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你是我兒子嗎?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玲瓏趕忙走到兒子身前,這才發現,自己九歲的兒子已經長到自己的脖子處了。
而上一次,也就是三天之前來的時候,兒子的腦袋才堪堪到自己的胸部。
這,三天?
“兒啊,你,你是我兒子嗎?”
“咦,娘你怎麽迴事,連我都認不出來了?”
朱瞻基頗有些嫌棄地說道。
張玲瓏撓了撓腦袋,張了張嘴,想說話但是又不知道說些什麽。
盡管直覺告訴她這確實是自己兒子,但是怎麽看怎麽不對。
鍾年笑著解釋道,“瞻基要跟我學功夫,但是我這功夫和戰場衝殺的刀槍功夫不同,需要修行內力。
但是瞻基的骨骼筋脈沒有長成,沒辦法運行內力,我便給他拉伸了一下骨骼,然後用丹藥給他調養身體,調解筋脈,這才有了現在的瞻基。
沒能提前跟你們說一聲,我在這說一聲抱歉,但是我可以保證,這樣做沒有什麽副作用。”
思來想去,鍾年還是決定隱瞞副作用,因為他有把握能給朱瞻基養好,那就沒必要讓這兩口子白操那塊心,他們也幫不上忙,還容易受影響。
張玲瓏和朱高熾對視一眼,兩人的表情都有些凝重。
鍾年心裏咯噔一聲,心說這倆人不會能猜到吧?怎麽這個表情?
朱高熾走上前兩步,對著鍾年深鞠一躬,“先生大恩,在下沒齒難忘,如今想來,這些珠寶也難報先生之恩於萬一,先生放心,在下不日便派人擇重禮相贈,必不負先生。”
鍾年忙閃身躲開,“哎哎哎,老郭你這可就見外了,咱倆什麽關係,幾枚丹藥而已,不值什麽錢。這些就夠我用了,萬不可再破費了。
額你要是過意不去吧,我還真有個事需要你幫幫忙。”
朱高熾一愣,“先生您說。”
鍾年擺擺手,“別叫我什麽先生啊,郭兄,你要早說我給瞻基吃兩顆丹藥能把我兄弟吃沒了,我就不給他了。”
朱高熾心下一暖,拱了拱手,“那愚兄變不客氣了。”
“理應如此啊,行了,你們來的也趕巧,還沒吃飯吧?坐下吃點兒。”
“哎,好嘞,來,媳婦,你不是老惦記秦姑娘的西湖醋魚嘛,我看今個兒剛好有。”
“瞎說甚麽,我什麽時候……”
鍾年看著眼前的畫麵,隻覺得無比的溫馨,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嘛,天天“大人”、“長官”、“王爺”、“娘娘”、“太子爺”、“陛下”這樣亂七八糟的多累啊。
如果人與人之間相處都能這樣該有多好……
“丫丫,添兩副碗筷。”
“知道,公子,早就添啦,等你說,黃花菜都涼啦!”
鍾年微微一笑,也坐到了座位上。
“郭兄,令尊的官職應該不小吧?”
朱高熾道,“也就那樣吧,不上不下,算是個閑職,不過品級挺高,還能說得上話。”
鍾年又道,“不知,可否讓令尊幫我遞個請假的折子?過幾天舍妹成親,我打算迴去一趟,可能要個十天八天的。”
朱高熾聞言思考片刻後點了點頭,“行,沒問題,給你請半個月的的假夠用嗎?”
鍾年遲疑了一下,道,“倒也不用那麽久,十天就可以。”
朱高熾問道,“我沒記錯的話,你的家鄉是浙江金華東陽縣吧,從江寧去東陽少說也有三日的路程,一個來迴這就是六日,而且路上還有可能耽擱,十天能夠嗎?”
鍾年點了點頭,“許親、下聘那些流程早就走完了,就是迴去做個見證而已,最多兩天就行,滿打滿算十天也夠了。”
見鍾年如此說,朱高熾也不再堅持,點頭答應了下來。
張玲瓏突然出聲詢問道,“鍾先生,那我家瞻基怎麽辦?跟我們迴家嘛?”
朱瞻基忙放下碗,含糊不清地道,“不要,我要跟著師父學功夫!”
