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對葉雲忠嗎?


    這是毫無疑問的,葉雲初入戰場,仍舊對這些曆史人物抱著一種低下姿態的時候,魏忠賢就第一個俯身勸誡葉雲。


    隨後又背著龍旗跟著葉雲奔赴聯軍大營斬了胡博武,接著跟著葉雲一起以泰山之力反壓洪水之勢。


    可問題就在於魏忠賢對葉雲忠心,個人品德不行。


    他腦子裏想的還是黨爭那一套,雖說黨爭是大明特色,但是這個時候仍舊抱著黨爭的那一套思想,難免讓葉雲心生厭惡。


    很多被召喚過來的曆史人物都有這種情況。


    諸葛丞相麵對無能的劉禪慣了,就把葉雲看作劉禪了,始終把葉雲當成一個小孩子,無論什麽事情都帶著一種大家長的態勢。


    長孫無忌與霍去病都是皇親國戚,鋪張奢侈的做派始終改不了。


    拿長孫無忌舉例,馬賽納圍攻平定城,諸葛亮帶頭吃饅頭肯鹹菜頓頓在食堂裏吃,跟士卒們用同一個灶。


    如此危難的關頭,長孫無忌府上,但是正常一頓飯就有四葷四素好酒。


    葷是豬羊雞鴨魚各樣搭配,素是時蔬果鮮,甚至還有在地窖裏存儲的逆時節蔬果。


    慶幸這位爺不吃牛肉,不然那些耕牛可得遭老罪咯。


    但是長孫無忌一人一頓飯夥食花銷就能養得起五十位士卒。


    這可不是開玩笑,一般來說,士卒的午餐就是饅頭配上各種湯,把所有的菜、野草、樹葉、能獵到的肉食一股腦丟鍋裏燉,然後用碗盛著吃。


    絲毫不講究什麽菜品、作法、油鹽配料。


    不如長孫無忌吃的精、細。


    徐達因為朱元璋的緣故,十分拘謹,不敢有什麽表現。


    不是於謙最後罵的難聽,徐達根本做不到城下斬殺內伊。


    說迴魏忠賢。


    明朝中後期有個通病,當時廟堂之上的貪腐非常嚴重,盡管當時的士人都標榜自己是清流,也存在各種各樣的腐敗。


    這群士人頂尖精英不是不知道自己貪腐的行為是在挖大明朝的根基,讓這一棟本就搖搖欲墜的建築加速崩潰。


    但是他們還是挖了,一邊從大明朝這棟建築上拆塊磚頭下來,將磚頭運迴自己家充實自家根基,一邊又無時無刻不在自我催眠,一塊磚頭而已,不會崩塌的。


    所以將明朝滅亡的原因歸咎於崇禎、隨意一個奸臣都是很詭異的事情。


    大明朝最後那副鬼樣子明明是由整個明史上的各個貪官汙吏持之以恆的結果。


    有句話怎麽說來著,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在這群“道德高尚”道貌岸然的清流士大夫之下,明朝的根基一點點地被吃掉。


    就像是一群白蟻,日以夜繼,前鋪後續的啃食一磚一木,將大明朝啃得崩塌。


    真是應了那句話,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可一時間錦衣衛又找不到別人統領,不能直接把魏忠賢廢了。


    雖然葉雲對魏忠賢好感沒了,但是還有一件事情需要他去做,或者說需要他去背黑鍋。


    那就是被俘虜的兩位龍國考生。


    這倆人還在被俘虜呢,怎麽處置?


    萬一哪天直接放迴來怎麽辦?


    這倆人迴來了,白起、徐達、於謙怎麽辦?


    聽誰的?


    說實話,葉雲這個時候對於趙構的想法有點理解。


    這不就是國家淪喪,二聖(兩位考生)被俘的劇情嗎?


    要不要打個直搗歐羅巴,贏迴二考生的旗號?


    要是真的迎迴來了,說不定皇位真不穩當。


    有人提出過這麽一種假設,如果趙構真能迎迴二聖,說明那個時候的大宋已經複我河山,這個時候趙構的威望無疑達到頂峰,二聖根本無法與他爭奪皇位。


    真的沒法爭奪皇位嗎?


    大明朝也有這麽一出。


    土木堡戰神朱祁鎮,被瓦剌俘虜,讓人家打到百京城,於謙輔佐他弟弟朱祁鈺繼位,打贏了首都保衛戰,把朱祁鎮接了迴來。


    朱祁鈺沒殺他哥哥,僅僅是將他哥哥囚禁起來。


    然後呢?


    奪門之變就這麽發生了。


    朱祁鎮趁著朱祁鈺生病,把人家皇位奪了。


    然後朱祁鈺就病死了。


    然後給朱祁鈺上了個諡號曰戾。


    戾這個字一看都不是什麽好東西。


    然後把朱祁鈺的妃嬪也給賜死殉葬了。


    然後於謙也被找理由弄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球高考:誰說曆史無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快活醫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快活醫生並收藏全球高考:誰說曆史無用?最新章節