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文革郵票《毛主席詩詞》,發行於1967年10月1日到1968 年 5 月 1 日,全套14枚,其中第 1、6、7 首批發行,第1枚“毛主席在著作”,圖案為毛主席在1961年7月14日攝於hz汪莊的照片,第 6 枚為《七絕 · 為李進同誌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麵值 0.08 元,發行數 1000 萬,采用影雕套印,除了第一枚外的13枚都是毛主席的13首詩詞手跡。這套郵票有幾個特點:一、題材好,開創了“毛主席詩詞”題材郵票之先河,展示了世界偉人、開國領袖、詩人、書法家的風采;二、枚數多,全套14枚,在書法、詩詞、個人作品之類的題材中,是枚數最多的;三、兩種版別、四種規格,較為少見;四、麵值低,14枚郵票3種麵值(10分、8分、4分),這是當年航空信函、外埠平信、本埠平信3種平常郵資資費。
這套郵票發行於“wg”中,且大量用來寄信,消耗巨大,存世太少,全套更是稀缺之寶,要集全一套品相較好的信銷票,相當困難。不過現在何飛要是找的話應該還是能找到一些的。
另外就是猴票了,“一版80年的猴票,相當於一套房子”,這是後世郵市的一句“名言”。猴票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枚生肖郵票,也是價格最貴的郵票之一,當初計劃發行的500萬枚,最後得以發行的僅420萬枚,可見這枚猴票的精湛工藝。
80版的猴票有“金猴”之稱,是華夏國發行的第一枚生肖郵票。紅色背景上黃永玉先生繪製的金絲猴,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印刷精致,深受集郵愛好者喜愛。80猴票因存世量稀少,藝術價值高,成為集郵者和投資者競相追逐的對象,是華夏國集郵的標誌性藏品。30多年的時間裏增值20多萬倍,成就了郵票增值的世界性奇跡。
在nj舉辦了第三屆華夏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上,保利專場郵幣拍賣會讓人大開眼界。拍賣會上1980年的庚申猴票大版票,被一位買家以兩百多萬元的價格拍得。不過現在才是69年,距離猴票發行還有10來年呢,所以何飛也隻能是暗暗記下。
其實在國家發展的各個曆史階段都有著代表各種意義的郵票發行,隻是各種郵票由於發行量和意義的不同致使其在後世的價值也千差萬別罷了。
就比如在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時期,華夏國的郵票發行就受到了影響,發行郵票套數大減,1969年共發行了5套郵票,第一套是在1969年05月01日發行的南京長江大橋郵票,第二套是1969年08月01日發行的鋼琴伴唱《紅燈記》郵票,第三套是1969年10月01日發行的知識青年在農村郵票,第四套是1969年10月01日發行的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郵票,第五套是1969年10月01日發行的普無號,工農兵和革命聖地圖案普通郵票。這些都是在重大的節日才發行,說明在那個時候,發行的郵票隻能保證最低的使用要求即可,已經沒有更大的時間發行其他郵票了。這些郵票也相對較少,但在何飛那個時代也不過才值千八百塊。
收集郵票這件事兒肯定是要提上日程的,還有近些年發行的整套華夏幣也要儲存一些,還有什麽珍貴的小人兒書、這時代特有的煙盒、老酒、藥酒等等都必須搞起來,否則在後世可是連獲得的機會都沒有了啊!就比如什麽虎骨酒、虎鞭酒,後世就連老虎都不多見了就更別說用其泡酒了;還有熊掌、熊膽酒等等。
迴到玲子家的屋子之後何飛便開始研究起了那封來信,信裏的內容也很簡潔,無非就是問了下自己這邊的情況,說了下家裏近況和為什麽現在才來信寄錢的原因等等。當然,還有何飛母親對他的愧疚之情。從信中何飛得知,原來這個家庭並非是原生家庭,而是由一個帶著三個孩子的母親和一個帶著兩個孩子的父親所重組的家庭,而重組之後兩個家長還又生了一個孩子。要養活這麽一大家子人可想而知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而除了那個在後來出生的孩子之外何飛他們幾個全都下鄉去了祖國的各地。孩子們雖然是下鄉去了但家裏負擔可一點兒沒少,俗話言: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這些年為了養活幾個孩子何飛的母親和養父可算是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的工作了,可工資和口糧就那麽點兒,即使是他們省吃儉用也是不夠,因而為了活下去就隻能去借。俗話又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他家就像一個無底洞哪兒還的過來啊?要不何飛也就不用剛12就來下鄉了。但借的賬總是要還的,因而在何飛他們幾個陸續離開後家裏情況依舊,兩個大人的工資也基本都用來還賬了。但他們也知道知青的生活都非常的苦,所以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之下他們還是湊出來了一些錢票給幾個子女寄來。
