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搞錢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中忍不住詢問道:“皇上,臣尚有一事不明,不知……”
“講!”
“微臣遵旨,皇上,鄭公公已經帶著船隊出海了,現在造這戰艦……又有何用啊?難不成是要對付海寇?”
朱棣摸了摸下巴,沉吟道:“你要說是海寇,也差不多,朕收到密報,浙江、福建等地沿海地區近來頻繁遭受倭寇劫掠,朕打算趁著北方戰事未起,先把倭國給平了,讓大明的後世子孫永不再受倭寇之擾!”
吳中都聽呆了,心說老大你這發的什麽瘋啊?你說你要北伐要打瓦剌打韃靼我都能理解,你閑的沒事打倭國幹什麽玩意啊?那倭寇不光搶大明,自己國家也搶啊,你登基之後人家足利義滿就切斷了對倭寇的一切供應,還阻止倭寇在倭國上岸,這你打人家倭國幹啥啊?
“皇上三思啊,倭國乃我大明的藩屬國,且並無大錯,貿然出兵,隻怕是會寒了其他各國的心啊!且那倭寇在倭國本土也不受待見,前些日子倭國還出兵幫忙剿寇,此時出兵,未免有卸磨殺驢之嫌啊!”
朱棣聞言不置可否,看了鍾年一眼。
鍾年拱了拱手,對吳中道:“吳尚書言之有理,但倭國對我大明稱臣也隻是暫時的,太祖在位時期,他們可沒有這麽聽話,當時的倭寇劫掠大明可都是倭國政府在背後授意的。
倭國人向來反複無常,大唐強盛的時候,倭國夾著尾巴連個屁都不敢放,又是派遣唐使,又是迎鑒真東渡……大唐一衰弱,後腳他們就對著新羅痛下殺手。
到了宋朝,倭寇之風就沒停過,不過也好在宋朝統治者知道打不過遼金,把注意力都放在東南沿海,所以那時候倭寇倒是沒翻起多大浪花。
等到忽必烈即位,倭國又老實了幾年,後來忽必烈出海攻打倭國未果,這倭寇一看元朝水軍不行,後腳又來劫掠,這一下一直到當今聖上即位,他們又老實了,誰能保證下次是什麽時候?
對待這樣反複無常的民族,就不能以君子之禮代之,而如果將它變成我大明的一個省,自然也就不會有這些事情發生了,後世之君也不必再為倭寇勞神費心……”
吳中靜靜地聽完,略一思索,也覺得有些道理,這倭國反複無常是有目共睹的,誰也不知道下一次翻臉是什麽時候。
但是吳中沉吟片刻後還是道:“話雖如此,可畢竟倭國當今沒有犯下大錯,咱們師出無名呐!”
朱棣依舊不發一言,這一次扭頭看向朱高熾。
朱高熾又硬著頭皮看向鍾年。
鍾年也不在意,又道:“首先有個問題,咱們……也不是說非得打人家啊!那咱們作為宗主國,出海剿寇,借他們島嶼歇歇腳這毫不過分吧?
他們如果不打咱們,那咱們就上岸,到時候主動權就在咱們手裏了,他們如果聽話,那咱們就是去保護他們的,他們總不好拒絕吧,如果他們不聽話,反過來對咱們動手,那咱們不就剛好有理由了?而且……”
鍾年遲疑地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微微搖了搖頭,這種事情還不能讓他知道,畢竟還沒有確切的消息。
實際上朱棣也不是很相信,但是鍾年既然拿腦袋保證,再加上鍾年今年才二十歲,又幾乎和百官全都不合,也沒聽說和倭國有什麽牽扯,完全沒有理由坑他。
最主要的是,如果鍾年想對他不利,一刀給他哢嚓了就是,沒必要費這勁,所以這大概率是真的。
而這件事隻要是真的,就衝著這兩千萬兩黃金,別的就不重要了,天王老子來了都擋不住他朱棣搞錢!
“咳,吳愛卿,你隻管造船便是,別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朕撥給你一百萬兩,能不能夠完整的造出十艘這樣的戰艦?最好再配上些普通的補給船。”
吳中硬著頭皮道:“迴皇上,這戰艦雖然繁瑣,但不是不能造,一百萬應該也剛好夠用,但……如果這樣的話,這個活……臣,臣是真的無能為力啊,這不是臣想幹就能幹的啊!”
