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沒有破綻,恰恰就是最大的破綻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鍾年被嚇了一跳,忙問道,“大師,你認得他?”
姚廣孝做了兩個深唿吸,隨後極為認真地說道,“如果貧僧沒有猜錯的話,那應該便是‘忠孝神仙’張真人!”
“說起來,真是沒想到,張真人當初竟還去了一趟浙江,怪不得沈萬三山道士苦苦追尋三年還沒有找到。”
那邊姚廣孝還在講述著,但是他後麵說的話鍾年已經聽不清了。
他現在的腦子裏麵隻有一個念頭。
給他算卦的那個老頭是張三豐!
之前他一直以為張三豐活了二百多年是民間傳說,明朝的皇帝給他敕封也隻是為了“蹭流量”。
但是如今看來,這老道是真的活了二百多年!
要知道張三豐出生於南宋末年這是肯定的了,不管宋朝的野史還是正史,都記載過南宋的多名皇帝曾經麵見過張三豐,元朝大肆篡改宋史,但是在這件事上,所有的史料還是高度的統一。
那就說明張三豐肯定是宋末明初沒跑了。
可是那老道給他算卦的時候,元朝都滅亡二十多年了!
元朝好說歹說立國九十八年,這……
僅僅是眨眼之間,鍾年的後背就濕透了。
他一直以為自己天下第一了,所以行事才會那麽囂張。
但是現在張三豐有可能活著,他算個屁的天下第一啊!
他的功法多半出自金老爺子的武俠世界傳承,可是他使用起來畢竟不可能發揮出原主那麽大的威力,讓他打真的玄冥二老都費勁,更何況能秒殺他倆的張三豐啊!
張無忌僅僅學了一會的太極功,便能稱霸天下,何況是太極功大成的那個老道啊?
原本對於那老道給他算卦的事,他是不信的,倒不是他不信玄學,隻是他覺得一個普通道士怎麽可能算到他會穿越這種事啊?
但如果是張三豐……那沒事了。
鍾年隻感覺頭皮發麻,這到底是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啊?
姚廣孝見鍾年怔怔入神,也不再說話,雙手合十,低聲念起了佛經。
良久,鍾年才迴過神來,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笑了笑,“大師,失禮之處,還望見諒。”
姚廣孝此時也已經恢複了正常,微笑道,“大人,無妨,是貧僧失態在前,還望大人莫要見怪。”
丫丫端著茶壺和茶杯走上前來,在內心狠狠地吐槽了一通這兩個人。
好好說話會死啊?
姚廣孝突然問道,“大人,那您在那以後見過張道長嗎?”
鍾年搖了搖頭,“未曾再見。”
姚廣孝眼角閃過一絲疑惑。
他是知道張三豐武藝高超的,之前朱棣告訴他這鍾年的武藝同樣登峰造極,結合鍾年如此年輕,他還以為鍾年的武藝是張三豐教授的,這樣一切就都能解釋清楚了。
可是竟然不是?!
但是姚廣孝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和鍾年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鍾年此時還摸不清姚廣孝的主要來意,所以也是迴答的很謹慎,碰到有關朱家的話題,他就一個太極打過去,一點機會不給。
但是鍾年終究還是太年輕了。
沒有破綻,恰恰就是最大的破綻!
這要是別人也就算了,可是鍾年那可是敢當著老郭頭的麵指責當今聖上政策錯誤的,這種人會對朱家閉口不談?
那就隻有一種可能了,鍾年已經猜到了他來的目的。
姚廣孝略一思索,便明白過來,隨即再次轉換了話題。
“大人,貧僧今日在您治下這江寧縣閑逛了一番,可謂是大開眼界,但也有許多不解的地方,還祈大人賜教。”
鍾年感覺自己都有點裝不下去了,這樣子說話真的很累的好伐?!
