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聖人說的,記下就是了!
讓你當縣令,你開啟商業革命? 作者:江北送傘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葡萄在明朝叫做蒲桃,此前還有蒲陶等叫法)
鍾年嘴角抽了抽,雖然按理說不是,但是暖棚葡萄的確就是三四月份的水果呀……
而且後世的的暖棚葡萄還是公曆三四月份上市,農曆也就二三月份,明朝沒有公曆,但是他的溫室大棚也沒有後世的效果那麽好,所以還要晚上一個月左右。
但是這些他也沒有細說,隻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朱高熾也沒有過多糾結這個問題,摘了一個葡萄剝了皮扔到了嘴裏。
“誒?這蒲桃怎的這麽甜?比宮……比我以前吃過的所有蒲桃都要甜!”
鍾年暗暗覺得好笑,你說宮裏的就宮裏的嘛,幹嘛遮遮掩掩的,你以為你不說我就不知道那你是朱高熾了?
但是鍾年可也不想和這一家子剛正麵,他倒是不怕死,實際上他也不會死,但是他怕麻煩啊!
朱瞻基也掙了幾個葡萄吃,眼見著飯也吃了,餐後水果也上了,飲料也都備好了,那就是要談正事了!
果然,朱高熾在吃完了手中的葡萄之後,正了正身子,這才緩緩開口道,“賢弟啊,為兄有幾個困擾,還望賢弟幫忙解惑。”
鍾年也是正色道,“郭兄請講。”
朱高熾想了想,突然發現他的問題還挺多的,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先問哪一個了!
良久,他才緩緩開口道,“賢弟啊,你可知那重生按摩館上麵的‘天生我材’的匾額出自何人之手?”
鍾年愣了愣,隨後麵色古怪的問道,“怎麽了?那字寫的不好嗎?”
朱高熾雖然不知道為什麽鍾年是這麽個表情,但是他也沒有在意,繼續說道,“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那應該是唐朝張旭先生的狂草以情性一氣嗬成,如動若脫兔,蛇驚入草,氣勢磅礴!”
鍾年幹咳兩聲,“那什麽,你快別誇了,怪不好意思的……”
“什麽?不好……啊?賢弟,那字是你寫的?”
鍾年點了點頭,那確實是他寫的,他的被動技能大師級書法賦予了它舉世無雙的書法,係統的介紹上麵也說,僅次於王羲之、張旭等登峰造極之先輩。
朱高熾一張嘴張得老大,活能塞進一個雞蛋去。
“賢弟,你,你今年也才二十歲吧,怎能……”
朱高熾多少都有些語無倫次了。
也不怪他如此驚訝,別的方麵都可以概括為天賦,但是書法不行,天賦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努力也同樣重要,即便二者同時兼備也還不夠,因為書法還需要心性。
天賦和努力,朱高熾相信鍾年都具備。
可是心性這個東西,必然是要年齡的支撐的。
沒有足夠精彩的經曆,不可能寫出那樣成熟的字體。
鍾年也解釋不清楚,索性主動轉移了話題。
“郭兄,你已經去按摩館看過了?”
朱高熾點了點頭,隨後眼神狂熱的看著鍾年,“賢弟啊,你是怎麽想到讓這些人去按摩的啊?此乃聖人所為啊!”
鍾年心說,後世盲人按摩館都爛大街了,你至於這麽激動麽。
然而,盲人按摩雖然爛大街了,但是鍾年這按摩館內可是集結了數十種不同症狀的殘疾人啊!
