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怎麽知道這些事情的啊?又是怎麽認識紡織廠裏麵人的?”
何飛迴道:“嗬嗬!說來也巧,在去縣城的公共汽車上我正好碰到個老太太,他兒子就是紡織廠運輸隊的司機。偏巧她又是個愛聊愛炫耀的性子,所以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拉碎布這事兒上。這車上的人聽到紡織廠的人竟然將這些布直接燒火有人就說了啊!什麽糟踐東西,什麽紡織廠財大氣粗,什麽壞良心的,反正是紛紛譴責他們的行為。不過老太太也不是個甘於遭指責的脾氣,所以直接就把理由說了出來,大家這才沒有再繼續聲討,不過其中還是有不服氣的,就說及時再沒有至少也可以縫在衣服裏麵當棉花呀!總比單衣暖和啊!我這一聽就來精神了,人家說的對呀!”
“倒是這個理兒!”
“哎!你要不說俺們還真想不到這點。”
“那你快說說,那人還說啥了?”
何飛:“他倒是沒再說啥!別人也沒當迴事兒,頂多就是想著讓老太太順便給自己弄點罷了。隻是那人的話卻是讓我眼前一亮啊!這要是把東西都弄村裏來那咱村兒今年冬天可就好過多了,小娃子們也就都有襖子穿了。如果還有剩餘、或者是天兒實在太冷而柴不夠燒了,那咱還能拿他燒火不是?”
“說的在理,反正他們也是燒火,還真不如給俺們呢?”
“那你是咋和他們要的啊?難道你要他們就給了?”
何飛:“當然不是啦!你家占地方歸占地方,燒火歸燒火,可畢竟也是集體財產不是,咱要是要一點半點的倒是沒啥,可要多了可就又是另一種情況了。再者即使是人家給也要自己去拉的。”
“是啊!人家憑啥給俺們?”
“就算是給,百十裏地俺們也沒法去拉呀!”
何飛:“所以啊!咱就必須想辦法才行。”
“啥辦法?”
何飛:“既然想弄東西拿肯定我就得先把老太太哄高興了啊!然後又通過老太太見到了他兒子,就想著讓他幫忙和廠裏領導說說。可是素不相識的人家又豈會找這個麻煩?”
“對呀!人家為啥幫咱?”
又有人道:“直接找廠裏不就行了嗎?”
老支書:“屁!人家那麽大廠子是你想進就能進的嘛?你以為人家領導也和俺一樣是隨便見的啊?”
“那,那……”
那人還有些不服氣,不過那了半天也沒說出來個啥。
何飛:“確實!要是沒人引薦我就是連人家大門都進不去。不過有那老太太幫忙他兒子最後還是幫忙去問了,不過看樣子也是敷衍。本來我也就沒報什麽希望了,可是交談中我又從老太太嘴裏知道了他們廠裏每到過年過節都會發些福利,比如肉啊、蛋啊、布什麽的,我一想咱不也養了些東西嗎?而且山上山貨也不少,要是實在不行咱也可以用東西換啊!咱要布,他們得了山貨也能給廠子工人發福利,這可是兩邊都如願的好事兒啊!於是也就把自己想法告訴了司機,他這才把我引薦給了他們的領導。”
聞言眾人有些懷疑的道:“這麽容易人家就答應了?”
也有人擔心的道:“可是咱這也沒有多少東西啊?人家就能換?”
何飛:“當然沒這麽容易,咱這麽點山貨人家也看不上,更不會因為這個給咱送來。”
“對啊!那為什麽最後又給咱送來了?”
何飛:“因為在縣城我還看到不少單位有用墩布墩地的,那墩布下麵的東西就和這碎布條差不多呢!所以我就說咱可以幫忙做一批墩布,然後再交給廠裏,廠裏可以以自己名義送給或是賣給各個單位、工廠。正好我也從那司機嘴裏知道了那領導馬上要競選廠長了,這個事情既處理了碎布,又給廠裏創收或是提升了廠子的形象,而且還幫助了咱,對他競選那是相當有利啊!所以人家自然就答應了。”
“你小子還真有一套!”眾人讚道。
何飛:“嗬嗬!還有啊!咱這山上的果子、蘑菇、木耳,甚至於兔子、野豬什麽的又不是不給他們,隻不過是還沒有那麽多而已嘛!到時候咱不僅要換碎布還要換整布、換棉花的。”
“那必須的呀!”
