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換取煤炭和機械設備的過程中何飛還在礦區周邊發現了大量被棄置的煤矸石。


    煤矸石是采煤過程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是一種在成煤過程中與煤層伴生的含碳量較低、比煤堅硬的黑灰色岩石。是礦業固體廢物的一種,是洗煤廠洗煤過程中挑出的洗矸石、煤炭生產中的手選矸、半煤巷和岩巷掘進中的掘進矸石、采掘過程中從頂板、底板及夾層裏采出的矸石、排出的煤和岩石以及和煤矸石一起堆放的煤係之外的白矸等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鋁、氧化鈰,另外還含有數量不等的三氧化二鐵、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鈉、氧化鉀、五氧化二磷、三氧化硫和微量稀有元素(镓、釩、鈦、鈷)等。是碳質、泥質和砂質頁岩的混合物,含碳20~30%左右,發熱值低,有些還含腐殖酸。據後世資料記載我國曆年積存煤矸石約10億噸以上,,並且每年仍繼續排放約100mt。煤矸石棄置不用,不僅堆積需要占用大片土地,煤矸石中的硫化物逸出或浸出也會汙染大氣、農田和水體。而且矸石堆積過多還會發生自燃引起火災,或在雨季發生崩塌,淤塞河流造成災害。後世為了解決煤矸石的問題、為了消除汙染很多國家也開始重視煤矸石的處理和利用,而主要的利用途徑有以下幾種:


    首先就是通過簡單的工藝從煤矸石中洗選出好煤,再通過篩選從中選出劣質煤,同時揀出黃鐵礦。或是從選煤用的淘汰機──平麵搖床流程中迴收黃鐵礦、洗混煤和中煤。迴收的煤炭可作動力鍋爐的燃料,洗矸可作建築材料,黃鐵礦可作化工原料。這種方法在後世很普遍可在這個時候何飛肯定是不打算嚐試了。


    其次就是將其用於發電了,主要用洗中煤和洗矸混燒發電。後世我國已用沸騰爐燃燒洗中煤和洗矸的混合物發電。爐渣可生產爐渣磚和爐渣水泥。小日子有10多座這類電廠;所用中煤和矸石的混合物,一般每公斤發熱量為3500大卡;火力不足時,用重油助燃。法西斯國和鬱金香國把煤礦自用電廠和選煤廠建在一起,以利用中煤、煤泥和煤矸石發電。這種方式此時國家雖然可以使用但在這動蕩和發展的特殊時期何飛也直接pass啦!


    還有最後一種也就是最簡單、最常用的了—— 製造建築材料,它可以代替粘土作為製磚原料,可以減少對耕地的挖倔。燒磚時,還可以利用煤矸石本身的可燃物進而節約煤炭。這個何飛還是可以給胡老三的父親一個建議的,說不定到時候還能忽悠來一大批免費的磚呢?


    煤矸石還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粘土組分生產普通水泥。自燃或人工燃燒過的煤矸石,具有一定活性,可作為水泥的活性混合材料,生產普通矽酸鹽水泥(摻量小於20%)、火山灰質水泥(摻量20~50%)和少熟料水泥(摻量大於50%)。還可直接與石灰、石膏以適當的配比,磨成無熟料水泥,可作為膠結料,以沸騰爐渣作骨料或以石子、沸騰爐渣作粗細骨料製成混凝土砌塊或混凝土空心砌塊等建築材料。後世許多國家就有專用煤矸石代替矽質原料生產水泥的工廠。


    “或許也可以用這個換取一些免費的水泥?”當時看著那一眼望不到邊的煤矸石堆何飛如此想道。


    除了這些收獲外何飛還從河岸周邊的一些老漁民手裏收上來了許多的鯉魚、鯽魚、草魚、鰱魚、泥鰍、小草蝦等東西,當然還有些魚骨、魚粉、藻類、浮遊類等製作飼料的好東西。而且他還見到了後世經常傳說的蘭l州鯰,蘭l州鯰魚是唯一以蘭l州的命名的魚類。何飛猜想之所以叫它這個名字,大概是因為其標本產地就在蘭l州的緣故吧。


    蘭l州鯰魚,又叫黃河鯰魚,很早就上了我國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原因就是其肉質細嫩、味美,是魚類的上品。鯰肉有利於催乳,主治水腫、乳汁不足。因而蘭l州鯰瀕危也就不奇怪了。


    鯰魚屬於肉食性魚類,一般都可以存活很長時間並長到很大。蘭l州鯰魚可以長到40公斤以上,但是後世野生種群數量稀少不說,重量頂多也就才2到3斤。其實在後世很多物種都是如此,都是源於人類的貪欲。


    蘭l州鯰,體長,頭部中等長而扁平,頭後身體側扁。體表光滑無鱗,皮膚富於粘液,側線上有一行粘液孔。眼小、口橫寬而大,下頜突出,須有2對,頜須長超過胸鰭基部。


    蘭l州鯰喜歡棲息於江河緩流水域和湖泊的中、下層,亦能適應於流水中生活。白天多隱蔽於草叢、石塊下或深水的底層,晚間則非常活躍,喜遊至淺水處覓食。捕食對象多為小魚、小蝦和水生昆蟲,屬於底棲肉食性魚類。河鯰一般4齡時才達初次性成熟,土鯰隻要1齡即成熟。親魚於4-7月,每當雨後,他們會在有一定水流平坦的砂質水域產卵,卵粘附在細砂底質或石縫中發育孵化,仔魚分散生活。


    雖然蘭l州鯰生活能力強,但其棲息地的破壞也不容忽視。有研究顯示,位於蘭l州下遊不遠的黃河水電站及航運工程的修建對黃河土著魚的棲息地產生了嚴重的破壞。尤其是航道疏浚和炸礁,直接損害了蘭l州鯰的棲息地。


    蘭l州鯰曾經遍布黃河gs段,後因為人類對其棲息地的破壞和過度捕撈瀕臨滅絕。其實後世別說是蘭l州鯰魚了,就算是黃河gs段的魚都很少了。


    蘭l州鯰一直被認為是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魚類,所以為了挽救其種群,國家後來就開展了人工增殖。不過資料記載直到1999年,蘭l州鯰才在鹿城人工增殖成功。


    目前,蘭l州鯰列入國家重點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名錄,gs省在劉家峽建立了蘭l州鯰國家種質資源保護區。


    後來在何飛穿過了的那幾年,釣魚愛好者偶然也能釣到蘭l州鯰了,但這距離種群恢複依然很遠。好在後來那邊實行了全麵禁漁這才沒讓許多的物種滅絕掉。


    何飛搞到純野生的蘭l州鯰,而且是個頭很大的那種,一是滿足了他的口腹之欲,另外就是讓這個物種也不至於在像後世那樣被整成瀕危物種了。同時也豐富了他的空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去1969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新劍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新劍聖並收藏穿去1969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