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攤了攤手,“總得有個理由吧?”


    鍾年不由得有些沉默,張了張嘴,到底是沒有出聲。


    看似隻是一次普通的平反,但是如果朱棣那麽做了,那可就是否定他爹了。


    當然,這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隨著時代發展,有些東西必然是要被淘汰的,何況這本就是一樁冤假錯案。


    想到這裏,鍾年又忍不住道:“藍玉一案疑點重重,本就是你爹……為了給建文鋪平道路而一手構造的冤案,本來早晚也是要平反的啊!”


    話是這麽說,但是鍾年是知道的,此後大明兩百多年,十四位帝王也沒人給藍玉平反,但他還是抱有一線希望,也許朱棣會看在自己的麵子上把這個鍋扛下來呢?


    朱棣看了鍾年一眼,垂眸道:“其實如果藍玉從頭到腳真的都是被冤枉的,那還好說,但是……他是真的有不少僭越的行為在前。


    這也不是什麽秘密,定了就定了,我現在再改,那他這些行為怎麽解釋?就說我突然想明白了?還是能去亂葬崗調查明白了?”


    鍾年一怔,納悶地道:“藍玉他不就是囂張跋扈了一些,也沒什麽實質上的行為吧?他私藏劍甲了?還是豢養私兵了?”


    “你為什麽會認為他沒幹過?”


    “啊?那不都是懿文太子編造的借口嘛?”


    “住口!”


    朱棣猛地一拍桌子,渾身散發出一股危險的氣息。


    鍾年怎麽說他無所謂,畢竟都朋友,怎麽說他爹也無所謂,畢竟他爹是真的都幹了那些傷天害理的事,但是鍾年說他大哥朱標,那是絕對不行的!


    哪怕他現在一個人,哪怕加上周圍保護的錦衣衛也不夠鍾年兩根指頭打的,他還是要說,這是原則性的問題,最主要是他相信他的大哥也不會做出那種“莫須有”的事情來!


    鍾年搖了搖頭,“你別那麽激動嘛,我的意思是,你要知道,當初朝廷對外宣布的可是藍玉私藏了四千副甲胄,你覺得這可能嗎?你能說這裏麵沒有誇大的成分?”


    “啊……你說這個啊,那……那也許,大概,可能,好像……是有吧……”


    “那不就結了,再說了,實在不行,藍玉愛咋咋地我也懶得管,就給這案子裏麵牽連的這些幾乎八竿子打不著一撇的人平反也不行嗎?


    我可是調查過,當年藍玉平定西南之後,我這位叔父就是給他上了一道請功的折子,除此之外兩人沒有任何其他的聯係,結果過了四年就把這事拿出來給他定罪,還牽連三族,你瞅瞅這辦的什麽事啊?


    你不讓我說懿文太子那沒問題,一點問題都沒有!那這事你給個解釋唄?嗯?”


    朱棣瞬間就不吭聲了,也許是他也覺得這事辦的不太地道,摸了半天下巴之後道:“但是都過去十多年了,現在拿不出證據來,空口一句話就給當年的卷宗否定了,這裏麵牽扯的人可不少,怕是會有不小阻力啊……”


    當年可有不少人都是靠著檢舉藍玉同黨混上了個一官半職的,雖然京官被他在靖難當天弄死了一大半,但是地方官還是有很多的。


    鍾年打量了他半天,看得朱棣都有些發毛。


    “不是你愁什麽呢?茶都涼了,你倒是嚐一口啊,怎麽這麽浪費呢!”


    但很顯然,朱棣的話題轉移並沒有起效果,鍾年歎了口氣,頗有些傷感地道:


    “果然,人都是會變的,三十年前跟隨魏國公北伐的那個意氣風發的大明燕王再也迴不來了,現在應該叫你老謀深算的永樂大帝了對嘛?”


    朱棣咽了口唾沫,失神地望著桌麵。


    鍾年輕笑一聲,道:“現在,該我喝茶了吧?”


    說著,鍾年也懶得用茶杯,指尖一劃,一道茶水柱猶如黃河之水自天上而來,在空中畫了個優美的弧線之後精準地落到了鍾年嘴裏。


    鍾年嘬了嘬牙花子,起身對朱棣道:“你要實在是辦不了就算了,我自己去辦。”


    朱棣這才迴過神來,複雜地看了他一眼,隨後歎了口氣垂眸道:“罷了罷了,反正我已經是個萬古不易的賊了,多添上這麽一筆也無傷大雅,後世子孫即便再不恥於我,也須得留三分敬意,哎……我這張老臉啊,當不得得被你霍霍幹淨了。”


    “嘿,臉上幹淨還不好麽,你懂什麽,我這是在替你贖罪呢,你信不信,你要是能為藍玉案裏麵所有無辜之人,平反,說不定連你這個賊的稱號也能去了呢?”


    朱棣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道“話說,你小子也是讀書人,你難道不知道讀書人那張嘴嘛?”


    鍾年摸了摸鼻子,嘀咕了一句,“人家起碼還給你安個太宗的廟號呢……”


    “你說什麽?”


    “我說,你要是真的能拉下臉來把這件事辦了,明太宗的廟號非你莫屬!”


    朱棣唿吸一窒,眼含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我這樣的人,要是成了太宗,天底下的讀書人怕不是都要自刎謝罪了。”


    “誒~話不能這麽說,高梁河車神那樣的都能是太宗,何況是你呢?你不能總拿唐太宗比啊,真要是論文治武功民生,古往今來趕得上他李二鳳的又有幾個?你說你何必呢……”


    “停停停,什麽高粱河……什麽李二鳳……你這都什麽名字啊?”


    “高粱河你都不知道?嘖,宋遼高梁河之戰知不知道?”


    朱棣摸了摸下巴道:“照你這麽一說,趙二確實配不上太宗這二字,但是什麽高梁河車神是什麽意思?”


    鍾年神色古怪地道:“高粱河大敗之後,宋軍軍陣亂作一團,將士爭相逃命,潰不成軍,而趙二大腿中箭,已經來不及去尋找其他將領,近臣無奈之下,給他找了一輛驢車,讓他逃命……


    然後……然後他用一宿就從幽州跑到了涿州,大概是……用現在話說,就是一百二十多裏地,這還不算完,他又用一天時間從涿州跑到金台屯,也就是差不多今天的河北易州那一塊,差不多……又是一百四十多裏這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北送傘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北送傘人並收藏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