說話間又吐出一塊骨頭。
張玲瓏扯了扯嘴角,頓時感覺兒子白養了。
雖然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而且朱高熾也教導朱瞻基要對老師像對自己一樣尊敬,這沒問題,但是為什麽她總有一種替別人養兒子的感覺呢?
鍾年衝著朱高熾和張玲瓏點了點頭,道,“郭兄,嫂嫂,瞻基現在這個情況,需要我每天給他傳功,的確是不能離眼,不然一但他自行運轉不上來,前功盡棄事小,內力衝破筋脈導致走火入魔可就麻煩了。”
雖然什麽內力朱高熾聽不明白,但是他也聽得明白鍾年說的後果有多麽嚴重,到嘴邊的婉拒也說不出口了。
張玲瓏雖然麵露擔憂,但你分得清輕重緩急,並且她明白,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需要做出表率。
“鍾先生,既然如此,瞻基就交給你了。”
“嫂嫂請放心,我自有分寸。”
鍾年拱手一禮。
朱高熾揣了揣手,麵色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鍾年突然又道,“郭兄,還有個事需要你幫忙。”
“賢弟請講。”
“是這樣的,家父在信中提到,東陽縣貪汙之風盛行,縣官與府官沆瀣一氣,結黨營私,為禍鄉裏,隻不過因為上麵有省官的庇佑,所以換了好幾個縣令也沒能肅清官場風氣。
我這次迴去,想著能幫一點是一點,可是我畢竟隻是一縣縣令,聖旨也僅在江寧縣範圍內管用,出了江寧,我連一句話都說不上。
所以,我想著,能不能讓令尊幫我請一道暗旨,派一名錦衣衛來協助我行動?”
其實信壓根都不是鍾年的父親寫的,也根本沒提到過這迴事,但是鍾月來的信裏麵卻有提到過,並且一年之前鍾年還在東陽縣居住,對於這些事情都有印象,因此本著為家鄉謀福祉的想法,鍾年決定幫一把。
朱高熾臉色變得異常凝重,對於地方上的貪汙之風盛行他早有耳聞。
但是這些人卻也有分寸,盡管中飽私囊,卻還是能保證地方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運行。
也就是說,雖然千瘡百孔,但是並沒有腐爛,就好像是一架破舊的馬車,雖然木材寸斷,沒法坐人,但是還能走道。
而上一次,也就是三天之前來的時候,兒子的腦袋才堪堪到自己的胸部。
這,三天?
“兒啊,你,你是我兒子嗎?”
“咦,娘你怎麽迴事,連我都認不出來了?”
朱瞻基頗有些嫌棄地說道。
張玲瓏撓了撓腦袋,張了張嘴,想說話但是又不知道說些什麽。
盡管直覺告訴她這確實是自己兒子,但是怎麽看怎麽不對。
鍾年笑著解釋道,“瞻基要跟我學功夫,但是我這功夫和戰場衝殺的刀槍功夫不同,需要修行內力。
但是瞻基的骨骼筋脈沒有長成,沒辦法運行內力,我便給他拉伸了一下骨骼,然後用丹藥給他調養身體,調解筋脈,這才有了現在的瞻基。
沒能提前跟你們說一聲,我在這說一聲抱歉,但是我可以保證,這樣做沒有什麽副作用。”
思來想去,鍾年還是決定隱瞞副作用,因為他有把握能給朱瞻基養好,那就沒必要讓這兩口子白操那塊心,他們也幫不上忙,還容易受影響。
張玲瓏和朱高熾對視一眼,兩人的表情都有些凝重。
鍾年心裏咯噔一聲,心說這倆人不會能猜到吧?怎麽這個表情?
朱高熾走上前兩步,對著鍾年深鞠一躬,“先生大恩,在下沒齒難忘,如今想來,這些珠寶也難報先生之恩於萬一,先生放心,在下不日便派人擇重禮相贈,必不負先生。”
鍾年忙閃身躲開,“哎哎哎,老郭你這可就見外了,咱倆什麽關係,幾枚丹藥而已,不值什麽錢。這些就夠我用了,萬不可再破費了。
額你要是過意不去吧,我還真有個事需要你幫幫忙。”
朱高熾一愣,“先生您說。”
鍾年擺擺手,“別叫我什麽先生啊,郭兄,你要早說我給瞻基吃兩顆丹藥能把我兄弟吃沒了,我就不給他了。”
朱高熾心下一暖,拱了拱手,“那愚兄變不客氣了。”
“理應如此啊,行了,你們來的也趕巧,還沒吃飯吧?坐下吃點兒。”
“哎,好嘞,來,媳婦,你不是老惦記秦姑娘的西湖醋魚嘛,我看今個兒剛好有。”
“瞎說甚麽,我什麽時候……”
鍾年看著眼前的畫麵,隻覺得無比的溫馨,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嘛,天天“大人”、“長官”、“王爺”、“娘娘”、“太子爺”、“陛下”這樣亂七八糟的多累啊。
如果人與人之間相處都能這樣該有多好……
“丫丫,添兩副碗筷。”
“知道,公子,早就添啦,等你說,黃花菜都涼啦!”