老支書:“何飛,那咱能不能多做點兒墩布和廠子換整布啊?給點兒工錢也成!”
聽了老支書的話其他人也道:“對啊何飛!要是真能給俺們工錢那咱也就算半個工人了呢!”
“啥工人不工人的,隻要能給錢,哪怕是一把1分錢咱家裏的娃子也就能吃飽不是?”
“是啊何飛,要不你和那領導說說?”
何飛:“嗬嗬!這個我也同那領導說了,他讓咱先做一批看看再說,如果效果好的話到時候還真沒準兒給咱工錢。”
“那好呀!”
“他能給多少?”
“咋個給法?”
“咱這又搭工又搭料的少了可不劃算!”
“是啊!不過咱縣裏用的了那麽多墩布嘛?”
“還有就是真賺錢的話人家不會自己幹或者找其他人幹啊!我們做多了他們還會要嘛?”
一聽到錢眾人全都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何飛趕忙是大聲製止道:“你們先聽我說!”
等大家稍微安靜一點後他又繼續道:“其實吧這碎布不僅可以做墩布,還有很多用途的,比如製作一些蝴蝶結、布貼、布娃娃、沙包、剪子套等等。咱到時候都可以拿給那領導看的,這些東西雖然不起眼,但老百姓可都是有一定需求的。而且人家工人一個月至少也是20,30塊的,根本就不屑於幹這。”
其實許多的問題何飛都提前想過,這也是他為什麽先和村裏說並動員他們先把東西做出來的原因。等東西做出來後他自然會去找薑副廠長談這批東西究竟怎麽處理的事情,而他也相信這些東西的出現也能在薑副廠長的進階之路上發揮一定的作用,到時候銷路和金錢自然不是問題。即使他那裏通不過那自己也可以想辦法賣掉,無非就是麻煩一些罷了。
何飛:“支書爺,這次拉迴來的碎布可是不少,而且拉的時候我也給司機遞了好處,所以裏麵可也有著不少打塊的碎布呢!咱肯定不能讓鄉親們就這麽分了,必須嘚先歸了類。比如大塊的放一堆、小的放一堆,長條的放一堆,其他形狀的放一堆,燒火、當棉花的放一堆,還有不同顏色的也要分開,到時候好方便咱做東西。”
何飛迴道:“嗬嗬!說來也巧,在去縣城的公共汽車上我正好碰到個老太太,他兒子就是紡織廠運輸隊的司機。偏巧她又是個愛聊愛炫耀的性子,所以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拉碎布這事兒上。這車上的人聽到紡織廠的人竟然將這些布直接燒火有人就說了啊!什麽糟踐東西,什麽紡織廠財大氣粗,什麽壞良心的,反正是紛紛譴責他們的行為。不過老太太也不是個甘於遭指責的脾氣,所以直接就把理由說了出來,大家這才沒有再繼續聲討,不過其中還是有不服氣的,就說及時再沒有至少也可以縫在衣服裏麵當棉花呀!總比單衣暖和啊!我這一聽就來精神了,人家說的對呀!”
“倒是這個理兒!”
“哎!你要不說俺們還真想不到這點。”
“那你快說說,那人還說啥了?”
何飛:“他倒是沒再說啥!別人也沒當迴事兒,頂多就是想著讓老太太順便給自己弄點罷了。隻是那人的話卻是讓我眼前一亮啊!這要是把東西都弄村裏來那咱村兒今年冬天可就好過多了,小娃子們也就都有襖子穿了。如果還有剩餘、或者是天兒實在太冷而柴不夠燒了,那咱還能拿他燒火不是?”
“說的在理,反正他們也是燒火,還真不如給俺們呢?”
“那你是咋和他們要的啊?難道你要他們就給了?”
何飛:“當然不是啦!你家占地方歸占地方,燒火歸燒火,可畢竟也是集體財產不是,咱要是要一點半點的倒是沒啥,可要多了可就又是另一種情況了。再者即使是人家給也要自己去拉的。”
“是啊!人家憑啥給俺們?”
“就算是給,百十裏地俺們也沒法去拉呀!”
何飛:“所以啊!咱就必須想辦法才行。”
“啥辦法?”
何飛:“既然想弄東西拿肯定我就得先把老太太哄高興了啊!然後又通過老太太見到了他兒子,就想著讓他幫忙和廠裏領導說說。可是素不相識的人家又豈會找這個麻煩?”