吳中說著說著都快急哭了。
這年頭雁過拔毛幾乎都成了共識了,上麵撥下來的錢走到你這裏……甭管大把小把,你不撈一把那能行嗎?哦,你的上司撈,你的下級也撈,就你清高,你這樣的不被擠兌下去才怪呢!
正所謂,有錢一起賺,有鍋一起背,有刑一起受,這樣你才能在官場混得下去。
可這樣一來……哪怕吳中一文錢都不克扣,完完整整地撥下去,真正用在造船上,能有七十萬就不錯了。
就算是有七十萬,也就夠把這十艘戰艦和炮彈什麽的湊齊。
至於補給用的寶船,還是得另外想辦法。
朱棣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略一思索,道:“這樣吧,一百一十萬,不能再多了,辦好了朕重重有賞,辦不好……”
朱棣眼中寒芒乍現,把吳中驚出了一身冷汗。
“臣……遵旨。”
吳中緩緩行了個大禮。
朱棣擺了擺手,道:“你下去吧,朕給你批兩個月的假,這兩個月你就去龍江寶船廠負責監督造船事宜,俸祿照發,銀子等找夏原吉要。”
“……微臣遵旨,臣……告退。”
吳中走後,朱棣籲了一口氣,又打了個哈欠,這才看向中年,沒好氣地問道:“你可有想過,如果這次去沒找到金銀,群臣會怎麽彈劾朕?”
鍾年訕訕地笑了笑,道:“你就放心吧,我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我的家人考慮考慮不是?再說了,我有騙你的理由嗎?我閑的蛋疼啊?”
朱棣一想也是,便不疑有他,正了正身子問道:“那除了攻打倭國,你還有什麽搞錢的法子?一並說出來!”
鍾年這次沒打擊他,認真想了半天,最後道:“辦法有好幾個,但是最少也得三年才能見效,甚至五年、十年。
快的法子也有,但是隻能解渴,不能常用,而且數目也不會太大。你像先聽哪一種?”
“講!”
“微臣遵旨,皇上,鄭公公已經帶著船隊出海了,現在造這戰艦……又有何用啊?難不成是要對付海寇?”
朱棣摸了摸下巴,沉吟道:“你要說是海寇,也差不多,朕收到密報,浙江、福建等地沿海地區近來頻繁遭受倭寇劫掠,朕打算趁著北方戰事未起,先把倭國給平了,讓大明的後世子孫永不再受倭寇之擾!”
吳中都聽呆了,心說老大你這發的什麽瘋啊?你說你要北伐要打瓦剌打韃靼我都能理解,你閑的沒事打倭國幹什麽玩意啊?那倭寇不光搶大明,自己國家也搶啊,你登基之後人家足利義滿就切斷了對倭寇的一切供應,還阻止倭寇在倭國上岸,這你打人家倭國幹啥啊?
“皇上三思啊,倭國乃我大明的藩屬國,且並無大錯,貿然出兵,隻怕是會寒了其他各國的心啊!且那倭寇在倭國本土也不受待見,前些日子倭國還出兵幫忙剿寇,此時出兵,未免有卸磨殺驢之嫌啊!”
朱棣聞言不置可否,看了鍾年一眼。
鍾年拱了拱手,對吳中道:“吳尚書言之有理,但倭國對我大明稱臣也隻是暫時的,太祖在位時期,他們可沒有這麽聽話,當時的倭寇劫掠大明可都是倭國政府在背後授意的。
倭國人向來反複無常,大唐強盛的時候,倭國夾著尾巴連個屁都不敢放,又是派遣唐使,又是迎鑒真東渡……大唐一衰弱,後腳他們就對著新羅痛下殺手。
到了宋朝,倭寇之風就沒停過,不過也好在宋朝統治者知道打不過遼金,把注意力都放在東南沿海,所以那時候倭寇倒是沒翻起多大浪花。
等到忽必烈即位,倭國又老實了幾年,後來忽必烈出海攻打倭國未果,這倭寇一看元朝水軍不行,後腳又來劫掠,這一下一直到當今聖上即位,他們又老實了,誰能保證下次是什麽時候?