鍾年微微一笑,也坐到了座位上。
“郭兄,令尊的官職應該不小吧?”
朱高熾道,“也就那樣吧,不上不下,算是個閑職,不過品級挺高,還能說得上話。”
鍾年又道,“不知,可否讓令尊幫我遞個請假的折子?過幾天舍妹成親,我打算迴去一趟,可能要個十天八天的。”
朱高熾聞言思考片刻後點了點頭,“行,沒問題,給你請半個月的的假夠用嗎?”
鍾年遲疑了一下,道,“倒也不用那麽久,十天就可以。”
朱高熾問道,“我沒記錯的話,你的家鄉是浙江金華東陽縣吧,從江寧去東陽少說也有三日的路程,一個來迴這就是六日,而且路上還有可能耽擱,十天能夠嗎?”
鍾年點了點頭,“許親、下聘那些流程早就走完了,就是迴去做個見證而已,最多兩天就行,滿打滿算十天也夠了。”
見鍾年如此說,朱高熾也不再堅持,點頭答應了下來。
張玲瓏突然出聲詢問道,“鍾先生,那我家瞻基怎麽辦?跟我們迴家嘛?”
朱瞻基忙放下碗,含糊不清地道,“不要,我要跟著師父學功夫!”
說話間又吐出一塊骨頭。
張玲瓏扯了扯嘴角,頓時感覺兒子白養了。
雖然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而且朱高熾也教導朱瞻基要對老師像對自己一樣尊敬,這沒問題,但是為什麽她總有一種替別人養兒子的感覺呢?
鍾年衝著朱高熾和張玲瓏點了點頭,道,“郭兄,嫂嫂,瞻基現在這個情況,需要我每天給他傳功,的確是不能離眼,不然一但他自行運轉不上來,前功盡棄事小,內力衝破筋脈導致走火入魔可就麻煩了。”
雖然什麽內力朱高熾聽不明白,但是他也聽得明白鍾年說的後果有多麽嚴重,到嘴邊的婉拒也說不出口了。
張玲瓏雖然麵露擔憂,但你分得清輕重緩急,並且她明白,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需要做出表率。
“鍾先生,既然如此,瞻基就交給你了。”
“嫂嫂請放心,我自有分寸。”
鍾年拱手一禮。
朱高熾揣了揣手,麵色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鍾年突然又道,“郭兄,還有個事需要你幫忙。”
“賢弟請講。”
“是這樣的,家父在信中提到,東陽縣貪汙之風盛行,縣官與府官沆瀣一氣,結黨營私,為禍鄉裏,隻不過因為上麵有省官的庇佑,所以換了好幾個縣令也沒能肅清官場風氣。
我這次迴去,想著能幫一點是一點,可是我畢竟隻是一縣縣令,聖旨也僅在江寧縣範圍內管用,出了江寧,我連一句話都說不上。
所以,我想著,能不能讓令尊幫我請一道暗旨,派一名錦衣衛來協助我行動?”
其實信壓根都不是鍾年的父親寫的,也根本沒提到過這迴事,但是鍾月來的信裏麵卻有提到過,並且一年之前鍾年還在東陽縣居住,對於這些事情都有印象,因此本著為家鄉謀福祉的想法,鍾年決定幫一把。
朱高熾臉色變得異常凝重,對於地方上的貪汙之風盛行他早有耳聞。
但是這些人卻也有分寸,盡管中飽私囊,卻還是能保證地方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運行。
也就是說,雖然千瘡百孔,但是並沒有腐爛,就好像是一架破舊的馬車,雖然木材寸斷,沒法坐人,但是還能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