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四百年國運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次,在他的認知當中,並非嫡長子就是最優秀的,而皇位理應優秀的人去繼承。
隻不過嫡長子繼承製存在已有近兩千年,他也不敢貿然的去改變,而且在他這裏,他的嫡長子還是很優秀的。
不過他還是想聽聽鍾年的想法。
“老郭啊,我接下來說的話可能會有些大逆不道,你要是不愛聽你也別吱聲,明白不?”
“啊?”
朱棣有一瞬間腦子是宕機的,這不對啊,你不應該問我你要不要說,然後我說沒事嗎?這……怎麽……啊?
鍾年也不搭理他,緩緩開口道,“總結起來就八個字,分批放權,擇優取之。”
朱棣神情微動,沒有開口,靜靜地看著鍾年。
“展開來說,首先第一點,在上一任皇帝在位期間,對於那些天生有疾病或者後天得病的兒子和弟弟等繼承者,應取消他們的繼承資格。
避免出現東漢那種皇帝早逝,幼子即位,宦官外戚交替專權的情況。
第二點,在剩下的繼承者當中,主觀的進行篩選,對於那些生性殘暴、自私自利的人,取消他們的的繼承資格。
第三點,在剩下的初步合格的繼承人當中,篩選出一些生性懦弱,不堪大用的人,取消他們的繼承資格。
第四點,依次給剩下的這些品性尚佳、可堪一用的人下放一定的權力,讓他們擔任縣令、知州、知府乃至六部尚書。
在這期間由皇帝、太後兩人選出做的最好的幾人,最多不超過五個人,讓他們輪流監國,就如同當今太子這樣,上一任皇帝可以在暗中看他們的表現。
如果他們有結黨營私,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行為,那麽再一次取消他們的繼承資格。
一直到最後篩選出僅剩一個的年輕力壯、德才兼備、品行兼優的繼承者來,則可用心栽培。
甚至對於一些活得久的帝王,比如我們的太祖皇帝這樣,就可以在生前將位子傳下去,自己做太上皇,也可以享幾年清福。
順帶著還能看看自己選出來的繼承人是否合格,有一定的容錯率……額就是試錯的機會。”
聽完鍾年這一番話,朱棣頓時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另外還有一種找到了知己的親切感。
他一直以來就信奉強者為尊,認為有能力的人才有資格當皇帝,因此在他大哥朱標沒死的時候,他對於那個位子一點想法都沒有。
因為他知道他不如自己的大哥,實際上他兄弟幾個就沒人能夠比得上朱標,朱標在一天,沒有一個人敢反,也沒有一個人會產生造反的念頭,下麵的一幹文武大臣也沒有一個敢跳的。
同理,他大哥死後,朱雄英又早逝,皇位給了朱允炆那個廢物點心,那朱棣自然不服,所以他就反了,所以他就成功了,因為朱允炆的確不適合當皇帝,當了皇帝還那麽心善,優柔寡斷者成不了大事。
而現在,他自己的嫡長子朱高熾也很有能力,所以這太子之位就應該給他。
而鍾年這一番話說的也是這個,就是有能力、有品德的人繼承,並且想法比朱棣更大膽,朱棣隻是覺得隻要是自己的兒子,有能力誰都有機會,但是鍾年甚至加上了自己這一輩的弟弟等人。
當然,這也是因為兩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做到了那個位置,不可能會願意把這天大的位子讓給別人家,兄弟間成人了都是分家的,再怎麽親那也是別人家了,是不一樣的。
因此這一條在朱棣心中待定,其他幾條朱棣打算迴去就寫進老朱的祖訓裏麵。
誰讓老朱的祖訓當中沒有規定不能改繼承法的,這又不是老朱發明的東西,嫡長子繼承製是西周時期確立的,和她老朱家有啥關係?