鍾年想了想,道,“郭兄,是這樣的,我當初趕赴京城參加科考的時候,有一次錯過了關城門的時間,沒能進城歇腳,便在城外一座寺廟裏麵歇息了一晚,那寺廟僅僅隻有一個住持,是個盲人,我看他可憐,幫他打掃了寺廟,並且上了些香火,作為報答,他提出給我按摩解乏。
這不摸不知道,一摸嚇一跳啊,我原本沒有過多的期待的,但是那住持的按摩手法卻是極為高超,我問他的時候,那住持告訴我,他的眼睛看不見,他對於周圍的一切認識都隻能通過手腳和耳朵。
因此他的雙手的感知要遠超旁人,所以他更能清楚的感知到人身上肌肉的軟硬程度,從而調整更為合適的力度。
因此,我才意識到,原來這些殘障人士也是有優點的,他們有旁人不具備的特性,比如說,一個失聰的人,他就可以忽視掉周圍所有的雜音,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
再比如,一個失去了一隻手的人,那麽他的另一隻手就需要做兩隻手的事情,而且使用得更加頻繁,那麽在靈活的程度上就要優於一般人……”
鍾年說的這些他也不知道對不對,這都是他自己的理解,至於那盲人住持也不全是編的,原主在進京趕考的時候的確是在一個寺廟借宿了一晚,那寺廟也的確有個盲人住持,隻不過是寺廟裏麵可不止那住持一個人,那住持也沒有給他按摩就是了。
最後,鍾年做了一個總結,“所以啊,這經驗就出自於生活當中,生活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什麽意思呢?
不管了,聖人說的,記下就是了!
朱高熾先前吃火鍋的時候和鍾年稱兄道弟的,可是真的開始“授道了”,朱高熾的態度立馬就變了,變得極為恭敬,對於鍾年的稱唿也從賢弟變成了先生。
鍾年數次想要糾正,但是都無濟於事。
就這樣,鍾年又把“清潔工”、學院和雪碧、辣椒等等等等的事情都給朱高熾講了一遍。
聽得朱高熾是如癡如醉。
到後麵,朱高熾跟鍾年要來了紙筆,然後自己研墨,讓鍾年從頭再講一遍,他趴在石桌上認真的記錄著。
鍾年突然感覺有點想笑,這怎麽他自己大學沒畢業,跑到這裏給成人大學上課了?
但是,鍾年也是毫無保留的將自己治理江寧的想法和規劃都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朱高熾。
因為他知道,朱高熾是真的會為了他口中所謂的大同社會而奮鬥一生的。
他這麽做倒也不是他多麽希望見到一個大同社會,隻是因為他喜歡大明。
他喜歡這個從不和親、從不割地、從不和款得有骨氣的王朝。
每每聽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樣的話,他就感覺心神俱動,仿佛渾身上下都有戰魂燃燒一般。
鍾年嘴角抽了抽,雖然按理說不是,但是暖棚葡萄的確就是三四月份的水果呀……
而且後世的的暖棚葡萄還是公曆三四月份上市,農曆也就二三月份,明朝沒有公曆,但是他的溫室大棚也沒有後世的效果那麽好,所以還要晚上一個月左右。
但是這些他也沒有細說,隻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朱高熾也沒有過多糾結這個問題,摘了一個葡萄剝了皮扔到了嘴裏。
“誒?這蒲桃怎的這麽甜?比宮……比我以前吃過的所有蒲桃都要甜!”
鍾年暗暗覺得好笑,你說宮裏的就宮裏的嘛,幹嘛遮遮掩掩的,你以為你不說我就不知道那你是朱高熾了?
但是鍾年可也不想和這一家子剛正麵,他倒是不怕死,實際上他也不會死,但是他怕麻煩啊!
朱瞻基也掙了幾個葡萄吃,眼見著飯也吃了,餐後水果也上了,飲料也都備好了,那就是要談正事了!
果然,朱高熾在吃完了手中的葡萄之後,正了正身子,這才緩緩開口道,“賢弟啊,為兄有幾個困擾,還望賢弟幫忙解惑。”
鍾年也是正色道,“郭兄請講。”
朱高熾想了想,突然發現他的問題還挺多的,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先問哪一個了!
良久,他才緩緩開口道,“賢弟啊,你可知那重生按摩館上麵的‘天生我材’的匾額出自何人之手?”
鍾年愣了愣,隨後麵色古怪的問道,“怎麽了?那字寫的不好嗎?”
朱高熾雖然不知道為什麽鍾年是這麽個表情,但是他也沒有在意,繼續說道,“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那應該是唐朝張旭先生的狂草以情性一氣嗬成,如動若脫兔,蛇驚入草,氣勢磅礴!”
鍾年幹咳兩聲,“那什麽,你快別誇了,怪不好意思的……”
“什麽?不好……啊?賢弟,那字是你寫的?”
