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驢其實就跟小孩兒差不多,畢竟打小兒就被母親拋棄了,在空間裏又是那樣的生長環境,所以心智根本就沒成長起來。不過在空間裏成長也是有好處的,那就是智商會比外麵世界的其他同類要高,比如狗子們就是這樣。所以在二爺喂了他幾次東西,安撫了它一會兒後小毛驢兒便老老實實的任由老爺子騎上去了。當然,並不是所有人喂它、摸它都是被允許的,前提就是必須由何飛帶領或者是他發話的才可以的,否則小毛驢兒不僅不會吃東西還會對其進行攻擊。這不昨天因為時間匆忙他就沒來得及告訴大家這點嗎?因而小毛驢兒就沒有吃任何的東西,也沒有理會大家。


    起初騎上驢背老爺子還有些不習慣,但慢慢也就適應了,畢竟他以前在戰場可沒少騎馬,而且上麵的鞍子也是何飛專門製作的側鞍。


    側鞍(偏鞍)的產生源於歐洲社會對貴族女性騎馬姿勢的認識 。歐洲傳統社會,貴婦都是穿著長裙的,並且騎馬的時候分腿騎馬對女性來說,實為不雅。為了表現貴族淑女形象就出現了女士側騎和側騎鞍並成為公主禮儀必須學習的內容之一。


    從技術角度而言,側鞍騎乘,對騎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兩腿偏向一側,不管\"兩點式\"還是\"三點式\",都不起作用了,騎手需要更好的\"馬感\"和平衡技術,才能控馬自如。當然有一些貴族婦女們不喜歡側騎, 但也沒辦法因為那時側騎是貴族婦女唯一被允許的騎馬方式。


    側騎要有良好的馬術功底,當然還需要專門的側騎馬鞍,這種鞍子的馬鐙是向外側張開的,適合側騎時腳尖向外踩鐙,另外馬鞍一側有犄角,是用來卡在兩腿中間,防止從馬鞍滑下來的。


    側鞍是往左偏還是右偏,倒是可以依據自己的習慣,不過多為左邊。 因為英國的行路方向與我國相反在左側行駛的,側騎的方向便於麵向觀眾,而且一下馬正好站在路邊。


    而何飛為二爺設計的側鞍則與這些為女人們騎乘的都不同,因為二爺隻是沒了一段小腿和腳而已,又不是變性了,所以他隻是調整了一下腳蹬和鞍韉的比重而已。其實也算不上真正的側鞍,隻是這也要先看看二爺騎乘的感受,如果他不滿意何飛肯定還是要調整的。


    剛開始時何飛擔心老爺子掉下來所以一直牽著小毛驢兒走;而老爺子也因為一時無法調整好重心所以騎的不太舒服,但隨著慢慢的適應他也就能夠獨立騎乘了,而且老爺子藝高人膽大,他竟然還讓小毛驢兒小跑了起來,隻是山坡上的路不是很好,所以他也就是在坡地周圍轉轉罷了。而且老爺子似乎很懂得與馬、驢一類的牲口相處,這轉了幾圈之後竟然就讓小毛驢兒乖乖聽話了,等到再次返迴何飛身邊的時候它還懂事的臥倒了,這讓何飛是真的鬱悶啊!他心道:“你呀的叛變可真快呀!”


    不過二爺可沒管他這個,而是衝他伸出手道:“看啥看啊?趕緊給我塊豆餅,我得獎勵下這頭聰明的毛驢兒。”


    聞言何飛隻能是照做,然後就攙著二爺從驢背上下來了。


    何飛:“老爺子,這鞍韉還有哪裏需要改動一下的嗎?還是直接套車……”


    二爺聞言說道:“我自己改就行,你就別管了。”


    何飛:“好吧!不過您可別逞強,要是摔一下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二爺:“放心吧!我騎過的馬比你走過的橋都多,知道分寸的。你先忙自己的事情去吧!”


    何飛:“行,那一會兒我給您弄點豆餅放屋裏,這頭小毛驢兒除了嘴饞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二爺:“恩。”


    山上的水渠還在修建,圍山的土牆也在繼續,而何飛剛剛弄迴的那些材料也不著急處理,所以告別了老爺子後何飛便和魯山騎著自行車一起下山去了。


    昨天拉迴了兩台縫紉機,這玩意兒估計村裏是沒人會弄的,所以還得何飛親自指導;或許知青裏麵會有懂得操作的,但這肯定也需要村裏進行溝通。還有拉迴來的那些殘次布,這個如何分配也要協商,還有賣樣品的錢也要交給大隊裏。除了這些何飛也要把整件事情和大隊裏的諸位領導講述一下,還有木托盤和罐頭廠、機械廠的事情也要提前和他們通通氣兒等等。


    果然,當何飛他們到老支書家的時候得到的消息是村裏一個懂得操作縫紉機的人都沒有,無奈隻能何飛親自上陣了。雖說他也沒怎麽搞過這玩意兒吧,但他前世倒是沒少見過,基本的使用方法還是懂的。而在他指導幾個婦女操作縫紉機的同時老支書也去和另外的兩個知青組去溝通了,畢竟知青們都是城市裏過來的,多少見過些世麵,而且他們都有文化學起東西來也快。而且他們現在也算是村裏的一份子了,許多事情也不好不讓他們參與,因而這也是一個契機。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後,老支書就帶著兩個知青組長和4,5個女知青迴來了。而幾個女知青也都是見過縫紉機的,其中有兩個還知道如何操作,這下可終於是把何飛給解脫出來了。於是老支書直接就安排這些人開始教導村裏那些沒有下地的婦女們開始學習了。縫紉機隻有兩台,而碎布製品也不一定全能用到,其實根本就沒必要讓所有婦女都學會操作的,但誰知道以後會怎麽樣呢?沒準兒何飛還會搞迴更多的縫紉機呢?沒準兒以後他還會教村兒裏製作一些後世樣式的服裝呢?反正讓婦女們都學學、都見見也沒啥壞處。


    婦女們忙碌男人們當然也沒閑著,尤其是圍在老村長家裏開會的一眾領導,他們全都津津有味兒的聽著何飛的講述,然後分配安排著接下來各自需要做的事情還有東西的分配問題。


    其實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也很簡單,收拾莊稼、提高產量肯定是排在首位的,而除了這些那自然就是綁墩布、做碎布製品以及種植蘑菇、木耳,編籃子這些事情了。當然有富餘勞力和時間的時候也可以去山上幫忙挖挖水渠、壘壘土牆,搞搞建設等等。


    不過當開完會的時候老支書卻是把何飛給留下了,因為他前幾天去鎮上開會時順便也就帶迴來了一些村子裏的來信。而這些信基本也都是寄給村裏下鄉知青們的,這其中就有一封是何飛的。隻是因為這次三組就有何飛一人有信,而他又不在,加之到山上的距離也不近所以就先留在了老支書這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去1969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新劍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新劍聖並收藏穿去1969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