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提前埋伏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玩意可比尚方寶劍還來得好使,不過大部分普通士卒都不認識。
但不認識歸不認識,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為這玩意明晃晃金燦燦的,一看就和皇家有關係。
守軍長官聽聞動靜急忙趕了過來,擠開人群之後第一眼就看到了那枚王命旗牌。
長官瞳孔一縮,沒作二話,當即拜倒:
“末將叩問皇上聖躬金安。”
“朕安。”逼格滿滿地迴了一句之後,他緊接著又道:“調一百人跟我來,然後守好城門,一個人都不要放進來。”
“是,大人,末將這就去安排。”
那守城長官抱拳一禮,旋即匆匆離去了。
冷謙瞥了一眼那枚王命旗牌,也沒過多在意,從紀綱手中取過自己的琴背好,走到一旁打坐休息。
不多時,那長官再度迴來,身後還跟著一人。
“大人,都準備好了。”
說罷那人轉身對身後的人使了個眼色。
後者會意,急忙上前道:“末將左軍都督府百戶李達見過大人。”
“嗯,事態緊急,跟我來吧。”
事關皇帝安危,他也顧不上許多了,帶著這一百人就往錦衣衛衙門撅。
王命旗牌這東西雖然權力極大,但是偏偏沒有調兵權,這也是為什麽他隻借調這一百人。
這一百人按理說他也沒資格調用的,但是他有資格讓守城將官配合他行事,間接調兵。
但是這裏頭還有個問題,明王朝的五軍都督府有這樣一個原則,除了要打仗的時候皇帝發旨調兵之外,其他任何時候都要以守城為第一職責。
一百人還無關痛癢,可要是一下調走一千人……雖然說金陵位置優越,現在根本就不存在被進攻的可能性,但是一旦被對頭借此參上一本,按照大明律法,往輕了說也是人頭落地……
畢竟守城將官可是個肥缺,不少人都盯著呢。
基於此,想要從這調兵根本不現實,當然最主要還是人家不可能相信皇帝現在在江寧有危險——朱棣對外宣稱的是自己一直在宮中。
所以紀綱現在要做的隻能是去錦衣衛衙門調錦衣衛兵馬去支援,也隻有這些人,是聽他指揮的,雖然大規模地調用也需要皇帝的旨意,但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掣肘了,畢竟錦衣衛最高長官就是他。
至於為何要調這一百人,主要還是怕這一路上出什麽意外,畢竟此時隻有他們三人……當此時也,容不得半點差錯。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小心!”
冷謙話音落地,整個人已經提著紀綱往一旁閃去。
一根弩箭攜帶著破空之勢從他們先前的位置經過,精準地射穿了跟在身後一名士卒的腦門。
紀綱心中一凜,以這弩箭的威力,如果自己不用內力防備的話,一旦被射中,非死即殘——在不射中要害的情況下能保住一條命。
但還沒等他說感激的話,冷謙已經躥了出去。
緊接著前後兩聲慘叫傳來,兩名殺手瞬間斃命。
紀綱不敢大意,和那名大內侍衛對視一眼,一左一右衝了出去,紀綱落後半步,對著身後的人吼了一嗓子:“圍著點!一個都別放跑!”
指望這群人殺人根本就不現實,要是正麵群毆的話,這一百人能搞死兩個他這樣的,但這種巷戰,還是黑夜,他們根本就摸不到人。
盡管死了一個弟兄,可畢竟是守城的精銳,一眾士卒很快反應過來,翻牆的翻牆,爬樹的爬樹,隱隱將前方直徑近一裏的地方圍成了一個圈。
他們也清楚,就衝著剛才那人衝出去的速度來看,顯然是練內家功夫的,那這就和他們沒啥關係了。
說起來紀綱也有些鬱悶,自己也就是順手做一準備,誰能想到這群人真的能翻過城牆啊……不對!瞧著剛才冷謙得手的順利勁,明顯這兩人的功力頂天了也就比他稍微強點,但這個水平可不可能翻越四五丈高的城牆!
也就是說……這群人是提前埋伏在城裏的?!
