾樂也是讀書人,天賦不及鍾年兩個但也不差,明年也打算去參加鄉試。
因此鍾年聊這些的時候倒也不背著他們。
“南郊的紅薯得先擠著朝廷那邊供應,咱們自己估計也就能剩下兩萬斤,甚至都不到,得和剩下的土豆加一塊才能有這個數。
明年大規模的種植我看是不現實了,我打算不如把這些紅薯再次投入育苗,等到二次成熟再把它們分給百姓們,你們覺得如何?”
範文宇微微蹙眉道:“大人,咱們先前已經跟縣裏的百姓們都做好宣傳了,臨時變卦不給發了……能行嗎?”
鍾年摸了摸下巴,嘖聲道:“這倒是個麻煩,哎,當時怎麽就嘴瓢了給說漏了呢!”
鍾年此時懊悔不已,之前在市場上首次對紅薯進行預推廣的時候,鍾年承諾過,等到來年育苗成功之後,讓家家戶戶都能種上這種高產作物,讓所有人都能吃得上一日三餐甚至四餐。
主要是當時他也沒仔細算,以為扣除給朝廷的部分還能剩下不少。
這玩意粗略算一下和一步一步地推敲出來的數值是相差甚遠的。
別的不說,就說一畝地需要三千株左右的秧苗,那這三千株秧苗是用多少斤紅薯培育出來的?一斤紅薯能培育出多少秧苗?這些東西都是沒算過的,現在仔細想想,別說縣裏流不出來多少,就算是給朝廷的那部分也還有很大的空缺!
那可是兩省之地兩千萬畝荒地啊!
這點紅薯土豆說真的還真不夠塞牙縫的。
雖然說第一茬收獲之後,秋天再種就基本可以自給自足,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當中又充斥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何況讓地方上自己去育苗這事本身就很沒譜,能不能做到做好還兩說,如果開墾出來的荒地上種不上糧食,那可就壞了大事了!
到時候輿論還指不定怎麽說呢!
想到這,鍾年額頭不禁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思忖片刻後對白淼道:
“怕水鬼,來年過了初四上班之後,著手擴大印刷廠的規模,爭取一個月之內把報紙推廣道應天去,隨後……唔,姑且先這樣,一定要快。
另外,招記者的事也要提上日程了,僅僅依靠我編出來拿點東西來撐門麵是遠遠不夠的,現在七天一報根本就不能起到效果,要盡量做到三日一報,甚至是一日一報。
這就需要更多的實事去填!而一些需要編寫的部分可以先找縣裏寫話本寫小說的年輕人代筆,給他們多支付些報酬,一月一貫甚至兩貫也可以,哦,記住一個點,務必要通俗易懂……
具體細節後麵再商討,總之這個事你上點心,明天拜年迴來你就去寫個章程出來,這是大事,耽擱不得!”
原本聽到大年初一還得幹活,白淼心裏有些別扭,但是見到鍾年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也不敢托大,沉聲應了一聲。
“哎,知道了年哥。”
鍾年又看向對麵的鍾信和鍾樂,道:
“兩位表哥,眼下人手不夠,隻能暫時讓你們去帶這個頭了,記者這個事我之前和你們說過一次,你們應該也已經有所了解了,說白了就是揣著紙筆,走街串巷地去搜集民間故事新聞什麽的,迴來之後潤色編撰一番印到報紙上。
這個事……說難也不難,唯一的難點就是需要用白話文寫,確保百姓能看得懂,這可能有點難為你們,但是……實在是沒辦法,沒有人帶頭的話,縣裏的讀書人估計很少有人願意幹這個的,隻能是……麻煩你們了。”
這四次裏麵……有三次都是鍾年幹的。
剩下一次是鍾月幹的,但是那一次範文宇走了個二科,而且被燒的也不是開點牌,還能接受,但是鍾年把把盯他點,每次他要開點都能遭到鍾年的精準攔截。
這把再開不了就是三級點了……
範文宇氣得把牌一摔,“艸!不打了!”
鍾年笑嘻嘻地道:“別介啊,老範,這可是你唯一翻身的機會了,這把你再被悶個大落,進七個貢,極大概率可以直接衝點了啊!再往後可就是新的開始了!再說就算不成,你下把可就是自然點了,你反過來打怕水鬼的點,這不爽嗎?”
範文宇轉念一想,好像也是這個道理,又將牌撿了迴來,悶聲坐下。
鍾年這才一步一掛虎,繼續燒牌。
“小王掛五個鉤,解不解?不解我可走啦!”
鍾信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手中的牌,猶豫半晌,敢在鍾年打出最後一方牌之前,忍痛摘出一個大王。
“大王掛五個皮圈,解了!”
鍾年挑了挑眉,看了一眼鍾信的牌,道:“不對呀,阿信,這不才四個圈?”
