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劇本都寫好了,接下來隻需要念台詞就行了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懷榮皺了皺眉,道:“若是那鍾年並不是陛下的私生子呢?”
“那不可能,他怎麽敢……”
“如果呢?你好好想想,橫豎是一死!”
潘成安抬頭瞥了他一眼,眼中寒芒一閃而逝,“你是說……”
“賭一把!”
“好!”
……
兩日之後,東陽縣衙。
白淼端坐在桌案前,依靠著鍾年教給他的方法分析著卷宗。
上任兩日以來,撥亂反正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李永康倒是徹底的被打倒了,但是整個東陽縣就是一個徹底的爛攤子。
別的不說,就庫房有一間屋子是專門盛放案件卷宗的,從架子上隨隨便便抽出來一張,百分之九十九是冤假錯案。
百分之九十八都和錢離不開關係。
庫房邊上是牢房,裏麵關押著的人當中,主要就分兩種,一種是得罪過李永康的,第二種是沒給李永康送過錢的。
牢房邊上是班房,裏麵的衙役分三種,一種是李永康一手招攬的,一種是被李永康收買的,還有一種是得罪了李永康還沒被弄死的。
雖然還有這麽一種能用的,但是架不住這第三種就倆人。
他倒不是沒想過重新招衙役,但是有些事情一般人根本就幹不來,必須有經驗的人才能幹好,特別是這個百廢待興的時候,本來白淼就不熟悉業務,再把這些老手換了,他就是有再好的政策也得癱瘓。
好在,鍾年走的時候,悄悄塞給白淼一箱珠寶。
本來那些被李永康收買的人,本也不是什麽意誌堅定之輩,白淼之前拿他們沒辦法,是因為白淼沒錢沒好處。
現在有錢了,拉攏這些牆頭草自然是十分容易的。
雖然即便這樣,白淼手下的人也隻占衙門的一半,但是至少已經能正常運轉了。
僅存的問題就是,剩下的那部分人作為最底層人員,都沒有官職,所以根本就對錦衣衛不感冒,並不相信李永康會那麽容易就倒下。
而且,他們作為李永康的心腹,知道很多見不得光的事情,所以他們不認為白淼能坐穩這個位子。
所以對於白淼的命令一直都是陽奉陰違。
鍾年曾告訴白淼,這部分人盡量不要放棄,隻要讓他們知道,李永康和他背後的人都永遠翻不了身了,這部分人自然就能用得上了。
因此,白淼這兩天也絲毫不提有關新政策的事情,天天就是給之前的一些小案子平反。
當事人尚且活著的優先。
並且白淼在挑的時候還專門挑那些李永康一手促成,和那些衙役小吏沒什麽關係的。
那些人見這樣子也都不好說什麽,雖然也不配合,但是起碼不使絆子,白淼也就知足了。
畢竟是七品的大官,若非迫不得已,那些人當然不敢跟他正麵撕破臉皮。
“報!大人,衙門外有一個人自稱是金華縣來的使者,想要見您,見還是不見?”
此時,一名衙役上得台階,在門口跪倒抱拳。
“啊?金華縣?使者?我不……哦對,我知道了,那,那讓他進來吧。”
那衙役轉身離去,白淼站起身來,喃喃道:“年哥猜的果然沒錯……”
不多時,那衙役領著一身穿黑衣的男子走了進來。
那男子看了白淼一眼,皺了皺眉,隻是微微拱手,態度有些傲慢。
白淼微微一笑,也不動怒,笑嗬嗬地問道:“不知潘知府有何指示啊?”
金華縣來的使者,那必然就是潘成安派來的,和鍾年猜想的如出一轍。
劇本都寫好了,接下來隻需要念台詞就行了。
那黑衣男人神情淡然地看了旁邊的那衙役一眼,沒有說話。
可是這一點鍾年忘了給白淼說了,白淼一個新人哪裏懂這個,依舊笑嗬嗬地看著他,心裏還在吐槽這怎麽對不上了呢,你這個時候不應該說事嗎?我咧著個大嘴和個傻子一樣。
兩人就這樣保持了一種詭異的寧靜。
那黑衣男子語氣不善地說道:“縣令大人連規矩都不懂嗎?”