紀綱恍惚之間,差點身後一根弩箭偷襲來個透心涼。
彎腰躲過之後,紀綱就地打了個滾翻身站起,一腳蹬在牆上,摸出匕首就切了過去。
那人手裏端著弩箭來不及抽刀,隻堪堪將弩箭重新對準紀綱。
可紀綱此時距離他已經不過半丈的距離了,弩箭威力再大又有何用呢?
何況……這又不是手槍,弩箭是需要重新裝箭的!
紀綱輕而易舉地割斷了那人的喉嚨,繼而再次躲過一根射來的弩箭。
這次沒等他出手,不遠處的那位大內侍衛一刀替他解決了。
紀綱不敢托大,瞅準了周圍地形,再次加入戰場……
戰鬥結束地很快,冷謙吸引了大部分火力,又有一百名兵卒攔路,更有甚者,撿起已死的刺客手中的弩箭遠程火力壓製,最終沒有一名殺手能夠逃脫。
不過在逃散過程中,有十餘名士卒斃命,且紀綱也被紮穿了一隻手,這會兒正血流不止。
冷謙及時給他點了止血的穴道,三人不敢耽誤,撇下隊伍朝著錦衣衛衙門飛奔而去。
百戶李達一看,也知道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忍著痛指揮弟兄們收攏殘屍……心說今夜點夠背的,這一趟出來估計沒啥功勞,還白死了十多個弟兄……
淦!
不料紀綱等三人前行的路上又遇到了一波伏擊,之前冷謙擔心在城裏開大容易對百姓造成傷害,且還會波及到己方人,但這一次也顧不上那許多了,琴音錚錚,聲震四方,響徹天地,有些靠的近的還在睡夢中的百姓直接被這股琴音震得耳膜破裂,終身殘疾……
但,還是那句話,實在是顧不上那麽多了。
終於在半刻鍾多以後,幾人趕至錦衣衛指揮衙門。
冷謙倆人在門口守著,紀綱借過那大內侍衛的王命旗牌,進去調人。
他本來就是錦衣衛指揮使,有調兵權,王命旗牌又給了他出城權,沒有多費周折便湊齊了兩千人。
時間緊急,也來不及召迴還在辦案的人手了,紀綱簡單地包紮了傷口後,便和冷謙他們倆帶著這兩千人朝著江寧趕去……
但不認識歸不認識,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為這玩意明晃晃金燦燦的,一看就和皇家有關係。
守軍長官聽聞動靜急忙趕了過來,擠開人群之後第一眼就看到了那枚王命旗牌。
長官瞳孔一縮,沒作二話,當即拜倒:
“末將叩問皇上聖躬金安。”
“朕安。”逼格滿滿地迴了一句之後,他緊接著又道:“調一百人跟我來,然後守好城門,一個人都不要放進來。”
“是,大人,末將這就去安排。”
那守城長官抱拳一禮,旋即匆匆離去了。
冷謙瞥了一眼那枚王命旗牌,也沒過多在意,從紀綱手中取過自己的琴背好,走到一旁打坐休息。
不多時,那長官再度迴來,身後還跟著一人。
“大人,都準備好了。”
說罷那人轉身對身後的人使了個眼色。
後者會意,急忙上前道:“末將左軍都督府百戶李達見過大人。”
“嗯,事態緊急,跟我來吧。”
事關皇帝安危,他也顧不上許多了,帶著這一百人就往錦衣衛衙門撅。
王命旗牌這東西雖然權力極大,但是偏偏沒有調兵權,這也是為什麽他隻借調這一百人。
這一百人按理說他也沒資格調用的,但是他有資格讓守城將官配合他行事,間接調兵。
但是這裏頭還有個問題,明王朝的五軍都督府有這樣一個原則,除了要打仗的時候皇帝發旨調兵之外,其他任何時候都要以守城為第一職責。
一百人還無關痛癢,可要是一下調走一千人……雖然說金陵位置優越,現在根本就不存在被進攻的可能性,但是一旦被對頭借此參上一本,按照大明律法,往輕了說也是人頭落地……
畢竟守城將官可是個肥缺,不少人都盯著呢。
基於此,想要從這調兵根本不現實,當然最主要還是人家不可能相信皇帝現在在江寧有危險——朱棣對外宣稱的是自己一直在宮中。
所以紀綱現在要做的隻能是去錦衣衛衙門調錦衣衛兵馬去支援,也隻有這些人,是聽他指揮的,雖然大規模地調用也需要皇帝的旨意,但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掣肘了,畢竟錦衣衛最高長官就是他。
至於為何要調這一百人,主要還是怕這一路上出什麽意外,畢竟此時隻有他們三人……當此時也,容不得半點差錯。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小心!”