對待這樣反複無常的民族,就不能以君子之禮代之,而如果將它變成我大明的一個省,自然也就不會有這些事情發生了,後世之君也不必再為倭寇勞神費心……”
吳中靜靜地聽完,略一思索,也覺得有些道理,這倭國反複無常是有目共睹的,誰也不知道下一次翻臉是什麽時候。
但是吳中沉吟片刻後還是道:“話雖如此,可畢竟倭國當今沒有犯下大錯,咱們師出無名呐!”
朱棣依舊不發一言,這一次扭頭看向朱高熾。
朱高熾又硬著頭皮看向鍾年。
鍾年也不在意,又道:“首先有個問題,咱們……也不是說非得打人家啊!那咱們作為宗主國,出海剿寇,借他們島嶼歇歇腳這毫不過分吧?
他們如果不打咱們,那咱們就上岸,到時候主動權就在咱們手裏了,他們如果聽話,那咱們就是去保護他們的,他們總不好拒絕吧,如果他們不聽話,反過來對咱們動手,那咱們不就剛好有理由了?而且……”
鍾年遲疑地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微微搖了搖頭,這種事情還不能讓他知道,畢竟還沒有確切的消息。
實際上朱棣也不是很相信,但是鍾年既然拿腦袋保證,再加上鍾年今年才二十歲,又幾乎和百官全都不合,也沒聽說和倭國有什麽牽扯,完全沒有理由坑他。
最主要的是,如果鍾年想對他不利,一刀給他哢嚓了就是,沒必要費這勁,所以這大概率是真的。
而這件事隻要是真的,就衝著這兩千萬兩黃金,別的就不重要了,天王老子來了都擋不住他朱棣搞錢!
“咳,吳愛卿,你隻管造船便是,別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朕撥給你一百萬兩,能不能夠完整的造出十艘這樣的戰艦?最好再配上些普通的補給船。”
吳中硬著頭皮道:“迴皇上,這戰艦雖然繁瑣,但不是不能造,一百萬應該也剛好夠用,但……如果這樣的話,這個活……臣,臣是真的無能為力啊,這不是臣想幹就能幹的啊!”
吳中說著說著都快急哭了。
這年頭雁過拔毛幾乎都成了共識了,上麵撥下來的錢走到你這裏……甭管大把小把,你不撈一把那能行嗎?哦,你的上司撈,你的下級也撈,就你清高,你這樣的不被擠兌下去才怪呢!
正所謂,有錢一起賺,有鍋一起背,有刑一起受,這樣你才能在官場混得下去。
可這樣一來……哪怕吳中一文錢都不克扣,完完整整地撥下去,真正用在造船上,能有七十萬就不錯了。
就算是有七十萬,也就夠把這十艘戰艦和炮彈什麽的湊齊。
至於補給用的寶船,還是得另外想辦法。
朱棣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略一思索,道:“這樣吧,一百一十萬,不能再多了,辦好了朕重重有賞,辦不好……”
朱棣眼中寒芒乍現,把吳中驚出了一身冷汗。
“臣……遵旨。”
吳中緩緩行了個大禮。
朱棣擺了擺手,道:“你下去吧,朕給你批兩個月的假,這兩個月你就去龍江寶船廠負責監督造船事宜,俸祿照發,銀子等找夏原吉要。”
“……微臣遵旨,臣……告退。”
吳中走後,朱棣籲了一口氣,又打了個哈欠,這才看向中年,沒好氣地問道:“你可有想過,如果這次去沒找到金銀,群臣會怎麽彈劾朕?”
鍾年訕訕地笑了笑,道:“你就放心吧,我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我的家人考慮考慮不是?再說了,我有騙你的理由嗎?我閑的蛋疼啊?”
朱棣一想也是,便不疑有他,正了正身子問道:“那除了攻打倭國,你還有什麽搞錢的法子?一並說出來!”
鍾年這次沒打擊他,認真想了半天,最後道:“辦法有好幾個,但是最少也得三年才能見效,甚至五年、十年。
快的法子也有,但是隻能解渴,不能常用,而且數目也不會太大。你像先聽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