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古稱\"蘇祿\"其居民主要為亞洲大陸各地遷徙抵達。公元14世紀建立蘇祿國,並且曾經向中國永樂大帝進貢。1951年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艦隊發現了菲律賓,而麥哲倫本人則因為幹涉當地人紛爭而被殺死在此。1565年,來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占領宿務島,並將蘇祿群島正式命名為\"菲律賓\",以此向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致敬。
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新興的美國在加勒比海地區奪取了西班牙殖民地古巴,同時在亞洲也奪取了被西班牙人長期占據的菲律賓。盡管當時菲律賓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菲律賓共和國,但是在隨後簽署的\"巴黎和約\"中,菲律賓正式成為美國為數不多的殖民地。1935年時美國授予菲律賓自治邦地位,並長期在菲律賓保持大量經濟和軍事存在,菲律賓是美國在20世紀向亞洲大陸滲透和擴張的一個重要據點,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菲律賓在美國亞洲戰略中的地位,和今天的日本大致相當。
在日本帝國大本營決心在太平洋上和美國開戰後,已經批準了山本五十六的計劃,即派遣全部6艘大型航母攜帶各型飛機遠程奔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核心基地夏威夷珍珠港,一舉摧毀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力量。
不過在當時,美國在菲律賓還駐紮有大量部隊,盡管海軍艦艇不多,但是卻裝備有大量當時最先進的b-17重型轟炸機,這些飛機從菲律賓起飛足以轟炸在中國東南和台灣活動的日本軍隊,甚至可以轟炸日本衝繩群島附近的目標。所以,日本在批準山本五十六的偷襲計劃的同時,也認真研究並且準備了菲律賓戰役的各項準備。
當時的問題在於,由於台灣距離菲律賓太遠,當時的日本轟炸機能夠正常從台灣起飛轟炸菲律賓再返航,但是日軍當時戰鬥機作戰半徑普遍較小,無法為轟炸機提供掩護。在抗日戰場上,沒有護航的日本轟炸機即使麵對弱小的中國空軍,也被打得損失慘重,甚至連日軍的\"爆擊之王\"也被中國空軍擊落。
所以對於空襲菲律賓,日軍是斷然不敢托大的,必須設法準備戰鬥機進行護航。
而恰好在此時,日本海軍最新式的零式戰鬥機研製成功,這種飛機的航程明顯超過當時日本裝備的所有陸軍和海軍戰鬥機,但是如果用於給轟炸菲律賓的轟炸機護航,依然顯得不夠。所以日本飛行員們最後采用調節油門的辦法,讓零式戰鬥機的螺旋槳保持在大約1800轉\/分的最低轉速,從而最大限度的節省油料,並且給所有的零式戰鬥機都外掛了副油箱,進而保證了零式戰鬥機具備足夠的航程來掩護日本轟炸機行動。
為14軍提供掩護的日本海軍菲律賓戰役聯合部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艦隊下轄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航空母艦1艘和水上飛機母艦3艘。
為本間雅晴提供掩護的是日本陸軍航空兵第5兵團的200架陸基飛機,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的300架海軍飛機,以及約1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
東京時間1941年12月8日,當\"虎!虎!虎!\"的暗語通過無線電傳迴日本東京大本營時,日本大本營隨即發布命令,駐中國台灣的日本陸軍和海軍的飛機蜂擁起飛,撲向菲律賓的美軍基地。
經過多年經營,美軍在菲律賓修築有克拉克空軍基地,蘇比克和甲米地海軍基地,同時甲米地還擁有一座大型機場,是典型的海空聯合基地。
日軍空襲首輪目標就是克拉克和甲米地兩處。當時駐守菲律賓的後來橫掃西南太平洋的美軍名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當時他指揮的美菲聯軍總兵力達13萬人,但是這些人大多是殖民地治安軍,缺乏嚴格的訓練,也沒有足夠的重型武器。
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新興的美國在加勒比海地區奪取了西班牙殖民地古巴,同時在亞洲也奪取了被西班牙人長期占據的菲律賓。盡管當時菲律賓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菲律賓共和國,但是在隨後簽署的\"巴黎和約\"中,菲律賓正式成為美國為數不多的殖民地。1935年時美國授予菲律賓自治邦地位,並長期在菲律賓保持大量經濟和軍事存在,菲律賓是美國在20世紀向亞洲大陸滲透和擴張的一個重要據點,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菲律賓在美國亞洲戰略中的地位,和今天的日本大致相當。
在日本帝國大本營決心在太平洋上和美國開戰後,已經批準了山本五十六的計劃,即派遣全部6艘大型航母攜帶各型飛機遠程奔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核心基地夏威夷珍珠港,一舉摧毀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力量。
不過在當時,美國在菲律賓還駐紮有大量部隊,盡管海軍艦艇不多,但是卻裝備有大量當時最先進的b-17重型轟炸機,這些飛機從菲律賓起飛足以轟炸在中國東南和台灣活動的日本軍隊,甚至可以轟炸日本衝繩群島附近的目標。所以,日本在批準山本五十六的偷襲計劃的同時,也認真研究並且準備了菲律賓戰役的各項準備。
當時的問題在於,由於台灣距離菲律賓太遠,當時的日本轟炸機能夠正常從台灣起飛轟炸菲律賓再返航,但是日軍當時戰鬥機作戰半徑普遍較小,無法為轟炸機提供掩護。在抗日戰場上,沒有護航的日本轟炸機即使麵對弱小的中國空軍,也被打得損失慘重,甚至連日軍的\"爆擊之王\"也被中國空軍擊落。
所以對於空襲菲律賓,日軍是斷然不敢托大的,必須設法準備戰鬥機進行護航。
而恰好在此時,日本海軍最新式的零式戰鬥機研製成功,這種飛機的航程明顯超過當時日本裝備的所有陸軍和海軍戰鬥機,但是如果用於給轟炸菲律賓的轟炸機護航,依然顯得不夠。所以日本飛行員們最後采用調節油門的辦法,讓零式戰鬥機的螺旋槳保持在大約1800轉\/分的最低轉速,從而最大限度的節省油料,並且給所有的零式戰鬥機都外掛了副油箱,進而保證了零式戰鬥機具備足夠的航程來掩護日本轟炸機行動。
為14軍提供掩護的日本海軍菲律賓戰役聯合部隊,司令為高橋伊望中將,艦隊下轄巡洋艦10艘、驅逐艦29艘、航空母艦1艘和水上飛機母艦3艘。
為本間雅晴提供掩護的是日本陸軍航空兵第5兵團的200架陸基飛機,海軍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隊的300架海軍飛機,以及約100艘運輸船和輔助船隻。
東京時間1941年12月8日,當\"虎!虎!虎!\"的暗語通過無線電傳迴日本東京大本營時,日本大本營隨即發布命令,駐中國台灣的日本陸軍和海軍的飛機蜂擁起飛,撲向菲律賓的美軍基地。
經過多年經營,美軍在菲律賓修築有克拉克空軍基地,蘇比克和甲米地海軍基地,同時甲米地還擁有一座大型機場,是典型的海空聯合基地。
日軍空襲首輪目標就是克拉克和甲米地兩處。當時駐守菲律賓的後來橫掃西南太平洋的美軍名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當時他指揮的美菲聯軍總兵力達13萬人,但是這些人大多是殖民地治安軍,缺乏嚴格的訓練,也沒有足夠的重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