冷謙話音落地,整個人已經提著紀綱往一旁閃去。
一根弩箭攜帶著破空之勢從他們先前的位置經過,精準地射穿了跟在身後一名士卒的腦門。
紀綱心中一凜,以這弩箭的威力,如果自己不用內力防備的話,一旦被射中,非死即殘——在不射中要害的情況下能保住一條命。
但還沒等他說感激的話,冷謙已經躥了出去。
緊接著前後兩聲慘叫傳來,兩名殺手瞬間斃命。
紀綱不敢大意,和那名大內侍衛對視一眼,一左一右衝了出去,紀綱落後半步,對著身後的人吼了一嗓子:“圍著點!一個都別放跑!”
指望這群人殺人根本就不現實,要是正麵群毆的話,這一百人能搞死兩個他這樣的,但這種巷戰,還是黑夜,他們根本就摸不到人。
盡管死了一個弟兄,可畢竟是守城的精銳,一眾士卒很快反應過來,翻牆的翻牆,爬樹的爬樹,隱隱將前方直徑近一裏的地方圍成了一個圈。
他們也清楚,就衝著剛才那人衝出去的速度來看,顯然是練內家功夫的,那這就和他們沒啥關係了。
說起來紀綱也有些鬱悶,自己也就是順手做一準備,誰能想到這群人真的能翻過城牆啊……不對!瞧著剛才冷謙得手的順利勁,明顯這兩人的功力頂天了也就比他稍微強點,但這個水平可不可能翻越四五丈高的城牆!
也就是說……這群人是提前埋伏在城裏的?!
紀綱恍惚之間,差點身後一根弩箭偷襲來個透心涼。
彎腰躲過之後,紀綱就地打了個滾翻身站起,一腳蹬在牆上,摸出匕首就切了過去。
那人手裏端著弩箭來不及抽刀,隻堪堪將弩箭重新對準紀綱。
可紀綱此時距離他已經不過半丈的距離了,弩箭威力再大又有何用呢?
何況……這又不是手槍,弩箭是需要重新裝箭的!
紀綱輕而易舉地割斷了那人的喉嚨,繼而再次躲過一根射來的弩箭。
這次沒等他出手,不遠處的那位大內侍衛一刀替他解決了。
紀綱不敢托大,瞅準了周圍地形,再次加入戰場……
戰鬥結束地很快,冷謙吸引了大部分火力,又有一百名兵卒攔路,更有甚者,撿起已死的刺客手中的弩箭遠程火力壓製,最終沒有一名殺手能夠逃脫。
不過在逃散過程中,有十餘名士卒斃命,且紀綱也被紮穿了一隻手,這會兒正血流不止。
冷謙及時給他點了止血的穴道,三人不敢耽誤,撇下隊伍朝著錦衣衛衙門飛奔而去。
百戶李達一看,也知道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忍著痛指揮弟兄們收攏殘屍……心說今夜點夠背的,這一趟出來估計沒啥功勞,還白死了十多個弟兄……
淦!
不料紀綱等三人前行的路上又遇到了一波伏擊,之前冷謙擔心在城裏開大容易對百姓造成傷害,且還會波及到己方人,但這一次也顧不上那許多了,琴音錚錚,聲震四方,響徹天地,有些靠的近的還在睡夢中的百姓直接被這股琴音震得耳膜破裂,終身殘疾……
但,還是那句話,實在是顧不上那麽多了。
終於在半刻鍾多以後,幾人趕至錦衣衛指揮衙門。
冷謙倆人在門口守著,紀綱借過那大內侍衛的王命旗牌,進去調人。
他本來就是錦衣衛指揮使,有調兵權,王命旗牌又給了他出城權,沒有多費周折便湊齊了兩千人。
時間緊急,也來不及召迴還在辦案的人手了,紀綱簡單地包紮了傷口後,便和冷謙他們倆帶著這兩千人朝著江寧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