但是他還是硬著頭皮說道,“大師請講。”
“如今大人的江寧縣作為朝廷的特批實驗縣,聖上的本意應為朝廷製定合理的政策。
可是,我這一路行來,發現大人似乎極力在推動百姓經商,自古王朝皆重農事,輕商賈,蓋因商人之道,貪利而麻木,不仁不義,是以難登大雅之堂。”
“阿彌陀佛,是以貧僧鬥膽請大人賜教。”
鍾年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這玩意他要是能解釋清楚了,他在後世就不會隻是一個小小的作家了。
看都看得明白,一說就瞪眼了。
良久,鍾年才憋出一句話來。
“因為,商人能賺錢。”
姚廣孝顯然沒想到鍾年的迴答竟然這麽的……“樸實無華”。
直接給他整沉默了。
良久,姚廣孝沉聲問道,“大人可是缺錢?”
鍾年正色道,“那是自然,人哪裏有不缺錢的?”
“丐者,缺錢吃飽飯;田公,缺錢給兒子娶媳婦,給閨女辦嫁妝;商賈,缺本金做更大的生意;像我這樣的一方縣令,缺錢治理,舉個例子,我們的環衛工,也就是所謂的‘傾腳頭’,他們幹活也要發工資的。
還有那按摩館,相信大師你也進去看過了,那些技師們的工資、福利也都是需要花錢的。
還有,江寧學院,這也是需要投錢進去的,別的不說,現在孩子們七天才能上一天課,我也想擴建啊,我也想讓孩子們住進更好的教室,有更好的食堂,讀更多的書啊!這也需要錢啊。
還有我們縣裏的養老福利製度,現在還隻能維持九十歲以上的老人的供養,其實八十歲,七十歲的老人,也需要贍養啊。
那所有的這些都需要錢。大師您說,我缺不缺錢?我該不該想法賺錢?”
鍾年也有些煩了,心說你這糟老頭子看我好欺負是吧,道德綁架?跟我玩這個,這你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了嗎?
姚廣孝被鍾年這連番攻勢搞得也有些懵。
但是仔細想想,鍾年說的也沒問題,他要錢都是花在正道上,而且也都是有必要花的錢,你可以自己不這麽幹,但是人家這麽幹你能說不對嘛?
姚廣孝就是功勞再大,他也不敢說個不,不然別說江寧縣的百姓不會放過他,就是朱棣也不會放過他。
最終姚廣孝連飯都沒吃便起身告辭,鍾年一路將他送到城門處才迴還,給足了禮遇,但是你想從我這套消息,門都沒有!
姚廣孝做了兩個深唿吸,隨後極為認真地說道,“如果貧僧沒有猜錯的話,那應該便是‘忠孝神仙’張真人!”
“說起來,真是沒想到,張真人當初竟還去了一趟浙江,怪不得沈萬三山道士苦苦追尋三年還沒有找到。”
那邊姚廣孝還在講述著,但是他後麵說的話鍾年已經聽不清了。
他現在的腦子裏麵隻有一個念頭。
給他算卦的那個老頭是張三豐!
之前他一直以為張三豐活了二百多年是民間傳說,明朝的皇帝給他敕封也隻是為了“蹭流量”。
但是如今看來,這老道是真的活了二百多年!
要知道張三豐出生於南宋末年這是肯定的了,不管宋朝的野史還是正史,都記載過南宋的多名皇帝曾經麵見過張三豐,元朝大肆篡改宋史,但是在這件事上,所有的史料還是高度的統一。
那就說明張三豐肯定是宋末明初沒跑了。
可是那老道給他算卦的時候,元朝都滅亡二十多年了!
元朝好說歹說立國九十八年,這……
僅僅是眨眼之間,鍾年的後背就濕透了。
他一直以為自己天下第一了,所以行事才會那麽囂張。
但是現在張三豐有可能活著,他算個屁的天下第一啊!
他的功法多半出自金老爺子的武俠世界傳承,可是他使用起來畢竟不可能發揮出原主那麽大的威力,讓他打真的玄冥二老都費勁,更何況能秒殺他倆的張三豐啊!
張無忌僅僅學了一會的太極功,便能稱霸天下,何況是太極功大成的那個老道啊?
原本對於那老道給他算卦的事,他是不信的,倒不是他不信玄學,隻是他覺得一個普通道士怎麽可能算到他會穿越這種事啊?
但如果是張三豐……那沒事了。
鍾年隻感覺頭皮發麻,這到底是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啊?