鍾年點了點頭,那確實是他寫的,他的被動技能大師級書法賦予了它舉世無雙的書法,係統的介紹上麵也說,僅次於王羲之、張旭等登峰造極之先輩。
朱高熾一張嘴張得老大,活能塞進一個雞蛋去。
“賢弟,你,你今年也才二十歲吧,怎能……”
朱高熾多少都有些語無倫次了。
也不怪他如此驚訝,別的方麵都可以概括為天賦,但是書法不行,天賦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努力也同樣重要,即便二者同時兼備也還不夠,因為書法還需要心性。
天賦和努力,朱高熾相信鍾年都具備。
可是心性這個東西,必然是要年齡的支撐的。
沒有足夠精彩的經曆,不可能寫出那樣成熟的字體。
鍾年也解釋不清楚,索性主動轉移了話題。
“郭兄,你已經去按摩館看過了?”
朱高熾點了點頭,隨後眼神狂熱的看著鍾年,“賢弟啊,你是怎麽想到讓這些人去按摩的啊?此乃聖人所為啊!”
鍾年心說,後世盲人按摩館都爛大街了,你至於這麽激動麽。
然而,盲人按摩雖然爛大街了,但是鍾年這按摩館內可是集結了數十種不同症狀的殘疾人啊!
鍾年想了想,道,“郭兄,是這樣的,我當初趕赴京城參加科考的時候,有一次錯過了關城門的時間,沒能進城歇腳,便在城外一座寺廟裏麵歇息了一晚,那寺廟僅僅隻有一個住持,是個盲人,我看他可憐,幫他打掃了寺廟,並且上了些香火,作為報答,他提出給我按摩解乏。
這不摸不知道,一摸嚇一跳啊,我原本沒有過多的期待的,但是那住持的按摩手法卻是極為高超,我問他的時候,那住持告訴我,他的眼睛看不見,他對於周圍的一切認識都隻能通過手腳和耳朵。
因此他的雙手的感知要遠超旁人,所以他更能清楚的感知到人身上肌肉的軟硬程度,從而調整更為合適的力度。
因此,我才意識到,原來這些殘障人士也是有優點的,他們有旁人不具備的特性,比如說,一個失聰的人,他就可以忽視掉周圍所有的雜音,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
再比如,一個失去了一隻手的人,那麽他的另一隻手就需要做兩隻手的事情,而且使用得更加頻繁,那麽在靈活的程度上就要優於一般人……”
鍾年說的這些他也不知道對不對,這都是他自己的理解,至於那盲人住持也不全是編的,原主在進京趕考的時候的確是在一個寺廟借宿了一晚,那寺廟也的確有個盲人住持,隻不過是寺廟裏麵可不止那住持一個人,那住持也沒有給他按摩就是了。
最後,鍾年做了一個總結,“所以啊,這經驗就出自於生活當中,生活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什麽意思呢?
不管了,聖人說的,記下就是了!
朱高熾先前吃火鍋的時候和鍾年稱兄道弟的,可是真的開始“授道了”,朱高熾的態度立馬就變了,變得極為恭敬,對於鍾年的稱唿也從賢弟變成了先生。
鍾年數次想要糾正,但是都無濟於事。
就這樣,鍾年又把“清潔工”、學院和雪碧、辣椒等等等等的事情都給朱高熾講了一遍。
聽得朱高熾是如癡如醉。
到後麵,朱高熾跟鍾年要來了紙筆,然後自己研墨,讓鍾年從頭再講一遍,他趴在石桌上認真的記錄著。
鍾年突然感覺有點想笑,這怎麽他自己大學沒畢業,跑到這裏給成人大學上課了?
但是,鍾年也是毫無保留的將自己治理江寧的想法和規劃都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朱高熾。
因為他知道,朱高熾是真的會為了他口中所謂的大同社會而奮鬥一生的。
他這麽做倒也不是他多麽希望見到一個大同社會,隻是因為他喜歡大明。
他喜歡這個從不和親、從不割地、從不和款得有骨氣的王朝。
每每聽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樣的話,他就感覺心神俱動,仿佛渾身上下都有戰魂燃燒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