鍾信默默地從後麵翻出一張小二丟下。
鍾年悻悻地點了點頭,將牌收好,比了一個請的手勢。
牌局繼續,不出意外,鍾年依然是走了頭科,畢竟他牌確實太好了,隻是可惜並沒有燒到人。
範文宇不出意外的被打了個三級點,但好消息是,和他打對頭的白淼也沒開點。
這範文宇可就來勁了,第二把進了三個點貢和落貢之後把四一扔就開始打點,由於他不需要開點,所以夠級牌全都可以貼二打,白淼愣是打到四人亂竄都沒開了點,直接被打了個二級點!
這也算是兩級翻轉了,再後麵一把範文宇甚至試圖燒鍾年一把……隻是可惜了,這孩子這一腳算是踢鐵板上了,讓鍾年反燒來了個二連燒,剛才打的優勢全部又送迴去了……
與之相反的,他老婆那邊可是手順得很,吃了一晚上貢就沒停過。
這也好在是鍾年不允許賭錢,不然可憐的老範今晚上迴家估計連炕都上不了。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眨眼間已經來到了夜半子時,女人們默契地放下牌去準備包餃子了,在玩玩耍的人也都迴來了,隻剩下幾個大男人還坐在牌桌上。
不過鍾年這桌這會兒也散局了,他們這會兒正在討論來年縣裏的發展計劃。
鍾信和鍾樂也是讀書人,天賦不及鍾年兩個但也不差,明年也打算去參加鄉試。
因此鍾年聊這些的時候倒也不背著他們。
“南郊的紅薯得先擠著朝廷那邊供應,咱們自己估計也就能剩下兩萬斤,甚至都不到,得和剩下的土豆加一塊才能有這個數。
明年大規模的種植我看是不現實了,我打算不如把這些紅薯再次投入育苗,等到二次成熟再把它們分給百姓們,你們覺得如何?”
範文宇微微蹙眉道:“大人,咱們先前已經跟縣裏的百姓們都做好宣傳了,臨時變卦不給發了……能行嗎?”
鍾年摸了摸下巴,嘖聲道:“這倒是個麻煩,哎,當時怎麽就嘴瓢了給說漏了呢!”
鍾年此時懊悔不已,之前在市場上首次對紅薯進行預推廣的時候,鍾年承諾過,等到來年育苗成功之後,讓家家戶戶都能種上這種高產作物,讓所有人都能吃得上一日三餐甚至四餐。
主要是當時他也沒仔細算,以為扣除給朝廷的部分還能剩下不少。
這玩意粗略算一下和一步一步地推敲出來的數值是相差甚遠的。
別的不說,就說一畝地需要三千株左右的秧苗,那這三千株秧苗是用多少斤紅薯培育出來的?一斤紅薯能培育出多少秧苗?這些東西都是沒算過的,現在仔細想想,別說縣裏流不出來多少,就算是給朝廷的那部分也還有很大的空缺!
那可是兩省之地兩千萬畝荒地啊!
這點紅薯土豆說真的還真不夠塞牙縫的。
雖然說第一茬收獲之後,秋天再種就基本可以自給自足,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當中又充斥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何況讓地方上自己去育苗這事本身就很沒譜,能不能做到做好還兩說,如果開墾出來的荒地上種不上糧食,那可就壞了大事了!
到時候輿論還指不定怎麽說呢!
想到這,鍾年額頭不禁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思忖片刻後對白淼道:
“怕水鬼,來年過了初四上班之後,著手擴大印刷廠的規模,爭取一個月之內把報紙推廣道應天去,隨後……唔,姑且先這樣,一定要快。
另外,招記者的事也要提上日程了,僅僅依靠我編出來拿點東西來撐門麵是遠遠不夠的,現在七天一報根本就不能起到效果,要盡量做到三日一報,甚至是一日一報。
這就需要更多的實事去填!而一些需要編寫的部分可以先找縣裏寫話本寫小說的年輕人代筆,給他們多支付些報酬,一月一貫甚至兩貫也可以,哦,記住一個點,務必要通俗易懂……
具體細節後麵再商討,總之這個事你上點心,明天拜年迴來你就去寫個章程出來,這是大事,耽擱不得!”
原本聽到大年初一還得幹活,白淼心裏有些別扭,但是見到鍾年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也不敢托大,沉聲應了一聲。
“哎,知道了年哥。”
鍾年又看向對麵的鍾信和鍾樂,道:
“兩位表哥,眼下人手不夠,隻能暫時讓你們去帶這個頭了,記者這個事我之前和你們說過一次,你們應該也已經有所了解了,說白了就是揣著紙筆,走街串巷地去搜集民間故事新聞什麽的,迴來之後潤色編撰一番印到報紙上。
這個事……說難也不難,唯一的難點就是需要用白話文寫,確保百姓能看得懂,這可能有點難為你們,但是……實在是沒辦法,沒有人帶頭的話,縣裏的讀書人估計很少有人願意幹這個的,隻能是……麻煩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