“對呀!人家為啥幫咱?”
又有人道:“直接找廠裏不就行了嗎?”
老支書:“屁!人家那麽大廠子是你想進就能進的嘛?你以為人家領導也和俺一樣是隨便見的啊?”
“那,那……”
那人還有些不服氣,不過那了半天也沒說出來個啥。
何飛:“確實!要是沒人引薦我就是連人家大門都進不去。不過有那老太太幫忙他兒子最後還是幫忙去問了,不過看樣子也是敷衍。本來我也就沒報什麽希望了,可是交談中我又從老太太嘴裏知道了他們廠裏每到過年過節都會發些福利,比如肉啊、蛋啊、布什麽的,我一想咱不也養了些東西嗎?而且山上山貨也不少,要是實在不行咱也可以用東西換啊!咱要布,他們得了山貨也能給廠子工人發福利,這可是兩邊都如願的好事兒啊!於是也就把自己想法告訴了司機,他這才把我引薦給了他們的領導。”
聞言眾人有些懷疑的道:“這麽容易人家就答應了?”
也有人擔心的道:“可是咱這也沒有多少東西啊?人家就能換?”
何飛:“當然沒這麽容易,咱這麽點山貨人家也看不上,更不會因為這個給咱送來。”
“對啊!那為什麽最後又給咱送來了?”
何飛:“因為在縣城我還看到不少單位有用墩布墩地的,那墩布下麵的東西就和這碎布條差不多呢!所以我就說咱可以幫忙做一批墩布,然後再交給廠裏,廠裏可以以自己名義送給或是賣給各個單位、工廠。正好我也從那司機嘴裏知道了那領導馬上要競選廠長了,這個事情既處理了碎布,又給廠裏創收或是提升了廠子的形象,而且還幫助了咱,對他競選那是相當有利啊!所以人家自然就答應了。”
“你小子還真有一套!”眾人讚道。
何飛:“嗬嗬!還有啊!咱這山上的果子、蘑菇、木耳,甚至於兔子、野豬什麽的又不是不給他們,隻不過是還沒有那麽多而已嘛!到時候咱不僅要換碎布還要換整布、換棉花的。”
“那必須的呀!”
老支書:“何飛,那咱能不能多做點兒墩布和廠子換整布啊?給點兒工錢也成!”
聽了老支書的話其他人也道:“對啊何飛!要是真能給俺們工錢那咱也就算半個工人了呢!”
“啥工人不工人的,隻要能給錢,哪怕是一把1分錢咱家裏的娃子也就能吃飽不是?”
“是啊何飛,要不你和那領導說說?”
何飛:“嗬嗬!這個我也同那領導說了,他讓咱先做一批看看再說,如果效果好的話到時候還真沒準兒給咱工錢。”
“那好呀!”
“他能給多少?”
“咋個給法?”
“咱這又搭工又搭料的少了可不劃算!”
“是啊!不過咱縣裏用的了那麽多墩布嘛?”
“還有就是真賺錢的話人家不會自己幹或者找其他人幹啊!我們做多了他們還會要嘛?”
一聽到錢眾人全都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何飛趕忙是大聲製止道:“你們先聽我說!”
等大家稍微安靜一點後他又繼續道:“其實吧這碎布不僅可以做墩布,還有很多用途的,比如製作一些蝴蝶結、布貼、布娃娃、沙包、剪子套等等。咱到時候都可以拿給那領導看的,這些東西雖然不起眼,但老百姓可都是有一定需求的。而且人家工人一個月至少也是20,30塊的,根本就不屑於幹這。”
其實許多的問題何飛都提前想過,這也是他為什麽先和村裏說並動員他們先把東西做出來的原因。等東西做出來後他自然會去找薑副廠長談這批東西究竟怎麽處理的事情,而他也相信這些東西的出現也能在薑副廠長的進階之路上發揮一定的作用,到時候銷路和金錢自然不是問題。即使他那裏通不過那自己也可以想辦法賣掉,無非就是麻煩一些罷了。
何飛:“支書爺,這次拉迴來的碎布可是不少,而且拉的時候我也給司機遞了好處,所以裏麵可也有著不少打塊的碎布呢!咱肯定不能讓鄉親們就這麽分了,必須嘚先歸了類。比如大塊的放一堆、小的放一堆,長條的放一堆,其他形狀的放一堆,燒火、當棉花的放一堆,還有不同顏色的也要分開,到時候好方便咱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