看到這裏何飛有些感慨、有些心酸,他雖然不曾真正的生活在這個家庭,感受這個家庭所經曆過的苦難,但他也有一個難忘的、痛苦的、吃不上、穿不暖的童年和青年經曆;他的靈魂雖然不是這個何飛的,但他卻能體會另一個何飛母親對他的愛,而這也是他前世所曾感受過但卻一直不敢直接麵對的,是他埋在內心深處的那一份愧疚、悔恨、害怕。
不知不覺中何飛落淚了,直到眼淚落到他的手上、落在信紙上才讓他從那種情緒中清醒過來。他努力擠了擠眼睛、揉了揉鼻子,然後便找來了紙筆開始寫起了迴信。
寫完信後何飛便和老支書和魯山等人請了個假,然後騎著自行車便去鎮上的郵局寄信去了。
這套郵票發行於“wg”中,且大量用來寄信,消耗巨大,存世太少,全套更是稀缺之寶,要集全一套品相較好的信銷票,相當困難。不過現在何飛要是找的話應該還是能找到一些的。
另外就是猴票了,“一版80年的猴票,相當於一套房子”,這是後世郵市的一句“名言”。猴票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枚生肖郵票,也是價格最貴的郵票之一,當初計劃發行的500萬枚,最後得以發行的僅420萬枚,可見這枚猴票的精湛工藝。
80版的猴票有“金猴”之稱,是華夏國發行的第一枚生肖郵票。紅色背景上黃永玉先生繪製的金絲猴,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印刷精致,深受集郵愛好者喜愛。80猴票因存世量稀少,藝術價值高,成為集郵者和投資者競相追逐的對象,是華夏國集郵的標誌性藏品。30多年的時間裏增值20多萬倍,成就了郵票增值的世界性奇跡。
在nj舉辦了第三屆華夏國國際集藏文化博覽會上,保利專場郵幣拍賣會讓人大開眼界。拍賣會上1980年的庚申猴票大版票,被一位買家以兩百多萬元的價格拍得。不過現在才是69年,距離猴票發行還有10來年呢,所以何飛也隻能是暗暗記下。
其實在國家發展的各個曆史階段都有著代表各種意義的郵票發行,隻是各種郵票由於發行量和意義的不同致使其在後世的價值也千差萬別罷了。
就比如在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時期,華夏國的郵票發行就受到了影響,發行郵票套數大減,1969年共發行了5套郵票,第一套是在1969年05月01日發行的南京長江大橋郵票,第二套是1969年08月01日發行的鋼琴伴唱《紅燈記》郵票,第三套是1969年10月01日發行的知識青年在農村郵票,第四套是1969年10月01日發行的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郵票,第五套是1969年10月01日發行的普無號,工農兵和革命聖地圖案普通郵票。這些都是在重大的節日才發行,說明在那個時候,發行的郵票隻能保證最低的使用要求即可,已經沒有更大的時間發行其他郵票了。這些郵票也相對較少,但在何飛那個時代也不過才值千八百塊。
收集郵票這件事兒肯定是要提上日程的,還有近些年發行的整套華夏幣也要儲存一些,還有什麽珍貴的小人兒書、這時代特有的煙盒、老酒、藥酒等等都必須搞起來,否則在後世可是連獲得的機會都沒有了啊!就比如什麽虎骨酒、虎鞭酒,後世就連老虎都不多見了就更別說用其泡酒了;還有熊掌、熊膽酒等等。
迴到玲子家的屋子之後何飛便開始研究起了那封來信,信裏的內容也很簡潔,無非就是問了下自己這邊的情況,說了下家裏近況和為什麽現在才來信寄錢的原因等等。當然,還有何飛母親對他的愧疚之情。從信中何飛得知,原來這個家庭並非是原生家庭,而是由一個帶著三個孩子的母親和一個帶著兩個孩子的父親所重組的家庭,而重組之後兩個家長還又生了一個孩子。要養活這麽一大家子人可想而知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而除了那個在後來出生的孩子之外何飛他們幾個全都下鄉去了祖國的各地。孩子們雖然是下鄉去了但家裏負擔可一點兒沒少,俗話言: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這些年為了養活幾個孩子何飛的母親和養父可算是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的工作了,可工資和口糧就那麽點兒,即使是他們省吃儉用也是不夠,因而為了活下去就隻能去借。俗話又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他家就像一個無底洞哪兒還的過來啊?要不何飛也就不用剛12就來下鄉了。但借的賬總是要還的,因而在何飛他們幾個陸續離開後家裏情況依舊,兩個大人的工資也基本都用來還賬了。但他們也知道知青的生活都非常的苦,所以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之下他們還是湊出來了一些錢票給幾個子女寄來。
看到這裏何飛有些感慨、有些心酸,他雖然不曾真正的生活在這個家庭,感受這個家庭所經曆過的苦難,但他也有一個難忘的、痛苦的、吃不上、穿不暖的童年和青年經曆;他的靈魂雖然不是這個何飛的,但他卻能體會另一個何飛母親對他的愛,而這也是他前世所曾感受過但卻一直不敢直接麵對的,是他埋在內心深處的那一份愧疚、悔恨、害怕。
不知不覺中何飛落淚了,直到眼淚落到他的手上、落在信紙上才讓他從那種情緒中清醒過來。他努力擠了擠眼睛、揉了揉鼻子,然後便找來了紙筆開始寫起了迴信。
寫完信後何飛便和老支書和魯山等人請了個假,然後騎著自行車便去鎮上的郵局寄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