但是,鍾年還有下文呢。
“除此之外,還有追加一個喪失繼承權的條例。
比如說,故意殺害其他被繼承人;遺棄、虐待其他被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詔;隱匿遺詔。諸如此類現象,一經查實,則喪失繼承權。
當然,如果此人虐待、遺棄被繼承人,但是該被繼承人願意予以寬恕,並且紙麵承諾,那麽此人依舊可以享有繼承權。”
中年說的就是有關民法典對於繼承法的一些規定,當然,肯定有不同的,民法典當中,繼承法繼承的是家產,是所有有權繼承人平分,或者某一繼承人會分得多一些,但是是都有的。
皇位就不一樣,隻能傳給一個人,所以就是要經過層層的篩選。
雖然鍾年也覺得這些個想法放到這個時代有些驚世駭俗,但是他覺得永樂大帝不會是那麽死板的人,還是那句話,他希望大明朝能夠更久一些,不要再出現那段屈辱的曆史。
鍾年最後總結道,“老郭啊,別的我不敢說,如果當今聖上真的能夠將我今日對你說的這些全部實施,我不跟你吹,最少可保大明四百年的國運。”
說罷,鍾年意味深長地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還沉浸在鍾年有關繼承法的理論上麵呢不能自拔,聽到這句話後卻不自覺地皺了皺眉。
“為什麽隻有四百年?”
鍾年下意識地道,“四百年你還嫌少?”
朱棣一本正經地道,“有我高祖皇帝留下來的祖訓,我大明最少也當有千年的國運才是!”
“啊?”
鍾年不禁以手扶額,他真的很想說一句,要是朱元璋沒留下那些祖訓,說不定還好一點,能突破三百年的魔咒,起碼和兩漢一樣,分東西而治四百年。
但是就是因為這些祖訓,後期的大明皇帝都讓文官集團欺負成孫子了!
但是這話他也不能跟朱棣說,隻能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
“老郭啊,有時間就多看看史書,唐太宗有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鍾年知道這位明太宗(此時還不是成祖)是非常崇拜唐太宗的。
“我給你捋一捋啊。”
隻不過嫡長子繼承製存在已有近兩千年,他也不敢貿然的去改變,而且在他這裏,他的嫡長子還是很優秀的。
不過他還是想聽聽鍾年的想法。
“老郭啊,我接下來說的話可能會有些大逆不道,你要是不愛聽你也別吱聲,明白不?”
“啊?”
朱棣有一瞬間腦子是宕機的,這不對啊,你不應該問我你要不要說,然後我說沒事嗎?這……怎麽……啊?
鍾年也不搭理他,緩緩開口道,“總結起來就八個字,分批放權,擇優取之。”
朱棣神情微動,沒有開口,靜靜地看著鍾年。
“展開來說,首先第一點,在上一任皇帝在位期間,對於那些天生有疾病或者後天得病的兒子和弟弟等繼承者,應取消他們的繼承資格。
避免出現東漢那種皇帝早逝,幼子即位,宦官外戚交替專權的情況。
第二點,在剩下的繼承者當中,主觀的進行篩選,對於那些生性殘暴、自私自利的人,取消他們的的繼承資格。
第三點,在剩下的初步合格的繼承人當中,篩選出一些生性懦弱,不堪大用的人,取消他們的繼承資格。
第四點,依次給剩下的這些品性尚佳、可堪一用的人下放一定的權力,讓他們擔任縣令、知州、知府乃至六部尚書。
在這期間由皇帝、太後兩人選出做的最好的幾人,最多不超過五個人,讓他們輪流監國,就如同當今太子這樣,上一任皇帝可以在暗中看他們的表現。
如果他們有結黨營私,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行為,那麽再一次取消他們的繼承資格。
一直到最後篩選出僅剩一個的年輕力壯、德才兼備、品行兼優的繼承者來,則可用心栽培。
甚至對於一些活得久的帝王,比如我們的太祖皇帝這樣,就可以在生前將位子傳下去,自己做太上皇,也可以享幾年清福。
