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我先去趟茅房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後,鍾年帶著朱瞻基坐在馬車頂上,齊嶽將之前要來的馬具套在一匹馬上,自己走在前麵。
不過此時也不著急趕路,一匹馬拉車倒也不太費勁。
鍾年的家在城東,因此鍾年等人沿著東西大街又走了小半個時辰,才來到鍾年家的房子前。
這一塊大多都是木製架構的房子,隻有鍾年這一家是磚瓦蓋的大宅子。
這在明初可不是一般人蓋得起的,家裏麵沒個上千貫存款可不敢這麽蓋房子。
鍾年家本是三代農民,盡管祖上留下的地挺多,這一家人也可以說得上是溫飽不愁,但是想要蓋這麽一座十間正屋的大磚瓦房也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但是,架不住鍾年和鍾月兩個人爭氣啊!
不得不說,原本的鍾年也不是一般人,十歲以童生身份參加科考,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中秀才。隨後十三歲時趕赴浙江參加鄉試,以全省第二的成績考中舉人。
再然後,十六歲,正值束發之年的鍾年入京參加會試,一舉考中全國第七名,為貢士。
雖說沒能考第一,但是就十六歲的貢士,足夠轟動整個金華府了,鍾年家的房子也就是這麽來的,鍾父一分錢沒拿得這麽大一宅子。
試問,誰不想巴結一個未來的六部尚書呢?
更別提鍾年十九歲進士及第,全浙江省提名,祖墳冒不冒青煙不知道,但是鍾家在東陽縣的地位還是杠杠的。
不過,鍾年還沒考上進士,沈繼輔老先生就告老還鄉了,換上了這麽個棒槌縣令,跟鍾家很是不對付。
然而,鍾年的故事過去了,還有鍾月呢,鍾月比鍾年還吊。
兄弟倆同一年考試,一個考殿試,一個考會試,一個進士及第,一個會試全國第四入國子監。
因此哪怕是李永康看鍾家不爽,也隻能憋著,誰知道那兄弟倆在京城裏麵能闖出什麽名頭來,萬一哪天真成了六部尚書乃至大學士呢。
因此,就這兩天,鍾家可謂是門庭若市,鍾年都走到家門口了,愣是進不去。
主要是鍾年現在這個樣貌,丫的根本就沒人認識他了,出去這一年,鍾年的樣貌就和後世華夏國開了七級美顏的網紅一樣。
至於為啥不是十級,那是因為人家鍾年本來就容貌俊秀,雖然沒有好看到哪裏去,但也算不錯了。
因此,哪怕鍾年都做了冒“八百”遍自我介紹了,都沒人信他。
實在沒辦法,鍾年又把自己的封爵詔書拿了出來,丟到了正在接待客人的鍾毅懷裏。
“大伯,現在可以讓我進去了吧?”
鍾年抱著肩膀,頗為無奈地道。
鍾毅眨了眨眼,顫顫巍巍地拿起懷中的詔書。
鍾年看到,鍾毅臉上的肌肉都在顫抖。
雖然說這可能不是他第一次看見這東西了,但是拿在手裏應該還是第一次。
門外大多有見識的客人瞧得仔細,直接就跪下了。
鍾毅忙躲到一邊,滿麵驚恐,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鍾年淡淡地道,“大伯,念吧,讓鄉親們都樂嗬樂嗬也好,小侄沒給咱東陽縣丟臉。”
鍾毅抬頭看了一眼鍾年,眼裏噙滿了淚水,但是隻一瞬,立馬就轉身進了門。
鍾年眨了眨眼。
剛才,發生了什麽?
就在這時,旁邊有人小心翼翼地道,“你,你真的是年兒?”
鍾年轉過頭去,盯著那人的麵孔看了好幾眼,這才模糊地想起來,這人應該是自己的……堂叔,差不多也就是自己曾祖父的孫子之一。
“六叔,是我,您不認得我了嗎?”