白淼收起笑容,有些茫然的問道:“什麽規矩?”
那黑衣男子唿吸一窒,指了指那衙役,看向白淼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個傻子。
白淼撓了撓頭,沉吟片刻後才道,“李和,去給我泡壺茶。”
“是,大人。”李和抱拳退下。
那黑衣男子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些,正欲開口,扭頭卻發現大門依然敞開著,忍不住嗬斥道:“這麽重要的事你都不知道關上門說?你這縣令是怎麽當的?”
這話可謂是相當的不敬,要知道,整個金華府,除去正四品的知府、正六品的通判、從五品的金華州知州、從六品的同知以外,最大的就是正七品的縣令和推官了。
能做使者的顯然不可能是這些人,那麽這以下犯上、咆哮公堂的罪名可就不小了。
可是白淼卻並不怪罪,拍了拍腦袋,作恍然大悟狀。
“哦,怪我怪我,是我不懂規矩了,使者莫怪,我這畢竟才當了三天的的縣令,有很多規矩都不清楚。”
說著,白淼走過去親自將大門帶好。
那使者見狀隻是冷哼一聲,傲然道:“知府大人命你將那李永康欠下的三百貫趕快湊齊交上去。”
白淼一愣,但是很快又反應過來,裝傻充愣道:“三百貫?這是什麽錢?現在還不到秋收的季節啊,再說了秋收收的是糧食,也不是錢呐,如果是商稅的話,現在的商稅哪有那麽多錢!”
“哼,這三百貫是孝敬費,你小子運氣好,那李永康已經交了七百貫了,你隻需要補齊剩下的這些,今年的就夠了。”
白淼心裏暗暗咋舌,一千貫,真敢要啊,這小小的縣令三十年的俸祿也還不到一千貫。
但是臉上卻故意露出了驚恐的表情。
“這……這我去哪裏搞來三百貫錢啊?這我一年的俸祿隻有九十石祿米,還不到四十貫,這三百貫從何說起啊?”
黑衣男子輕笑出聲,“你都當縣令了,還缺這點錢?這撈錢的法子可多了去了,我給你數數啊……”
“那不可能,他怎麽敢……”
“如果呢?你好好想想,橫豎是一死!”
潘成安抬頭瞥了他一眼,眼中寒芒一閃而逝,“你是說……”
“賭一把!”
“好!”
……
兩日之後,東陽縣衙。
白淼端坐在桌案前,依靠著鍾年教給他的方法分析著卷宗。
上任兩日以來,撥亂反正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李永康倒是徹底的被打倒了,但是整個東陽縣就是一個徹底的爛攤子。
別的不說,就庫房有一間屋子是專門盛放案件卷宗的,從架子上隨隨便便抽出來一張,百分之九十九是冤假錯案。
百分之九十八都和錢離不開關係。
庫房邊上是牢房,裏麵關押著的人當中,主要就分兩種,一種是得罪過李永康的,第二種是沒給李永康送過錢的。
牢房邊上是班房,裏麵的衙役分三種,一種是李永康一手招攬的,一種是被李永康收買的,還有一種是得罪了李永康還沒被弄死的。
雖然還有這麽一種能用的,但是架不住這第三種就倆人。
他倒不是沒想過重新招衙役,但是有些事情一般人根本就幹不來,必須有經驗的人才能幹好,特別是這個百廢待興的時候,本來白淼就不熟悉業務,再把這些老手換了,他就是有再好的政策也得癱瘓。
好在,鍾年走的時候,悄悄塞給白淼一箱珠寶。
本來那些被李永康收買的人,本也不是什麽意誌堅定之輩,白淼之前拿他們沒辦法,是因為白淼沒錢沒好處。
現在有錢了,拉攏這些牆頭草自然是十分容易的。
雖然即便這樣,白淼手下的人也隻占衙門的一半,但是至少已經能正常運轉了。
僅存的問題就是,剩下的那部分人作為最底層人員,都沒有官職,所以根本就對錦衣衛不感冒,並不相信李永康會那麽容易就倒下。
而且,他們作為李永康的心腹,知道很多見不得光的事情,所以他們不認為白淼能坐穩這個位子。
所以對於白淼的命令一直都是陽奉陰違。
鍾年曾告訴白淼,這部分人盡量不要放棄,隻要讓他們知道,李永康和他背後的人都永遠翻不了身了,這部分人自然就能用得上了。
因此,白淼這兩天也絲毫不提有關新政策的事情,天天就是給之前的一些小案子平反。
當事人尚且活著的優先。
並且白淼在挑的時候還專門挑那些李永康一手促成,和那些衙役小吏沒什麽關係的。
那些人見這樣子也都不好說什麽,雖然也不配合,但是起碼不使絆子,白淼也就知足了。
畢竟是七品的大官,若非迫不得已,那些人當然不敢跟他正麵撕破臉皮。
“報!大人,衙門外有一個人自稱是金華縣來的使者,想要見您,見還是不見?”
