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突然詫異地道,“爹,您不生氣?”


    “生啥氣?”朱棣有些莫名其妙。


    朱高熾道,“你不是最討厭官員做生意了嗎?這怎麽鍾年的生意遍布整個江寧縣,你連一點反應都沒有?”


    朱棣皺了皺眉,良久,吐出一口濁氣。


    “老大啊,有些事情你不懂,像鍾年這樣的人才,有一些小毛病,是可以理解的,爹討厭的是那種不做實事,隻知道為自己謀利的貪官,髒官,那種人,該殺。


    但是你也看到了,整個江寧縣的百姓都那麽擁戴那鍾小子,你說朕要是就因為不喜歡他就把他殺了,江寧縣的百姓會怎麽看朕?天下的百姓會怎麽看朕?


    說朕小肚雞腸,容不下人才?再說了,如果他是和爹一輩的人,爹臨走之前說不定也會想辦法把它解決掉,但是你要明白,那鍾小子今年才剛及弱冠,比你還小十歲,這樣的人,如果就這麽夭折了,老天都會看不下去的,到時候我去地底下怎麽見你爺爺呢?


    老大啊,爹老了,再打幾次元韃子,也就該迴家睡大覺了,這天下,早晚還是你的,像這種人才,你要盡早拉攏才是。”


    朱高熾聽得目瞪口呆,他沒想到,這種話竟然是從他爹嘴巴裏麵說出來的。


    這還是那個殺伐果決的永樂大帝嗎?


    朱高熾揉了揉眼睛,生怕自己的爹突然離開自己,但是轉念一想,朱棣才四十八歲,雖然這也挺大歲數了,但是再活個十幾年,應該也不是問題,就算活不過爺爺,總能活到六十多歲吧。


    這樣想著,朱高熾又放下心來。


    實際上,朱棣也確實還能再活十六年。


    “哦對了,爹,這鍾先生說的開放海禁的事情,你怎麽看?”


    “先生?他比你還小十歲,怎麽就先生了?”朱棣沒好氣地道。


    奶奶的,我憑空矮了一輩,和那小子一輩?


    朱高熾來精神了,“爹,這聖人有言:‘三人行……’”


    “停停停,怕了你了,別跟爹一個屠夫扯什麽聖人。”


    “哦。”


    朱高熾聳了聳肩。


    朱棣這才皺著眉道,“你確定那市舶司真的那樣賺錢?”


    朱高熾苦笑一聲,“我也不知道啊,先生是這麽說的。”


    朱棣沒有再去糾結他對鍾年的稱唿,喚來一個太監,讓他將元朝市舶司的資料給送來。


    很快,送來的元朝市舶司的資料,在武英殿裏麵,堆積了如有半人高的兩摞。


    曆朝曆代,皇權更替之時,一個政權取代另一個政權,除了府庫裏麵的寶物和錢糧這些之外,還有一種東西更為重要。


    這個東西就是前朝留下來的眾多檔案記錄。


    這其中包括土地劃分、戶籍統計、稅收統計等記載。


    古代可沒有什麽手機電腦和互聯網,因此如果不靠這些東西,新的朝廷甚至連全國有多少人都不知道,有多少地都不知道。


    隻有依靠這些檔案,新的朝廷才能更快更好的,製定出相應的對策,更加輕鬆準確的掌握各種情況,建立有效的統治。


    想當初,劉邦率兵入鹹陽,盡管約法三章不能搞破壞,但是這些人就算不燒殺搶掠,也都是各種慶祝,兩天一小宴,三天一大宴,劉邦幹脆在皇宮裏麵睡了三個月,給嬴政扣了幾百頂大帽子,還是反複扣的。


    但是最大功臣蕭何卻沒有加入到這個行列之中。


    反而是在拚命地收集和保護這些資料。


    哪怕劉邦對此不以為意。


    但是劉邦的打臉來得很快的。


    等到他開始對秦朝的地方開始治理之後,他才發現小何此番舉動的高明之處。


    很難想象,如果一個皇帝,哦不對,隻能說是統治者,如果他都不知道全國有多少人,有多少畝田地,那他該如何治理這個國家呢?


    因此後麵各朝各代的開國君主都有意識的收集前朝的資料,能收集就收集,能保護就保護。


    反正也不是特別占地方,再怎麽的隨便拿出兩間偏殿也裝下了。


    因此,朱棣這一聲令下之後,元朝市舶司的相關資料僅僅隻用了兩刻鍾的時間全部送達。


    這其中趕路又用了一刻鍾。


    父子二人絲毫不在乎已經二更天了,急急忙忙的翻找著有關市舶司收入的記錄。


    至於其他的那些暫時不關他倆事,主打一個向錢看齊!


    小半個時辰之後。


    “爹啊,要不咱還是別看了吧……”


    朱高熾有些弱弱地說道,隻見此時朱棣的整張臉已經與那包拯有了幾分相似。


    但是朱高熾自己的臉色可也好不到哪去。


    在二人抄錄下來的數據當中,從前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開始,元政府在泉州、慶元、上海、澉浦這四個地方開設市舶司。


    從第三年開始盈利。


    前至元二十一(1284)年,開放溫州、杭州。


    前至元二十三年,開放廣州。


    自此,元朝廷的市舶司進入黃金時期。每年的稅收都超過了一百多萬貫。


    特別是前至元二十八年,稅收第一次達到三百萬貫,給朱棣看的雙眼通紅。


    這要是每年明朝也能多三百萬貫,不用五年,他能把漠北給打穿咯!


    但是很快,朱棣就明白了為什麽自己爹為什麽要關閉市舶司,並且不讓後人開了。


    因為前至元三十年(1293)和至元三十一年,市舶司的稅收竟然斷崖式下跌,變成了不足二十萬貫。至元三十一年的稅收更是僅僅六萬貫。


    但是元貞二年(1296),紙上的數字又變成了一百多萬貫。


    這個數字開始逐年增加,但是令父子二人有些懵逼的是,在大德七年,資料當中明確寫著,元成宗頒布禁海令,取消了市舶司!


    然而,至大元年(1308),市舶機構複設,收入開始迴暖,至大二年稅收再次突破一百萬貫。


    就這樣,元朝的市舶司四禁四開,每一次都是老皇帝快要死的時候給關了,新皇登基複設,搞得這市舶司有的時候賺得多,有的時候賺的少甚至是不賺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北送傘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北送傘人並收藏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