鍾年雖然也知道自己的相貌變化有點大,這話像是廢話,但是他一時之間也是不知道該說啥了。
不過鍾年的音色變化倒不是很大,這一下子,在場的人大多都聽出來了,慌忙起身和鍾年打著招唿,鍾年也一一迴應著。
親戚長輩該叫的叫,實在記不起來的就點點頭。
鍾年本就社恐,現在已經是運轉內力在強撐著了,再多待一刻鍾,他就要遁了。
好在,鍾毅沒有讓他尷尬太久,就急匆匆地跑了迴來,身後還跟著一個年輕人。
那年輕人鍾年認得,是他的四弟鍾時,也就是家中平常給他寫信的人。
不過鍾家的文學天賦到這就算用盡了,同樣是上學,鍾時隻比鍾月小兩歲,但是到現在也沒考過個秀才,雖然說這個年紀沒考上秀才的人有很多,但是身為鍾時和鍾月的弟弟,這還是有夠丟人的了。
好在,也還認些字。
鍾時走到鍾年麵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隨後才打開手中的那份詔書,麵對眾人開始朗讀:
“奉 天承運 皇帝詔曰:江寧縣令鍾年忠誠報國,治縣有方,於治下實行新政頗有成效,頗有鍾太傅之遺風,特封江寧縣男,食祿百石,望其不忘赤子之心,以百姓民生為己任,勿要辜負朕的囑托,欽此。”
隨著鍾時的最後一個字出口,現場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鍾年尷尬的腳指頭都快摳出三室一廳了,忙微笑道,“諸位,我還要快些前去拜見家父,就先失陪了。”
說著,對著在場眾人拱了拱手。
眾人這才如夢初醒般對著鍾年拱手還禮。
鍾年吩咐鍾毅將齊嶽等人帶去安頓,自己則是隨著鍾時去見自己的那位便宜老爹。
其實,對於見自己的父親這件事,鍾年是忐忑的。
雖然說,自己繼承了這具身體,那老頭的確和自己有分不開的血緣關係,可是讓他喊一個自己的意識體從未見過的人爹,這確實還是太別扭了點。
畢竟鍾年穿越前就已經三十出頭了,在他的記憶當中,自己這位父親雖說是老父,但是也就是四十出頭的年紀罷了!
可能也就比前世的自己大十歲差不多,而自己要喊他爹!
因此剛走到正屋門前,鍾年就止住了腳步。
鍾時都推開門了,迴頭才發現鍾年站在原地不動。
“大哥?”
“啊?那個,那什麽,路上走得急,我……我先去趟茅房,等會再來拜見父親。”
不過此時也不著急趕路,一匹馬拉車倒也不太費勁。
鍾年的家在城東,因此鍾年等人沿著東西大街又走了小半個時辰,才來到鍾年家的房子前。
這一塊大多都是木製架構的房子,隻有鍾年這一家是磚瓦蓋的大宅子。
這在明初可不是一般人蓋得起的,家裏麵沒個上千貫存款可不敢這麽蓋房子。
鍾年家本是三代農民,盡管祖上留下的地挺多,這一家人也可以說得上是溫飽不愁,但是想要蓋這麽一座十間正屋的大磚瓦房也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但是,架不住鍾年和鍾月兩個人爭氣啊!
不得不說,原本的鍾年也不是一般人,十歲以童生身份參加科考,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中秀才。隨後十三歲時趕赴浙江參加鄉試,以全省第二的成績考中舉人。
再然後,十六歲,正值束發之年的鍾年入京參加會試,一舉考中全國第七名,為貢士。
雖說沒能考第一,但是就十六歲的貢士,足夠轟動整個金華府了,鍾年家的房子也就是這麽來的,鍾父一分錢沒拿得這麽大一宅子。
試問,誰不想巴結一個未來的六部尚書呢?
更別提鍾年十九歲進士及第,全浙江省提名,祖墳冒不冒青煙不知道,但是鍾家在東陽縣的地位還是杠杠的。
不過,鍾年還沒考上進士,沈繼輔老先生就告老還鄉了,換上了這麽個棒槌縣令,跟鍾家很是不對付。
然而,鍾年的故事過去了,還有鍾月呢,鍾月比鍾年還吊。
兄弟倆同一年考試,一個考殿試,一個考會試,一個進士及第,一個會試全國第四入國子監。
因此哪怕是李永康看鍾家不爽,也隻能憋著,誰知道那兄弟倆在京城裏麵能闖出什麽名頭來,萬一哪天真成了六部尚書乃至大學士呢。
因此,就這兩天,鍾家可謂是門庭若市,鍾年都走到家門口了,愣是進不去。
主要是鍾年現在這個樣貌,丫的根本就沒人認識他了,出去這一年,鍾年的樣貌就和後世華夏國開了七級美顏的網紅一樣。
至於為啥不是十級,那是因為人家鍾年本來就容貌俊秀,雖然沒有好看到哪裏去,但也算不錯了。
因此,哪怕鍾年都做了冒“八百”遍自我介紹了,都沒人信他。
實在沒辦法,鍾年又把自己的封爵詔書拿了出來,丟到了正在接待客人的鍾毅懷裏。
“大伯,現在可以讓我進去了吧?”