姚廣孝見鍾年怔怔入神,也不再說話,雙手合十,低聲念起了佛經。
良久,鍾年才迴過神來,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笑了笑,“大師,失禮之處,還望見諒。”
姚廣孝此時也已經恢複了正常,微笑道,“大人,無妨,是貧僧失態在前,還望大人莫要見怪。”
丫丫端著茶壺和茶杯走上前來,在內心狠狠地吐槽了一通這兩個人。
好好說話會死啊?
姚廣孝突然問道,“大人,那您在那以後見過張道長嗎?”
鍾年搖了搖頭,“未曾再見。”
姚廣孝眼角閃過一絲疑惑。
他是知道張三豐武藝高超的,之前朱棣告訴他這鍾年的武藝同樣登峰造極,結合鍾年如此年輕,他還以為鍾年的武藝是張三豐教授的,這樣一切就都能解釋清楚了。
可是竟然不是?!
但是姚廣孝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和鍾年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鍾年此時還摸不清姚廣孝的主要來意,所以也是迴答的很謹慎,碰到有關朱家的話題,他就一個太極打過去,一點機會不給。
但是鍾年終究還是太年輕了。
沒有破綻,恰恰就是最大的破綻!
這要是別人也就算了,可是鍾年那可是敢當著老郭頭的麵指責當今聖上政策錯誤的,這種人會對朱家閉口不談?
那就隻有一種可能了,鍾年已經猜到了他來的目的。
姚廣孝略一思索,便明白過來,隨即再次轉換了話題。
“大人,貧僧今日在您治下這江寧縣閑逛了一番,可謂是大開眼界,但也有許多不解的地方,還祈大人賜教。”
鍾年感覺自己都有點裝不下去了,這樣子說話真的很累的好伐?!
但是他還是硬著頭皮說道,“大師請講。”
“如今大人的江寧縣作為朝廷的特批實驗縣,聖上的本意應為朝廷製定合理的政策。
可是,我這一路行來,發現大人似乎極力在推動百姓經商,自古王朝皆重農事,輕商賈,蓋因商人之道,貪利而麻木,不仁不義,是以難登大雅之堂。”
“阿彌陀佛,是以貧僧鬥膽請大人賜教。”
鍾年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這玩意他要是能解釋清楚了,他在後世就不會隻是一個小小的作家了。
看都看得明白,一說就瞪眼了。
良久,鍾年才憋出一句話來。
“因為,商人能賺錢。”
姚廣孝顯然沒想到鍾年的迴答竟然這麽的……“樸實無華”。
直接給他整沉默了。
良久,姚廣孝沉聲問道,“大人可是缺錢?”
鍾年正色道,“那是自然,人哪裏有不缺錢的?”
“丐者,缺錢吃飽飯;田公,缺錢給兒子娶媳婦,給閨女辦嫁妝;商賈,缺本金做更大的生意;像我這樣的一方縣令,缺錢治理,舉個例子,我們的環衛工,也就是所謂的‘傾腳頭’,他們幹活也要發工資的。
還有那按摩館,相信大師你也進去看過了,那些技師們的工資、福利也都是需要花錢的。
還有,江寧學院,這也是需要投錢進去的,別的不說,現在孩子們七天才能上一天課,我也想擴建啊,我也想讓孩子們住進更好的教室,有更好的食堂,讀更多的書啊!這也需要錢啊。
還有我們縣裏的養老福利製度,現在還隻能維持九十歲以上的老人的供養,其實八十歲,七十歲的老人,也需要贍養啊。
那所有的這些都需要錢。大師您說,我缺不缺錢?我該不該想法賺錢?”
鍾年也有些煩了,心說你這糟老頭子看我好欺負是吧,道德綁架?跟我玩這個,這你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了嗎?
姚廣孝被鍾年這連番攻勢搞得也有些懵。
但是仔細想想,鍾年說的也沒問題,他要錢都是花在正道上,而且也都是有必要花的錢,你可以自己不這麽幹,但是人家這麽幹你能說不對嘛?
姚廣孝就是功勞再大,他也不敢說個不,不然別說江寧縣的百姓不會放過他,就是朱棣也不會放過他。
最終姚廣孝連飯都沒吃便起身告辭,鍾年一路將他送到城門處才迴還,給足了禮遇,但是你想從我這套消息,門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