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由於咱們市場的農產品交易規模足夠龐大,從今天開始,從天南海北來的商人皆可免費在咱們市場占據一塊鋪子用來收購農產品,並且附贈一個超大號的地窖用以儲存糧食。


    諸位商人朋友就在鄉親們的身後,你們可以迴頭去看看。”


    說罷鍾年朝著不遠處的朱高熾揮了揮手——人都是他引來的。


    說到底,這才是鍾年這個市場最主要的功能。


    實際上,單純拿販賣農作物來說,並不需要這麽大個市場,那名“農夫”說的沒有錯,經濟效益幾乎等於沒有。


    那鍾年為何斥資巨大並且予以厚望呢?


    答案就在這群商人身上。


    首先一點,這裏麵有個信息差的問題,那就是在土裏刨食半輩子了的農夫,完全意識不到他們種植出來的農產品的真正價值是多少。


    反正人家都賣什麽價他們也跟著賣什麽價,品相好的知道多漲幾文,品相不好的蒙混過關過去了也賺不幾個錢。


    這就有一點像曾經有一位偉人提出的一個概念——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的本質總結就是勞動創造的價值與勞動報酬之間的差額。


    比如說一個人一天創造了五百塊錢的產品,但是老板就給了他二百塊錢,這三百就叫做剩餘價值。


    這是最通俗的說法,當然了,總有些人拿了這二百塊錢還喜滋滋的迴家跟老婆孩子炫耀,周瑜打黃蓋唄。


    迴到市場上來,鍾年曾經派人調查過,拋開糧食不談,市麵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農產品,在應天府草市售賣的價格約是在江寧售賣的一點五倍。


    其中,像是寒瓜也就是西瓜這一類的水果,價格甚至能翻到三倍有餘。


    而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農夫,都理所應當的認為,這些東西就隻值他們賣到手的這個價。


    這還不算完,應天和江寧這邊出產的瓜果,賣到北方去,尤其是北京那邊去,價格甚至能翻十倍——當然還是那句話,也不是供給給百姓的。


    而這些東西,能看到的農夫不足百分之零點一。


    其實反過來說,真正去購買這些產品的貴族家負責采買的家奴,大多也都不知道這個情況,他們隻知道,主子今天給的錢剛好夠買今天的菜,偶爾還能多個十幾文,還能賺點。


    他們並不會知道他們拿一貫錢買了五百文的東西。


    而他們的主子大多就更不知道了,反正家裏也不差錢,誰去管那個?


    即便是有極少部分勤於體恤民情的基層官員發現了這一現象,以他們的力量也不可能去改變這一切。


    那這部分差價去哪了呢?


    這個已經很直白了。


    商人賺的就是這份錢。


    別看老朱天天吵著嚷著打壓商人,可是打壓的了嘛?很顯然,一個願打兩個願挨。


    百姓就願意要這麽多,消費者也認可這個昂貴的價格。


    當然了,商人也是人,他們也需要飯吃的,他們也起著維持供給和需求平衡的巨大社會作用。


    然而……


    他娘的他們不交稅啊!


    在大明律法中,農民販賣農產品是不收稅的,而商人販賣農產品才需要收稅。


    但是這幫混賬在江寧收了商品,跑到應天去賣……相當於所謂的三大市場是白白借給他們用的。


    他們大街小巷的收又不需要交地租,活脫脫就是空手套白狼啊!這鍾年能忍?


    所以,總起來說,鍾年的最終目的就一個——收稅!搞錢!


    搞社會建設,除了政局穩定和糧食基礎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資金。


    但是他又沒辦法和百姓去說這一點,總不能說:你們把錢給我,然後我帶著你們搞建設吧?


    鍾年就是有再大威望也沒人願意啊,就算有也是毛毛雨,誰願意無條件往外拿錢啊?


    然而,讓這幫小商人交稅也是不現實的事情,律法在那擺著呢,人家又不是在你江寧賣,怎麽得,你打死我啊?


    所以,這就需要引入另一社會團體——大商人。


    說到底,小商人把差價調的再大,他一趟也就能拉那麽點,數量上不去,單價高也不夠看。


    而大商人不同,他們的交易規模給了他們不需要吃太多差價的底氣。


    所以他們哪怕是在這邊收的價格高點,再繳十分之一的交易稅,那邊再把價格略降一點,他們依然是能賺得盆滿缽滿。


    格局要打開,這就是為什麽人家富甲一方,以商賈之身躋身上流社會,而有些商人忙碌一輩子,到了了路邊的狗路過都得啐他一口。


    其實有些時候真的不能怪人家老朱如此歧視商人,有些人他格局打不開,活該被歧視。


    話說迴來,這一趟貿易體係走下來,百姓們賣出了更高的價格,衙門賺取了稅收,而這些富商大賈們也能從中盈利。


    那麽誰虧了?


    當然有人虧了,那些格局打不開的小商人唄。


    不過嘛,鍾年可也沒打算將這些人趕盡殺絕,畢竟大商人不好控製,還是要留些製衡的手段。


    那……西市倒空出來的店鋪,自然不會放那積灰呐……


    迴到現場,鍾年的詞雖然不怎麽文藝,但是用在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百姓身上顯然是夠用了,就這還有點聽不懂呢。


    但是鍾年主要表達的意思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了:上這來賣東西能賺錢。


    這就夠了,現場的歡唿聲已經說明了一切。


    鍾年過了一會才再次舉起雙手,百姓們自覺停止了歡唿。


    鍾年又對著朱高熾也招了招手。


    朱高熾此次是戴了麵具來的,以免人群中有穿插進來的各家族的探子。


    實際上,朱高熾每次從鍾年家離開,走出了鍾年的順風耳探測範圍之後,都會帶上這副麵具,因此雖然來了這麽多次,倒也還沒有被發現身份,唯一一次暴露還是在倆月以前在烏衣巷露了一次臉。


    朱高熾也早就知道鍾年已經看破了他的身份,但是鍾年是個要體麵的人,讓他行禮他做不到,朱高熾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一直都沒有點破。


    朱高熾現在的身材已經相比於初次見到鍾年時瘦太多了,要不是今兒個身上穿的是斷卦,還敞著懷,真看不出來很胖。


    然而……


    “額……呃……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北送傘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北送傘人並收藏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