順帶著還能看看自己選出來的繼承人是否合格,有一定的容錯率……額就是試錯的機會。”
聽完鍾年這一番話,朱棣頓時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另外還有一種找到了知己的親切感。
他一直以來就信奉強者為尊,認為有能力的人才有資格當皇帝,因此在他大哥朱標沒死的時候,他對於那個位子一點想法都沒有。
因為他知道他不如自己的大哥,實際上他兄弟幾個就沒人能夠比得上朱標,朱標在一天,沒有一個人敢反,也沒有一個人會產生造反的念頭,下麵的一幹文武大臣也沒有一個敢跳的。
同理,他大哥死後,朱雄英又早逝,皇位給了朱允炆那個廢物點心,那朱棣自然不服,所以他就反了,所以他就成功了,因為朱允炆的確不適合當皇帝,當了皇帝還那麽心善,優柔寡斷者成不了大事。
而現在,他自己的嫡長子朱高熾也很有能力,所以這太子之位就應該給他。
而鍾年這一番話說的也是這個,就是有能力、有品德的人繼承,並且想法比朱棣更大膽,朱棣隻是覺得隻要是自己的兒子,有能力誰都有機會,但是鍾年甚至加上了自己這一輩的弟弟等人。
當然,這也是因為兩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做到了那個位置,不可能會願意把這天大的位子讓給別人家,兄弟間成人了都是分家的,再怎麽親那也是別人家了,是不一樣的。
因此這一條在朱棣心中待定,其他幾條朱棣打算迴去就寫進老朱的祖訓裏麵。
誰讓老朱的祖訓當中沒有規定不能改繼承法的,這又不是老朱發明的東西,嫡長子繼承製是西周時期確立的,和她老朱家有啥關係?
但是,鍾年還有下文呢。
“除此之外,還有追加一個喪失繼承權的條例。
比如說,故意殺害其他被繼承人;遺棄、虐待其他被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詔;隱匿遺詔。諸如此類現象,一經查實,則喪失繼承權。
當然,如果此人虐待、遺棄被繼承人,但是該被繼承人願意予以寬恕,並且紙麵承諾,那麽此人依舊可以享有繼承權。”
中年說的就是有關民法典對於繼承法的一些規定,當然,肯定有不同的,民法典當中,繼承法繼承的是家產,是所有有權繼承人平分,或者某一繼承人會分得多一些,但是是都有的。
皇位就不一樣,隻能傳給一個人,所以就是要經過層層的篩選。
雖然鍾年也覺得這些個想法放到這個時代有些驚世駭俗,但是他覺得永樂大帝不會是那麽死板的人,還是那句話,他希望大明朝能夠更久一些,不要再出現那段屈辱的曆史。
鍾年最後總結道,“老郭啊,別的我不敢說,如果當今聖上真的能夠將我今日對你說的這些全部實施,我不跟你吹,最少可保大明四百年的國運。”
說罷,鍾年意味深長地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還沉浸在鍾年有關繼承法的理論上麵呢不能自拔,聽到這句話後卻不自覺地皺了皺眉。
“為什麽隻有四百年?”
鍾年下意識地道,“四百年你還嫌少?”
朱棣一本正經地道,“有我高祖皇帝留下來的祖訓,我大明最少也當有千年的國運才是!”
“啊?”
鍾年不禁以手扶額,他真的很想說一句,要是朱元璋沒留下那些祖訓,說不定還好一點,能突破三百年的魔咒,起碼和兩漢一樣,分東西而治四百年。
但是就是因為這些祖訓,後期的大明皇帝都讓文官集團欺負成孫子了!
但是這話他也不能跟朱棣說,隻能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
“老郭啊,有時間就多看看史書,唐太宗有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鍾年知道這位明太宗(此時還不是成祖)是非常崇拜唐太宗的。
“我給你捋一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