此時,一名衙役上得台階,在門口跪倒抱拳。
“啊?金華縣?使者?我不……哦對,我知道了,那,那讓他進來吧。”
那衙役轉身離去,白淼站起身來,喃喃道:“年哥猜的果然沒錯……”
不多時,那衙役領著一身穿黑衣的男子走了進來。
那男子看了白淼一眼,皺了皺眉,隻是微微拱手,態度有些傲慢。
白淼微微一笑,也不動怒,笑嗬嗬地問道:“不知潘知府有何指示啊?”
金華縣來的使者,那必然就是潘成安派來的,和鍾年猜想的如出一轍。
劇本都寫好了,接下來隻需要念台詞就行了。
那黑衣男人神情淡然地看了旁邊的那衙役一眼,沒有說話。
可是這一點鍾年忘了給白淼說了,白淼一個新人哪裏懂這個,依舊笑嗬嗬地看著他,心裏還在吐槽這怎麽對不上了呢,你這個時候不應該說事嗎?我咧著個大嘴和個傻子一樣。
兩人就這樣保持了一種詭異的寧靜。
那黑衣男子語氣不善地說道:“縣令大人連規矩都不懂嗎?”
白淼收起笑容,有些茫然的問道:“什麽規矩?”
那黑衣男子唿吸一窒,指了指那衙役,看向白淼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個傻子。
白淼撓了撓頭,沉吟片刻後才道,“李和,去給我泡壺茶。”
“是,大人。”李和抱拳退下。
那黑衣男子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些,正欲開口,扭頭卻發現大門依然敞開著,忍不住嗬斥道:“這麽重要的事你都不知道關上門說?你這縣令是怎麽當的?”
這話可謂是相當的不敬,要知道,整個金華府,除去正四品的知府、正六品的通判、從五品的金華州知州、從六品的同知以外,最大的就是正七品的縣令和推官了。
能做使者的顯然不可能是這些人,那麽這以下犯上、咆哮公堂的罪名可就不小了。
可是白淼卻並不怪罪,拍了拍腦袋,作恍然大悟狀。
“哦,怪我怪我,是我不懂規矩了,使者莫怪,我這畢竟才當了三天的的縣令,有很多規矩都不清楚。”
說著,白淼走過去親自將大門帶好。
那使者見狀隻是冷哼一聲,傲然道:“知府大人命你將那李永康欠下的三百貫趕快湊齊交上去。”
白淼一愣,但是很快又反應過來,裝傻充愣道:“三百貫?這是什麽錢?現在還不到秋收的季節啊,再說了秋收收的是糧食,也不是錢呐,如果是商稅的話,現在的商稅哪有那麽多錢!”
“哼,這三百貫是孝敬費,你小子運氣好,那李永康已經交了七百貫了,你隻需要補齊剩下的這些,今年的就夠了。”
白淼心裏暗暗咋舌,一千貫,真敢要啊,這小小的縣令三十年的俸祿也還不到一千貫。
但是臉上卻故意露出了驚恐的表情。
“這……這我去哪裏搞來三百貫錢啊?這我一年的俸祿隻有九十石祿米,還不到四十貫,這三百貫從何說起啊?”
黑衣男子輕笑出聲,“你都當縣令了,還缺這點錢?這撈錢的法子可多了去了,我給你數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