鍾年抱著肩膀,頗為無奈地道。
鍾毅眨了眨眼,顫顫巍巍地拿起懷中的詔書。
鍾年看到,鍾毅臉上的肌肉都在顫抖。
雖然說這可能不是他第一次看見這東西了,但是拿在手裏應該還是第一次。
門外大多有見識的客人瞧得仔細,直接就跪下了。
鍾毅忙躲到一邊,滿麵驚恐,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鍾年淡淡地道,“大伯,念吧,讓鄉親們都樂嗬樂嗬也好,小侄沒給咱東陽縣丟臉。”
鍾毅抬頭看了一眼鍾年,眼裏噙滿了淚水,但是隻一瞬,立馬就轉身進了門。
鍾年眨了眨眼。
剛才,發生了什麽?
就在這時,旁邊有人小心翼翼地道,“你,你真的是年兒?”
鍾年轉過頭去,盯著那人的麵孔看了好幾眼,這才模糊地想起來,這人應該是自己的……堂叔,差不多也就是自己曾祖父的孫子之一。
“六叔,是我,您不認得我了嗎?”
鍾年雖然也知道自己的相貌變化有點大,這話像是廢話,但是他一時之間也是不知道該說啥了。
不過鍾年的音色變化倒不是很大,這一下子,在場的人大多都聽出來了,慌忙起身和鍾年打著招唿,鍾年也一一迴應著。
親戚長輩該叫的叫,實在記不起來的就點點頭。
鍾年本就社恐,現在已經是運轉內力在強撐著了,再多待一刻鍾,他就要遁了。
好在,鍾毅沒有讓他尷尬太久,就急匆匆地跑了迴來,身後還跟著一個年輕人。
那年輕人鍾年認得,是他的四弟鍾時,也就是家中平常給他寫信的人。
不過鍾家的文學天賦到這就算用盡了,同樣是上學,鍾時隻比鍾月小兩歲,但是到現在也沒考過個秀才,雖然說這個年紀沒考上秀才的人有很多,但是身為鍾時和鍾月的弟弟,這還是有夠丟人的了。
好在,也還認些字。
鍾時走到鍾年麵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隨後才打開手中的那份詔書,麵對眾人開始朗讀:
“奉 天承運 皇帝詔曰:江寧縣令鍾年忠誠報國,治縣有方,於治下實行新政頗有成效,頗有鍾太傅之遺風,特封江寧縣男,食祿百石,望其不忘赤子之心,以百姓民生為己任,勿要辜負朕的囑托,欽此。”
隨著鍾時的最後一個字出口,現場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鍾年尷尬的腳指頭都快摳出三室一廳了,忙微笑道,“諸位,我還要快些前去拜見家父,就先失陪了。”
說著,對著在場眾人拱了拱手。
眾人這才如夢初醒般對著鍾年拱手還禮。
鍾年吩咐鍾毅將齊嶽等人帶去安頓,自己則是隨著鍾時去見自己的那位便宜老爹。
其實,對於見自己的父親這件事,鍾年是忐忑的。
雖然說,自己繼承了這具身體,那老頭的確和自己有分不開的血緣關係,可是讓他喊一個自己的意識體從未見過的人爹,這確實還是太別扭了點。
畢竟鍾年穿越前就已經三十出頭了,在他的記憶當中,自己這位父親雖說是老父,但是也就是四十出頭的年紀罷了!
可能也就比前世的自己大十歲差不多,而自己要喊他爹!
因此剛走到正屋門前,鍾年就止住了腳步。
鍾時都推開門了,迴頭才發現鍾年站在原地不動。
“大哥?”
“啊?那個,那什麽,路上走得急,我……我先去趟茅房,等會再來拜見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